稳居宰相之位二十余年不倒,房玄龄是如何做到的?

作者&投稿:萧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房玄龄名叫房乔,字玄龄,与杜如晦合称为“房谋杜断”,但杜如晦却英年早逝。之后,他辅佐贤君唐太宗李世民,使大唐一步步强盛起来,是“贞观之治”的重要开创者与执行者。李世民一辈子离不开房玄龄,进入暮年,房玄龄屡次请辞,李世民说:“国家久相任使,一着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公若筋力不衰,无烦此让。”
在李世民的心中,已将房玄龄比作双手。为了报答这位明君,房玄龄直到生命终结也没有再辞官。那么,房玄龄稳居宰相二十二年不倒,有没有秘诀呢?遇到李世民这位千古贤君固然是一方面,但房玄龄自身素质起着主导作用,他务实的态度与宽广的胸襟是成功的保障。要说秘诀主要有三方面:
一,一心为公
一次,李世民让谏议大夫王珪评价几位宰相,他对房玄龄的评价为“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这确实是对房玄龄一生真实的写照。有三件事可以表现出来:
其一,房玄龄跟随李世民南征北讨,打了无数胜仗。每次胜利后,众将士大都竞相搜刮奇珍异宝,而房玄龄却忙着收录图谱书籍,敌方阵营中如有能臣良将他便倾心结交,推荐给李世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张亮、虎牢关大破窦建德时献计的薛收、与他齐名的杜如晦都是出自房玄龄的推荐。
其二,户部度支郎中一职出现空缺,这个职位掌控全国赋税的统计与调配,十分重要,但对官员的要求也很高。在没有合适人选时,为了保证这一重要职能的顺畅,高居宰相之位的房玄龄竟然亲自兼任一个小小的郎官。
其三,贞观二十二年,已经病危的房玄龄仍然担心国事,上表进谏,劝太宗停止征讨高句丽。太宗看到表章感叹道:“此人危惙如此,尚能忧我国家。”
二,谨慎
房玄龄的官当得很谨慎,而且是官越大,地位越高越谨慎。玄武门之变中房玄龄率先对长孙无忌商议先下手为强的建议,胜利后,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杜如晦、侯君集五人为首功,奠定了他在太宗朝的地位。
贞观三年,李世民想拜房玄龄为太子少师。面对这份荣耀,房玄龄谨慎地推辞了,只担任了太子詹事。虽然干的工作都差不多,但放着太子老师不当,却当了太子下属,可见房玄龄的谦虚谨慎。
贞观十三年,李世民又一次提出拜房玄龄为太子少师。这次他不好在推辞,但考虑给太子当老师责任重大,于是上表太宗,请求辞去尚书左仆射这一宰相职务,专心当老师。李世民下诏又是劝慰,又是鼓励,还略带生气地训斥了几句,老房才以本职兼任太子少师。但太子少师需接受太子跪拜的礼仪,老房深感不安,犹豫再三,也没敢接受太子的跪拜。朝中大臣听说后,都称赞他谦虚的美德。
房玄龄越谦虚官越大,进位为三公之一的司空。李世民还将爱女高阳公主下嫁到房家。房玄龄的人生达到了顶峰。
三,本分
这一点作为臣子极为重要,皇帝为了显示与大臣的亲近,可以开个玩笑,套个近乎。或者许下能够怎样的僭越行为,大臣们可千万不敢当真,必须牢记君臣之道。
房玄龄对这一点就做得很好。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出发前将首都长安托付给房玄龄,并交代事无大小均由老房做主。面对重托,房玄龄并未托大。
有一次,房玄龄接待了一位告状者,房玄龄问他:“你状告何人?”那人说:“就告你房玄龄!”老房略一思忖,对他说:“你一句也不能说。”吩咐左右,将此人直送前线,由皇帝裁决。李世民听说老房送来一个告状的,心中已大概知道怎么回事。预备好了刀斧手伺候,当那人刚刚说出要告房玄龄,李世民二话不说将其斩首。并致书房玄龄:以后这种小事自己决断,别耽误我打仗。
如果老房敢自己处理掉这个告状者,李世民心里势必充满狐疑。而这样处理,房玄龄虽然挨了批评,但君臣关系安好。处于如此高位,仍能清醒认识自己应处的位置,仍能如此本分,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
这三个秘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房玄龄一生恪尽职守,孜孜奉过,成为后世宰相的典范。

大唐名相房玄龄,官场22年屹立不倒的真相是什么
答:就凭这一点,房玄龄即使不是宰相,也能做一个名留青史的伯乐。房玄龄在秦王府服务数十年,他谋略过人,而他的另一位搭档杜如晦则擅长决断,二人合称“房谋杜断”,李世民多次对房玄龄赞不绝口,认为房玄龄是他的“张良”。果然,在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中,房玄龄、杜如晦二人作为总策划师,为李世民策划了...

稳居宰相之位二十余年不倒,房玄龄是如何做到的?
答:在李世民的心中,已将房玄龄比作双手。为了报答这位明君,房玄龄直到生命终结也没有再辞官。那么,房玄龄稳居宰相二十二年不倒,有没有秘诀呢?遇到李世民这位千古贤君固然是一方面,但房玄龄自身素质起着主导作用,他务实的态度与宽广的胸襟是成功的保障。要说秘诀主要有三方面:一,一心为公 一次,李世...

房玄龄有什么厉害之处,竟稳居宰相长达二十二年?
答:房玄龄能够稳居宰相长达22年,是因为他自身才干的原因,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以及重用,并且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特别的高,并且明白事理,能够认清自己的位置。其实在房玄龄晚年的时候,曾向李世民请辞,但是对于李世民来说,失去了房玄龄那么就相当于自己没了双手一般。所以房玄龄的每次请辞都受到了李世民...

房玄龄久掌中枢二十多年并能善终,他是如何做到的?
答:他为相二十余年,是初唐政坛的常青树,不倒翁。他是玄武门之变主要策划人,助太宗上位,功莫大焉,但他居功不自傲,为人谨慎,吏事娴熟,夙夜勤强,任公竭节,兢兢业业地为大唐帝国燃烧了自己。房玄龄是以命世之才,善建嘉谋而著称的,世有“房谋杜断”之誉。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历代伴君之...

大唐名相房玄龄为什么能22年屹立不倒?原因是什么呢?
答:房玄龄总共跟随李世民31年,并且做了22年的宰相,在这22年当中,他始终屹立不倒,除了因为他自己比较勤恳以外,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非常了解李世民。在辅佐李世民的时候,他并不会一味的去拍马屁,他更多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勤勤恳恳干了30来年,最终却败在了自己的儿子...

吃醋是男女恋爱中的常事,但是这两个字的来由是什么?
答:在李世民执政期间,他一共在宰相位二十二年,是大唐一棵屹立不倒的青松。房玄龄当宰相的二十多年,辅助李世民做出了许多重大决定,也完成了很多重要任务,李世民非常赏识他,也很敬重他。房玄龄贡献卓著,而李世民也不是一个不感恩的人,他一直在想,用什么礼物来表达一下个人的感激之情。想啊想,他...

历经四代十帝,当了二十年宰相,冯道凭何成为“官场不倒翁”的?
答:之所以冯道能够成为官场不倒翁,就是因为他有以下几个特点:就是他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而且两袖清风,另外一个就是他敢于进言,敢于说真话,胆识过人,聪明机智。而且他会采取一种比较恰当的方式来给你意见。能在官场上屹立不倒同时,也表示他性格方面很好,他性格其实很风趣幽默,而且为人宽厚。他在...

李林甫稳坐宰相之位十九年,无人可动摇他的地位,那么他是如何稳固政权的...
答:李林甫能够在宰相位上占据十九年之久这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但这同样也离不开李林甫本身的做的努力。李林甫最大的优势就是他的交际能力很强,善于阿谀奉承和揣摩人的心思,能够对症下药。李林甫能够抓住唐玄的喜好,所以办事效率很高,尤其是令唐玄宗头疼的事情上,李林甫都能给出满意的解决...

房玄龄为啥在古代历朝宰相中获得高评呢?
答:房玄龄20岁时随父亲去京师。那时还是隋文帝朝代。他私下对父亲讲:当今皇上没什么才能,诸子嫡庶不分,最终会互相诛夷倾轧。表面看来天下一片太平景象,但灭亡之日翘足可待。后来父亲生重病卧榻,房玄龄一直侍奉左右,以孝悌闻名乡里。上天应验了房玄龄的预言。隋炀帝当政后,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各地...

房玄龄使唐朝宰相,他在历史上有多惧内?
答:《后汉书·赵典传》中有一句话,叫做“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但是这句话在房玄龄家不好使,他的儿媳妇高阳公主把唐三藏的徒弟辩机收入房中,房遗爱连大气都不敢出。房家两代惧内,尤其是宰相房玄龄的惧内更是成了千古佳话,而同为大唐宰相,还有一位比房玄龄还惧内——他差点被夫人吓得逃跑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