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饮料的发展史

作者&投稿:地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碳酸饮料的生产历史,你知道多少?~

碳酸饮料(Sodas)的生产始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较初的发现是从饮用天然涌出的碳酸泉水开始的。就是说,碳酸饮料的前身是天然矿泉水。矿泉水的研究始于15世纪中期的意大利,矿泉水较初用于治疗目的。以后证实,人为地将水和二氧化碳气混合一起,与含有二氧化碳气的天然矿泉水一样,具有特异的风味,这大大推动了碳酸饮料制造和研究进程。1772年英国人普里司特莱(Priestley)发明了制造碳酸饱和水的设备,成为制造碳酸饮料的始祖。他不仅研究了水的碳酸化,还研究了葡萄酒和啤酒的碳酸化。他指出水碳酸化后便产生一种令人愉快的味道,并可以和水中其它成分的香味一同逸出。他还强调碳酸水的医疗价值。1807年美国推出果汁碳酸水,在碳酸水中添加果汁用以调味,这种产品受到欢迎,以此为开端开始工业化生产。以后随着人工香精的合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制成、帽形软木塞和皇冠盖的发明、机械化汽水生产线的出现,才使碳酸饮料首先在欧、美国家工业化生产并很快发展到全世界。我国碳酸饮料工业起步较晚,本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侵略,汽水设备和生产技术进入我国,在沿海主要城市建立起小型汽水厂,例如天津山海关、上海正广和、广州亚洲、沈阳八王寺以及青岛等汽水厂,但产量都很低,如1921年投产的沈阳八王寺汽水厂年产汽水仅150吨。此后又陆续在武汉、重庆等地建成一些小的汽水厂。至解放前夕,我国饮料总产量仅有5000吨。1980年后,碳酸饮料得到迅速发展,1995年碳酸饮料的总产量已达300万吨,占当年我国软饮料总产量的50%左右。1998年达492.7万吨,约占当年我国软饮料总产量的45%。尽管碳酸饮料在我国饮料中的比重正不断减少,但由于碳酸饮料具有独特的消暑解渴作用,这是其他饮料包括天然果蔬汁饮料不能取代的,因此其总产量仍在不断提高。【注解】碳酸饮料的泡沫和刺激味道来自二氧化碳,饮料内的二氧化碳使用取决于特定的口味和品牌。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以咨询潮州市金源利陶瓷制作有限公司,谢谢!

古罗马人对于喷泉和池塘中饱含二氧化碳的地下水带着泡沫和水花涌出地面的现象都很熟悉。这种喷泉里通常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如镁和钙的碳酸盐类,并带有特殊的口味,当时一般人认为这是象征健康的味道。有些人还利用这种泉水治疗一些疾病。
虽然早期的化学家已明白泉水之所以异于普通水是因为其中含有某种气体,但他们并不知道是何种气体。直到1755年英国化学家布拉克用石灰石与酸反应时,才发现了二氧化碳气体。他认为二氧化碳是固定在石灰石中的,固称之为“固定空气”。
1772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从一家酿造厂得到了这种‘固定空气”。他将打了洞的管子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然后使“固定空气”通入水中。虽然有部分气体溢出,但是大部分被水吸收,因此制成了人工泉水。因它含有“固定空气”,故称为“汽水”。经过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等人的研究,确认了“固定空气”就是二氧化碳。拉瓦锡还发明了制造汽水的机器。
1789年到1821年间,汽水陆续在欧美一些国家成为一种饮料。1808年,美国费城开药店的斯比格曼,;按照拉瓦锡的方法制出汽水,在市场上出售,很受欢迎。此后,汽水配方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加入香料、糖和其它原料,在餐馆和药房里出售。有些药房出售的汽水中还含有当时属于合法的海洛因、可卡因和古柯碱等药物。
目前,各种汽水都含有某种形式的糖,一些汽水中还含有咖啡因。许多专家认为,汽水中含有大量的糖对牙齿有害;咖啡因与糖的共同作用,可能对某些儿童和成人造成过度兴奋的作用。

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于1886年诞生于美国,这种神奇的饮料本来是一个药剂师漫不经心的发明,他试图用它来治疗感冒,没想到却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无独有偶,百事可乐也是作为药水发明的,1898年同样是药剂师出身的布拉德配制了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药水,成为百事可乐的前身。两种可乐的命名方式也相似。“Coca-Cola”的命名是取可乐倒进杯中,喀啦喀啦的声音,“Pepsi-cola”的命名则是取打开瓶盖可乐冒气“拍嘘”的声音。在很长的时间之内,百事可乐都跟随在可口可乐后面奋力追赶,甚至曾经一度希望对方收购自己,遭到了可口可乐的拒绝。60年代之后百事可乐则采取进攻策略,一方面进行降价竞争,另一方面借助于“新一代的选择”的口号重点开发年轻一代的市场,成功缩短了两者的距离。百事还通过一系列并购在休闲食品方面大获成功,但在传统碳酸饮料市场以及品牌价值上,蓝色百事始终在红色可口可乐的阴影之下。

进入21世纪这种局面似乎开始转变,在2004年4月《福布斯》杂志评选的“全美最有价值公司品牌”中,百事公司以561亿美元位列前十名,首次超越一直以品牌价值为傲的可口可乐。对百事这家曾经一度请求可口可乐收购自己的公司来说,无疑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事实上,除了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之外,品牌价值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一个公司未来发展的潜力,以及公众和市场对该公司的信心。对应过去3年的净营运收入,拥有更多产品的百事也一直领先于可口可乐公司,而且5%左右的平均增长率也远高于后者;从2001年至今,百事公司股价增长20%,而对手股价却没有明显变化。除了是广为人知可乐的生产商外,拥有菲多利(Frito-Lay)公司的百事也是全球最大的薯片等休闲食品生产商,2003财政年度,百事公司销售收入增长8%,达270亿美元,营运利润增长10%,达到58亿美元,已成功跻身全球四大食品和饮料公司之列。目前公司在碳酸饮料、非碳酸饮料、休闲食品等各部门发展均衡,呈现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而可口可乐却只是在碳酸饮料市场上比较成功。

带领百事公司在市场征战中连连告捷的人,就是百事集团主席兼CEO,55岁的史蒂夫•雷蒙德(Steve Reinemund)。这位2001年5月上任的CEO,1970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后曾在美国海军服兵役5年,之后获得维吉尼亚大学MBA学位。1984年雷蒙德加盟百事旗下的必胜客,两年后成为该分公司的CEO。1992年雷蒙德被调任百事最重要的食品生产部门菲多利(Frito-Lay)公司,通过一系列促销和管理措施使百事占领了美国60%的薯片市场,他的任期间也是百事休闲食品发展最快的阶段,在超市销量最好的10个休闲食品品牌中有9个为菲多利国际公司所拥有,为公司贡献高达40%的利润。1999年,雷蒙德升任百事公司总裁兼COO。

因势利导,转型健康

事实上反观百事这几年的发展,其外在市场环境并非是顺风顺水。除了全球经济疲软外,政府卫生和保健部门的官员以及大众对不科学膳食的担忧与日俱增,反肥胖斗士对麦当劳、百事可乐等纯热能食物和高糖分饮料生产商的指责不绝于耳,作为一个绝大部分产品都是碳酸饮料以及薯片等高热量食品的巨无霸,百事面临巨大挑战。

多年来,可口可乐诉求“可口如一”,而百事可乐则宣导“渴望无限”,前者强调“经典的永恒”,后者则突出“激情与梦想”。百事一直凭借其充满个性和激情的品牌定位牢牢获得追求独立的年轻人们的钟爱,但是如今除了个性和口味,人们还希望拥有健康。对于这样的市场变化,雷蒙德非常清醒,他没有逃避市场对百事食品健康问题的指责,而是以积极的态度推动百事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他说:“这是令我们业务得到增长的一个契机,许多行业的例子都证明追求健康的产品和生活方式反而具有更好的商业效益。消费者希望购买更健康、口感更好的方便食品,那么百事以及整个食品行业就应该为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而进行改变。”

从2001年起,雷蒙德致力于将公司50%以上的食品和饮料定位于“为了你的健康”而重新推出。他倡导菲多利食品公司的研发部门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健康小食品,他们将饼干和薯片中对人体有害的转脂肪去掉,在生产过程中将脂肪油改为植物油,并添加椰菜、胡萝卜和西红柿等健康的营养原料。今年5月份百事还推出立体脆(Doritos)和Tostitos品牌的新产品系列,该产品将采用大豆蛋白生产,并且在口味上也更加爽口。

在饮料方面,百事大力推广可乐的改良产品——低糖的百事轻怡(Diet Pepsi),为改良这种可乐低糖的口感,研究人员还加入了香草和柠檬的味道。最近,百事又即将推出新产品Pepsi Edge,其卡路里含量为普通百事可乐的一半,但口味和普通百事可乐一样。百事公司负责北美地区饮料营销的副总裁凯蒂•莱西(Katie Lacey)说:“有些消费者不喜欢健怡可乐的口感,因而准备放弃所有可乐产品,Pepsi Edge就是专为这些消费者定做的。有了它,这些消费者就可以在畅饮低卡可乐的同时仍然享受普通可乐的口感。”

百事可乐早在1998年就收购的纯品康纳(Tropicana)果汁公司更利于雷蒙德推广健康理念,纯品康纳旗下的都乐(Dole)品牌采用全天然的鲜橙、苹果、葡萄等原料,深受追捧健康生活的人士欢迎,该品牌在中国也广为人知。在雷蒙德成为CEO不到一年后,他又主导收购了桂格燕麦(Quaker Qats)公司,桂格最主要的运动饮料产品系列佳得乐(Gatorade)的矿物质含量与健康饮料概念相当契合。

除了在产品及研发上下功夫外,雷蒙德还借助于其他方式向社会证明百事对健康理念的倡导,例如制作电视节目推广“让美国动起来”的百事运动生活方式,并请来了一些号称增氧健身运动之父的肯尼思•库珀医生和倡导食用低脂食品的迪恩•奥尼什等知名专家为公司研究人员作指导。

经过种种的努力,雷蒙德和百事公司成功地将危机和挑战转化成了新的机遇,使得百事的形象更加清新、健康。市场也对百事的调整作出了积极的回应:菲多利系列食品在2003年第三季度销售上升了30%,全年增长近10%,其天然食品系列产品的销售额也已经超过了1亿美元。美国《财富》杂志和英国《金融时报》分别将其评为“全美饮料行业最受推崇的公司”和“全球最令人尊敬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之首。

边买边卖,聚焦核心

百事可乐在发展过程当中,一直十分注重发挥多品牌的联动效应,并为追求这种效应的最大化,而大量使用并购战略。

百事在历史上曾于1965年购买菲多利公司,该公司旗下拥有乐事(Lays)、立体脆(Doritos)和奇多(Cheetos)等品牌,产品包括天然薯片、虾条、玉米圈、威化和小米饼。从1977年开始,百事集团接连收购了必胜客(Pizza Hut)、塔可钟(Taco Bell)、肯德基(KFC)三家快餐店,从而一度超过麦当劳成为全球的第一快餐商。1998年百事购买了拥有都乐100%果汁系列的纯品康纳饮料有限公司,如今凭借百事强大的销售网络,纯品康纳已成为世界上品牌果汁最大的经营者和生产者,其产品遍及63个国家。这些品牌在百事集团旗下起到了很好的协同效应。
一、碳酸饮料的基本特征
[30min]

(一)碳酸饮料的定义:指含有CO2的软饮料的总称

(二)分类

1.果汁型碳酸饮料:指含有2.5%及以上的天然果汁
2.果味型碳酸饮料:以香料为主要赋香剂,果汁含量低于2.5%
3.可乐型碳酸饮料:含有可乐果、白柠檬、月桂、焦糖色素
4.其它型碳酸饮料:乳蛋白碳酸饮料、冰淇淋汽水等
(三)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1.CO2在碳酸饮料中的作用
2.CO2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有:
(1)液体的温度
(2)环境绝对压力
(3)液体与CO2接触的面积和时间
(4)CO2的纯度
(四)碳酸饮料生产主要设备

1.水处理设备(澄清、过滤净化、消毒等,前面水处理已讲过)
2.糖浆调配设备(化糖锅、夹层锅、配料缸)

3.碳酸化设备:CO2气调压站、水冷却器、汽水混合机)

4.洗瓶设备 5、灌装设备

二、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
净化←CO2

(一)工艺流程(一次灌装法)


水源→水处理→冷却脱气→净化→定量调和→
冷却混合→
灌装→压盖→检查→成品




白砂糖→称得→溶解→过滤→糖浆调和
检验←消毒←清洗←容器

(二)糖浆的制备与凋和
1.糖的溶解:
(1)冷溶法
(2)热溶法
2.调和糖浆的调配

加入顺序:原糖浆(加甜味剂)→加防腐剂→加酸味剂→加果汁→香精→色素→水(碳酸水)
(三)碳酸化过程
1.CO2气调压站 2. 水冷却器 3. 汽水混合机(碳酸化罐)(四)灌装、杀菌、检验
1.洗瓶 2. 灌装 3. 杀菌 4、冷却、检验

三、碳酸饮料生产常见的制裁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小结:碳酸饮料生产工艺及设备
介绍指含有二氧化碳的软饮料,通常由水、甜味剂、酸味剂、香精香料、色素、二氧化碳气及其他原辅料组成,俗称汽水
技术要求 see page 83-84
生产的主要设备 see page 85-87
一、生产工艺流程-二次灌装
饮用水→水处理→冷却→气水混合← CO2

糖浆→调配→冷却→灌浆→灌水→密封→混匀→检验→成品饮料

容器→清洗→ 检验
二次灌装法流程示意图
二次灌装法是先将调味糖浆定量注入容器中,然后加入碳酸水至规定量,密封后再混合均匀。又称为现调式灌装法、预加糖浆法或后混合(postmix)法
一、生产工艺流程-一次灌装
饮用水→水处理→冷却→气水混合← CO2

糖浆→调配→冷却→ → →混合→灌装→密封→检验→成品饮料

容器-→-清洗- → - → - 检验
加碳酸水的一次灌装法流程示意图
一、生产工艺流程-一次灌装
饮用水→水处理

混合→冷却→碳酸化→灌装→密封→检验→成品饮料
↑ ↑
糖 浆 →调配 ↑
容器-→-清洗- → - - →检验
一次灌装法流程示意图
将调味糖浆与水预先按照一定比例泵入汽水混合机内,进行定量混合后再冷却,然后将该混合物碳酸化后再装入容器。又称为预调式灌装法、成品灌装法或前混合(premix)法
糖浆的制备
溶糖分间歇式和连续式,间歇式又分为冷溶和热溶(蒸汽加热和热水)
冷溶:配制短期内饮用的饮料糖浆。采用装搅拌器的容器,把糖和水正确配准,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待完全溶化,过滤去杂即成。一般45-650Bx(要存放1天必须是650Bx)。冷溶法生产须有严格的卫生控制措施,但可以节省燃料
二、糖液的制备
提供稠度而有助于传递香味
提供能量和营养价值
饮料厂来说,从卫生和浓度控制的观点出发,糖浆的制备无疑是重要的。要达到配料掺和良好和完善,以生产一致性和高质量的饮料
将糖溶解于水中,一般称为原糖浆或单糖浆。必须是优质砂糖,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制成预计浓度的糖液,再经过滤、澄清后备用。其水也必须是纯良的水,其水质可与灌装用水相同
1.热溶:零散饮料,纯度要求高,或要求延长贮藏期的饮料。热溶能杀灭糖内细菌;分离出凝固糖中的杂质;溶解迅速,短期内可生产大量糖液。一般采取不锈钢的双层溶糖锅,并备有搅拌器,锅底部有放料管道蒸汽加热溶解 see page 89,热水溶解 see page 89
2.连续式:指糖和水从供给到溶解、杀菌、浓度控制和糖液冷却均连续进行。生产效率高,全封闭,全自动操作,糖液质量好,浓度差异小,但设备投资大。
计量、混合→热溶解→脱气、过滤→糖度调整→杀菌、冷却→糖液
溶糖注意:温度高,溶解度大,如100℃溶解83%糖,0℃时,约溶解64%的糖,有19%糖不溶解而析出。这也是一般制备65%为宜的依据糖浆浓度测定
3.糖浆过滤:对于高质量优质砂糖制备的糖浆,采取不锈钢丝网、帆布、棉饼、板框等方式
4.净化:针对质量较差的砂糖,会导致饮料产生凝结物、沉淀物,甚至异味;装瓶时出现大量泡沫等;或者对一些特殊的饮料如白柠檬汽水
5.对糖浆色度要求很高,一般要求净化处理:加入0.5-1%活性炭到热糖浆中,一边添加一边搅拌,活性炭与糖液接触15min,温度保持80℃,通过过滤器前加入0.1%硅藻土,避免活性炭堵塞过滤器面层。
三、糖浆调配
调合糖浆(果味糖浆或加香糖浆)指根据产品技术要求,配合好各种原料,可作灌装的糖浆
配料准备和处理
投料顺序(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但不能太剧烈):
原糖浆:测定其浓度及需要的容积
防腐剂:称量后温水溶解
甜味剂:温水溶解后加入
酸味剂:50%、果汁(乳化剂、稳定剂)、色素、香精
加水到规定容积配合完毕后即可测定糖浆浓度,同时抽少量糖浆加碳酸水,观察色泽,评味,检查是否与标准样符合
在搅拌器和容量刻度标尺的不锈钢容器内调合;搅拌方式多为倾斜式或腰部式,可避免因振动而致使灰尘和油污等杂质掉入糖浆中
调合分:间歇式和连续式
间歇式:热调合:在高温下进行配料,通常用热溶糖液直接配料,然后冷却;只经过一次加热就完成溶糖、调合与杀菌等工艺操作,节省能源,但破坏了果汁饮料的风味和营养成分,香精挥发损失大;所以要选耐热的香精,只适合于果味性饮料。冷调合:常温下(低于20℃)进行配料,然后巴式杀菌、冷却;多用于含热敏性香料多的果味型饮料和果汁行饮料的生产;常温下调合原料→均质→第二调合罐(缓冲作用为主)→90℃以上杀菌(30S)→杀菌不良的返回溶解罐→冷却至25℃→缓冲罐→糖浆输出到灌装车间。
连续式:各溶液高位槽→定量比例泵→混合器→第一调合罐→均质机→第二调合罐→定量比例泵(用水调节调节浓度)→混合器→糖浆输出到灌装车间。连续式配制糖浆浓度精度高(∓0.05波美度),可大大降低糖原料的损耗,全封闭操作,卫生状况良好,设备一次投入大。
调合工艺流程的布置应遵循:注意卫生,溶糖和配料分开;配料间与灌装线应尽量靠近;管路要简捷,减少弯头,尽量利用液位差压力,避免使用临时胶管;与前后工序的设备能力要平衡;要便于操作和计量配制好的糖浆应立即装瓶,尤其是乳浊型饮料,糖浆贮存时间长,会发生分层,装瓶时应经常对糖浆加以搅拌
1. 二氧化碳的作用
清凉作用:碳酸在腹中由于温度升高,即进行分解,这个分解是吸热反应,当二氧化碳从体内排放出来时,就把体内的热带出来,起到清凉作用。H2CO3 ↔ CO2+H2O:阻碍微生物的生长,延长汽水货架寿命:国际上认为3.5~4倍含气量是汽水的安全区
突出香味:有舒服否认刹口感:二氧化碳配合汽水中的气体成分,产生一种特殊的风味
2.原理: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一般称为二氧化碳饱和作用或碳酸化作用(Carbonation)。实际上是一个化学过程
CO2+H2O↔H2CO3亨利定律:气体溶解在液体中时,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液体中溶解的气体量与液体保持平衡时的气体压力成正比。即当温度T一定时:
V=Hp
式中:V-溶解气体量;p-平衡压力;H-亨利常数)
道尔顿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成气体的分压之和。
四、碳酸化
3.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叫做溶解度。碳酸饮料中常用的溶解量单位叫“本生容积”,简称“容积”:在0.1MPa、温度为0℃(15.56℃)时,溶于一单位容积内的二氧化碳容积数。美国有的工厂用“奥斯瓦德容积”,区别是用当时测定的温度,由于温度不同而发生的容积变化不再作调整。欧洲常用的溶解量单位为g/l。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容积约等于2g/l。在标准情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二氧化碳的克分子量为44g。所以二氧化碳的密度=44g/22.4l=1.96g/l(精确计算为44.01/22.26=1.98)。
4.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影响因素:气液体系的绝对压力和液体的温度;CO2气体的纯度;液体中存在的溶质的性质;气体和液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CO2气体的溶解度在0.1MPa、温度为15.56℃时,一容积的水可以溶解一容积的CO2。
5.CO2理论需要量的计算
根据气体常数1mol气体在0.1MPa、0℃时为22.41L,因此1molCO2在T℃时的体积: Vmol=(273+T)/273×22.41(L)
则:G理=V汽×N/Vmol×44.01
式中: G理为CO2理论需要量; V汽为汽水容量(L)(忽略了汽水中其它成分对CO2溶解度的影响以及瓶颈空隙部分的影响);N为气体吸收率即汽水含CO2的体积倍数;44.01为CO2的摩尔质量(g); Vmol为T℃下1molCO2的容积
6.CO2的利用率
二氧化碳的实际消耗量在碳酸饮料生产中比理论需要量大,因为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损耗很大。
装瓶过程中损耗为40~60%,即实际上二氧化碳的用量为瓶内含气量的2.2~2.5倍;采用二次灌装时,用量为2.5~3倍
提高CO2的利用率方法:选用性能优良的灌装设备,在不影响操作怕和检修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灌装与封口之间的距离;经常对设备进行检修,提高设备完好率,减少灌装封口时的破损率(包括成品的);尽可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灌装、封口速度、减少灌装后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减少CO2的逸散;使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瓶盖,减少漏气现象
CO2压力对于饮料的味道影响很大: CO2过高,使饮料的甜酸味减弱;过少碳酸气给人的刺激太轻微,失去碳酸饮料应有的刹口感。对于风味复杂的碳酸饮料,CO2过高反而冲淡饮料应有的独特风味,对于含挥发性成分低的柑桔型碳酸饮料尤其如此。有些碳酸饮料由于所用香精含易挥发的萜类物质,CO2过高会破坏原有的果香味而变苦。一般果汁型汽水含2~3倍容积的CO2,可乐型汽水和勾兑苏打水含3~4倍容积的CO2
7.碳酸化方式和设备
水或混合液的冷却:水的冷却、糖浆的冷却、水和糖浆混合液的冷却、水冷却后与糖浆混合后再冷却
水或混合液的碳酸化:
低温冷却吸收式:二次灌装工艺中把进入汽水混合机的水预先冷却至4℃左右,在0.441MPa下进行碳酸化;一次灌装中则把已经脱气的糖浆和水的混合液冷却至16~18℃,在0.784MPa下与CO2混合。此法缺点是制冷量消耗大,冷却时间长或容易由于水冷却程度不够而造成含气量不足,而且生产成本高。优点是冷却后液体的温度低,可抑制微生物生产繁殖,设备造价低
压力混合式:采用较高的操作压力来进行碳酸化,其优点是碳酸化效果好,节省能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缺点是设备造价高
碳酸化系统:
二氧化碳气调压站(根据所供应的二氧化碳压力和混合机所需压力进行调节的设备)
水冷却器、汽水混合机、薄膜式混合机、喷雾式混合机、喷射式混合机、填料塔式混合机、静态混合器
碳酸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保持合理的碳酸化水平; 2.保持灌装机一定的过压程度
3.将空气混入控制在最低限度; 4.保证水或产品中无杂质
5.保证恒定的灌装压力
五、碳酸饮料的灌装
(一).灌装方法:
1、二次灌装:设备简单,投资少,适合中小型饮料厂
从卫生角度来讲,二次灌装容易保证产品卫生;由于糖浆和碳酸水温度不同,在向糖浆中灌碳酸水时容易产生大量泡沫,造成CO2的损失及灌装量不足。可采取糖浆灌装前通过冷却方式解决。由于糖浆未经碳酸化,与碳酸水混合后会使含气量降低,因此必须使碳酸水的含气量高于成品预期的含气量。如糖浆和碳酸水的比例为1:4。成品含气量为3倍容积,则碳酸水的含气量为3×5/4=3.75倍的容积。
采用二次灌装,糖浆定量灌装,而碳酸水的灌装量会由于瓶子的容量不一致,或灌装后液面高低不一致而难于准确,从而使成品的质量有差异大型二次灌装设备在灌装密封设备后设置翻转混匀机,使糖浆和碳酸水均匀混合
2.一次灌装:
技术先进,适合大型饮料厂.早期的操作是将糖浆和处理水按一定比例加到二级配料罐中搅拌均匀,再经冷却、碳酸化后灌装。需要大容积的二级配料罐,且卫生难以保证对于大型的连续化生产线多采取定量混合方式:把处理水和调合糖浆以一定比例作连续的混合,压入碳酸气后灌装。常在混合机内配冷却器或冷却碳酸化器。目前多采用同步电动混合机。
优点:是糖浆和水的比例准确,灌装容量容易控制;当灌装容量发生变化时,不需要改变比例,产品质量一致;灌装时糖浆和水的温度一致,气泡少,CO2气的含量容易控制和稳定;产品质量稳定,含气量足,生产速度快。缺点是不适合带果肉碳酸饮料,设备复杂,混合机与糖浆接触,洗涤和消毒不方便
3.组合灌装:特别是果肉碳酸饮料按一般的一次灌装法组合各机,当灌装带肉果汁碳酸饮料时,在调合机上装一个旁通,使调合糖浆按比例泵入另一管线而不与水混合,直接送入混合机末端,利用泵和控制系统将其与碳酸水混合,然后灌装按一般的一次灌装法组合各机,在调合机以后加入一个旁路,采用注射式混合机进行冷却碳酸化,然后灌装
五、碳酸饮料的灌装
1.灌装系统:指灌糖浆、碳酸水和封盖等操作的组合体系
二次灌装系统有灌浆机、灌水机和压盖机组成
一次灌装系统加糖浆工序中,配比器放在混合机之前。灌装系统由一个动力机构驱动的灌装机和压盖机组成
灌浆机与配比器 see page 111-114
灌装机:压差式、等压式、负压式
封口机:灌装生产线
2、灌装的质量要求:
A、达到预期的碳酸化水平、保证糖浆和水的准确比例
B、保证合理的和一致的灌装高度
C、容器顶隙应保持最低的空气量
D、密封严密有效
E、保持产品的稳定性(过度碳酸化、存在杂质、存在空气、灌装温度过高或温差较大等导致不稳定)
六、碳酸饮料的灌装容器和设备的清洗系统容器的清洗
1. CIP概述
1.1 定义:
CIP ,是英文Clean-In-Place的缩写,即就地清洗或称为原位清洗, 其定义为不拆卸设备或元件, 在密闭的条件下, 用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清洗液对清洗装置加以强力作用, 使与食品接触的表面洗净和杀菌的方法。
1.2 CIP的历史:CIP 系统最初于五十年代在美国的乳品工业得到应用, 1955 年CIP 系统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使其在食品工业的其它领域得以应用
1.3 CIP 的优点:与传统的手工拆卸机器零件的清洗方式相比,CIP 的优点主要有:

(1) 能维持一定的清洗效果, 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2) 节约操作时间、提高效率, 以实现商业的最大利润。

(3) 节省劳动力, 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4) 节省清洗用水和蒸汽。

相比之下, 常规拆卸清洗的缺点是: 费时、费力, 易损坏联接件; 设备停机时间长, 设备利用率低; 清洗不彻底, 有时对操作者也不十分安全。
2.CIP装置的分类:
根据清洗液的使用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于1886年诞生于美国,这种神奇的饮料本来是一个药剂师漫不经心的发明,他试图用它来治疗感冒,没想到却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无独有偶,百事可乐也是作为药水发明的,1898年同样是药剂师出身的布拉德配制了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药水,成为百事可乐的前身。两种可乐的命名方式也相似。“Coca-Cola”的命名是取可乐倒进杯中,喀啦喀啦的声音,“Pepsi-cola”的命名则是取打开瓶盖可乐冒气“拍嘘”的声音。在很长的时间之内,百事可乐都跟随在可口可乐后面奋力追赶,甚至曾经一度希望对方收购自己,遭到了可口可乐的拒绝。60年代之后百事可乐则采取进攻策略,一方面进行降价竞争,另一方面借助于“新一代的选择”的口号重点开发年轻一代的市场,成功缩短了两者的距离。百事还通过一系列并购在休闲食品方面大获成功,但在传统碳酸饮料市场以及品牌价值上,蓝色百事始终在红色可口可乐的阴影之下。

  进入21世纪这种局面似乎开始转变,在2004年4月《福布斯》杂志评选的“全美最有价值公司品牌”中,百事公司以561亿美元位列前十名,首次超越一直以品牌价值为傲的可口可乐。对百事这家曾经一度请求可口可乐收购自己的公司来说,无疑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事实上,除了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之外,品牌价值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一个公司未来发展的潜力,以及公众和市场对该公司的信心。对应过去3年的净营运收入,拥有更多产品的百事也一直领先于可口可乐公司,而且5%左右的平均增长率也远高于后者;从2001年至今,百事公司股价增长20%,而对手股价却没有明显变化。除了是广为人知可乐的生产商外,拥有菲多利(Frito-Lay)公司的百事也是全球最大的薯片等休闲食品生产商,2003财政年度,百事公司销售收入增长8%,达270亿美元,营运利润增长10%,达到58亿美元,已成功跻身全球四大食品和饮料公司之列。目前公司在碳酸饮料、非碳酸饮料、休闲食品等各部门发展均衡,呈现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而可口可乐却只是在碳酸饮料市场上比较成功。

  带领百事公司在市场征战中连连告捷的人,就是百事集团主席兼CEO,55岁的史蒂夫•雷蒙德(Steve Reinemund)。这位2001年5月上任的CEO,1970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后曾在美国海军服兵役5年,之后获得维吉尼亚大学MBA学位。1984年雷蒙德加盟百事旗下的必胜客,两年后成为该分公司的CEO。1992年雷蒙德被调任百事最重要的食品生产部门菲多利(Frito-Lay)公司,通过一系列促销和管理措施使百事占领了美国60%的薯片市场,他的任期间也是百事休闲食品发展最快的阶段,在超市销量最好的10个休闲食品品牌中有9个为菲多利国际公司所拥有,为公司贡献高达40%的利润。1999年,雷蒙德升任百事公司总裁兼COO。

  因势利导,转型健康

  事实上反观百事这几年的发展,其外在市场环境并非是顺风顺水。除了全球经济疲软外,政府卫生和保健部门的官员以及大众对不科学膳食的担忧与日俱增,反肥胖斗士对麦当劳、百事可乐等纯热能食物和高糖分饮料生产商的指责不绝于耳,作为一个绝大部分产品都是碳酸饮料以及薯片等高热量食品的巨无霸,百事面临巨大挑战。

  多年来,可口可乐诉求“可口如一”,而百事可乐则宣导“渴望无限”,前者强调“经典的永恒”,后者则突出“激情与梦想”。百事一直凭借其充满个性和激情的品牌定位牢牢获得追求独立的年轻人们的钟爱,但是如今除了个性和口味,人们还希望拥有健康。对于这样的市场变化,雷蒙德非常清醒,他没有逃避市场对百事食品健康问题的指责,而是以积极的态度推动百事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他说:“这是令我们业务得到增长的一个契机,许多行业的例子都证明追求健康的产品和生活方式反而具有更好的商业效益。消费者希望购买更健康、口感更好的方便食品,那么百事以及整个食品行业就应该为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而进行改变。”

  从2001年起,雷蒙德致力于将公司50%以上的食品和饮料定位于“为了你的健康”而重新推出。他倡导菲多利食品公司的研发部门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健康小食品,他们将饼干和薯片中对人体有害的转脂肪去掉,在生产过程中将脂肪油改为植物油,并添加椰菜、胡萝卜和西红柿等健康的营养原料。今年5月份百事还推出立体脆(Doritos)和Tostitos品牌的新产品系列,该产品将采用大豆蛋白生产,并且在口味上也更加爽口。

  在饮料方面,百事大力推广可乐的改良产品——低糖的百事轻怡(Diet Pepsi),为改良这种可乐低糖的口感,研究人员还加入了香草和柠檬的味道。最近,百事又即将推出新产品Pepsi Edge,其卡路里含量为普通百事可乐的一半,但口味和普通百事可乐一样。百事公司负责北美地区饮料营销的副总裁凯蒂•莱西(Katie Lacey)说:“有些消费者不喜欢健怡可乐的口感,因而准备放弃所有可乐产品,Pepsi Edge就是专为这些消费者定做的。有了它,这些消费者就可以在畅饮低卡可乐的同时仍然享受普通可乐的口感。”

  百事可乐早在1998年就收购的纯品康纳(Tropicana)果汁公司更利于雷蒙德推广健康理念,纯品康纳旗下的都乐(Dole)品牌采用全天然的鲜橙、苹果、葡萄等原料,深受追捧健康生活的人士欢迎,该品牌在中国也广为人知。在雷蒙德成为CEO不到一年后,他又主导收购了桂格燕麦(Quaker Qats)公司,桂格最主要的运动饮料产品系列佳得乐(Gatorade)的矿物质含量与健康饮料概念相当契合。

  除了在产品及研发上下功夫外,雷蒙德还借助于其他方式向社会证明百事对健康理念的倡导,例如制作电视节目推广“让美国动起来”的百事运动生活方式,并请来了一些号称增氧健身运动之父的肯尼思•库珀医生和倡导食用低脂食品的迪恩•奥尼什等知名专家为公司研究人员作指导。

  经过种种的努力,雷蒙德和百事公司成功地将危机和挑战转化成了新的机遇,使得百事的形象更加清新、健康。市场也对百事的调整作出了积极的回应:菲多利系列食品在2003年第三季度销售上升了30%,全年增长近10%,其天然食品系列产品的销售额也已经超过了1亿美元。美国《财富》杂志和英国《金融时报》分别将其评为“全美饮料行业最受推崇的公司”和“全球最令人尊敬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之首。

  边买边卖,聚焦核心

  百事可乐在发展过程当中,一直十分注重发挥多品牌的联动效应,并为追求这种效应的最大化,而大量使用并购战略。

  百事在历史上曾于1965年购买菲多利公司,该公司旗下拥有乐事(Lays)、立体脆(Doritos)和奇多(Cheetos)等品牌,产品包括天然薯片、虾条、玉米圈、威化和小米饼。从1977年开始,百事集团接连收购了必胜客(Pizza Hut)、塔可钟(Taco Bell)、肯德基(KFC)三家快餐店,从而一度超过麦当劳成为全球的第一快餐商。1998年百事购买了拥有都乐100%果汁系列的纯品康纳饮料有限公司,如今凭借百事强大的销售网络,纯品康纳已成为世界上品牌果汁最大的经营者和生产者,其产品遍及63个国家。这些品牌在百事集团旗下起到了很好的协同效应。

一、碳酸饮料的基本特征
[30min]

(一)碳酸饮料的定义:指含有CO2的软饮料的总称

(二)分类

1.果汁型碳酸饮料:指含有2.5%及以上的天然果汁
2.果味型碳酸饮料:以香料为主要赋香剂,果汁含量低于2.5%
3.可乐型碳酸饮料:含有可乐果、白柠檬、月桂、焦糖色素
4.其它型碳酸饮料:乳蛋白碳酸饮料、冰淇淋汽水等
(三)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1.CO2在碳酸饮料中的作用
2.CO2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有:
(1)液体的温度
(2)环境绝对压力
(3)液体与CO2接触的面积和时间
(4)CO2的纯度
(四)碳酸饮料生产主要设备

1.水处理设备(澄清、过滤净化、消毒等,前面水处理已讲过)
2.糖浆调配设备(化糖锅、夹层锅、配料缸)

3.碳酸化设备:CO2气调压站、水冷却器、汽水混合机)

4.洗瓶设备 5、灌装设备

二、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
净化←CO2

(一)工艺流程(一次灌装法)


水源→水处理→冷却脱气→净化→定量调和→
冷却混合→
灌装→压盖→检查→成品




白砂糖→称得→溶解→过滤→糖浆调和
检验←消毒←清洗←容器

(二)糖浆的制备与凋和
1.糖的溶解:
(1)冷溶法
(2)热溶法
2.调和糖浆的调配

加入顺序:原糖浆(加甜味剂)→加防腐剂→加酸味剂→加果汁→香精→色素→水(碳酸水)
(三)碳酸化过程
1.CO2气调压站 2. 水冷却器 3. 汽水混合机(碳酸化罐)(四)灌装、杀菌、检验
1.洗瓶 2. 灌装 3. 杀菌 4、冷却、检验

三、碳酸饮料生产常见的制裁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小结:碳酸饮料生产工艺及设备
介绍指含有二氧化碳的软饮料,通常由水、甜味剂、酸味剂、香精香料、色素、二氧化碳气及其他原辅料组成,俗称汽水
技术要求 see page 83-84
生产的主要设备 see page 85-87
一、生产工艺流程-二次灌装
饮用水→水处理→冷却→气水混合← CO2

糖浆→调配→冷却→灌浆→灌水→密封→混匀→检验→成品饮料

容器→清洗→ 检验
二次灌装法流程示意图
二次灌装法是先将调味糖浆定量注入容器中,然后加入碳酸水至规定量,密封后再混合均匀。又称为现调式灌装法、预加糖浆法或后混合(postmix)法
一、生产工艺流程-一次灌装
饮用水→水处理→冷却→气水混合← CO2

糖浆→调配→冷却→ → →混合→灌装→密封→检验→成品饮料

容器-→-清洗- → - → - 检验
加碳酸水的一次灌装法流程示意图
一、生产工艺流程-一次灌装
饮用水→水处理

混合→冷却→碳酸化→灌装→密封→检验→成品饮料
↑ ↑
糖 浆 →调配 ↑
容器-→-清洗- → - - →检验
一次灌装法流程示意图
将调味糖浆与水预先按照一定比例泵入汽水混合机内,进行定量混合后再冷却,然后将该混合物碳酸化后再装入容器。又称为预调式灌装法、成品灌装法或前混合(premix)法
糖浆的制备
溶糖分间歇式和连续式,间歇式又分为冷溶和热溶(蒸汽加热和热水)
冷溶:配制短期内饮用的饮料糖浆。采用装搅拌器的容器,把糖和水正确配准,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待完全溶化,过滤去杂即成。一般45-650Bx(要存放1天必须是650Bx)。冷溶法生产须有严格的卫生控制措施,但可以节省燃料
二、糖液的制备
提供稠度而有助于传递香味
提供能量和营养价值
饮料厂来说,从卫生和浓度控制的观点出发,糖浆的制备无疑是重要的。要达到配料掺和良好和完善,以生产一致性和高质量的饮料
将糖溶解于水中,一般称为原糖浆或单糖浆。必须是优质砂糖,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制成预计浓度的糖液,再经过滤、澄清后备用。其水也必须是纯良的水,其水质可与灌装用水相同
1.热溶:零散饮料,纯度要求高,或要求延长贮藏期的饮料。热溶能杀灭糖内细菌;分离出凝固糖中的杂质;溶解迅速,短期内可生产大量糖液。一般采取不锈钢的双层溶糖锅,并备有搅拌器,锅底部有放料管道蒸汽加热溶解 see page 89,热水溶解 see page 89
2.连续式:指糖和水从供给到溶解、杀菌、浓度控制和糖液冷却均连续进行。生产效率高,全封闭,全自动操作,糖液质量好,浓度差异小,但设备投资大。
计量、混合→热溶解→脱气、过滤→糖度调整→杀菌、冷却→糖液
溶糖注意:温度高,溶解度大,如100℃溶解83%糖,0℃时,约溶解64%的糖,有19%糖不溶解而析出。这也是一般制备65%为宜的依据糖浆浓度测定
3.糖浆过滤:对于高质量优质砂糖制备的糖浆,采取不锈钢丝网、帆布、棉饼、板框等方式
4.净化:针对质量较差的砂糖,会导致饮料产生凝结物、沉淀物,甚至异味;装瓶时出现大量泡沫等;或者对一些特殊的饮料如白柠檬汽水
5.对糖浆色度要求很高,一般要求净化处理:加入0.5-1%活性炭到热糖浆中,一边添加一边搅拌,活性炭与糖液接触15min,温度保持80℃,通过过滤器前加入0.1%硅藻土,避免活性炭堵塞过滤器面层。
三、糖浆调配
调合糖浆(果味糖浆或加香糖浆)指根据产品技术要求,配合好各种原料,可作灌装的糖浆
配料准备和处理
投料顺序(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但不能太剧烈):
原糖浆:测定其浓度及需要的容积
防腐剂:称量后温水溶解
甜味剂:温水溶解后加入
酸味剂:50%、果汁(乳化剂、稳定剂)、色素、香精
加水到规定容积配合完毕后即可测定糖浆浓度,同时抽少量糖浆加碳酸水,观察色泽,评味,检查是否与标准样符合
在搅拌器和容量刻度标尺的不锈钢容器内调合;搅拌方式多为倾斜式或腰部式,可避免因振动而致使灰尘和油污等杂质掉入糖浆中
调合分:间歇式和连续式
间歇式:热调合:在高温下进行配料,通常用热溶糖液直接配料,然后冷却;只经过一次加热就完成溶糖、调合与杀菌等工艺操作,节省能源,但破坏了果汁饮料的风味和营养成分,香精挥发损失大;所以要选耐热的香精,只适合于果味性饮料。冷调合:常温下(低于20℃)进行配料,然后巴式杀菌、冷却;多用于含热敏性香料多的果味型饮料和果汁行饮料的生产;常温下调合原料→均质→第二调合罐(缓冲作用为主)→90℃以上杀菌(30S)→杀菌不良的返回溶解罐→冷却至25℃→缓冲罐→糖浆输出到灌装车间。
连续式:各溶液高位槽→定量比例泵→混合器→第一调合罐→均质机→第二调合罐→定量比例泵(用水调节调节浓度)→混合器→糖浆输出到灌装车间。连续式配制糖浆浓度精度高(∓0.05波美度),可大大降低糖原料的损耗,全封闭操作,卫生状况良好,设备一次投入大。
调合工艺流程的布置应遵循:注意卫生,溶糖和配料分开;配料间与灌装线应尽量靠近;管路要简捷,减少弯头,尽量利用液位差压力,避免使用临时胶管;与前后工序的设备能力要平衡;要便于操作和计量配制好的糖浆应立即装瓶,尤其是乳浊型饮料,糖浆贮存时间长,会发生分层,装瓶时应经常对糖浆加以搅拌
1. 二氧化碳的作用
清凉作用:碳酸在腹中由于温度升高,即进行分解,这个分解是吸热反应,当二氧化碳从体内排放出来时,就把体内的热带出来,起到清凉作用。H2CO3 ↔ CO2+H2O:阻碍微生物的生长,延长汽水货架寿命:国际上认为3.5~4倍含气量是汽水的安全区
突出香味:有舒服否认刹口感:二氧化碳配合汽水中的气体成分,产生一种特殊的风味
2.原理: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一般称为二氧化碳饱和作用或碳酸化作用(Carbonation)。实际上是一个化学过程
CO2+H2O↔H2CO3亨利定律:气体溶解在液体中时,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液体中溶解的气体量与液体保持平衡时的气体压力成正比。即当温度T一定时:
V=Hp
式中:V-溶解气体量;p-平衡压力;H-亨利常数)
道尔顿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成气体的分压之和。
四、碳酸化
3.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叫做溶解度。碳酸饮料中常用的溶解量单位叫“本生容积”,简称“容积”:在0.1MPa、温度为0℃(15.56℃)时,溶于一单位容积内的二氧化碳容积数。美国有的工厂用“奥斯瓦德容积”,区别是用当时测定的温度,由于温度不同而发生的容积变化不再作调整。欧洲常用的溶解量单位为g/l。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容积约等于2g/l。在标准情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二氧化碳的克分子量为44g。所以二氧化碳的密度=44g/22.4l=1.96g/l(精确计算为44.01/22.26=1.98)。
4.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影响因素:气液体系的绝对压力和液体的温度;CO2气体的纯度;液体中存在的溶质的性质;气体和液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CO2气体的溶解度在0.1MPa、温度为15.56℃时,一容积的水可以溶解一容积的CO2。
5.CO2理论需要量的计算
根据气体常数1mol气体在0.1MPa、0℃时为22.41L,因此1molCO2在T℃时的体积: Vmol=(273+T)/273×22.41(L)
则:G理=V汽×N/Vmol×44.01
式中: G理为CO2理论需要量; V汽为汽水容量(L)(忽略了汽水中其它成分对CO2溶解度的影响以及瓶颈空隙部分的影响);N为气体吸收率即汽水含CO2的体积倍数;44.01为CO2的摩尔质量(g); Vmol为T℃下1molCO2的容积
6.CO2的利用率
二氧化碳的实际消耗量在碳酸饮料生产中比理论需要量大,因为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损耗很大。
装瓶过程中损耗为40~60%,即实际上二氧化碳的用量为瓶内含气量的2.2~2.5倍;采用二次灌装时,用量为2.5~3倍
提高CO2的利用率方法:选用性能优良的灌装设备,在不影响操作怕和检修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灌装与封口之间的距离;经常对设备进行检修,提高设备完好率,减少灌装封口时的破损率(包括成品的);尽可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灌装、封口速度、减少灌装后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减少CO2的逸散;使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瓶盖,减少漏气现象
CO2压力对于饮料的味道影响很大: CO2过高,使饮料的甜酸味减弱;过少碳酸气给人的刺激太轻微,失去碳酸饮料应有的刹口感。对于风味复杂的碳酸饮料,CO2过高反而冲淡饮料应有的独特风味,对于含挥发性成分低的柑桔型碳酸饮料尤其如此。有些碳酸饮料由于所用香精含易挥发的萜类物质,CO2过高会破坏原有的果香味而变苦。一般果汁型汽水含2~3倍容积的CO2,可乐型汽水和勾兑苏打水含3~4倍容积的CO2
7.碳酸化方式和设备
水或混合液的冷却:水的冷却、糖浆的冷却、水和糖浆混合液的冷却、水冷却后与糖浆混合后再冷却
水或混合液的碳酸化:
低温冷却吸收式:二次灌装工艺中把进入汽水混合机的水预先冷却至4℃左右,在0.441MPa下进行碳酸化;一次灌装中则把已经脱气的糖浆和水的混合液冷却至16~18℃,在0.784MPa下与CO2混合。此法缺点是制冷量消耗大,冷却时间长或容易由于水冷却程度不够而造成含气量不足,而且生产成本高。优点是冷却后液体的温度低,可抑制微生物生产繁殖,设备造价低
压力混合式:采用较高的操作压力来进行碳酸化,其优点是碳酸化效果好,节省能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缺点是设备造价高
碳酸化系统:
二氧化碳气调压站(根据所供应的二氧化碳压力和混合机所需压力进行调节的设备)
水冷却器、汽水混合机、薄膜式混合机、喷雾式混合机、喷射式混合机、填料塔式混合机、静态混合器
碳酸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保持合理的碳酸化水平; 2.保持灌装机一定的过压程度
3.将空气混入控制在最低限度; 4.保证水或产品中无杂质
5.保证恒定的灌装压力
五、碳酸饮料的灌装
(一).灌装方法:
1、二次灌装:设备简单,投资少,适合中小型饮料厂
从卫生角度来讲,二次灌装容易保证产品卫生;由于糖浆和碳酸水温度不同,在向糖浆中灌碳酸水时容易产生大量泡沫,造成CO2的损失及灌装量不足。可采取糖浆灌装前通过冷却方式解决。由于糖浆未经碳酸化,与碳酸水混合后会使含气量降低,因此必须使碳酸水的含气量高于成品预期的含气量。如糖浆和碳酸水的比例为1:4。成品含气量为3倍容积,则碳酸水的含气量为3×5/4=3.75倍的容积。
采用二次灌装,糖浆定量灌装,而碳酸水的灌装量会由于瓶子的容量不一致,或灌装后液面高低不一致而难于准确,从而使成品的质量有差异大型二次灌装设备在灌装密封设备后设置翻转混匀机,使糖浆和碳酸水均匀混合
2.一次灌装:
技术先进,适合大型饮料厂.早期的操作是将糖浆和处理水按一定比例加到二级配料罐中搅拌均匀,再经冷却、碳酸化后灌装。需要大容积的二级配料罐,且卫生难以保证对于大型的连续化生产线多采取定量混合方式:把处理水和调合糖浆以一定比例作连续的混合,压入碳酸气后灌装。常在混合机内配冷却器或冷却碳酸化器。目前多采用同步电动混合机。
优点:是糖浆和水的比例准确,灌装容量容易控制;当灌装容量发生变化时,不需要改变比例,产品质量一致;灌装时糖浆和水的温度一致,气泡少,CO2气的含量容易控制和稳定;产品质量稳定,含气量足,生产速度快。缺点是不适合带果肉碳酸饮料,设备复杂,混合机与糖浆接触,洗涤和消毒不方便
3.组合灌装:特别是果肉碳酸饮料按一般的一次灌装法组合各机,当灌装带肉果汁碳酸饮料时,在调合机上装一个旁通,使调合糖浆按比例泵入另一管线而不与水混合,直接送入混合机末端,利用泵和控制系统将其与碳酸水混合,然后灌装按一般的一次灌装法组合各机,在调合机以后加入一个旁路,采用注射式混合机进行冷却碳酸化,然后灌装
五、碳酸饮料的灌装
1.灌装系统:指灌糖浆、碳酸水和封盖等操作的组合体系
二次灌装系统有灌浆机、灌水机和压盖机组成
一次灌装系统加糖浆工序中,配比器放在混合机之前。灌装系统由一个动力机构驱动的灌装机和压盖机组成
灌浆机与配比器 see page 111-114
灌装机:压差式、等压式、负压式
封口机:灌装生产线
2、灌装的质量要求:
A、达到预期的碳酸化水平、保证糖浆和水的准确比例
B、保证合理的和一致的灌装高度
C、容器顶隙应保持最低的空气量
D、密封严密有效
E、保持产品的稳定性(过度碳酸化、存在杂质、存在空气、灌装温度过高或温差较大等导致不稳定)
六、碳酸饮料的灌装容器和设备的清洗系统容器的清洗
1. CIP概述
1.1 定义:
CIP ,是英文Clean-In-Place的缩写,即就地清洗或称为原位清洗, 其定义为不拆卸设备或元件, 在密闭的条件下, 用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清洗液对清洗装置加以强力作用, 使与食品接触的表面洗净和杀菌的方法。
1.2 CIP的历史:CIP 系统最初于五十年代在美国的乳品工业得到应用, 1955 年CIP 系统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使其在食品工业的其它领域得以应用
1.3 CIP 的优点:与传统的手工拆卸机器零件的清洗方式相比,CIP 的优点主要有:

(1) 能维持一定的清洗效果, 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2) 节约操作时间、提高效率, 以实现商业的最大利润。

(3) 节省劳动力, 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4) 节省清洗用水和蒸汽。

相比之下, 常规拆卸清洗的缺点是: 费时、费力, 易损坏联接件; 设备停机时间长, 设备利用率低; 清洗不彻底, 有时对操作者也不十分安全。
2.CIP装置的分类:
根据清洗液的使用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碳酸饮料目前都是以可乐为主。可口和百事这两乐我就不说了,目前我们中国第一个做可乐的企业是中国的饮料龙头娃哈哈。娃哈哈的非常可乐是在98年推出的挑战两乐的产品,非常可乐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它的出现打破了两乐一直以来对中国碳酸饮料的垄断。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发展史
答:可口可乐发展史:1885年,美国佐治亚州的<Dr.John.Stith.Pemberton>(约翰·彭伯顿),发明了深色的糖浆称为彭伯顿法国酒可乐(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1885年政府发出禁酒令,因此彭伯顿发明无酒精的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1886年5月8日他想发明一种饮料,一种让很多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喜欢...

碳酸饮料的发展史
答:CO2压力对于饮料的味道影响很大: CO2过高,使饮料的甜酸味减弱;过少碳酸气给人的刺激太轻微,失去碳酸饮料应有的刹口感。对于风味复杂的碳酸饮料,CO2过高反而冲淡饮料应有的独特风味,对于含挥发性成分低的柑桔型碳酸饮料尤其如此。有些碳酸饮料由于所用香精含易挥发的萜类物质,CO2过高会破坏原有的果香味而变苦。一般果汁...

碳酸饮料的发展史
答: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于1886年诞生于美国,这种神奇的饮料本来是一个药剂师漫不经心的发明,他试图用它来治疗感冒,没想到却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 无独有偶,百事可乐也是作为药水发明的,1898年同样是药剂师出身的布拉德配制了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药水,成为百事可乐的前身。 两种可乐的命名方式也相似。 “...

可口可乐最早是什么?
答:在1919年,Erntst-Woodruff以250万美元从Asa Candler的继承人手里买下Coca-cola公司,到了1923年,他儿子Robert W.Woodruff,也就是Coca-cola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成为Coca-cola的CEO,Woodruff开始与公司装瓶特许经营商一起努力,无论消费者何时向地想要Coca-cola都能得到满足,他推动装瓶商使饮料“需要时随手可得”...

世界上最早的碳酸饮料是什么牌子
答:碳酸饮料的发展:碳酸饮料(Sodas)的生产始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最初的发现是从饮用天然涌出的碳酸泉水开始的。就是说,碳酸饮料的前身是天然矿泉水。矿泉水的研究始于15世纪中期的意大利,矿泉水最初用于治疗目的。以后证实,人为地将水和二氧化碳气混合一起,与含有二氧化碳气的天然矿泉水一样,具有特异...

可口可乐的历史,越详细越好,如果有和百事可乐的区别最好。谢谢_百度知...
答:历史: 1885美国乔治来州的潘伯顿医生〈Dr.JohnS.Pemberton〉,在地窖中把碳酸水加苏打水搅在一块,成为一深色的糖浆。他的合伙人罗宾逊(FrankM,Robinson)〈从糖浆的两种成分,激发出命名的灵感,于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软性饮料可口可乐就此诞生了。 1886〈5.08〉可口可乐在亚特兰大的药房首卖,开张的第一年,可口可乐公司...

可乐的发明初衷是什么
答:可乐的发展史: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于1886年诞生于美国,原始配方是化学家约翰·派姆伯顿发明的,第一年平均每天卖出9杯,逐渐以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成为“世界饮料之王”。百事可乐诞生于可口可乐如日中天之时,配方是药剂师凯勒·布莱德汉姆发明的,它的味道同配方绝密的可口...

谁知道美国可口可乐的历史?
答:1885美国乔治来州的潘伯顿医生〈Dr.JohnS.Pemberton〉,在地窖中把碳酸水加苏打水搅在一块,成为一深色的糖浆。他的合伙人罗宾逊(FrankM,Robinson)〈从糖浆的两种成分,激发出命名的灵感,於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软性饮料可口可乐就此诞生了。 1886〈5.08〉可口可乐在亚特兰大的药房首卖。 1888〈4.14〉潘伯顿将三分之一...

百事可乐的发展历程及它的品牌内涵
答:发展历程 百事可乐最初于1890年代由美国北加洲一位名为 Caleb Bradham 的药剂师所造,以碳酸水、糖、香草、生油、胃蛋白酶 (pepsin) 及可乐果制成。该药物最初是用于治理胃部疾病,后来被命名为“Pepsi”,并于1903年6月16日将之注册为商标。 是美国百事公司推出的一种碳酸饮料,也是可口可乐的主要...

谁知道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历史及其发展?详细点哦!
答: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从可口可乐总部了解到,可口可乐的诞生经过了三个历史时期:含可卡因的酒精饮料时期、糖浆时期、含咖啡因的碳酸饮料时期。 可卡因是一种从生长在南美的灌木———古柯的叶子上提取的物质。19世纪中叶,法国药剂师将古柯的萃取物加入葡萄酒,调制成一种叫做马里奥酒的饮料,很快大受欢迎。这可以作为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