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中光程差与干涉条纹有什么关系

作者&投稿:羽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中干涉条纹变化与光程差的关系?~

动镜移动半个波长,光程差改变一个波长,条纹观察屏中心有一个条纹移动。移动指涌出、陷入或移过。

是条纹间距(明暗条纹中线距离)相同不是明暗条纹粗细相同

当光屏上的点到两缝的距离差△X=K λ,该点就出现明条纹,若当△X=(2K+1) λ/2,或△X=K λ+λ/2,该点出现暗条纹。其中 λ是光的波长,K是整数。

其次干涉条纹的明纹与相邻的暗纹之间的距离为x,两缝的缝隙为d,缝隙离光屏之间的距离为L,则有x=Lλ/d。

δ=2k*λ/2 ,k=1,2,3…… 为明条纹
δ=(2k+1)*λ/2 ,k=0,1,2,3…… 为暗条纹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中光程差与干涉条纹有什么关系
答:当光屏上的点到两缝的距离差△X=K λ,该点就出现明条纹,若当△X=(2K+1) λ/2,或△X=K λ+λ/2,该点出现暗条纹。其中 λ是光的波长,K是整数。其次干涉条纹的明纹与相邻的暗纹之间的距离为x,两缝的缝隙为d,缝隙离光屏之间的距离为L,则有x=Lλ/d。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怎么产生两相干光的?其光程差和什么因素有关
答:光程差决定于两个反射镜与分束镜的距离差。

迈克尔逊干涉仪光程差公式 如下:两个光程差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L...
答:一、波程差公式的来历和推导过程:波的干涉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相同或者相位差恒定。“干涉结果:两列波在介质中任一点相遇时,该点质元参与的两个分振动有恒定的相位差,对于不同的点,相位差虽不同,但均不随时间t变化,合振动加强则始终加强,(注意:这里实际就是两个同方向、同...

迈克尔逊干涉仪公式
答:迈克尔逊干涉仪公式如下:迈克尔逊干涉仪光程差公式为L2=2d/cosθ,L1=2dtanθsinθ,两个公式相减得到△L=2dcosθ。迈克尔逊干涉仪光程差公式是计算迈克尔逊干涉仪光程差的公式,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光程差的精密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中的问题
答:注意等倾干涉,考虑理想模型:轴上两光源到某个距离的与轴垂直的平面上中心点及轴外点的距离。1。在两光源非常近的时候(极限情况重合),两光源到轴外点的距离差异与两光源到平面中心点的距离差异近乎相同差值很小,意味着光程差在很大的角度内变化不大。条纹疏 2。当两个光源距离比较远时(比如说...

物理光学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 思考题:每“冒”出或...
答:对于迈克尔逊干涉仪而言,两个反射镜M1与M2之间等效间隔就是光程差,根据干涉条件 冒出一个条纹:光程差δ增大,干涉圆环扩大,向低干涉级次方向移动,尽然是一个条纹那么光程差变化肯定是半个波长的整数倍1.陷入一个条文,相反了。

大学物理,光学的,关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计算题
答:1.光线来回两次经过玻璃片,所以增加光程是:2nd.2.10个条纹移动,说明经过了10个周期,说明相位改变了10π,每改变一π,条纹移动一次,因为相位=2*π*波长,所以,光程差改变了5个波长,那么就是5*640=2*1.5*d,解得d=1006nm。

迈克尔逊干涉仪中,为什么G1M1和G1M2之间的距离不同会影响到干涉条纹的疏...
答: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光程差Δ=2ntcosθ,n=1,所以,Δ=2tcosθ,t为M1,M2之间的距离,当产生亮条纹时,Δ=2tcosθ=kλ,k为级数,λ为入射光波长。两边求导,得:-2tsinθdθ=kdλ,所以dλ/dθ=-2tsinθ/k,dλ/dθ表示单位角距离的条纹数目,所以dλ/dθ越大,条纹越密,反之越...

关于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的问题
答:当光程差同时为两者波长的整数倍时,波长为1和2的光在同一点所形成的干涉条纹虽然级次各不相同,但都形成明条纹,故叠加结果使得视场中条纹对比度增加,实验者能看到明显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当光程差为一个波长的整数倍时,为一个波长的整数加1/2倍波长时,两种波长的光在同一点形成的干涉条纹一个...

迈克尔孙干涉实验的问题、
答:cosa=0干涉级次最低,cosa=0时,cosa=1,干涉级次最大,所以说中心的干涉级次最大,如果中心陷进去一个干涉级,说明陷进去后的干涉级次小了,而中心的入射角,不变,所以为了使干涉级次能够减小,h必须减小,也就是光程差:2nhcos+λ/2变小了。综上,陷进去的,光程差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