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为何用美人计“选太子”?

作者&投稿:氐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南宋首任皇帝宋高宗唯一的嫡子元懿太子,在建炎三年(1129年)的苗刘之变中受到惊吓后丧生。后来,宫中妃嫔虽多,却再也没有给宋高宗生过皇子。一晃多年过去,宋高宗的半壁江山稳定下来,立太子的事不得不提到议事日程。

从赵匡胤后裔中选太子,由于祖宗宋太宗的直系后裔几乎全在当年的靖康之难中被金人掠往北方,宋高宗只得从祖宗宋太祖赵匡胤的另一支后裔中寻找太子人选——宋朝的天下本就是宋太祖打下来的。宋高宗选来选去,最后挑了三个七八岁的孩子养在宫中,以备再选。这三个孩子一个胖,一个瘦,一个高,由于尚未确定皇室身份,连名儿都没有,被宫人戏称为胖孩,瘦孩,高孩。

这天,三个孩子在御书房里等待老师前来授课,忽见一只雪白的波斯猫跑了过来,瘦孩和高孩站着没动,胖孩却自顾自地一把将波斯猫捉在手中,波斯猫却将胖孩的脸蛋抓挠了一道血印。胖孩勃然大怒,狠狠的将波斯猫掼在地上,又飞起一脚踢去,顿时波斯猫一命呜呼。就在这时,宋高宗和韦太后出现在书房角门口。看着惨不忍睹的死猫,宋高宗黑了脸,立马命人将胖孩赶出宫外:生性如此残忍之人岂可立为太子!

秦桧施计圈定太子,这下瘦孩和高孩被当作太子留在了宫中,都按皇室碟谱起了名儿,瘦孩叫赵瑗,高孩叫赵琢,赵媛被封为普安郡王,赵琢被封为恩平郡王。十多年后,俩位郡王长大了,各有所长:赵媛为人正直诚恳却有点木讷,赵琢处事灵活乖巧却有点油滑,令宋高宗难以取舍。有人却为此事发急,谁?丞相秦桧。

秦桧假借宋高宗的名义,让两位郡王各写一篇时政方面的策论,试探二人对朝政的态度。很快,两篇策论送到了秦桧案头。赵瑗的策论呼吁北伐抗金,激昂慷慨,赵琢的策论则歌颂朝廷英明,尽是太平之词。看了赵媛的策论,秦桧的鼻子都快气歪了:赵瑗,老夫非让你出宫不可!

秦桧心生歹计,命爪牙暗害了赵瑗的生父,向朝廷报为病故。这下赵瑗就得回家守孝三年。可赵瑗生父“病故”的奏折刚刚报上去,赵琢生父病故的奏折也报了上来!宋高宗接到奏折。叫来两位郡王,普安郡王赵瑗听后,哭得差点昏死过去,当即哀求出宫为生父守孝。恩平郡王赵琢却脸色一阵难看之后,跪倒在宋高宗面前哭泣道:儿臣生父不幸病故,但父皇近日感染风寒,龙体欠安,儿臣情愿移孝作忠,留在宫中侍奉父皇!言毕,扣头不止。宋高宗一番呻吟后连连点头,答允了二人。秦桧听说此事,心中大喜,趁热打铁,亲上奏折建议立恩平郡王为太子。宋高宗只是笑笑: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还是等一等吧。一等就是三年。三年后,赵瑗重回皇宫。

赵琢淫宫女被驱逐出宫,这年韦太后病死,他的宫中遗留下20,名美貌的侍女一时无处安置,便将20名宫女一分为二,分别交由两位郡王暂时领馆。一个月后,丧礼结束,宋高宗命皇后立马秘密召来稳婆检验,这20名原为处女身的宫女如今已有10人不再是处女了。第二天,宋高宗一纸诏书命恩平郡王出宫守孝,为其生父“补孝”。赵琢一脸茫然,刚出了皇城,又见两名钦差飞马赶到,宣布赵琢“秽乱宫中,罪不容赦,特停其郡王之爵。”

原来20名宫女是宋高宗的“美人计”!宋高宗分别将10名大美人送到二位郡王身边,是要试探一下二人的真情——按皇室规定,太后大丧期间,皇帝都不能临幸妃嫔,更何况郡王!赵琢却以为是天上掉下来馅饼,暗室之中无人知,遍淫宫女,由此可知他口是心非,矫情饰伪。

宋高宗不再犹豫,正式下诏宣布赵瑗为太子,三年后,宋高宗退位为太上皇,赵瑗继位,就是宋孝宗。



宋高宗如何用“美人计”选太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答:用美人计选出来的赵昚,他本身也不是不喜欢美女,而是他有高人史浩的指点。史浩看出宋高宗的用意,在赵昚得到是个美人之后,特地嘱咐他不要去动这些美女。宋高宗“妙计”选出的赵昚其实是真人才,在他手中,南宋也同当时强大的金国死撑下来了。原来在宋高宗在位期间被判罪的岳飞,也是由...

宋高宗为何用美人计“选太子”?
答:从赵匡胤后裔中选太子,由于祖宗宋太宗的直系后裔几乎全在当年的靖康之难中被金人掠往北方,宋高宗只得从祖宗宋太祖赵匡胤的另一支后裔中寻找太子人选——宋朝的天下本就是宋太祖打下来的。宋高宗选来选去,最后挑了三个七八岁的孩子养在宫中,以备再选。这三个孩子一个胖,一个瘦,一个...

宋高宗是如何用“美人计”选太子的,结果如何?
答:宋高宗赵构的美人计主要是考验两位储君的定力与毅力,所以最后赵昚因为没有宠幸美人才获得了帝位,成为南宋的宋孝宗。

嫡长子继承制是古代地位传承的首要方式,为何宋高宗会用处女来选...
答:其实这样是没有表面的那么荒唐。宋高宗选太子,其实选的不是他的嫡系,而是旁系的王室子弟,选了很久,很多年都没有定下来。一直为定下来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候选人之一的赵睿不是宋高宗的亲生儿子,谁也不大愿意把位置传给其他人,再者宋高宗也想多给自己些时间,说不定就能有自己的孩子呢?其二宋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