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的划分?

作者&投稿:巩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中国,春季是3月到5月,夏季是6月到8月,秋季是9月到11月,冬季是12月到2月。

一、四季的划分

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

二、春季

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气象工作者就研究出一种尽量符合自然景象的四季划分标准,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进入春季,当温度高于22℃时意味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

在春季,地球的北半球开始倾向太阳,受到越来越多的太阳光直射,因而气温开始升高。随着冰雪消融,河流水位上涨。春季植物开始发芽生长,许多鲜花开放。冬眠的动物苏醒,许多以卵过冬的动物孵化,鸟类开始迁徙,离开越冬地向繁殖地进发。许多动物在这段时间里发情,因此中国也将春季称为“万物复苏”的季节。

三、夏季

在中国夏季从立夏(每年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到立秋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在南半球,一般12月、1月和2月被定为夏季。气候学意义上讲:连续五天平均温度超过22度算作夏季,直到五天平均温度低于22度算作秋季。

在北半球的夏季,各类生物已经恢复生机,大都开始旺盛的生命活动。很多生物会在夏季繁殖后代,各种动物选择夏季交配,生育;植物竞相开花结果。这主要是由于在夏季气候最热,各类食物丰富,而且对于卵生动物,卵更易于孵化。

四、秋季

从气象意义上划分,北温带的秋季在8月23日(处暑)~11月20日(小雪);南温带的秋季在2月19日(北半球雨水)~5月21日(北半球小满)。

总体来讲,进入秋季,太阳高度角渐低,温度渐降;秋风送爽、炎暑顿消、硕果满枝、田野金黄。秋季最明显的变化在树木,城市开始清扫大量落叶,山区则涌进不少观赏枫红的游客。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植物在秋季成熟。在北半球亚热带地区,相对于夏季,秋季的气温明显下降。随着气温的下降,许多落叶多年生植物的叶子会渐渐变色、枯萎、飘落,只留下枝干度过冬天。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将会步入它们生命的终结,整个枯萎至死去。

五、冬季

中国习惯冬季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冬)、十二(腊)月”一共三个月。在南北半球所处的时间不同。按气象意义划分,在南半球温带及寒带,冬季在6、7、8月份(也可以按星座标准说是5月21日~8月22日),在北半球温带及寒带,冬季在12、1、2月份(也可以按星座标准说是11月21日~2月18日)。

按节气意义划分,冬季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冬至至春分为冬季。 从气候学上讲,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算作冬季。

冬季在很多地区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来袭的时候会减少生命活动,很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会选择休眠,有的称作冬眠。候鸟会飞到较为温暖的地方越冬。

扩展资料

四季养生注意点:

1、春季乍暖还寒,气候多变,要保暖防寒,不使阳气受遏。“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穿着冬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病的发生。

2、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反易被外邪折伤,如大汗则亡阳。换言之,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 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3、秋季,是养生的最佳时节,宜吃蔬菜。蔬菜不仅养生,还辅助治疗一些疾病。入秋季后,天气干燥。容易出现阴虚肺燥的情况,胃肠蠕动缓慢的人很易发生便秘。因此,大家平时应多吃滋阴润燥、补脾健胃的食品。

4、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各项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对提高老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顺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四季 (天文现象)

百度百科-春季

百度百科-夏季

百度百科-秋季

百度百科-冬季



一年中的每个季节是如何划分的?
答:夏天:5月初到7月底 夏天,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英语为summer,又称“昊天”,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我国习惯将立夏作为夏天的开始,气象学上的夏季要推迟到立夏后25天左右。秋天:8月初到10月底 秋天,又称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北半球为9至11月,南半球为3至5...

一年中春夏秋冬是怎么划分的
答:一年中春夏秋冬的划分涉及多种方法,包括天文划分法、气象划分法、古代划分法和农历划分法。1. 天文划分法:依据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变化,春季从3月21日的春分开始,持续到夏至(6月21日);夏季从夏至持续到秋分(9月21日);秋季从秋分持续到冬至(12月21日);冬季从冬至持续到春分(3月21日)。2...

如何区分一年的四季?
答:一年四季的划分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天文划分法、气象划分法和节气划分法。1、天文划分法: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开始。2、气象划分法:以3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2月为冬季。3、节气划分法: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之始。一年四...

一年四季怎么划分月份 一年四季怎么分
答:2、气象划分法: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3、农历划分法: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

一年四季怎样划分的?
答:2月3日为春分,即进入春季;5月5日为夏至,即进入夏季;8月7日为秋分,即进入秋季;11月7日为冬至,既进入冬季。所以春季为2-4月,夏季为5-7月,秋季为8-10月,冬季为11-1月。春夏秋冬又称为“四季”,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产生的结果。春天始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夏天始于“立夏”;...

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答:季度:季度,指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指春夏秋冬四季)。人们俗称的"季度",就是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一年可以分为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历时3个月。第一季度:1月-3月 第二季度:4月-6月 第三季度:7月-9月 第四季度:10月-12月 而实际上严格的划分应该为:(按照中国...

春夏秋冬如何划分
答: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1.天文划分法。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

一年四季是怎么划分的?
答: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当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在不同季节有周期性变化规律...

四季时间段怎么划分的?
答:四季时间段划分是:春天:3月、4月、5月;夏天:6月、7月、8月;秋天:9月、10月、11月;冬天:12月、1月、2月。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每季三个月。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

一年四季的划分是怎么样的啊?
答:春天:2月初到4月底 夏天:5月初到7月底 秋天:8月初到10月底冬天:11月初到1月底划分四季有好几种分法。从气象学上划分,要看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以这个平均值划分季节。例如夏季的划分是连续5天平均气温不低于22摄氏度;从天文学上划分,要看太阳在黄道上经过了哪一点。黄道上有二十四节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