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海上钢琴师》,1900的一生,给你的感触是什么?

作者&投稿:主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评价电影《海上钢琴师》~

电影《海上钢琴师》介绍

生于船,
长于船,
死于船,
这是一个虚幻的奇迹,一个伤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他的传奇。
大海、轮船、钢琴、陆地、孤独、友情与天才交织的故事。
孤独,自从他被抛弃在维珍尼亚号开始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
乐者,自从在丹尼的海葬听到音乐时就注定与音乐的一生纠缠,
传奇,自从他无师自通流出的第一首曲就注定了他一生的传奇,
他有个好长的名字叫【丹尼·伯特曼·T·D·林蒙·1900】。
音乐是他对人生的感悟
他的一生是无根的,终生都在飘泊的维珍尼亚号上,至死也没有踏足陆地,他的一生就是一艘船与音符所组成。与他最不可分隔的就是音乐,他用率性而为的灵感,谱出最有情的音乐去解读人生。
他有惊人的音乐天赋,那是一种超忽常规的能量,是一种超敏锐的洞察力,与灵歌之王雷·查尔斯不同,雷·查尔斯是用音乐来完成对生命的依托,而他却是用音乐去解读生活,感悟人生,虽然他们对音乐都有异乎常人的感悟力,但却有着不一样的执着,雷·查尔斯将一生都放在了音乐这个精神生活上,而对于1900来说,音乐就是他的语言。他用心灵演绎融入了世间百态的乐曲。
他是音乐演绎的天才,轻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过琴键,在他的指尖下所流淌着的就不仅仅是音符,而是对生活的真诚。深情飘逸的曲风,唯美、优雅的飞扬,他的音乐时而精巧,时而大气,时而细腻,时而磅礴,时而小心,时而大胆,时而激情,时而委婉。他以音乐来体现人物,用音乐来表达情感,用音乐来讲述人生,他用音符来代替语言来触及人们的心灵,听着他的音乐,就像是听着人生的经历,听着人生总总,他的手在键上,但是心如痴迷的乐者一样随着自已的音乐一起翱翔。我第一次强烈地感觉到音乐的世界是这么广阔,原来音乐讲述的世界是这么的迷人,这种音乐与人生的立体结合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对于音乐也有了另一番的认识。
孤独的寂寞与他的海上宿命
他一生都在海上,那艘客轮就是他的家,他的执着就是对海的依恋,海是他的宿命。
周而复始的人来人往、悲欢离合、人间万象,一幕一幕的在他面前上演,他似乎已看尽了人间的繁华、冷漠、凄凉与虚伪,也看尽了人生。
“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见……”。
在陆地上,他掌握不了自已的命运,他也无法操纵那幺多的选择,他的能力仅限于用88个键子所创造出来的世界,所以他选择了不变。船就是他保护自已,囚禁自已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与红尘隔离的地方。没有身份证,没有出生证明,这些都不是阻止他去陆地的牢笼,真正是牢宠却是他的心,是一个在他的心中永远的家。对于外界的不可知与不确定,他只有幻想、好奇与极大的恐惧。而维珍尼亚号才是他唯一的方向,在这里,他有时像个顽皮自在的孩子,有时却又孤独的叫人心酸,孤独的艺术人生与无尽的大海也就是他的宿命。
我本不信宿命,命由人改,但深思后醒悟,性格岂非宿命,决定人一生,性格就是宿命,而对于1900,他宿命的一生岂非正是他的性格所定。
他是纯粹的天才,他的个性是天才与幻想交融,他没有下船,他选择了他的幻想世界,他的懦弱似乎有些不正常,有些不可思议,但什幺是正常的?最起码,他选择了自已的路,为自已而活,而我们是不是还在为了一些遥不可及的所谓理想而奋斗,是不是还在为了压力、为了别人而活,对一些唾手可得的却没有珍惜,对这些身边的美好都没有触摸过。这岂非也同样不正常。
友情是世间赐予他的唯一的温暖
自从出现了光影的留念后,影片里就从来就不缺爱情,但偏偏这个海上钢琴师却没有这样的好运,对海的依恋,对选择的恐惧,使他错过唯一一次去爱的机会,他掰碎了那张记录了初恋的唱片,他也掰碎了那段没有结果的回忆。
还好,宿命在剥夺了他爱情的权力后,又给了他一段难得的友情。
这也是一个没有女主角的电影,影片就是随着胖子麦克斯的旁白开始,麦克斯也成了他主动与社会相关联的唯一钮带,而与胖子麦克斯的友情也是1900在影片中除了大海与音乐外的最重要的感情寄托,也正是由于这个老友的存在,我们才会觉得他这孤独的一生有了些许的温暖。
当胖子抱着唱机,播放着柔情似水的无名乐曲在即将炸毁的维珍尼亚号上寻找他时,随着影片的剪辑,胖子与柔情的音乐出现在了船上的一些旧地,这时与其说他的行为是寻找,倒不如说是缅怀,缅怀与1900一起走过的日子,缅怀对过去光影的留念。
你为什么晕船浪?这是两人多年后再次重逢的第一句话,这也是他们友情最开始的记忆。
胖子最终没有劝阻1900的最后决定,理解的面对他不归之路的选择,这是一种什幺深度的感情,换了是你,你会怎幺做,是自私的拉他下船还是放手让他达到灵魂的升化。当麦克斯默默地含泪离开即将炸毁的维珍尼亚号时,1900叫住了他,给他讲了一个不好笑、但动人的笑话,我也发觉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倾诉竟也感性、如此动人,也如此伤感,这时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悲伤,是一种孤独的伤感。
吸引你眼球的影片灵魂
整部影片的气氛都是由这个男人来营造的,从来没有看过蒂姆·罗思这样的儒雅,从来没有见过他这样的朴实,他的表演是那幺的不着痕迹,洗尽铅华、浑若天成,骄而不躁。
他赋予了1900最大的生命力,并不年轻帅气的他,用了富有童稚化的表演,将与红尘疏远的海上钢琴师的无世俗、轻松、自然、雍容的性格进行了最有力的诠释。他的眼神,亲密而疏远,清辙且忧伤。他将人物进行细节的刻画,用点托起了人物,“隐”而不发的霸气,悠然自得的优雅气质,却又略带童稚纯真。
在他的演绎下,这个海之子,就像是一个惹人怜爱、顽皮反叛、随性而为的孩童,却又有着叫人伤感的孤独宿命。这会是一个不朽的角色,这会是一个真正的演者,至少是在我的心中。
影片透露出沉静的欧州风格,非现在一些狂轰烂炸的好莱坞影片可比,虽然有几段因要带出剧情的而设置的回忆也稍嫌突兀与冗长,但这些并没有影响我对影片的喜爱。它虽有看似稍有荒诞的剧情,但演员出色的表演赋予了影片太多,将你带入了故事,让人完全忘了这是一出戏,只是一个关于奇迹的传说。 当他平静的抬头望向天空,那清辙直透入人心灵的眼神至今叫我难忘,看着他随着爆炸的像涅盘一样的维珍尼亚号号沉入了海底,留下的唯有心酸与感叹。
从来没有一部片子能带给我这样的感伤,我想把文字写的伤感,细腻一些,奈何我生硬的文笔无法达到。这部影片的原声音乐应该是最有价值,因为每一段流水般的音乐都记录着他一生中的故事,精彩却不矫情,平淡却又不失回味,而他的故事就像是这部片子的直译名《1900的传奇》一样,这是一个奇迹,是一个海上传奇,伤感的。
此曲只应天上有——观《海上钢琴师》
1900是一个被人遗弃在维吉尼亚号蒸气船上的孤儿,一位善良的黑人烧炉工收养了他。那天,正好是1900年元旦,于是烧炉工给孩子取名为1900。然而烧炉工在一次海上意外事件中丧生,只有8岁大的1900再度成为了孤儿。
1900无意间鬼使神差地来到一等舱舞厅的落地窗外,他第一次见到了与他一生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乐器——钢琴。从此,维吉尼亚号载着他用心灵演绎出的乐曲在欧美大陆间往返航行。
从未上过陆地的1900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说,陆地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无从着手的音乐。他看不到陆地的尽头。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仍然不能迈下舷梯。直到最后,唯一的好友迈克斯告诉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最后,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殉船于海底。
看过《海上钢琴师》后,我有一种想要理解1900的冲动,那怕只是一点点。虽然隔着电视屏幕,隔着遥远的年代,隔着汪洋大海,所幸的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清晰的看到1900纯净得如同婴儿般的蓝眼睛。演员蒂姆·罗斯的精湛演绎使我确信,真的有那样一个没有亲人、没有户籍和国籍的天才钢琴师曾在海上飘泊过。人世间的诱惑,功名利碌,他都视若无睹。即使是爱情,或可曾让他魂牵梦萦,但就算那样,他也只让毕生之爱凝聚在瞬息:舷窗外移动的少女的倩影,破碎的唱片上梦幻般轻柔舒缓的乐曲,三等舱里胆怯忐忑的一个轻吻。此外,便是钢琴、游船和大海,还有浪涛中的平稳与宁静。八十八个琴键上创造的无限的、美妙的、自由自在的音乐,充实了他有限而单纯的生命。
1900是优雅的男人。丝纹不乱的深金头发,纤尘不染的衣帽领结,风度翩翩的举手投足,才华出众的自信风采,纯净脱俗的天使面容。他的钢琴前曾有多少美女为他倾情?他一定是沉浸于自己的音乐而无暇为琴音外的事物分心。
1900的生活单纯但不乏人性之美。与养父间短暂的亲情,与偶遇的少女瞬息即逝的爱情,以及陪伴他最长时间的迈克斯的友情,都曾滋润过1900孤寂落寞的心。1900是感情细致而深邃的男人,他的精神和才情都倾注在钢琴的八十八个琴键上。谁能理解他的心声,谁能读懂他忧郁而温柔的眼神,谁是他不离不弃的爱人?惟有流淌于他指间的动人乐符。
若与俗世的生活来对照,影片中1900的言行似乎有不真实的地方。比如,他从未接触过钢琴和音乐,但当他的手第一次放在琴键上的时候,那些动人的旋律竟能天然一般流泻而出;他从未受过正统的教育,却能说出那么诗意而蕴涵丰富的语言;甚至最后,当朋友迈克斯在那条残破不堪的,显然已废弃很久的游船上找到他时,1900哪来的食物维持生命?
我想,也只能以一颗诗意而浪漫的心去理解这部影片和1900。影片有意撇开物质的喧嚷,而突出了1900灵魂与音乐的交融,同时引导观众与片中或精彩绝伦,或妙趣横生的音乐达到共鸣。
最后,当天上的一缕光线投射下来。1900仰起平静的脸,似乎在问上帝,天堂里有钢琴吗?
1900举起双手在空中虔诚的弹奏,轻盈悠扬的旋律流水般在寂静的空气里回旋。顷刻间,一声轰响,巨大的火花在海上开放——1900带着他尚未凑完的乐曲飞升至天堂。

《海上钢琴师》讲的是一个钢琴师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最终选择留在一艘将要被炸毁的船上,也不愿意去面对这个让他看不见尽头的世界。任由朋友怎么劝说他都回到船上。和这个和他命运相交的船生死相随。这位钢琴师名字叫做1900。他是一个孤儿。他是不幸的,但是命运给了他音乐的天赋。所以他也是幸运的。有了这个得天独厚的天赋。他可以在船上去获得所有人的赞扬和赞美。一直都过着平淡而又充实安定的生活。直到有一天,船上出现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让他心动。可是,再伟大的人在爱情面前都会变得很渺小。他得不到这个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女孩。于是他黯然落寞了。

但他准备迈出这条船,走出这个小小世界的时候,他发现他对这个世界无法把控。这或许是他的缺陷。又或许是他和这个世界失去了联系。失去爱情的他没有办法,也没有勇气去融入这个莫大的世界。于是他选择默然地回到了船上。决定在这条船上走完他的一生。

最后他也是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因为没有人能够劝说他离开这条船。也没有任何人值得他去为她而改变。让他心动的女孩早已离去。他心已归零。他的人生已经在心中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剩下的一个躯壳。

读完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张国荣。张国荣年轻的时候其实有追求过一个女孩子,但是这个女孩子拒绝他,于是张国荣没有办法去爱上其他的女孩子,最后沦为了同性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海上钢琴师》是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剧情片,于1998年10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
该片改编自亚利桑德罗·巴里克文学剧本《1900:独白》,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1]
该片4K修复版于2019年11月1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反反复复看了两三遍,我真没有什么感触,兴许是我太理智了吧,我眼中的这部影片就是战争片的附属品!

活在现实中的人们心若如大海,琴键有限,而人生完全可以无限,当你又农村走向城市,从象牙塔到社会,职业会带着你纵观历史,横观世界,外看人性,内看自我,当你从孤身一人到成双成对时,生儿育女,家庭会带着你领略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当你打拼,遇挫,学习,提升,见识会让你的心灵无限放大,眸有天地之形,心感森罗万象。尽管人生不可控,但越是体验过美好的人,就越是想要留住美好,经历的越多的人,越不会轻易放弃生命。

感触很深啊,触碰到了我的心底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怎么看待《海上钢琴师》里 1900 的性格特征?
答:他不过是不敢面对陌生的世界,而有的人连他都不如,至少他有他的钢琴陪伴。有人说他孤独,有人说他懦弱,有人说他专注,有人说他疯狂。而我认为他就是海上的另一个我。孤独的世界很充实 第一次看海上钢琴师是在高中阶段,那段时间独自一人在外求学。我仿佛就像1900一样,被”抛弃“在大海中。我...

《海上钢琴师》:1900为什么不下船?
答:在看海上钢琴师时,就一直听到身边人提到这部电影,都会问为什么1900不下船,要留在那艘即将爆破的古董船。后来我不可遏制地,在整个观影过程中,都带着这个疑问。1900是一个孤儿,在富人下船后一片狼藉的聚会厅里,被船上的苦力员工捡到。因为他在20世纪的第一年的第一个月,所以他的养父在跟同事...

《海上钢琴师》:我未曾来过,也不曾离去。——1900为何拒绝下船_百度...
答:《海上钢琴师》:我未曾来过,也不曾离去。——1900为何拒绝下船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你知道哪些00后职场硬刚事件?吃瓜群众1718 2022-06-27 · TA获得超过50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9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重温这部经典的影片,无关钢琴...

《海上钢琴师》中,1900为什么最后没有下船?
答:然而好景不常,一次的海上意外事件,造成抚养1900的丹尼意外丧生,幸而奇迹似的,某天深夜船上的众人被优美的琴声所惊醒,循着琴声而往,居然是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的演奏着,动人的旋律打动了众人。尽管马克斯再三鼓励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展露他的天赋,1900却始终未曾踏足陆地一步。直到他在为唱片...

《海上钢琴师》中, 1900 为什么最后没有下船?
答:在我看来《海上钢琴师》中1900 最后没有下船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1900从来没有到陆地上生活过,他害怕回到陆地,第二个原因是1900在陆地上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第三个原因是1900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和船是命运共同体。一、1900从来没有到陆地上生活过,他害怕回到陆地。1900是一个很...

海上钢琴师的船为什么要炸掉 1900不去陆地的原因是什么
答: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弗吉尼亚号被炸掉是有原因的,一般所有的船到了使用年限以后,最后都会被毁掉的。现在大部分的船都是可以拆的,然后再回收钢板继续利用。不过影片中的年代比较早,当时只要船的服役年龄到了,就不允许再下海了,而且也要被炸掉,这样也能减少成本。其实通过影片可以看得出,1900...

《海上钢琴师》斗琴一段1900到底赢在了哪里?
答:第一首曲子,杰利弹奏的是《Big Fat Ham》,轻佻动人,而1900托腮,无奈地弹奏了一首简单的《Silent Night》。是谁赢了呢?就现场观众的反映,1900没有认真对待,是杰利赢了。但我们却不曾注意杰利弹奏时的旁白:杰利.罗尔.莫顿不是在弹奏钢琴,他是在爱抚那些音符。琴声如同丝绸划过女人的胴体,他的...

在电影《海上钢琴师》结局的时候,1900为什么没有下船?
答: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1900从来没有来到陆地上生活,害怕回到陆地,而且在陆地上也没有任何的亲人,也没有朋友,他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船在,他合传是命运共同体,所以他是不会轻易下船的。

《1900》:海上钢琴师的内心独白
答:《1900》常诚 The end of the world 在世界的尽头 Take a piano 轻抚琴键 The keys begin, the keys end 琴声升起又落下 You know there are 88 of them and no-one can tell you differently 你知道它们一共有88个却没人告诉你他们的区别 They are not infinite, you are infinite 它们不...

《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为什么拒绝上岸
答:1900有两次机会离开航船上岸,但两次他都拒绝了。在航船即将被毁掉的时候,Max出于对1900的关心,前往船上劝1900上岸,1900拒绝了他的提议。两次拒绝上岸的具体原因,1900说的很清楚:所有那些城市,你就是无法看见尽头。尽头?拜托!拜托你给我看它的尽头在哪?当时,站在舷梯向外看还好。我那时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