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Enduring Movement那歌是一个人能弹的吗?

作者&投稿:盈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海上钢琴师》中Enduring Movement那个四手联奏的曲子可不可能一个人弹下来?~

不可能,电影中演奏的也是合成的。

里面和 黑人 斗琴的时候小星星变奏曲——交响情人梦的特殊篇2里上野树理也弹过吧~海上钢琴师斗琴曲子The Crave1900和那个黑人钢琴家比赛时所弹的最后一曲是《Enduring Movement》。个人觉得《Enduring Movement》跟野蜂飞舞的感觉很像,去听听Maksim弹的。钢琴的指法很重要,弹的快当然是技术的体现。电影中1900演奏的《Enduring Movement》并不仅仅是为了显示弹奏速度快而随便演奏无旋律的曲子。据说电影中的这首曲子实际上根本不是一个人弹的,是几个人一起弹奏才达到那种效果的。事实如何,不得而知,不过这个传言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曲子的难度。当然,最帅的还是他最后点上的那支烟。琴弦要多么剧烈的摩擦才能产生如此高的温度,弹奏者弹奏的速度、其技术,很明显吧。那支点燃的烟,使胜负显而易见。他第一首弹的是《小星星变奏曲》,难度很低,所以输了。。给了人家面子,可是人家还要一步步逼他,他才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来战胜他。。 http://youtube.com/watch?v=GispiswbHlI 给个1900和那个黑人斗琴时他们所弹的所有曲子的试听和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http://bbs2.kugoo.com/view_bbs.asp?id=797352&boardid=27 推荐几首曲子:《Magic Waltz 》随着钢琴一起旋转,最后撞破船长卧室的那首曲子《Danny's Blues 》很抒情《Enduring Movement》PK时1900弹疯掉的那首曲子《A Mozart Reincarnated 》很轻柔的曲子《Nineteen Hundred's Madness N.1 》宴会上很轻快的钢琴曲《Nineteen Hundred's Madness N.2 》宴会上很轻快的钢琴曲2《Peacherine Rag》宴会上很轻快的协奏曲《Playing Love 》柔情似水《Study For Three Hands 》PK时的钢琴曲《Tarantella In 3rd Class 》塔拉舞曲《The Crave 》PK时的曲子进入下载页面以后 单击鼠标右键下载就行了

不是,海上钢琴师Enduring Movement本就是双钢琴曲,需要两个人一起演奏,所以一个人是无法演奏的,片内演奏者是钢琴独奏家:Gilda Butta和Amedeo Tommasi。

难度较高的钢琴曲:

1、李斯特《诺玛的回忆》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文森佐·贝利尼在《诺尔玛》中铺陈出华丽而浑然天成的抒情旋律,以强烈对比的剧情张力,展现爱情、仇恨与宽恕的角力,更提早一个半世纪预告了女性主义的到来。《诺玛的回忆》是李斯特《诺玛》启发而写的一首大幻想曲,它技巧艰深、篇幅宏大、音色辉煌灿烂、情潮佚宕磅礴,浓缩了最震撼人心的剧情,表达了李斯特最炽烈和崇高的赞颂之意。

2、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斯卡》

原为管弦乐曲,后来改编为钢琴曲,献给鲁宾斯坦。因为具有管弦乐队的效果和编排,故此曲难度极高,可以说是“各种高难技巧的大杂烩”,鲜有钢琴家能够完美的演绎它。

3、李斯特《死之舞》

全曲难度极大,对钢琴家的耐力与对不同风格的把握有很大挑战。共5个变奏,第一变奏为中庸的快板;第二变奏钢琴左手进行主题,右手奏六连音符;第三变奏活泼地,谐谑曲风格;第四变奏慢板,钢琴以卡农的方式开始,接着有一段华彩,后速度加快至急板;第五变奏钢琴以赋格方式开始,接着有长大的华彩,然后变成谐谑的稍快板,钢琴在快速表达中形成华丽的结尾。

4、李斯特《西班牙走私贩》

李斯特作于1836年的这部超高技巧的“西班牙走私贩”主题幻想回旋曲完美得表现了李斯特青年时代的奔放气息,由于当时正处于与塔尔贝格交锋的时期,这部作品的技巧层出不穷,音乐性及和声创作上的完美使它成为了李斯特的佳作,曾传说李斯特也不敢轻易尝试这部作品。不过由于它的难度巨大,被俄罗斯钢琴家瓦伦蒂娜描述为自己曾演奏过的最难钢琴曲。

5、巴拉基耶夫《伊斯拉美》

这是一首极难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区采风的产物,这部作品的副标题为“东方幻想曲”。其正主题是高加索达开斯坦地区勒斯基人的一种舞曲,第二主题(仿佛是一个中段)则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听一个歌剧演员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旋律。

这首作品三段体:先是主奏,表达主题;然后是中段,奏出充满感情的小行板;然后结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题,尾奏是十分狂热性的激烈的急板。因为其极高的难度,许多钢琴家把它当作一个挑战。



不是,海上钢琴师Enduring Movement本就是双钢琴曲,需要两个人一起演奏,所以一个人是无法演奏的。

难度较高的钢琴曲:

1、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

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

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传记影片《闪亮的风采》描写过钢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导致精神崩溃,我们可以籍此想象出“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 拉赫玛尼诺夫说,能把这首钢琴协奏曲演绎好的只有霍洛维茨。

2、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

英国作曲家麦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创作出来的“EnglishCountry-Tunes”钢琴曲。这首号称是全世界最难演奏的钢琴曲,琴谱上有时一个小节里就挤进三百个音符,弹奏的时候手指头和手肘都要用……俄罗斯女钢琴家丝罗克兰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这首曲目。


3、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

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4、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第5首《鬼火》

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于挑战。

 超技练习曲鬼火拥有高难的双音技术,12超技当中最难的一首,拉赫说它是最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方能服人。

5、巴拉基耶夫《伊斯拉美》

巴拉基耶夫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弹琴都是凭记忆,从不看谱。他创作了一套技巧性很高的钢琴作品,最著名者,就是这首《伊斯拉美》。这首《伊斯拉美》作于1869年由尼古拉·鲁宾斯坦首演。

这是一首极难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区采风的产物,这部作品的副标题为“东方幻想曲”。其正主题是高加索达开斯坦地区勒斯基人的一种舞曲,第二主题(仿佛是一个中段)则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听一个歌剧演员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旋律。

这首作品三段体:先是主奏,表达主题;然后是中段,奏出充满感情的小行板;然后结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题,尾奏是十分狂热性的激烈的急板。因为其极高的难度,许多钢琴家把它当作一个挑战。

扩展资料

《海上钢琴师》是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剧情片,于1998年10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

该片改编自亚利桑德罗·巴里克文学剧本《1900:独白》,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

该片4K修复版于2019年11月1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不是一个人弹的是两个人弹的,也就是双钢琴曲,是很难,在www.popiano.com里面有下这个曲子的谱子,类似的曲子有《野蜂飞舞》,舒曼的《蝴蝶》等等。

难的钢琴曲有李斯特的《钟》,贝多芬的《降B大调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