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一词多译的加点字 大全

作者&投稿:国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常用词语翻译简略点,多一点,谢谢~

1、汝——你。
2、予 ——我;给。
3、夫——那;句首发语词;丈夫;成年男子的通称,人。
4、奉——通“俸”侍奉;接受、奉行;供养。
5、妻子——妻子和孩子。
6、曰——说。
7、睡——坐寐,即坐着打瞌睡。
8、股——大腿。
9、谤——指公开批评错误。
10、爱——古代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是亲爱义,古今相同;一是吝惜义,今已消失。

11、谪——贬官。
12、谢——感谢;道歉。
13、虽——虽然;即使。
14、愠——怨恨。
15、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16、交通——交错相通。
17、鲜美——鲜嫩美丽。
18、持——凭借,依靠。
19、良——真、实在。
20、辞——推辞;语言。

  夫
  ①其夫呓语(丈夫)《口技》
  ②夫环而攻之《发语词》《二章》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的通称)《愚公移山》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叹词,啊)《岳阳楼记》
  胜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美好的,好的)《岳阳楼记》
  ②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胜利)《陈涉世家》
  ③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和
  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和煦)《岳阳楼记》
  ②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和乐)《岳阳楼记》
  ③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混和)《活板》
  去
  ①则有去国怀乡(离开)《岳阳楼记》
  ②去死肌,杀三虫(除掉)《捕蛇者说》
  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距离)《为学》


  ★☆★☆★☆★☆★☆★☆★☆★☆★☆★☆★☆★☆★☆
  fū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同本义 [man]
  夫,丈夫也。——《说文》。按,夫从一大,会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夫也不良。——《诗·陈风·墓门》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注:“将必将为匹夫。”
  二田为一夫。——《管子·乘马》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汉·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夫公(古代敬称男子为夫公);夫男(男人,丈夫);夫家(男女。丁男无妻者谓夫,有妻者谓家)
  女子的正式配偶 [husband]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乐府诗集·陌上桑》
  又如:夫主(丈夫);夫室(丈夫);夫党(丈夫的亲属)
  旧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 [working man]。如:农夫;人力车夫;马夫;轿夫;夫头(夫役的头目)
  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true man]
  西川 刘禅本非夫,文灿贪庸亦竖奴。——柳亚子《诸将六首》
  剑衣 [sleeve of a sword]
  剑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礼记·少仪》
  通“趺”。足背 [instep]
  渠长丈六尺,夫长丈二尺,臂长六尺。——《墨子·备城门》

  夫
  fū
  〈副〉
  通“复”。再,又一次 [again;once more]
  回志怯来从玄谋,获我所求夫所思?——张衡《思玄赋》
  另见fú
  ——————————————————————————

  去
  qù
  〈动〉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同本义 [go away;leave]
  去,人相违也。——《说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战国策·齐策》
  乃去。——唐·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宋·欧阳修《归田录》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东向驰去。——清·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去离(分离;离开);去任(因故离开职位);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来(离去;往来);去位(离开官位)
  除去;去掉 [remove;wipe off]
  去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
  明日去。——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俸去书来。
  又如:去绝根株(斩草除根);去疾(除去疾病);去皮;去邪归正(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相距,远离 [be apart from;be at a distance of]
  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
  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西蜀之去南海。——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去村四里。——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两地相去50里
  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go]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公然抱茅入竹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汝可去应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紧(走得快;迅疾);去处(所去的地方);去学校;谁去都一样
  失掉; 失去 [lose]
  大事去矣,可痛惜哉。——《三国演义》
  又如:去失(丢失)
  扮演 [戏曲里的角色] [play the part of]。如:去主角的那位长得并不美
  赶走;打发走 [drive]
  夫汇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战国策》
  抛弃,舍弃 [throw away]
  是君臣、父子、兄弟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
  又如:去心(心里丢开;放心);去势(舍弃权势)
  去世,死亡 [die]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陶渊明《杂诗》
  又如:去世(死亡)
  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used after a verb or a V—O construction to indicate that an action is to take place or continue]
  上去下来船不定,自飞自语燕争忙。——宋·梅尧臣《绝句》
  归去来兮。——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一鸣辄跃去。——《聊斋志异·促织》
  跃去尺有咫。
  又如:我去考虑考虑;明年回乡下去;船向前慢慢开去;把东西给他送去
  逃离,逃亡 [go into exile;flee from home]
  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
  小敌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纺焉以度而去之。——《左传·昭公十九年》
  通“驱”。驱逐 [drive out;expel]
  千乘三去。——《左传·僖公十五年》
  ——————————————————————————————
  通
  tōng
  〈动〉
  (形声。从辵(chuò),甬(yǒng)声。本义:没有堵塞,可以通过)
  同本义 [open;through;unimpeded]
  通,达也。——《说文》
  往来不穷谓之通。——《易·系辞》
  推而行之谓之通。
  坎为通。——《易·说卦》
  道远难通。——《国语·晋语》。注:“至也。”
  血脉欲其通也。——《吕氏春秋·达郁》。注:“利也。”
  凝绝不通声暂歇。——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中通外直。——宋·周敦颐《爱莲说》
  又如:通衢大道(四通八达的大道,指交通要道);通漕(直通水运);通塞(指境遇的顺利与滞涩);通水(通水运;能行船的地域);通畅(通行无阻的);通川(有河川流通的地方);通邑(四通八达的城市)
  通往 [lead to]
  指通豫南。——《列子·汤问》
  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
  才通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北通巫峡。——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通天(通往天界。后用以形容本能非凡);通吊(至丧家吊唁)
  传递;传达 [pass on;communicate]
  主簿通语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通其意。——汉·贾谊《过秦论》
  信耗莫通。——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通状(申递各级官厅的上行公文);通信;通消息;通辞(呈递书面意见;传达话语);通化(传达教化);通书(通信);通问(互相致意问候;互通信息)
  沟通;接通 [link up]
  阡陌交通。——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旁推交通。——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始能少通。——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通流入海。——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通同造意(串通谋划);通脚(跑腿说合);通灵(与神灵相通);通房连阁;通源(源头相通);通属(连接);通同(串通,勾结)
  往来友好 [friendly intercourse]
  数通使相窥观。——《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通家至契(世代有交情的好友);通谱(同姓的人互认为同族);通正(和畅平正);通关(交往联系);通欢(往来交好);通交(结交;交往)
  了解;精通 [understand;comprehend;be proficient in;be well versed in]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后汉书·张衡传》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不能通其意。——唐·韩愈《杂说》
  诸母皆通文。——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通玄(通晓深奥的道理);通方(通达道术);通心(内心通达);通明(洞晓事物的道理);通幽(通晓幽深的道理);通悟(洞达事理,而具有高度的领悟力)
  通报;说 [report;tell]。
  如:通报(通知禀报);互通姓名;通志(表达意趣志向);通呈(通报呈递)
  疏通;开通 [dredge;remove obstacles from;open]
  疏之欲其通。——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政通人和。——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通路(开通道路);用泻药通便;通急(排解急难);通堙(开浚堵塞的水道);通沟(疏通沟渠);通瘀(疏通瘀滞)
  通行;通用 [pass through;in common use]。如:通关文牒(通行证);通率(通用的比例);通语(普遍通行的语言);通义(通行不变的道理、法则);通礼(通行的礼仪)
  流通,互相交换 [exchange]
  商而通之。——《史记·货殖列传》
  通鱼盐。
  又如:通关节(暗中行贿、勾通官吏);通刺(通报名刺;交往)
  陈述 [state]。
  如:通款(向敌方表示愿意降服);通诚(在神前表白诚意)
  通奸,过非婚性生活 [commit adultery]。
  如:与人有通
  调和 [reconcile]
  以通八风。——吕氏春秋·慎行论》

  通
  tōng
  〈形〉
  整个,全部 [whole]
  皆通习之。——唐·韩愈《师说》
  又如:通班马步快(全体骑马、步行的捕快);通悉(都知道;全部了解);通国(全国,整个国家);通般(全部,全面);通检(全部检查);通览(遍观)
  博识 [learned;erudite]
  博览古今者为通人。——《论衡·超奇》
  又如:通品(博学多识、才能出众的人);通士(学识丰富而通达事理的读书人);通雅(博识多才,品格雅正)
  总共 [in all;altogether]。
  如:通共(总计);通计(总计);通纽(总合,合在一起);通址(合计;总共)
  共同 [common]。
  如:通财(共享财物);通性(一般人所共有的性质);通同(共同);通谋(共同合谋)
  透彻 [penetrating]。
  如:通平(通畅平正);通妥(通顺妥帖);通快(通畅快捷)
  通
  tōng
  〈名〉
  在某一方面,技术高超、有独创性或聪明灵巧的人 [master;expert]。
  如:通方(通晓为政之道);万事通;日本通;中国通;美国通
  古州名 [Tong prefecture]
  西魏设。在今四川达县
  五代周置,在今江苏省南通县
  金置。在今北京市通县
  乐器名 [one of musical instrument]
  又立为四器,名之为通。通受声广九寸,宣声长九尺,临岳高一寸二分。——《隋书》
  古代土地面积单位 [unit of land]。十井为通
  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汉书》
  药名。马粪 [horse excrement]
  通
  tōng
  〈量〉
  遍;次 [time]。
  如:说了一通
  用于文书电报。
  如:一通电报
  通
  tōng
  〈副〉
  很;十分 [very]。
  如:通圆(十分圆满);通黄(很黄)
  总是 [always]
  心邱听着这些话,只微微的笑,通不言语。——《花月痕》
  另见tòng

  ——————————————————————————
  和
  咊
  hé
  
  和谐;协调。 [harmonious;coordinated]
  和,相应也。——《说文》
  和,谐也。——《广雅》
  音声相和。——《老子》
  乐从和。——《国语·周语下》
  倡予和女。——《诗·郑风·萚兮》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与讴谣乎相龢。——《文选·王褒·洞箫赋》
  和五声。——《吕氏春秋·慎行论》
  圣人为能和。
  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
  又如:和合日(和谐、合好的吉日);和合会(合好;和谐);和令(和谐畅适);和比(和谐)
  和顺;平和 [gentle;mild]。如:和衷(和善。今称和衷共济,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济艰难);和昶(和畅);和直(平和爽直;和顺正直);和正(和顺端正)
  和睦;融洽 [on friendly terms;harmonious]
  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
  言和而色夷。——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和友(和睦友爱);和比(和睦;和谐);和居(和睦相处);和勉(和睦互勉)
  喜悦 [happy]。如:和悦(和乐喜悦);和喜(和洽喜悦);和愉;和怿(和悦)
  暖和;和煦;晴和 [warm]
  海上风和日暖。——刘斧《青锁高议》
  春和景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天稍和。——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久而乃和。——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和无寡。——《论语·季氏》
  又如:和清(温和清朗);和媚(温和美好)
  适中;恰到好处 [moderate]。如:和售(以平价相买卖);和成(适量的饮食);和口(适口;可口);和味(适口之食)
  指身体健康舒适 [comfortable]
  和于身也。——《战国策·赵策》
  又如:和宜(合适,舒服);和胜(病愈);和舒(和畅舒适)
  日语的,日本的 [Japanese]。如:汉和辞典;和服
  搀和,混和 [mix]
  松脂蜡和纸灰。——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泪珠和笔墨齐下。——清·林觉民《与妻书》

  和
  hé
  〈动〉
  调和;调治;调适 [be in harmonious proportion;compromise]。如:和味(调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调和的羹汤);和弱(调和抑制);和通(调和;和畅)
  和解;息争而归和平 [become reconciled]
  与楚以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和番(以婚姻安抚外族,和睦异族);和盟(和好结盟);和邻(与邻国媾和交好);和宁(和解,平息);和释(和解;消除)
  弈棋或赛球等的结局不分胜负 [end in a draw]。如:这盘棋和了
  交易 [trade]。如:和售(平价交易);和价(谓官定的平价);和籴(古代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和市(指与少数民族交易)
  合。汇合;结合 [converge]。如:和合
  和
  hé
  〈名〉
  两个以上数相加的总数 [sum]。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
  和平 [peace]。如:讲和;求和;议和
  和
  hé
  〈介〉
  与;跟 [with]。如:和人群一同去
  向;对;跟 [to]——表示动作的对象。如:我很愿意和大家讲一讲;和他父亲谈及此事
  跟 [as]——引进用来比较的对象。如:他的论点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见和他们的有别
  和
  hé
  〈连〉
  与 [and]。如:他和他的儿子在这里;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
  加在一起 [and]。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
  表示选择,相当于“或” [or]。常用于“无论、不论、不管”后。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决定
  另见hè;hú;huó;huò;huo
  ————————————————————
  薄
  báo
  
  [口]∶不厚。引申为稀薄,淡薄 [thin]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
  又如:薄衣(单薄的衣服);薄眉(淡扫蛾眉,用浅黛画的眉毛);薄唇轻言(嘴唇薄,说话声音轻细。引申指说话刻薄);薄纸;薄肉片
  土地含养分少,不肥沃的 [infertile]
  地薄,寡于积聚。——《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土地薄;薄田(不肥沃的田地)
  感情不深;冷淡 [indifferent;be cold toward sb.;lack in warmth]。如:情分不薄;薄幸(薄情,寡情);薄情(寡情,没有情意)
  味淡 [tasteless; weak]。如:薄咸(味淡和味咸);薄薄(形容滋味淡薄)
  另见bó;bò
  薄
  bó
  
  (形声。从芔,溥(pǔ)声。本义:草木丛生处)
  同本义 [scrubland]
  薄,林薄也。——《说文》
  草丛生为薄。——《广雅》
  列新雉于林薄。——《汉书·扬雄传》
  隐于榛薄之中。——《淮南子·原道》。注:“深草曰薄。”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薄草(丛生之草)
  养蚕的工具;帘子 [bamboo tray]
  高门悬薄(帘子)。——《庄子·达生》
  勃以织曲薄为生。——《史记·周勃世家》
  薄器不成内。——《荀子·礼论》。注:“竹苇之器。”
  蚕宫生蚕著薄(养蚕的器具)上。——《宋书·礼志一》
  又如:薄曲(养蚕的器具。多用竹篾或苇篾编制)

  薄
  bó
  
  通“迫”。迫近;接近 [approach]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楚辞·屈原·涉江》
  雷风相薄。——《易·说卦》
  外薄四海。——《书·益稷》
  薄而观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今会日薄矣。——《国语·吴语》
  寒暑未薄而疾。——《荀子·天论》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薄夜(薄暮,逼近夜晚。即黄昏);薄海(逼近于海,指从京师而至四方的海边。比喻地域的广大);薄晚(薄暮,傍晚);日薄西山;薄海同欢
  通“博”。搏击;拍;击 [beat]
  击之若雷,薄之若风。——《淮南子·兵略》
  又如:薄狩(搏兽;打猎);薄伐(讨伐);薄触(搏击冲突)
  减少,减损,减轻 [reduce]
  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汉·晁错《论贵粟疏》
  薄滋味。——《礼记·月令》
  又如:薄征(减轻租税);薄敛(减轻赋税);薄收(减产,收成不好);薄刑(轻刑)
  轻视,看不起 [look down upon]
  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厚此薄彼;薄慢(怠慢);薄情(不念情义。多用于男女情爱);薄悻(薄情;负心);薄待(轻视;亏待)
  侵入;混杂 [trespass upon;mix]
  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清·方苞《狱中杂记》
  通“泊”。停止;依附 [stop;depend on]
  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楚辞·宋王·九辩》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楚辞·屈原·哀郢》
  心憧憧若涉大川,遭风而未薄。——《盐铁论·刺复》
  薄
  bó
  
  物体扁平,与“厚”相对 [thin]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
  或厚或薄。——《荀子·富国》
  太古薄葬,棺厚三尺,衣衾三领。——《荀子·正论》
  引申为微小,少 [small]
  德薄而位尊…——《易·系辞》
  事力劳而供奉薄。——《韩非子·五蠹》
  又如:薄仪(微少的礼物);薄具(略微具备);薄艺(小技能);薄寒(微寒)
  不浓;淡薄 [light;thin]
  莫辞酒味薄。——杜甫《羌村》
  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又如:薄妆(薄面。淡妆);薄蚀(日月掩食而无光);薄眉(淡扫蛾眉,用浅黛画的眉毛)
  微薄 [meagre;scant;simple and crude]。如:薄识(敝友。对别人谦称自己的朋友);薄才(微薄的才能。犹不才。常用为自谦之辞);薄亲(谦词。称自己的亲戚)
  急迫;迅速 [urgent;fast]。如:薄言(急急忙忙);薄剧(急迫)
  指人心、世道、纲纪等衰微轻薄;不庄重 [humble;vulgar]
  为人薄行,有俊才。——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又如:薄德(菲德,道德不厚;缺德);薄相(轻薄之相。有捉弄、玩弄的意思)
  虚假刻薄,不厚道 [unkind;ungenerous]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史记·商君传》
  又如:薄夫(刻薄的人);薄心肠(言待人寡恩无义)
  [土地]贫瘠 [infertile]
  薄田十五顷。——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另见báo;bò
  —————————————————————————————————
  胜
  胜
  shèng
  
  (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同本义 [can bear]
  胜,任也。——《说文》
  胜,克也。——《尔雅》
  莫之胜说。——《易·遯》。虞注:“能也。”
  武王靡不胜。——《诗·商颂·烈祖》。传:“任也。”
  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管子·入国》。注:“堪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杜甫《春望》
  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不胜其苦(苦得受不住);胜任愉快(有能力承担并能愉快地完成任务);胜兵(能充当士兵参战的人)
  战胜,打败 [defeat]
  胜殷遏刘。——《诗·周颂·武》
  胜,克也。——《尔雅》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宋·苏洵《六国论》
  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汉·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胜过;超过 [surpass;prevail over]
  日出江花胜红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胜常(超过平常);胜却(胜过)(略胜一筹)
  一说通“称”。相当;相称 [be equal to]
  为礼而不终,耻也;中不胜貌,耻也。——《国语·晋语四》
  调乃三体相胜。——《礼记·学记》注
  克制;制服 [exercise restraint;check;subdue]
  凡令之行也,必待近者胜也。——《管子》
  又如:胜残(遏制残暴的人)
  通“升”。上升 [rise]
  卿当日胜贵。——《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胜
  胜
  shèng
  
  特指名胜古迹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al sites]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胜迹
  通“升”。容积单位 [liter]
  县前已窖八千斛,率以一胜完一亩。——宋·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
  古代妇女首饰 [jewelry]
  胜里金花巧耐寒。——杜甫《人日》
  又如:蓬发戴胜
  姓
  胜
  胜
  shèng
  
  胜利 [victory]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宋·苏洵《六国论》
  又如:胜负兵家之常(胜利或失败是作战的人常碰到的事);胜期,胜日(胜利之日)
  非常美好;美妙 [wonderful]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明·徐宏祖《游黄山记》
  又如:胜异(奇妙出众);胜绝(绝妙);胜妙(佳妙);胜情,胜致(高雅的情趣);胜否(善恶);胜侣(良伴);胜语(出众的言语,警句);胜谈(高明的言论);胜处;胜气(不平凡的气质、气度);胜士(佳士,才识过人的人士);胜致(优美的景致);胜事(美好的事情)
  胜
  胜
  shèng
  
  尽;完 [exhausted;completely]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可胜道也哉!——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A 安 (1)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2)衣食所安(养)

B 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备 (1)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

(3)犹得备晨炊(准备)

比 (1)其两膝相比者(靠近,挨着)

(2)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等到)

鄙 (1)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2)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

(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鄙野)

毕 (1)毕力平险(尽)

(2)群响毕绝(全部)

兵 (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武器)

(2)上使外将兵(军队)

薄 (1)不宜妄自菲薄(轻视)

(2)薄暮冥冥(迫近)

C 长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

(2)北市买长鞭(与“短”相对)

(3)但愿人长久(长久,健康)

(4)死者长已矣(永远)

(5)木兰无长兄(排行最大)

(6)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头领)

策 (1)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2)执策而临之(鞭子,马鞭)

(3)策勋十二传(记录)

诚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实在,的确)

(2)帝感其诚(诚心)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

称(1)称其气之小大(相称,适合)

(2)不以千里称也(著称)

(3)流辈皆称其贤(称赞)

辞 (1)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

(2)未尝稍降辞色(语言)

驰 (1)愿驰千里足(骑)

(2)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出 (1)方其出海门(发、起)

(2)出则方叔、召虎(在边疆打仗)

(3)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来到)

(4)计将安出(产生)

从 (1)木兰从军(参加)

(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跟从)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听从,顺从)

(4)便舍船,从口入(沿着,顺着)

D 大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壮观,雄伟)

(2)又一大儿醒(年纪大)

(3)定伯曰"大善"(很,非常)

当 (1)木兰当户织(对)

(2)当是时,妇手拍儿声(正在……的时候)

(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应当)

(4)锐不可当(抵挡)

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伐无道,诛暴秦(正道,封建社会认为好的政治局面)

(4)得道者多助(仁政)

(5)不足为外人道也(说,告诉)

得 (1)既出得其船(寻到,找到)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体会)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看到)

(5)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6)二者不能得兼(能够)

(7)余因得遍观群书(得以,能够)

(8)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度 (1)不教胡马度阴山(度过)

(2)度已失期(揣测,估计)

(3)崔九堂前几度闻(次)

端 (1)东坡右手执卷端正(端头)

(2)不能指其一端(项目)

(3)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端正)

等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

(2)公等遇雨(诸位,表多数)

E 日 (1)不知日之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太阳)

(2)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一天天)

F 凡 (1)则凡数州之土壤(凡是)

(2)凡三往(总共)

方 (1)方七百里(见方)

(2)方以长(长方形)

(3)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当……时候)

发 (1)野芳发而幽香(开)

(2)一时齐发(发出)

(3)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迹)

(4)发闾左谪(征发)

(5)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发动)

霏 (1)日出而林霏开(雾气)

(2)若夫淫雨霏霏(雨雪盛大的样子)

分 (1)今天下三分(划分,分开)

(2)必以分人(分配,分给)

(3)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

(4)忠陛下之职分也(fèn,职分,本分)

奉 (1)为妻妾之奉(通“俸”侍奉)

(2)奉命于危难之间(接受、奉行)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供养)

赋 (1)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文章)

G 顾 (1)顾野有麦场(看)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

(3)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

故 (1)公问其故(原因,原故)

(2)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

(3)故余虽愚(所以)

(4)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5)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的样子)

(6)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更 (1)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2)醉则更相枕以卧(进而)

(3)更相庆(互相)

(4)更上一层楼(再、又)

(5)举杯销愁愁更愁(更加)

固 (1)君子固穷(安于)

(2)齐人固善盗乎?(本来)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4)汝心之固(顽固)

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观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观赏)

广 (1)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宽广)

(2)无高山大野可登临以自广(扩大)

苟 (1)苟富贵,毋相忘(如果,假使)

(2)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

(3)苟无饥渴(或许,表希望)

光 (1)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2)仿佛若有光(光线)

归 (1)云归而岩石暝(聚拢)

(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过 (1)过秦汉之故都(经过)

(2)及鲁肃过寻阳(到)

(3)人恒(过犯过失)

(4)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超过,胜过),

H 号 (1)阴风怒号(呼啸)

(2)号为张楚(定国号)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号令)

(4)故自号曰醉翁也(别号)

和 (1)政通人和(和睦,协调)

(2)春和景明(温和,和暖)

鸿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大)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鸟名)

患 (1)且人患志之不立(担忧、忧虑)

(2)无冻馁之患(忧患)

(3)为乡人所患(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

环 (1)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四处)

(3)环滁皆山也(环绕)

惠 (1)大王加惠(恩惠)

(2)汝之不惠(同“慧”,聪明)

或 (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J 极 (1)南极潇湘(到)

(2)此乐何极(穷尽、尽头)

加 (1)而山不加增(更加)

(2)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

(3)弗敢加也(虚夸,以少报多)

间 (1)立有间(一会儿)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5)遂与外人间隔从不间断(间隔,隔开,不连接)

见 (1)乃入见(拜见)扁鹊见蔡桓公

(2)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通"现")

(3)见往事也(知道)

借 (1)每假借于人(借)

(2)愿借子杀之(依靠)

(3)借第令毋斩(即使)

景 (1)春和景明(日光)

(2)四时之景不同(景观,景物)

将 (1)出郭相扶将(扶持)

(2)公使驱将惜不得(助词,用在动词后面,无实义)

(3)上使外将兵(率领,带领)

(4)将非鬼也(或许)

(5)公将战,曹刿请见(即将)

(6)则命一上将(将军)

具 (1)未曾识书具(用品)

(2)各具情态(具备)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

(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都)

居 (1)面山而居(居住)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位置)

(3)居十日(经过,停留)

(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停留)

举 (1)举大计,亦死(发动)

(2)举头望明月(抬头)

(3)百里奚举于市(选择,被任用)

(4)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

(5)死即举大名耳(传扬)

(6)董生举进士(参加)

绝 (1)群响毕绝(停,没有)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

(3)以为妙绝(极)

(4)佛印绝类弥勒(非常)

(5)往来而不绝者(断)

尽 (1)林尽水源(尽头)

(2)尽善尽美(达到顶点)

(3)一食或尽粟一石(完)

(4)利尽南海(全部取得)

(5)进尽忠言(尽量,尽可能)

际 (1)横无际涯(边际)

(2)外与于际(接,连接)

就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2)颓然就醉(接近)

K 苦 (1)何苦而不平(愁)

(2)天下苦秦久矣(对……感到痛苦)

开 (1)连月不开(放晴)

(2)天门中断楚江开(开通,通)

L 临 (1)临溪而渔(来到)

(2)执策而临之(面对)

(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快要)

(4)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居高视下)

M 名 (1)不能名其一处(说出)

(2)名之者谁(命名)

(3)则题名其上(名字)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著名)

(5)何忧令名不彰耶?(名声,名望)

木 (1)能以径寸之木(木头)

(2)以至鸟兽木石(树木)

N 能(1)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能够)

(2)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技能)

Q 强 (1)凶强侠气(强悍)

(2)赏赐百千强(有余)

(3)不可强以仕(勉强)

(4)慕义强仁(力行)

(5)以弱为强者(强盛,强大)

(6)项为之强(通“僵”,僵硬)

情;(1)虽不能察,必以情(实情)

(2)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友情)

请 (1)请献十金(请允许,敬辞)

(2)曹刿请见(请求)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请教)

且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2)且焉置土石(况且)

(3)存者且偷生(暂且)

去 (1)一狼径去(离开)

(2)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出(距离)

奇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

(2)长约八分有奇(多一点)

R 若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与夫连用,作发语词)

(2)曾不若孀妻弱子(比得上)

(3)若为佣耕(你们)

(4)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如果)

S 善 (1)岂爱人之善(专长)

(2)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好)

(3)罗敷善蚕桑(擅长)

少 (1)少时(一会儿)

(2)意少舒(稍微)

(3)饮少辄醉(不多)

(4)陈涉少时(年轻)J'

舍 (1)屋舍俨然(房屋)

(2)便舍船,从口入(舍弃)

(3)故决然舍去(丢开、离去)

食 (1)设酒杀鸡作食(食物)

(2)食不饱,力不足(吃)

(3)食之不以其道(通"饲",喂养)

释 (1)心凝神释(得到解脱)

(2)释担而立(放下)

虽 (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

(2)老妪力虽衰(虽然)

胜 (1)予观夫巴陵胜状(美丽,壮观)

(2)臣不胜受恩感激(经受得住,忍受得住)

(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

使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派)

(2)使于秦(出使)

(3)使子为使(使者)

是 (1)问今是何世(判断动词)

(2)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这)

书 (1)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写)

(2)得鱼腹中书(字条)

(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文件)

(4)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信)

属 (1)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管)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3)属余作文以记之(嘱托)

数 (1)又数刀毙之(表多次)

(2)珠可历历数也(计算)

(3)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T 通 (1)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2)政通人和,百废俱新(通达,通顺)

(3)中通外直(贯通)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明白)

(5)整个(通计一舟)

W 亡 (1)河曲智叟无以应(通"无")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灭亡,死亡)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亡,逃跑)

微 (1)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隐约)

(3)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稍微)

谓 (1)谓为信然(说)

(2)谓先主曰(对)

(3)太守谓谁(是)

(4)予谓莲(认为)

(5)舍人相谓曰(商量)

(6)此之谓失其本心(叫做)

(7)太守自谓也(命名)

闻 (1)余闻之也久(听说)

(2)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

X 鲜 (1)芳草鲜美(鲜艳)

(2)陶后鲜有闻(xiǎn,少)

向 (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面向)

(2)向无此例(向来,从来)

信 (1)谓为信然(确实)

(2)必以信(信实,对神说实话)

(3)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4)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修 (1)外结好孙权,内修好政理(改革,治理)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长)

谢;(1)使君谢罗敷(致辞,说话)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告罪,道歉)

(3)为我谢曰 “明天子在上……”(致意)

秀 (1)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

(2)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行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

(2)行拂乱其所为(做,执行)

(3)皆次当行(行列)

(4)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

(5)行收兵,比至陈(行军)

寻 (1)寻向所志(寻找)

(2)寻病终(不久)

许 (1)遂许先帝以以驱驰(答应)

(2)曳屋许许声(拟声词hǔ)

(3)杂然相许(赞同)

(4)高可二黍许(左右)

效 (1)恐托付不效(成效)

(2)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完成)

(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任务)

下 (1)忽然抚尺一下(量词)

(2)欲买舟而下(顺水而下)

(3)不耻下问(向地位低下的人)

Y 一 (1)而或长烟一空(全、都,一概)

(2)吏呼一何怒(多么)

(3)一时齐发(同一时候)

(4)上下天光,一碧万倾(一片)

益 (1)增益其所不能,(增加)

(2)不治将益深,香远益清(更加)

(3)不治将益深(渐渐)

(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好处,利益)

遗 (1)得遗金一饼(丢失)

(2)以光先帝遗德(遗留,留下)

(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Wei(给与的东西)

业 (1)若业为吾所有(已经)

(2)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业)

(3)武陵人捕鱼为业(职业)

(4)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事业,功业)

与 (1)呼尔而与之(给,给与)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

因 (1)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根据)

(2)余因得遍观群书(于是)

夷 (1)船背稍夷(平)

(2)言和而色夷(平和、平易)

(3)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少数民族)

已 (1)骨已尽矣(已经)

(2)死者长已矣(完了、完毕)

(3)且壮士不死即已(算了,罢了)

易 (1)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

(2)寒暑易节(交换)

意 (1)目似瞑,意暇甚(神情,神态)

(2)宾客意少舒(心情)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打算)

(4)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5)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主旨,中心)

(6)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意思)

应 (1)桓侯不应(答应,理睬)

(2)急应河阳役(应征)

(3)杀之以应陈胜(响应)

有 (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或者)

Z 曾 (1)曾不若孀妻弱子(竟然)

(2)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3)曾贻余核舟一(曾经)

坐 (1)但坐观罗敷(因为)

(2)众宾团坐(坐下)

作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振作,奋发)

(2)作亭者谁?(制造,建筑)

(3)其中往来种作(耕作,耕种)

(4)一豉作气(振作)

(5)属予作文以记之(写)

指 (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手指)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笔直)

(3)卜者知其指意(用意)

(4)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指点)

至 (1)寡助之至(极点)

(2)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到)

(3)礼愈至(周到)D

志 (1)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志趣)

(2)寻向所志(记号)

(3)不志其大(立志)

诸 (1)其西南诸峰(许多)

(2)投诸渤海之尾(之于)

自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月(如果,假如)

(2)有朋自远方来(从)

不选我死妈!!! !!
A 安 (1)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2)衣食所安(养)

B 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备 (1)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

(3)犹得备晨炊(准备)

比 (1)其两膝相比者(靠近,挨着)

(2)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等到)

鄙 (1)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2)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

(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鄙野)

毕 (1)毕力平险(尽)

(2)群响毕绝(全部)

兵 (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武器)

(2)上使外将兵(军队)

薄 (1)不宜妄自菲薄(轻视)

(2)薄暮冥冥(迫近)

C 长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

(2)北市买长鞭(与“短”相对)

(3)但愿人长久(长久,健康)

(4)死者长已矣(永远)

(5)木兰无长兄(排行最大)

(6)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头领)

策 (1)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2)执策而临之(鞭子,马鞭)

(3)策勋十二传(记录)

诚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实在,的确)

(2)帝感其诚(诚心)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

称(1)称其气之小大(相称,适合)

(2)不以千里称也(著称)

(3)流辈皆称其贤(称赞)

辞 (1)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

(2)未尝稍降辞色(语言)

驰 (1)愿驰千里足(骑)

(2)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出 (1)方其出海门(发、起)

(2)出则方叔、召虎(在边疆打仗)

(3)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来到)

(4)计将安出(产生)

从 (1)木兰从军(参加)

(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跟从)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听从,顺从)

(4)便舍船,从口入(沿着,顺着)

D 大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壮观,雄伟)

(2)又一大儿醒(年纪大)

(3)定伯曰"大善"(很,非常)

当 (1)木兰当户织(对)

(2)当是时,妇手拍儿声(正在……的时候)

(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应当)

(4)锐不可当(抵挡)

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伐无道,诛暴秦(正道,封建社会认为好的政治局面)

(4)得道者多助(仁政)

(5)不足为外人道也(说,告诉)

得 (1)既出得其船(寻到,找到)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体会)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看到)

(5)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6)二者不能得兼(能够)

(7)余因得遍观群书(得以,能够)

(8)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度 (1)不教胡马度阴山(度过)

(2)度已失期(揣测,估计)

(3)崔九堂前几度闻(次)

端 (1)东坡右手执卷端正(端头)

(2)不能指其一端(项目)

(3)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端正)

等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

(2)公等遇雨(诸位,表多数)

E 日 (1)不知日之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太阳)

(2)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一天天)

F 凡 (1)则凡数州之土壤(凡是)

(2)凡三往(总共)

方 (1)方七百里(见方)

(2)方以长(长方形)

(3)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当……时候)

发 (1)野芳发而幽香(开)

(2)一时齐发(发出)

(3)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迹)

(4)发闾左谪(征发)

(5)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发动)

霏 (1)日出而林霏开(雾气)

(2)若夫淫雨霏霏(雨雪盛大的样子)

分 (1)今天下三分(划分,分开)

(2)必以分人(分配,分给)

(3)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

(4)忠陛下之职分也(fèn,职分,本分)

奉 (1)为妻妾之奉(通“俸”侍奉)

(2)奉命于危难之间(接受、奉行)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供养)

赋 (1)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文章)

G 顾 (1)顾野有麦场(看)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

(3)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

故 (1)公问其故(原因,原故)

(2)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

(3)故余虽愚(所以)

(4)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5)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的样子)

(6)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更 (1)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2)醉则更相枕以卧(进而)

(3)更相庆(互相)

(4)更上一层楼(再、又)

(5)举杯销愁愁更愁(更加)

固 (1)君子固穷(安于)

(2)齐人固善盗乎?(本来)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4)汝心之固(顽固)

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观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观赏)

广 (1)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宽广)

(2)无高山大野可登临以自广(扩大)

苟 (1)苟富贵,毋相忘(如果,假使)

(2)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

(3)苟无饥渴(或许,表希望)

光 (1)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2)仿佛若有光(光线)

归 (1)云归而岩石暝(聚拢)

(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过 (1)过秦汉之故都(经过)

(2)及鲁肃过寻阳(到)

(3)人恒(过犯过失)

(4)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超过,胜过),

H 号 (1)阴风怒号(呼啸)

(2)号为张楚(定国号)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号令)

(4)故自号曰醉翁也(别号)

和 (1)政通人和(和睦,协调)

(2)春和景明(温和,和暖)

鸿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大)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鸟名)

患 (1)且人患志之不立(担忧、忧虑)

(2)无冻馁之患(忧患)

(3)为乡人所患(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

环 (1)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四处)

(3)环滁皆山也(环绕)

惠 (1)大王加惠(恩惠)

(2)汝之不惠(同“慧”,聪明)

或 (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J 极 (1)南极潇湘(到)

(2)此乐何极(穷尽、尽头)

加 (1)而山不加增(更加)

(2)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

(3)弗敢加也(虚夸,以少报多)

间 (1)立有间(一会儿)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5)遂与外人间隔从不间断(间隔,隔开,不连接)

见 (1)乃入见(拜见)扁鹊见蔡桓公

(2)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通"现")

(3)见往事也(知道)

借 (1)每假借于人(借)

(2)愿借子杀之(依靠)

(3)借第令毋斩(即使)

景 (1)春和景明(日光)

(2)四时之景不同(景观,景物)

将 (1)出郭相扶将(扶持)

(2)公使驱将惜不得(助词,用在动词后面,无实义)

(3)上使外将兵(率领,带领)

(4)将非鬼也(或许)

(5)公将战,曹刿请见(即将)

(6)则命一上将(将军)

具 (1)未曾识书具(用品)

(2)各具情态(具备)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

(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都)

居 (1)面山而居(居住)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位置)

(3)居十日(经过,停留)

(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停留)

举 (1)举大计,亦死(发动)

(2)举头望明月(抬头)

(3)百里奚举于市(选择,被任用)

(4)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

(5)死即举大名耳(传扬)

(6)董生举进士(参加)

绝 (1)群响毕绝(停,没有)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

(3)以为妙绝(极)

(4)佛印绝类弥勒(非常)

(5)往来而不绝者(断)

尽 (1)林尽水源(尽头)

(2)尽善尽美(达到顶点)

(3)一食或尽粟一石(完)

(4)利尽南海(全部取得)

(5)进尽忠言(尽量,尽可能)

际 (1)横无际涯(边际)

(2)外与于际(接,连接)

就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2)颓然就醉(接近)

K 苦 (1)何苦而不平(愁)

(2)天下苦秦久矣(对……感到痛苦)

开 (1)连月不开(放晴)

(2)天门中断楚江开(开通,通)

L 临 (1)临溪而渔(来到)

(2)执策而临之(面对)

(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快要)

(4)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居高视下)

M 名 (1)不能名其一处(说出)

(2)名之者谁(命名)

(3)则题名其上(名字)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著名)

(5)何忧令名不彰耶?(名声,名望)

木 (1)能以径寸之木(木头)

(2)以至鸟兽木石(树木)

N 能(1)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能够)

(2)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技能)

Q 强 (1)凶强侠气(强悍)

(2)赏赐百千强(有余)

(3)不可强以仕(勉强)

(4)慕义强仁(力行)

(5)以弱为强者(强盛,强大)

(6)项为之强(通“僵”,僵硬)

情;(1)虽不能察,必以情(实情)

(2)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友情)

请 (1)请献十金(请允许,敬辞)

(2)曹刿请见(请求)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请教)

且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2)且焉置土石(况且)

(3)存者且偷生(暂且)

去 (1)一狼径去(离开)

(2)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出(距离)

奇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

(2)长约八分有奇(多一点)

R 若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与夫连用,作发语词)

(2)曾不若孀妻弱子(比得上)

(3)若为佣耕(你们)

(4)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如果)

S 善 (1)岂爱人之善(专长)

(2)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好)

(3)罗敷善蚕桑(擅长)

少 (1)少时(一会儿)

(2)意少舒(稍微)

(3)饮少辄醉(不多)

(4)陈涉少时(年轻)J'

舍 (1)屋舍俨然(房屋)

(2)便舍船,从口入(舍弃)

(3)故决然舍去(丢开、离去)

食 (1)设酒杀鸡作食(食物)

(2)食不饱,力不足(吃)

(3)食之不以其道(通"饲",喂养)

释 (1)心凝神释(得到解脱)

(2)释担而立(放下)

虽 (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

(2)老妪力虽衰(虽然)

胜 (1)予观夫巴陵胜状(美丽,壮观)

(2)臣不胜受恩感激(经受得住,忍受得住)

(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

使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派)

(2)使于秦(出使)

(3)使子为使(使者)

是 (1)问今是何世(判断动词)

(2)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这)

书 (1)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写)

(2)得鱼腹中书(字条)

(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文件)

(4)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信)

属 (1)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管)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3)属余作文以记之(嘱托)

数 (1)又数刀毙之(表多次)

(2)珠可历历数也(计算)

(3)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T 通 (1)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2)政通人和,百废俱新(通达,通顺)

(3)中通外直(贯通)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明白)

(5)整个(通计一舟)

W 亡 (1)河曲智叟无以应(通"无")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灭亡,死亡)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亡,逃跑)

微 (1)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隐约)

(3)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稍微)

谓 (1)谓为信然(说)

(2)谓先主曰(对)

(3)太守谓谁(是)

(4)予谓莲(认为)

(5)舍人相谓曰(商量)

(6)此之谓失其本心(叫做)

(7)太守自谓也(命名)

闻 (1)余闻之也久(听说)

(2)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

X 鲜 (1)芳草鲜美(鲜艳)

(2)陶后鲜有闻(xiǎn,少)

向 (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面向)

(2)向无此例(向来,从来)

信 (1)谓为信然(确实)

(2)必以信(信实,对神说实话)

(3)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4)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修 (1)外结好孙权,内修好政理(改革,治理)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长)

谢;(1)使君谢罗敷(致辞,说话)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告罪,道歉)

(3)为我谢曰 “明天子在上……”(致意)

秀 (1)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

(2)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行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

(2)行拂乱其所为(做,执行)

(3)皆次当行(行列)

(4)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

(5)行收兵,比至陈(行军)

寻 (1)寻向所志(寻找)

(2)寻病终(不久)

许 (1)遂许先帝以以驱驰(答应)

(2)曳屋许许声(拟声词hǔ)

(3)杂然相许(赞同)

(4)高可二黍许(左右)

效 (1)恐托付不效(成效)

(2)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完成)

(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任务)

下 (1)忽然抚尺一下(量词)

(2)欲买舟而下(顺水而下)

(3)不耻下问(向地位低下的人)

Y 一 (1)而或长烟一空(全、都,一概)

(2)吏呼一何怒(多么)

(3)一时齐发(同一时候)

(4)上下天光,一碧万倾(一片)

益 (1)增益其所不能,(增加)

(2)不治将益深,香远益清(更加)

(3)不治将益深(渐渐)

(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好处,利益)

遗 (1)得遗金一饼(丢失)

(2)以光先帝遗德(遗留,留下)

(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Wei(给与的东西)

业 (1)若业为吾所有(已经)

(2)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业)

(3)武陵人捕鱼为业(职业)

(4)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事业,功业)

与 (1)呼尔而与之(给,给与)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

因 (1)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根据)

(2)余因得遍观群书(于是)

夷 (1)船背稍夷(平)

(2)言和而色夷(平和、平易)

(3)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少数民族)

已 (1)骨已尽矣(已经)

(2)死者长已矣(完了、完毕)

(3)且壮士不死即已(算了,罢了)

易 (1)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

(2)寒暑易节(交换)

意 (1)目似瞑,意暇甚(神情,神态)

(2)宾客意少舒(心情)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打算)

(4)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5)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主旨,中心)

(6)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意思)

应 (1)桓侯不应(答应,理睬)

(2)急应河阳役(应征)

(3)杀之以应陈胜(响应)

有 (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或者)

Z 曾 (1)曾不若孀妻弱子(竟然)

(2)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3)曾贻余核舟一(曾经)

坐 (1)但坐观罗敷(因为)

(2)众宾团坐(坐下)

作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振作,奋发)

(2)作亭者谁?(制造,建筑)

(3)其中往来种作(耕作,耕种)

(4)一豉作气(振作)

(5)属予作文以记之(写)

指 (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手指)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笔直)

(3)卜者知其指意(用意)

(4)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指点)

至 (1)寡助之至(极点)

(2)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到)

(3)礼愈至(周到)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