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

作者&投稿:楚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泥石流?~

地质灾害科普讲堂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灾害现象。它与崩塌、滑坡有所不同,主要是外动力类型的地质灾害,它是一种由于强降雨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运动的特殊洪流。它暴发性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一、形成的基本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1)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共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够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碎屑物堆积场所。

(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层破碎,滑坡、崩塌、错落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疏松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3)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重要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成。我市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二、主要特征

(1)泥石流的分布是明显受地质地貌和降水条件的控制,一般而言,泥石流集中分布在一些沿大断裂或深大断裂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是泥石流的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在各大型构造中,具有高频率的泥石流又往往集中在板岩、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泥岩、泥灰岩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地区。如本市景宁、青田、龙泉、庆元等县(市)。

(2)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的显著特征密切相关。即高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度大、冰雪融化快的地区。

(3)泥石流主要的地貌特征是具有山区特定的冲沟、沟谷或干枯河谷,形成本市有大量的松散堆积物。上游坡降等于或大于0.25~0.05,具有广阔的盆地式汇水面积,有利于水流迅速汇集并产生强大的冲刷力;中游纵坡降0.5~0.06或更大,谷深坡陡,沟身常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常被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堵塞构成跌水;下游坡度急速变缓,有广阔缓坡形成堆积扇,堆积扇上沟槽不固定,扇体不杂乱分布垅岗状、舌状、岛状堆积物,堆积石块棱角尖锐无方向性、无明显的分选层次。

三、诱发泥石流的人为因素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当人类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时,必然引起大自然的报复,有些泥石流的发生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而造成的。近年来,因为人为因素诱发的泥石流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可能诱发泥石流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有:

(1)不合理开挖: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其他工程建设的不合理开挖。有些泥石流就是在修建铁路、公路以及其他建筑活动时破坏了山坡表层而形成的。

(2)不合理弃土、弃渣及采石: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及采石等形成的泥石流事例很多。

(3)滥伐乱垦:滥伐乱垦会使植被消失,进而山坡稳定性破坏,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群众说:“山上开亩荒,山下冲个光。”

丽水市发生的泥石流均以突发性暴雨型为主,其主要分布在沟谷狭窄、坡降较大的中低山区。到目前为止,丽水市共发现有一定规模的泥石流有23处,占总数的8.5%。泥石流在丽水市虽然出现次数并不多,但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尤其是对农村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如1996年8月1日,青田县黄洋乡石平川发生的泥石流,因钼矿尾砂库泄洪道被乱采滥挖的废石堵塞,造成洪水大量进入尾砂库,使尾砂坝坍塌,近百万立方米的尾砂和洪水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型的沟谷型泥石流,沿河道奔腾而下,将河道两侧的建筑物、农田冲毁,死亡22人;1998年景宁县毛洋乡新建洋村发生泥石流,死亡23人,受伤54人,冲毁民房14幢,36户128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惨重。



什么是泥石流?
答: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①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②丰富的松散物质;③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泥石流按其物质成分可分为3类:①由大量黏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②以黏性...

典型泥石流
答:一、闲子沟泥石流概述 闲子沟泥石流位于独店乡白峪村多家庄组北的闲子沟,是黑河小支流的小分支,长约450m,宽约80m。地处东经107°33′34″~107°33′56″,北纬35°08′40″~35°09′06″。闲子沟泥石流是黄土地区沟边崩滑形成的典型黄土梁峁丘陵泥石流,泥石流一直冲到对面担子沟沟口,并在...

什么是泥石流
答:泥石流是山体滑坡并且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且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一旦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

泥石流有哪些分类?
答:泥石流按其物质成分可分为3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之水石流。泥石流按其物质状态可分为二类:一是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

泥石流的定义及分类
答:3.1.1 定义 泥石流(mud-block flow)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暂时性特殊洪流,是水土流失过程中介于挟沙水流与滑坡之间的泥沙失稳集中搬运的一种突发性极强、破坏性极大的地质灾害现象。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山区河流在汛期中由于暴雨或其他水动力(如冰川、融雪、...

泥石流的定义
答:泥石流又称山洪泥流,是发生在山区中一种含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洪水和土石滑动之间的暂时性流体。其容重一般为1.2~2.4t/m3,由固体物质(泥沙、石块)和液体(水)两相物质组成。在许多情况下,其固体物质含量可以超过水的含量。到目前为止,关于泥石流的定义,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提法。前苏联学者C.M...

泥石流的分类有哪些
答:泥石流的分类及其特征 (一)按泥石流成因分类 人们往往根据起主导作用的泥石流形成条件,来命名泥石流的成因类型。在我国,科学工作者将泥石流划分为冰川型泥石流和降雨型泥石流两大成因类型。另外,还有一类共生型泥石流。冰川型泥石流:是指分布在高山冰川积雪盘踞的山区,其形成、发展与冰川发育过程密切相关的...

什么是泥石流?
答: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

泥石流可分为几种类型?
答:泥石流按其物质状态可分为二类:一是黏性泥石流,含大量黏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黏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黏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

泥石流是怎么形成的?
答:一、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有利于贮集、运动和停淤的地形地貌条件;2、有丰富的松散土石碎屑固体物质来源;3、短时间内可提供充足的水源和适当的激发因素.(一)地形地貌条件 地形条件制约着泥石流形成、运动、规模等特征.主要包括泥石流的沟谷形态、集水面积、沟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