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的地貌特征

作者&投稿:原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泥石流形成区的地形地貌有何特点~

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
望采纳

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的特点,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多重破坏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


泥石流按其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由大量黏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黏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黏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之水石流。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有便于集水、集物的陡峻的地形和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泥石流发生的时间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一般发生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是在连续降雨之后。我国泥石流的分布明显受地形、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泥石流的活动强度主要与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和水文气象条件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根据泥石流流域的地貌特征,典型泥石流能明显地区分出形成区、流通区及堆积区(图53),流域面积一般为十几至几十平方千米。

1.泥石流形成区地貌特征

泥石流形成区位于泥石流沟头至上游地段,是固体物质供给地,也是汇水区。区内沟谷陡峭,沟槽顺直,横剖面呈深而宽的槽形,平面呈环形或圈椅状。沟谷侵蚀速度快。如云南东川蒋家沟平均每年蚀深2~3m,最大达8m。西藏古乡沟泥石流1954~1964年下切了140~180m,谷底拓宽30~40m,谷缘拓宽150~180m,向源侵蚀前进了500m以上,造成大量碎屑物质囤积在形成区。

图5-3 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左:立体图,右:平面图)

2.泥石流流通区地貌特征

泥石流流通区呈峡谷状态,为形成区的咽喉。单沟泥石流平面上与形成区呈瓶颈状(图5-4)。若岩性均一,则沟床顺直,沟壁陡而光滑,常常保留泥石流磨蚀撞击的划痕。若岩性不均一,则沟谷可宽可窄,多岩坎,窄口处留有少量泥石流堆积物。

3.泥石流堆积区地貌特征

泥石流堆积区位于下游山麓平原和大河谷底,形成各种泥石流堆积地貌。由于泥石流类型不同,形成的地貌也不同。

图5-4 泥石流流域示意图(据兰州冻土研究所)

黏性泥石流常常形成舌状堆积体,由许多平行于主流向的条带状垄岗组成。两侧和前缘坡度较陡。堆积物大小混杂,分选、磨圆极差。巨大石块集中于堆积体顶部、两侧和前缘,砾石表面常见粗糙的斑状或纺锤状撞击擦痕。常见“泥球”、“碎屑球”、“泥包砾”的结构现象。

稀性泥石流堆积物常呈扇状,少见垄岗现象,扇面平整,倾斜度较小,大石块较少。稀性泥石流在堆积区有一定的冲刷力,沟槽不固定,堆积物有一定的分选性。泥石流堆积扇堆积在沟口,冲洪积扇也同样堆积在沟口,其区别见表5-3。



泥石流的特点是什么?
答:因为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等降水原因而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夹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它的运动过程介于山崩、滑坡和洪水之间,是各种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泥石流灾害的特点是规模巨大、危害严重,危及面广...

泥石流发育条件如何?
答: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1).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

泥石流最易发生在什么地形
答: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半干旱山区或高原冰川区。原因:半干旱山区或高原冰川区地形十分陡峭,泥沙、石块等堆积物较多,树木很少。一旦暴雨来临或冰川解冻,大大小小的石块有了足够的水分,便会顺着斜坡滑动起来,形成泥石流。在我国的分布:我国有泥石流沟1万多条,其中的大多数分布在西藏、四川、云南、甘肃多是...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答: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地形地貌条件、松散物质来源、水源条件。1、地形地貌条件 泥石流多发生在陡坡、斜坡和沟谷等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这些地形地貌容易积聚大量的松散物质,并且因其倾斜度较大,使得水流速度增加,进而促使泥石流的形成。2、松散物质来源 泥石流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泥沙、石块等松散物质构成的。

泥石流简绍
答: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中文名称:泥石流 英文名称:debris flow 定义1:斜坡上或沟谷中松散碎屑物质被暴雨或积雪、冰川消融水所饱和,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或沟谷流动的一种特殊洪流。特点是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和巨大的破坏力。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貌学(二级学科) 定义...

地势起伏大且坡度较陡重力作用强为什么不是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
答: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以下几点:1、地形地貌条件 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大、流域形态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崩塌、滑坡、岩堆群落地区岩石破碎、风化程度深易成为泥石流固体物质的补给源;沟谷的长度较大、汇水面积大、纵向坡度较...

泥石流的分布地带是怎样的?
答: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的显著特征密切相关。即高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大、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云南、四川、甘肃、西藏等,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泥石流的活动强度主要与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和水文气象条件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比...

怎样区别山体滑坡与泥石流?
答:滑坡、泥石流有哪些特点呢?滑坡的特点是顺坡“滑动”,泥石流的特点是沿沟“流动”。不论是“滑动”还是“流动”,都是在重力作用下,物质由高处向低处的一种运动形式。因此,“滑动”和“流动”的速度都受地形坡度的制约,即地形坡度较缓时,滑坡、泥石流的运动速度较慢;地形坡度较陡时,滑坡、...

泥石流是什么?
答:泥石流既然是泥、沙、石块与水体组合在一起并沿一定的沟床运(流)动的流动体,那么其形成就要具备三项条件,即水体、固体碎屑物及一定的斜坡地形和沟谷,三者缺一不可。水体主要源自暴雨、水库溃决、冰雪融化等。固体碎屑物来自于山体崩塌、滑坡、岩石表层剥落、水土流失、古老泥石流的堆积物及由人类经济...

泥石流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原来是这样的 泥石流其类型
答: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 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