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体用之五味

作者&投稿:止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问:肝木升达,肺金敛降。酸收辛散,为何肝之味酸而非辛?肺之味辛,而非酸。内经言明,难道说错了?!

肝木  由阴出阳,由阴化阳,由有形到无形。

肝,体阴而用阳。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三为阳,八为阴,这是阴多阳少的状态。说肝味酸是不错的,黄帝内经是从肝的体上来说。体为根本。无体则不能生用。从用的角度来讲,确实要用辛温来助肝木升达。但是一味辛散升达,耗散太多,肝体的阴被耗了,肝生发阳从哪里来,体阴化现而来的。肝气本脏虚的时候,也就是肝阴虚,肯定要酸。如果肝气郁滞呢,肝的本脏不虚,这时候就要帮它开达。金匮说,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这是虚证的用法,仲景说实则不用。

肺,体阳而用阴。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肺金体是阳(所以肺禀赋天九的阳气最多了,五脏分布肺自然在最上面),阳多阴少,用是阴,是肃降。体毕竟是阳,肺气一定要开达,布散,开出来了才有东西可降。所以肺气要开,一定要辛温开散的力才能入到肺里面,帮肺打开。肺金是由阳转阴,由无形化有形,它的用是要收降的,不能一直散,散掉了没东西收回去了。

分清体用,随说自可圆融!

肾水,一定是以收藏为主。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六是收藏之数,是肾的体,体是阴是藏。收藏之中纯阴之中,一阳来复,一阳便是肾的用。雪花六个瓣,蜂房也是六边,都是收藏的气显的数。八味肾气丸,干地黄八两,桂枝附子才用了一两,如同种子开始萌芽的状态。肾气丸表的法象就是肾气的象。

心火,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七为体,体阳而用阴。离卦中一阴爻本乎地,自然亲下。火之用开散盛达在上,然火性炎上,贵在能降。

中土脾胃,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地十为体,天五为用。体阴用阳。阳明属土通于地气,整个一条消化道,都是土气的范围。上食五谷(地气),下拉土黄色大便于大地,皆地气之应也。通降为本为体。消化吸收为脾之升清,地气上为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为地之用。

五脏体用之五味
答:中土脾胃,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地十为体,天五为用。体阴用阳。阳明属土通于地气,整个一条消化道,都是土气的范围。上食五谷(地气),下拉土黄色大便于大地,皆地气之应也。通降为本为体。消化吸收为脾之升清,地气上为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为地之用。

张大昌的医哲思想及医技特色
答:五脏各自的体味和用味和合的结果,形成了质的改变,即是“化味”。五味的合化有五种,即辛酸化甘,苦咸化酸,甘辛化苦,咸酸化辛,和苦甘化咸。五脏相生者,母之用味与子之体味相合,不合化为新的味,仍是两种原味的混合,它们也有五种形式,它们是:辛与苦不合化;咸与辛不合化;甘与咸不合化、酸与甘不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