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场名利与爱情的艰难抉择

作者&投稿:由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人生的路很长,我们常在一个个十字路口徘徊,学业、工作,事业,该怎样作正确的选择?名利,爱情哪个重要?却往往因贪慕虚荣,而蒙敝了双眼,一念之差,迷失了方向,醒来为时已晚。。

路遥的成名之作《人生》,主人公高加林是处在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农村小伙。高中毕业后成了一位民办教师。村里的书记让儿子取代他的位置,被迫他回到土地。同村美丽善良的刘巧珍,用真挚的爱唤起,高加林对农村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后来,高加林因叔叔的关系,走后门在县里当了通讯干事。随着他环境身份地位的转变,受到了城市姑娘黄亚萍的仰慕。面对黄亚萍热烈地追求,高加林感情的天平开始倾斜,在纠结中艰难选择。他,黄亚萍,张克南三人感情纠葛发展的矛盾,导致了高加林从城市再回农村的结果。而最终与心爱的巧珍失之交臂。

高加林有知识有抱负,他教师的职位被书记的儿子替换下来,回村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他愤怒,痛苦,拼命地干着不熟练的农活,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暗恋他的刘巧珍,暗中跟踪他。帮助他卖完羞于喊出口的白馍,为他买了纸烟。大马河畔她表达了自己对高加林的爱慕之情。

巧珍炽热的爱,给失意困顿的高加林带来极大的安慰。他从巧珍纯朴美丽的爱情里,又深深地感到:他不该那样害怕在土地上生活;在这亲爱的黄土地上,生活依然能结出甜美的果实!

但生活总不会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农村闭塞落后,高加林和巧珍的自由恋爱被曝光后,受到了家人的阻挠和旧观念的抨击。两人不畏惧世俗的目光去县城,自己掏钱清理被污的井水,却被愚昧的村民质疑为下毒。有着独立思考的高加林对现状无可奈何,又不甘命运摆布,纠结痛苦,心里发生了变化。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爱情虽滋润了高加林,却熄灭不了他内心的奔腾。

对于巧珍来说,她恼怒父亲没供上学校,使自己成了个白丁。但她喜欢有文化有意思的人。她从心底里爱上了高加林,爱他潇洒的风度、健美的形体,以及时常显露出来的大丈夫气质,还有他一身的本事。

雨果说,真爱的第一个征兆,在男孩身上是胆怯,在女孩身上是大胆。巧珍就是如此。

从赶集那天表达爱意,得到高加林的回应。巧珍陷入爱河,过量分泌出的多巴胺,让她无比快乐。

她心疼不擅长干农活的高加林,设身处地的为高加林考虑,甚至谋划两个人的未来。“看把你累成个啥了。你明天歇上一天!”“等咱结婚了,你七天头上就歇一天!我让你像学校里一样,过星期天……”

当村里传出他俩的谣言,巧珍因败坏门风受父亲挨打,她对高加林的爱丝毫没有动摇。他们肩并肩走了出来,向农村的旧观念和庸俗的舆论挑战。把自己的幸福向整个世界公开展示。

巧珍知道高加林想离开高家村的心思,从内心来讲,她不愿意高加林远走高飞,离开她。可看见亲爱的人苦闷的样子,又希望他出去工作。只要高加林愉快她心里就愉快。

高加林终于如愿以偿去了县城,淳朴的巧珍放下心中的不舍,无私地送他出了高家村。

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能够“因你的悲伤而悲伤,因你的快乐而快乐”,那是一种难得的真情意。

巧珍的真情意里还包括着,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对文化人的崇拜和敬仰。正是这两者之间的悬殊,让高加林漠视了人格上的平等,伤害了她。

进县城的高加林成了一名通讯干事,因文笔出采,工作得心应手。他在水灾面前不顾人身危险,采访到的几篇新闻稿,获得了好评。高加林激动,热情高涨,幸福感爆满。职业的自信,和自我价值的体现,高加林对未来之路充满了希望。

高中同学黄亚萍找上门来,两个人上学时就很谈得来。亚萍其实那时候就有点喜欢他。加林的性格、眼界、聪敏和精神追求都是她很喜欢的。只不过加林是农村的,再加上他的家庭条件差,让她心有不甘。

后来家庭条件相当的同学张克南,与她走到了一起。如今眼前这个才气加帅气的高加林,打破黄亚萍平静的生活。一直养尊处优的她,物质已勾不起她的欲望。她需要一个兴趣相投,与之精神上契合灵魂上的伙伴。黄亚萍向高加林展开了猛烈攻势。

环境和身份的转变,加上工作上所出的成绩,高加林的自尊心得到了最大的满足。黄亚萍这个有文化,聪敏,漂亮,家庭条件又好的南方姑娘,吸引着他。同时还有她看待爱情的角度:追求个人幸福是一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权力干涉她的追求,包括至亲至爱的父母亲。

黄亚萍对高加林的爱是认真的。

高加林的心动摇了,反复考虑,觉得不能为了巧珍的爱情,而贻误了自己生活道路上这个重要的转折——这也许是决定自己整个一生命运的转折!不仅如此,单就从找爱人的角度来看,亚萍也可能比巧珍理想得多!

黄亚萍和他有共同语言,这将是一次前途和爱情双赢的选择。

当巧珍还在惦记着她的加林哥钱够不够花,被子暖不暖,高加林却在犹豫该怎么和她作个了断。

爱情的世界里,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你在努力的靠近对方,而对方却在努力的接近别人!

大马河边从他们爱的起点,变成爱的终点。高加林以调工作为由,挑明两人的关系,善良的巧珍顿时明白。她泪流满脸,但还关心高加林的未来,也不愿因自己所谓的“无用”而耽误他的大好前程,她坦荡地放手。

高加林和黄亚萍陷入罗曼蒂克的热恋中。县宣传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派他去省城培训,他兴奋不已,眼前似乎出现了一条金光大道。他把对巧珍负疚抛在了脑后。

然而,黄亚萍忘了,在这场感情的角逐中,受伤害的还有张克南一家。张克南宽厚忍让,并不代表他母亲有此胸怀。张母揭发了高加林凭关系走后门,换取工作的内幕。一纸令下,高加林回归原处。

爱情在现实面前是脆弱的,黄亚萍的爱是坚决的。她爱高加林的才华和帅气,她唯独不爱他原本的身份——农民。可是这个身份就是他的一部分,不论你认同与否,难以分割。这种有保留的爱,真实得令人窒息。高加林在那一刻幡然醒悟,自己心里真正爱的人是巧珍。

高加林回到了高家村,村里的人没有奚落他,这个伤了巧珍的负心汉。他们从庄稼地钻出来安慰他,已为人妇的巧珍,去书记家央求,让他回学校再去教书。

她像大地般的胸怀无比宽阔,能容纳了人世间的所有痛苦;拿得起,放得下。亲人的爱护,黄土地的力量,足以使高加林放下过往,坚实地走下去。

罗曼罗兰说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世界的真实后,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与热情。”

读过《路遥传》人知道,高加林有几分和路遥的经历相似。这是八十年代,改革初期的时代缩影。有抱负的青年想跳出闭塞落后的农村,去文明繁华的城市寻求理想,体验爱情那份美好。而城市农村的身份落差,让他们四处碰壁,在时代条框限制的束缚下挣扎,留下这一路呻吟。

每个人的人生各不相同,相同的是做人的根本。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得意失意都不要丢掉自己做人的本心。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踏踏实实走下去。

《人生》一场名利与爱情的艰难抉择
答:名利,爱情哪个重要?却往往因贪慕虚荣,而蒙敝了双眼,一念之差,迷失了方向,醒来为时已晚。。 路遥的成名之作《人生》,主人公高加林是处在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农村小伙。高中毕业后成了一位民办教师。村里的书记让儿子取代他的位置,被迫他回到土地。同村美丽善良的刘巧珍,用真挚的爱唤起,高加林对农村生活的热情和信...

人生主要内容
答:人生,得让我们用心去体验,去行动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能欣然一笑:人生该经历的一切我都经历过了。其实不同的人生历练是一个人最宝贵的人生财富。二、《人生》及爱情选择 高加林落榜了,他的贫穷与刘巧珍的富裕“不对称”,因此他们的爱情会被人指指点点;高加林进...

路遥《人生》:爱情和面包,你选择哪个?
答:巧珍嫁人了,爱情没有了。他和亚萍也隔了一道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面包也没了。未来一片希冀,加林生无可恋。04 《人生》这本书,其实他一边在说故事,一边在写人性,更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样,在告诉我们些许人生的道理。只是每个人看的角度不一样,可能感受也不一样。你总会遇到不喜欢的人,比...

有谁看过路遥的《人生》及同名电影?给您留下了什么震撼?
答:《人生》的审美亮点主要表现在,作者通过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给人一种“美玉破碎”的痛惜感,这种痛惜感因刘巧珍的单纯、善良、美丽和对高家林的极度爱以及她最后的自己把自己推向更加“凄然”的结局,更让人们感觉到了“最美好的被伤害”的“痛惜地无以言说”的体验。这是悲剧的力量!作品以此充送着一种对于变...

关于路遥《人生》中的故事的主要内容介绍?谢谢。
答: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人生》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年青的农村小伙子...

路遥的《人生》究竟表达了什么?
答:比如,放他高飞,比如给他自由。也许每个女心里都有这样一个黄亚萍,她们通晓风月,娇生惯养,清高幼稚,又时而现实俗气。现实可以击败她们的爱情,却也可以唤起她们的爱情。追求看得到的利益,就好比是克南门当户对真心实意触手可及的爱与关心,却又无法忽视疯狂而热烈的感情突如其来的转机。可以现实,...

《人生》读后感
答:人生既漫长又短暂,在路途中所遇见或享受的金钱与名利都是过眼浮云,不值得留恋与牵挂。其实真正珍贵,无价的事物往往是最初的信念与高洁傲岸的品质。这些道理直到我鉴赏《人生》这本书之后才有所感悟。 《人生》的作者是王卫国,此书的内容主要讲述一个落后,封建,与世隔绝的小山村中,一位胸怀大志的民办教师高加林因...

路遥《人生》读后感
答:路遥《人生》读后感1 好不容易才放下手中的《人生》,已经没有再反复看上两三遍的必要。毕竟,再重来一次,高加林还是会选择爱上巧珍,还是会选择以走后门的方式快速走向城市,还是会选择离开巧珍,离开土地,去追求他所理想的高大上的知识分子的生活。人生的几个重要抉择,被深刻地记叙在《人生》里。《人生》——无愧...

浅谈路遥《人生》
答:以此来向我们我们叙述一场悲剧的人生,但是同时也给我们年轻人警醒。可以说,《人生》,是路遥对农村与城市不断突破交流时期的社会现象一种探索与总结。路遥,与农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与他出生于贫困农村家庭是分不开的。路遥1949年出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这样...

路遥的小说《人生》中的重要人物高加林,造成他爱情悲剧的原因是...
答: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当时刚刚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年轻一代农民虽然向往城市体面高福利的工作,但是却因为政策牢牢被限制在农村的土地上,他出生在地地道道的传统农民家庭,对于古老守旧的乡村习俗,耳濡目染,但是又接受了科学文化知识的熏陶,使得他的心态得到了改变,但是却也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