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与名画】艺术与美 | 达.芬奇与沙莱:你不知道的故事

作者&投稿:布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理事会·艺术与美专栏  推荐编辑: 画字儿

推荐理由:作者知识储备丰厚,语言风格诙谐有趣,将遥远神秘艺术大师的生活,以平实幽默口吻通过故事形式娓娓道来,值得推荐。

说到文艺复兴的大师们,人们最先想到的名字里, 一定会有达.芬奇。

研究这位传奇大师的文章浩如烟海。500年后有关他的小说《达.芬奇密码》还能够雄霸畅销榜首。他的小小的一页笔记也能够让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解囊收藏。 达.芬奇不但是画家, 还在雕塑、建筑、生物学、解剖学、音乐、数学、工程、文学等十几个领域中取得巨大成就,被现代多个领域和学科尊为祖师爷, 是公认的有记载以来智商最高的人之一。很多人坚信他是外星人, 或者是现代人穿越回去的。

读者可能会问:智商这么高的人, 他的后代是不是也很聪明?

答案会让人颇为失望:他一个后代也没有。实际上, 他连婚都没有结, 也从来没有过女朋友。

达.芬奇是一个私生子,1452年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芬奇镇。

他的父亲是个文化人, 是佛罗伦萨地区的法律公证员,在当时属于比较富有的家庭。他的母亲身份存疑, 有研究说她是达.芬奇父亲家的女奴, 也有的说是他家的仆人。意大利历史学家、小说家安杰洛·帕拉蒂科近年来考证出达.芬奇生母来自中国, 并据此撰写了新书《莱奥纳尔多·达.芬奇: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中迷失的中国学者》。我觉得这不太可信。如果达芬奇有东亚血统, 他也一定是个韩国人而且必须爱吃泡菜思密达。退一万步讲,如果他妈是中国人, 他就会有一个中国的大姨妈, 那样无论如何他也会被他的中国妈或者他大姨妈逼得结了婚, 没准大好基因就留传下来了。

沃尔特·艾萨克森在《达·芬奇传》描述,达.芬奇“相貌俊美出众,翩翩的风度能慰藉最忧伤的灵魂”,喜欢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至于他的性取向,1910年,弗洛伊德用达.芬奇的笔记对大师进行了深刻的研(ba1)究(gua4),结果发现大师一生从未与任何女人有过亲密关系。

达.芬奇的画作似乎也证明了他对男性美的迷恋。在他的画作里的人物,无论男女都偏向中性。

在15世纪的佛罗伦萨,同性恋很常见,以至于在德语中的佛罗伦萨(Florenzer)成了“同性恋”的俚语。很多当时的艺术家都是同性恋或者双性恋:出门不带一个漂亮的小鲜肉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艺术家。

1476年, 24岁的达.芬奇在佛罗伦萨已经很有名气, 年纪轻轻、事业有成的他开始招来同行的嫉妒。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达.芬奇和其他几名男性,包括17岁的男模特雅克布·萨尔塔雷利(一说是城里的一个金匠)突然被捕, 罪名是鸡奸罪。在15世纪的佛罗伦萨,同性恋虽然盛行,但是鸡奸罪一旦成立, 等待的却会是死刑。

后世有人考证出这个案件就是最早的“顺我者昌,逆我者被嫖娼”案例:太阳底下无新事。这时候达.芬奇已经是美迪奇家族的座上宾。 两次听证会后,这个案子在美第奇家族的干预下因为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大师后台还算硬, 成功地被捞出来了。

达.芬奇虽然逃脱了牢狱之灾, 这次审判无疑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不知是由于伤心还是心有余悸, 在此后不久他就离开了佛罗伦萨, 去了米兰, 过了很多年以后才再次返回佛罗伦萨, 完成了文艺复兴三杰的初次相遇。那是后话不表。

在离开佛罗伦萨之后的岁月里,他把他所有的时间投入了各种不务正业的活动之中,比如趁热解剖尸体试图寻找人的灵魂,发明飞机、坦克和潜水服、起重机、挖掘机, 修筑水利工程,画地图, 甚至还有盗墓。当然闲暇之余还画画。

达.芬奇从不认为他是个专业的画家。在他为求职给和他同岁的米兰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写的个人介绍里, 直到第十四条时候才"顺便说一下”,“ 我画画不错, 水平有可能不在当世任何一位画家之下"。就好比你在简历的最后一行写精通Microsoft Word 和 Excel, 极有可能你连pivot table都不会做,只会用word 里面的spelling check。画画对于达.芬奇来说就好像你的word spelling check技能包。

无休止的工作和研究耗尽了他几乎所有的时间, 为了节约时间他甚至发明了变态的达.芬奇睡眠法,即每工作4小时睡15分钟。这样, 一昼夜花在睡眠上的时间累计只有不足1.5小时。回到大师为什么没有后代的问题:这么个作息时间,不要说老婆找不到, 收养的流浪狗都会离家出走,宁可跑回马路上去翻垃圾桶。这样的大师, 堪称狗不理。

狗不理大师难道就要这样孤独一生了?!No! 千万不要低估旷世伟人的人格魅力。

1490年,本文的男二号出场了。1480年生于米兰的沙莱以助理的身份进入达.芬奇家。这一年大师38岁, 正在米兰给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公爵的情人切奇利娅·加莱拉尼画像。这幅画像就是《抱银鼠的女子》。

据美术史之父乔治·瓦萨里的《名人传》描述,沙莱是“让达.芬奇所陶醉的有着细卷发的优美青年”。按照时间推算, 这时候沙莱只有10岁(细思极恐啊有没有)。达.芬奇一开始认为他是“一个骗子、小偷、顽固且贪吃”,还抓到他的偷窃行为至少五次。好吃懒做品行不端,但是达.芬奇却让沙莱陪伴自己超过28年,并训练他成为了一个艺术家。沙莱后来成为一名画家,也创作了一些作品,最有名的一幅叫《蒙娜·瓦娜》(Monna Vanna), 就是裸体版的《蒙娜丽莎》,该作可能是基于已遗失的达.芬奇手稿所绘的裸体版。

达.芬奇著名的笔记本里的许多注释隐喻了他与沙莱的持续了20多年的暧昧关系。

达.芬奇追随法王到了法国,沙莱也一路追随,直到达.芬奇去世。第二名助手梅尔奇1505 年进入了达.芬奇的生活。这位年轻人来自一个米兰贵族家庭,最终成为等同于达芬奇私人秘书的角色。

仔细看一下达.芬奇去世前不久完成的画作《施洗者圣约翰》, 这幅画中的人物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美丽和妖艳,画中那男女莫辨的圣约翰原型就是沙莱。看完这一张, 再看一下《蒙娜丽莎》, 这幅……应该叫蒙娜丽莎莱才对~ 确实有一种说法,就是蒙娜丽莎其实也是沙莱先生。达.芬奇去法国的时候带走了他的《蒙娜丽莎》, 在法国他几乎每天都在修改这幅画。这时候,每天陪伴他的就是沙莱,这位大师背后的神秘的男人。于是, 蒙娜丽莎也慢慢地从焦孔多夫人慢慢变成了沙莱的样子……

达.芬奇临终前把《蒙娜丽莎》还有许多其他的财产遗赠给了沙莱, 另外一些赠给了梅尔奇。在遗嘱里《蒙娜丽莎》被估价为505意大利银里拉,大约相当于80个含3.5克纯金的佛罗林金币。按照购买力估算大约合现在12万美元。这在当时对于此幅面积不大的肖像画来说是非常之高的估值。

再后来,达.芬奇头号脑残粉,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以大价钱从沙莱手中买走了这幅画。在以后数百年的时间里, 这幅画一直悬挂在法国国王寝宫的墙上, 看过了路易十三到十六, 一直到拿破仑。达.芬奇在法国的这一段传奇, 也就此缓缓开启了法兰西成为世界艺术中心的新篇章。

几百年不再出现的大师撒手仙去, 绝顶聪明的基因没能留传下来。没过几年,沙莱就在米兰的一场决斗中受伤死去。大师和美男之间的20多年的关系变成了难解的谜团。

在今天,米兰街头的雕像中, 沙莱看着远方, 大师俯视着众生。一切任由后人猜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