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译句子(古文翻现代文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作者&投稿:舌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出自墨子里的《公输》
原文为“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意思是:我知道你用什么方法对付我,可是我不说.
墨子(约前480?一约前420?),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反对奢葬,提倡节俭.其学与儒学对立,同为当时显学.所创墨者集团,既是学术团体,又是政治团体.《墨子》是墨子后学整理先师的言论、笔记而成,现存53篇,小部分为墨子自著,大部分是后学的整理和发挥.其文质朴明快,善用类比,同时也展示了墨子“摩顶放踵”、热心救世的形象.
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1),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2),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3),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4)?”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5),愿藉子杀之(6).”
公输盘不悦(7).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8).”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9).”
子墨子起,再拜(10),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11),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12),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13).”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14)?”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15).”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16)?”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17),邻有敝轝(18),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19),而欲窃之;舍其粱肉(20),邻有糠槽,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21).”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轝也;荆有云梦(22),犀兕麋鹿满之(23),江汉之鱼鳖鼋鼍(24),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25),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26),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三事之攻宋也(27),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28),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29).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30).
公输盘诎(31).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盘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32).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33),守闾者不内也(34).故曰:“治于神者(35),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36),众人知之.”
[题解]
此文选自《墨子》卷十三.文章通过对墨子止楚攻宋事件的记述,塑造了墨子热心救世、大智大勇的形象,反映了墨家“兼爱”、“非攻”的政治主张.
〔注释〕
(1)公输盘:春秋时鲁国著名的巧匠,姓公输,名盘,一作般,或作班,也称鲁班.云梯:高似入云的攻城的器械.(2)起于齐:自齐国动身.(3)郢(yǐng):楚国都,在今湖北江陵.(4)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是对墨子的尊称.为:疑问助词.(5)侮:欺侮.臣:墨子的自我谦称.(6)藉:借助.(7)说:同“悦”.(8)千金:古代金重一斤为一金,多铜铜制,用作货币.(9)义:按义理.固:坚决.(10)再拜:先后拜两次.(11)荆:楚国的别称.(12)争:同“诤”,劝谏.(13)类:类推的方法.(14)胡:为什么.已:停止.这里指停止攻宋.(15)王:指楚惠王.(16)见(xìan):引见.(17)文轩:有文采装饰的车子.(18)敝轝(yú):破旧的车子.轝,同“舆”.(19)短褐:古代贫贱者所穿的粗布衣.短,“裋(shù)”的假借,粗布衣.(20)粱肉:精美的饭菜.(21)窃疾:爱好偷窃的毛病.(22)云梦:即云梦泽,楚国境内的大湖,包括现在的洞庭湖和洪湖.(23)犀:犀牛.兕(sì):类似犀牛的独角野牛,青色.麋(mí):像鹿,体大.(24)江汉:长江和汉水.鼋(yuán):比鳖大,俗称癞头鼋.鼍(tuó):鳄鱼的一种,产长江下游,俗称猪龙婆,即今扬子鳄.(25)所为:所谓.雉(zhì):俗称野鸡.鲋(fù)鱼:鲫鱼.(26)长松:大松树.文梓:梓树.楩(pián):黄楩木.楠:楠树.豫章:樟树.(27)三事:孙诒让以为“三事”当作“王吏”,因篆书字形而致误,指楚王派遣攻宋的将吏.(28)牒(dié):小木札.(29)距:同“拒”.(30)圉:同“御”.(31)诎:同“屈”,指技穷.(32)寇:入侵.(33)庇:遮蔽.闾:里门.古以25家为里.(34)内:同“纳”.(35)治:致力.神:指建立宏伟功业于无形的大智大慧.(36)明:指易于为人所见的小智小慧.

高中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答: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

君子之自行也
答:什么意思啊,都没搞明白啊

古文诗词虚词有什么用法?有哪些?
答: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

含在下的文言文
答: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7. 含有之的文言文句子 一、之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 例如: ①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2、...

归纳"之,于,以,其,或"在文言文中的不同用法,抄下句子辨析
答: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4....

于作连词的例子文言文
答:4. 列举出以字表连词的文言文句子 表连词的情况如下: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

高中文言常用虚词有哪些(常考的呢)
答: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常用词——之...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还可作...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方面)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4.向,对,...

翻译下列句子。
答:"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五员过於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

朋友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诗句
答: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5.《南有嘉鱼》 先秦:佚名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和鱼有关的句子 1、一恨鲥鱼多刺 二恨海棠无香 ,三恨《...

带有鱼的诗句大全
答:楚国有云梦泽,里面有成群的犀牛麋鹿,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鳄鱼多得天下无比;宋国却像人们所说的一样,是一个连野鸡、兔子、小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好像美食佳肴同糠糟相比。 荆国有巨松、梓树、黄楩木、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是一个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的国家,这就像华丽的衣服与粗布短衣相比。我认为大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