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详细资料大全

作者&投稿:泣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赣州沿革复杂多变,历史上有多个名称,比如有叫南康郡、南康国、虔州,之后还有百胜军、昭信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虔州
  • 别称 :庐陵郡
  • 由来 :宋代
  • 特点 :沿革复杂多变
历史沿革,遗迹,来历,古籍记载,

历史沿革

赣州沿革非常复杂多变,历史上有多个名称,比如有叫南康郡、南康国、虔州,之前还有百胜军、昭信军。但是其中对我们赣州影响最为深重的,而且现在还在用的有两个,一个是虔州,一个是赣州,虔州之名起源于隋代。现代赣州的简称为虔。 隋 开皇九年(589年),改南康郡为虔州,隶洪州总管府。大业初复为南康郡。 唐 唐初又改虔州,唐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虔州隶江南道。 682年(永淳元年),析南康东南地复置南安县(约辖今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虔州领5县。 705年(神龙元年),复置大余县,虔州领6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江南道各分为东、西道,虔州隶江南西道。 742年(天宝元年),南安改名信丰县,并分出原南安地置百丈泉,后改虔南镇。 乾元元年(758年),撤销江南西道,以原江南西道区域设定江西观察使(基本等于今江西省地域)。 788年(贞元四年),分出雩都三乡和信丰一里复置安远县,虔州领7县。 904年(天佑元年),从雩都县分出象湖镇置瑞金监。 五代十国 909年(后梁开平三年),虔州属梁。 910年(开平四年),以虔、韶2州置百胜军。 937年(南唐升元元年),改百胜军为昭信军,虔州属之。 911年(乾化元年),析南康县地置上犹场。 952年(南唐保大十年),改上犹场为上犹县,翌年改瑞金监为瑞金县,虔南场为龙南县,石城场为石城县。至此,虔州领11县:赣县、于都、信丰、南康、大余、虔化、安远、上犹、瑞金、龙南、石城。 宋 975年(宋开宝八年),改昭信军为军州。 976年(大平兴国元年),改军州复为虔州。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在州之上改道为路,虔州属江南路。 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虔州属江南西路。 1153年(绍兴二十三年),校书郎董德元以“虔”字为虎头,虔州号“虎头城”,非佳名,奏请改名,诏改虔州为赣州(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且保留虔字的底部“文”,故称为赣)。

遗迹

我们知道赣州是一个宋城博物馆,宋代可以说赣州历史文化最为辉煌的时期,在宋代时期赣州的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达到一个鼎盛的时期,被誉为全国34座名城之一。宋代留给我们很多东西,比如全长3664米的宋城墙,地下水系统福寿沟,还有慈云塔、灶儿巷、 南市街等等都是宋代的文化遗迹。

来历

宋代不仅为赣州留下很多文化遗产,而且它在名字上都让我们享用了千年,今天就先说说虔州的来历。虔州的来历按照赣州府志上来说,是因为境内有虔化水而得名,虔化水是从宁都流过来的,这就与宁都历史上叫虔化县有关,所以我们说虔州名一定要搞清楚宁都和虔化是怎么来的?宁都是三国时期从于都的东北部析出来的一块地方,当时于都为六县之母。三国之后到西晋时期又把宁都改成了阳都,再后面到了南北朝时期,以阳都境内的一个虔化屯,它周围的地方又分出来一块地方叫虔化县,那么它以虔化屯为名就出来了虔化县,然后虔化县和宁都县在之后不断地合并又分开,然后两个名字又一直混用,一直用到南宋绍兴23年才和赣州一起改的。那么我们讲虔化县当时境内的有一条水横穿整个县的境内,这条水源于肖田乡的朗际村,朗际村是和抚州一个分水岭的村庄,它的水从上面留下来以后就形成了今天的梅江,当时叫虔化水。因为它流过虔化县境内,虔化水经过宁都、于都境内到了赣州的龟角尾下面汇入赣江,所以在隋代开皇9年的时候,州府就取这条从虔化县过来的虔化水,取这个虔字就叫虔州。虔州的历史是从隋代开皇9年,一直到南宋宋高宗时期也就是绍兴23年,这中间大概有500-600年的历史,虔州到后面改成赣州以后,这个名字到现在继续沿用,就是说人们把它当成赣州的别名,很习惯得把赣州叫虔州、虔城。

古籍记载

虔州,南康。上。开元户三万二千八百三十七。乡五十七。元和户二万六千二百六十。乡五十七。孙权嘉禾五年,分庐陵立南部都尉,理雩都,晋武帝太康三年罢都尉,立为南康郡,至永和五年移理赣。隋开皇九年平陈,罢南康郡为虔州,大业三年罢虔州,复为南康郡。武德五年,又再置虔州,盖取虔化水为名也。 州境:东西一千四百二里。南北一千三百三十九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四千一百二十五里。西北至东都三千三百一十五里。东至建州一千五百八十五里。西至郴州一千一十二里。南至循州一千六百一十四里。 北至吉州四百七十四里。 贡、赋:开元贡:白?布,干姜。元和贡:白?布,蜜梅。 管县七:赣,南康,信丰,大庾,雩都,虔化,安远。 赣县,上。郭下。贡水西南自南康县来,章水东南自雩都县来,二水至州北合而为一通谓之赣水,因为县名。 南康县,上。东北至州八十里。西汉灌婴所置南壄县也,属豫章郡。献帝初平二年析南壄置南安县,晋太康五年改为南康。 信丰县,上。北至州一百九十五里。献帝初平二年分南壄立南安县,晋武帝改为南康。永淳元年析南康更南安,天宝元年改为信丰。 大庾县,上。东北至州二百二十里。南康记云:“前汉南越不宾,遣监军庾姓者讨之,筑城于此,因之为名。”隋以为镇,神龙初改镇为县。 雩都县,上。西北至州一百七十里。汉初所置,因雩都水为名。 虔化县,上。西南至州四百七十六里。本汉赣县地,吴宝鼎三年初置新都,晋太康元年改为宁都,隋开皇十八年,改宁都为虔化。 安远县,上。西北至州五百二十里。梁大同中,于今县南七十里安远水南置安远县,隋开皇中废。贞元四年,刺史路应重奏分雩都县地置。



虔州详细资料大全
答:1. 赣州历史悠久,名称多变,曾用名包括南康郡、南康国、虔州,后又有百胜军、昭信军等。2. 虔州,又称庐陵郡,其名称由来可追溯至隋代。隋开皇九年,南康郡被改为虔州。大业初年,虔州又恢复为南康郡。3. 唐初,虔州名称再次变更。唐贞观元年,虔州隶属江南道。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虔州的行政区...

虔州详细资料大全
答:现代赣州的简称为虔。 隋 开皇九年(589年),改南康郡为虔州,隶洪州总管府。大业初复为南康郡。 唐 唐初又改虔州,唐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虔州隶江南道。 682年(永淳元年),析南康东南地复置南安县(约辖今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虔州领5县。 705年(神龙元年),复置大余县...

林士弘详细资料大全
答:林士弘军威大振,兵力达到十余万人。十二月初十日,林士弘据守虔州,自称南越王。不久自称皇帝,国号楚,

汀州详细资料大全
答:“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始开福、抚二州山洞置汀州” (《临汀志》)。《福建通志·地理·汀州》载:唐开元二十一年,福州长史唐循忠于潮州北、虔州东、福州西光龙洞检责得诸州避役百姓共三千余户,上表朝廷,建议置州。三年后,汀州建置完成,取长汀溪名之,是为汀州,这是闽西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州。闽西置州是在...

刘龑(南汉高祖)详细资料大全
答:当时,交州的曲承颢、桂州(今广西桂林)的刘士政、邕州(今广西南宁)的叶广略、容州(今广西北流市)的庞巨昭,分别占据各地;卢光稠割据虔州攻打岭上,其弟卢光睦割据潮州,其子卢延昌割据韶州(今广东韶关);高州(今广东高州)刺史刘昌鲁、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刺史刘潜及江东七十余寨全都占据各地,都不受节制。刘隐...

窦州详细资料大全
答:《赣州府志》记载:“窦州杨筠松,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过虔州,以地理术授曾文辿、刘江东。卒于虔,葬雩都药口坝”。《 吴越备史》卷二■〈王瞿〉,王第八子也。母济南郡夫人童氏。■〈王瞿〉性仁厚,明敏好学,治郡自得政体,累授镇东军亲巡都指挥土客诸军安抚...

救贫解释
答:寻龙千万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若有千重锁,定有王侯居此间。白话文释义:关卡太多的山不会往外延伸,最远处被看做入水口,护送的山脉如果齐全的话,那么这座山里的宝贝就很多,找寻山脉中的宝贝得看围墙,一重围墙是一重关卡。如果关卡森严繁杂,那么肯定有王侯将相的棺材在里面。

寻龙千万看缠山 一重缠是一重关意思
答:白话释义:找寻山脉中的宝贝得看围墙,一重围墙是一重关卡。“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这几句改编自《撼龙经》,原文是:寻龙千万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若有千重锁,定有王侯居此间。《撼龙经》是唐代杨筠松用九星凶吉(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

东坡志林详细资料大全
答:黄仆射 虔州布衣赖仙芝言:连州有黄损仆射者,五代时人。仆射盖仕南汉官也,未老退归,一日忽遁去,莫知其存亡。子孙画像事之,凡三十二年。复归,坐阼阶上,呼家人。其子适不在,孙出见之。索笔书壁云:「一别人间岁月多,归来人事已消磨。惟有门前鉴池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投笔竟去,不可留。子归,问其状貌,...

清明和春天美景的古诗
答:《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