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生活动是魏晋文论转变的前提

作者&投稿:通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人生这么痛苦?~

满意答案 关注教育 等级 6 回答时间 2007-08-19 07:51 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生,人生是一道十分古老深奥的难题,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乐观者说人生是一支壮丽的歌;悲观者说人生是一把辛酸的泪;有人把人生看成一杯苦涩的酒,有人则把人生比作一首动人的诗。这些看法,都没有揭示人生的本质和规律。由于人生的困惑,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人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有的人庸庸碌碌,一生无为,有的人不断进取,功成名就,有的人苟且偷生,遗臭万年;有的人献身正义,流芳百世。正是这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构成了五彩缤纷、纷繁复杂的人生画卷。千百年来,无数哲人对人生的经历进行过探讨,有的人歌颂人生的美好,有的人感叹人生的渺茫,有的人赞美人生的价值。这些关于人生的理论不乏真知灼见,有的甚至闪射着真理的耀眼光辉,但却没有人得出科学完整的结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出了人生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人生观认为,人生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历程,他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过程,涉及到人的工作、学习、恋爱、友谊等广泛的生活领域,包含着欢乐与痛苦、幸福与悲伤、光明与黑暗、顺利与曲折、友善与敌意、美好与丑恶等丰富而具体的内容。 1、人生是个体生命活动和人类社会生活的辩证统一 人生,从狭义来说,表观为个体生命活动的有限旅程。“人生自古谁无死”,每一个生命个体从出生到死亡都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生命历程,离开了个人的生命活动,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空洞的抽象。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了2年版,第24页)任何个人的人生都是无限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阶段,总是有限的。但是从广义来说,人生又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无限发展过程。人是社会的人,人生中个体的生命活动,不是一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个人与他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是过去生命的延续、未来生命的开端和同时代生命的组成部分,都和整个人类社会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个体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上都无时无刻不渗透着社会生活的影响,从而使个人由不成熟走向成熟。显然,人生作为个体生命活动与人类社会生活的辩证统一,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 2、人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人生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页)。这就是说,人生是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的活动。 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客观世界,要受到客观自然条件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脱离了外部客观世界,人就不能生存和发展。但人具有自觉的能动性,能够在人生实践中逐步地、不断深化地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去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创造出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而人则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因而改造世界是人生活动的目的和归宿。同时,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锻炼和提高了自身征服自然的能力,享受到了创造的愉悦,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人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人生是物质创造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的统一 人生的内容非常丰富,人生的领域十分广阔。但概括起来,无非是物质创造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两大方面。这两方’面的辩证统一构成了人生的完整内容。物质创造活动是人生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人生过程的前提和基础。离开物质创造活动,人就不能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人生。精神创造活动是对物质生产活动的经验加以总结、概括、上升的过程,精神创造活动的结果是社会的精神文明,它也是人类的基本活动。 物质创造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豹。物质创造活动是精神创造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精神创造活动离不开物质创造活动。反过来,精神创造活动又对物质创造活动有重要影响,没有精神创造活动所带来的精神文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物质创造活动就是盲目被动的。正是物质创造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的统一,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客,推动着人生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大学生知识层次高,思维能力强,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更要在积极举行物质创造活动的同时,不断进行精神创造活动,从而丰富自己美好的人生。 4、 人生是主体活动和客体活动的辩证统一 人生主体是指人的生命活动的基础,即人自身。人生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它是指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对象,除了指入所生活在其中的外部客观世界外,还包括人自身。因为人具有主客体双重身份,人生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和作为客体的人的活动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就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及客体被主体认识和改造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抛弃和改造“旧我”,塑造和丰富“新我”,从而逐步迈向更加美好的人生。 总之,人生就其实质来说,是个体生命活动和人类社会生活的辩证统一,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是物质创造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的辩证统一,是主体活动和客体活动的辩证统一。科学的人生概念具有鲜明的客观性、内在的规律性、复杂的矛盾性和进取的动态性四个特点,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认识人生的本质和特点,投身到火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去,热爱人生,充实人生,开拓人生,是当代人面临的客观人生选择。
求采纳


首先源于时代的变迁而引起的士人整体精神的变化,是士人生命体验与精神世界向文艺批评领域的辐射,这是其独一无二的风采。
一、汉末以来的人生解放与文学自觉 汉魏以来的文学精神的全面转变,是由于当时的人生面临着巨大的痛苦与压力。
东汉末年,社会陷入了空前的战乱之中,南北分裂,生灵涂炭,老庄人生无常、企求解脱的学说走进人们的心灵之中,而儒学走向衰微。
二、士人活动方式与审美风采 魏晋文学批评精神的确立,还同当时士人社会活动的独特方式与风尚相关。

为什么说人生活动是魏晋文论转变的前提
答:一、汉末以来的人生解放与文学自觉 汉魏以来的文学精神的全面转变,是由于当时的人生面临着巨大的痛苦与压力。东汉末年,社会陷入了空前的战乱之中,南北分裂,生灵涂炭,老庄人生无常、企求解脱的学说走进人们的心灵之中,而儒学走向衰微。二、士人活动方式与审美风采 魏晋文学批评精神的确立,还同当时士人...

魏晋清谈的起源、产生的现实基础,谈的是什么?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答:所谓“魏晋清谈”,据台湾学者唐翼明的定义,“指的是魏晋时代的贵族和知识分子,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清谈的起源、产生的现实基础 叙述清谈文化兴衰嬗变之过程,尤以近人钱穆所说最为简明生动。钱穆说:“东汉之季...

魏晋"清谈误国论"是怎样形成的
答:早在魏晋之前,辩论求理之风就长期存在,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东汉时期的“夺席谈经”,都是士人间的思想学术辩论活动。魏晋清谈显然直接承继了东汉后期“匹夫抗愤,处士横议”的清议运动,但魏晋名士们却不再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转而通过自由平等的论辩,运用“得意忘言”的学术方法创造性地重新解释经典,以“...

魏晋为什么能够产生玄学,以及贵无,越名教而任自然,崇有之间的关系_百度...
答:举其大要而言,魏晋玄学兼综、会通儒、道,调和名教与自然,对宇宙万物的本体、生命的意义与个人的价值进行了深邃的哲学思考,给天人关系赋予了新的涵义和论证,开辟了一代思辩新风;通过大规模的译经注经活动,自汉代以来逐步东渐的佛学,在中国南北翕然大盛,在同儒、道思想理论的激烈论难和纷争中逐渐实现本土化,并得到...

关于魏晋
答:魏晋之际,玄学既是政治斗争的思想武器,又是文人保性全身的手段,更为文人纵欲任情提供了口实。但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玄学的普及使老庄哲学第一次全面而深刻地完成了它对于古代文人的思想启蒙。它对于魏晋文人的价值观念、思想作风、人生态度、审美意趣和文学的风格,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4、正始名士:夏侯太初、何平叔、...

魏晋文论为什么谈到艺术创作中的想象问题?请结合东汉末年至齐梁时期道教...
答:它倡导的人生态度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士,形成了所谓的“魏晋风度” ,为后世讥讽或仰慕。影响深远。佛教盛行,宗教美术题材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想象的余地。加之外来佛教美术的借鉴、画家充分发挥自己才能,运用自身灵感对艺术水平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魏晋的...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答:因为艺术的创造,从来就是一种个体的精神活动,没有创作主体的相对自由,就谈不上文学的‘自觉’发展。”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一个让人认识到自己的时期。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战乱不断,朝代更替十分频繁,汉代所形成的那种政治大一统和思想大一统已经是变得支离破碎...

为什么说曹丕《典论、论文》标志着晋魏文论的自觉
答:这是魏晋文论研究出现的新现象,它是魏晋文论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极有说服力的标志。当然,要说明曹丕《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就不能不提及《典论·论文》的内容及其所研究的文学问题。首先,关于文学的价值。所谓文学的价值,在曹丕看来,就是文章的实际功用。曹丕在《论文》里从...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美学史上审美的自觉时代
答:也是它较之先秦两汉的美学大大前进了一步的地方.魏晋玄学的兴起给当时的美学思想以深刻影响.玄学的产生,同汉末儒家思想危机的出现,同社会动乱引起的文人对人生的感伤有密切关系.其核心是企图从哲学本体论上去探求人生的价值和理想.玄学中关于“名教”与“自然”是否相符,以及 “言”与“象” 能否“尽意...

中国文化史的魏晋隋唐
答:中国在历史上最早记载的画家是在魏晋时期,当时文人风气尚音律、书画,好玄远清雅,追求个人性情的解放,带动绘画对个人个性和特征的精致描绘。在唐之前,传统绘画大多为壁画,并体现政治及宗教色彩。自唐开始,转为以欣赏为主要目的。隋唐五代时期,也是中国绘画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别走向分科独立的时代。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