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花园的起源

作者&投稿:旁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园的由来~

公园,古代是指官家的园林,而现代一般是指政府修建并经营的作为自然观赏区和供公众的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具有着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而现代的公园以其环境幽深和清凉避暑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成为情侣们,老人们,孩子们的共同圣地,以至于在公园中发生了无数个故事,成为人们喜怒哀乐的又一聚集地,也因此很多的书籍、电影和连续剧的背景都选在了了公园。

在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初期,一些过去属于皇家贵族的园林逐渐向公众开放,形成最初的公园,如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等。19世纪中叶欧洲和美国开始出现经过设计,专门供公众游览的近代公园,如19世纪50年代美国纽约建立的中央公园(见美国城市公园)。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最早建立的公园是1873年大阪府大阪市的住吉公园。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很重视公园的建设,莫斯科于1929年建成了以高尔基命名的大型文化休息公园(见苏联园林),还有儿童公园、小游园等多种类型的公园。

19世纪中叶以后,外国人在中国上海、天津等地租界建立了一些为他们享用的公园。1868年在上海黄浦江边建立的“公花园”,是外国人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公园,最初只准外国人进入,经过长期抗议交涉,至1928年才对中国人开放。该公园保留至今,并经改建,即现在的黄浦公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各地相继建了一些公园,如1897年黑龙江齐齐哈尔的龙沙公园,1906年无锡的锡金公花园,此后还有广州的越秀公园、中央公园、永汉公园,武汉的市府公园,昆明的翠湖公园,厦门的中山公园(见中国近代公园)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城市的公园建设迅速发展,到1984年底止,全国共有公园904个,总面积19626公顷。公园的类型和内容日渐丰富,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指导下,继承发扬中国优秀的造园艺术传统,吸收国外一些适于中国国情的内容,使公园能适应现代城市环境和居民游憩的需要。公园建设列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合理布局,形成系统,并创造了不同的地方风格。

上网搜搜,一下全出

说马家花园,首先要从园主马忠骏谈起。20世纪30、40年代的哈尔滨一提起“马道台”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名叫马忠骏,原名马德扬,字荩卿、无閟,又称遁园、遁庵。1870年5月28日生于辽宁省海城县接官堡。清末,马忠骏曾去盛京(沈阳)考秀才未中,为“谋升斗之禄”,在盛京将军衙门做一名额外效力书记,从此步入仕途。时处清政府腐败无能之时,他目睹外国列强特别是沙俄和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径,油然而生爱国报国之情。
1900年,沙俄借镇压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侵入我东北,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盛京将军为稳定局势,提出与俄军和谈,这一差事虽“悬赏千金,无人肯往”。危难之际,马忠骏虽职位卑微,却挺身而出,请命为使。他率一行人前往俄军占领下的旅顺,在同俄军驻旅顺要塞司令、海军中将阿列克塞耶夫交涉过程中,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据理力争,不辱使命,终于达成了俄军停止进攻,由中方维持地方秩序的协议。马忠骏的这一举动,受到了世人的赞誉,他的才名在全国传颂。
1902年,马忠骏又受命参与对辽宁一带巨匪冯德麟的收编,因办理此案有功,盛京将军增祺保他“以知府职在省补用”。这样,他在两年期间,就由一名普通的文案委员晋升为知府一级的官吏。1907年,他又“由办理交涉措置裕如,以道员留奉天补用”。从此,“马道台”之名开始流传。
1914年,他来黑龙江省,任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总办(驻哈尔滨),管辖松花江以北的铁路交涉事宜。期间,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铁路路权,在与中东路沙俄代表的谈判交涉中,坚持寸土不让,寸权必争的原则,与沙俄据理力争,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路权。1921年,北京政府决定设立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驻哈尔滨),马忠骏先后任副局长、局长,任职期间,颇有政绩。在他的主持下,重新拓宽了哈尔滨通道大街(今中山路),并在路旁栽下了大量榆树,他的夫人还募捐创办了哈尔滨第一女子中学。马忠骏是一位有正义感、富有同情心的官吏,不仅施善济贫,还援助过革命者。周恩来同志来哈尔滨时,他曾通过各种关系给予帮助。
马忠骏宦海沉浮多年,看到军阀混战,官场腐败,产生了对仕途的厌倦。他激流勇退,于1925年辞去了官职,“于距哈尔滨八里的马家屯置地千亩,自辟林园,莳果菽蔬,为晚岁憩息之所”。他称之为“遁园”,即众所周知的“马家花园”。马忠骏在遁园栽花、种树、修舍、建亭,还仿岳飞墓筑一圆型冢,题名“生圹”(今天,园中的主要建筑多散存于铁路西侧,“生圹”现存于建成机械厂院内)。马忠骏与当时著名的文人墨客撰文、吟诗、作画,抒发其思想情感,并将诗文编辑成册,定名为《遁园杂俎》,并刊行。《遁园杂俎》有文集两卷,共25篇;诗集10卷,共117首。这是研究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历史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据讲,张学良将军来哈尔滨时,都要到马家花园来看望马道台。
1931年,东北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马忠骏的爱国精神表现尤为突出,日伪当局为了利用他的声望扩大影响,千方百计拉拢利诱,均遭到他严辞拒绝。他不仅保持民族气节,不同日伪政权同流合污,还大力支持马占山、李杜、冯占海等东北军爱国将士抗日斗争,秘密捐款并掩护抗日人员活动。为此,日本宪兵队曾将他逮捕入狱。在身陷囹圄之时,日寇对他软硬兼施,但他从容自若,坚强不屈,一再告诫家人:“千万不能给伪政权当差”。日寇慑于他身为东北政界元老,德高望重,不敢加害于他,只好勒索重金释放。他出狱后,“宁居乡里,不事日本”,全家迁居遁园。每年的正月初五,他都把子女召集到一起,告诫他们:“不要忘了我们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就要保持中华民族的气节,就要对祖国忠贞不渝”!因此,他拒绝女儿马淑芳嫁给伪满大臣韩云阶,阻止儿子马维圃去日本宪兵队工作,还让其长子马维邦、次子马维方和孙子马佩琏等到克山务农。
解放前夕,当李兆麟将军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时,他非常悲痛,联名为其治丧和送葬。为支持东北的文化建设,他把自己珍藏数十年的古籍、文物献给了筹建中的东北图书馆。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的四个子女先后参加了解放军和志愿军。“土地改革”运动开始之后,马忠骏因自己身为旧中国风云一时的官吏和拥有大量土地而顾虑重重。中共哈尔滨市委根据实际情况和党的政策,征得中共中央东北局李富春、陈云同志的同意,作出决定:把他的成份定为实业家,采取保护的政策。对“马家花园”,哈尔滨市长刘成栋(东北农学院第一任院长刘达)签发了“军民人等不擅自损毁或占用”的证明书加以保护。1956年5月,马忠骏当选为哈尔滨市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57年6月1日,因病逝世于哈尔滨,安葬于遁园生圹,终年88岁。



马家浜遗址的发现过程
答:按照以往的学术惯例,各种遗址文化大多是以首次发现及发掘地命名的。但马家浜文化却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它的首次发现地并不是马家浜,而是在嘉兴市桐乡县一个叫罗家角的地方。桐乡县地处杭嘉湖平原中部,罗家角在县西石门镇的东北约2公里的地方。遗址北临大运河,南依罗家角村,有小河自罗家角...

马氏起源
答: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此后,马家后代又在西汉武帝时期从马服迁到了当时的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定居下来,所以《姓谱》一书中记载说,“马”姓的发源地是扶风。2、据《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

中铁二局成都马家花园多宗地未开发原因
答:1、政策法规限制:根据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土地开发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定。在某些情况下,政策法规的变化会影响土地的开发进度。2、资金问题:土地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包括土地购买、基础设施建设、楼盘建设等。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开发商无法按计划推进土地开发项目。3、开发商决策:开发商会根据...

马姓起源和来历是什么?
答:此后,马家后代又在西汉武帝时期从马服迁到了当时的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定居下来,所以《姓谱》一书中记载说,“马”姓的发源地是扶风。 后来,马服氏又省文简化为单姓,称马氏。该支马氏族人主要居住在赵国都城邯郸一带,后逐渐迁往各地,世代相传至今。2、源于改姓 出自汉朝大司徒马矢氏...

马姓起源和来历是什么
答: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此后,马家后代又在西汉武帝时期从马服迁到了当时的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定居下来,所以《姓谱》一书中记载说,“马”姓的发源地是扶风。 后来,马服氏又省文简化为单姓,称马氏。该支马氏族人主要居住在赵国都城邯郸一带,后逐渐迁往各地,世代相传至今 ...

为什么马占鳌能够成为西北马家军的起源?他是怎么发迹的呢?
答:西北马家军占据了西北诸省,成为了民国期间举足轻重的军阀力量。西北诸马中,尤以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甘肃马鸿宾三人的地盘和实力最为强大。而西北马家军,都起源于马占鳌。西北三马 西北马家军在军阀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都是出身回族,均信仰伊斯兰教。马家军的起源马占鳌也是如此。马占鳌,字...

马姓的来源和历史
答:一、来源 1、氏族起源:有一种说法认为马姓起源于氏族制度。古代部落社会中,部分氏族以马为图腾,因而取马为姓氏。这种说法认为马姓的人们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并以马作为氏族的象征。2、地名起源:另一种说法认为马姓源于地名。古代一些地区以“马”为地名,例如马坊、马头、马家等地,当地的居民因...

新都马家大仙庙会举办吗
答:请看本地公告为准。马家庙会起源于明代,群众为纪念祠山大帝,祈祷风调雨顺,以农历的二月初七、二月初八、二月初九三天作为庙会日,(俗你二月初八马家庙庙会会场)。此时正是农村中一年中春耕春种开始之际。举行庙会祭祀活动,一是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人口平安;二是籍此进行农业生产资料的交易...

马家花园13号院好久拆
答: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马家花园13号院不会拆。因为马家花园13号院位于成都市金牛花牌坊,总占地面积23000,共计房屋154户,小区物业公司为业主自筹物业,没有拆迁的计划,所以马家花园13号院不会拆。

重庆的地名的由来?
答:谢家湾、肖家湾,一家占住一湾。 假如你从两路口赶车去杨家坪,要从好几家门前过呢。车开出去一会就到了王家坡,接下来是肖家湾,刚走出肖家湾,售票员已经在喊马家堡了,还没有来得及喘气,袁家岗又到了,最后还要经过谢家湾,才最终胜利到达杨家坪。赶一次车好像一次宗族的巡礼,这不是折磨人吗? 大概在农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