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军打仗真的会有武将单挑吗

作者&投稿:彤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历史军事名人故事~

1、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
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巨鹿之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
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兵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乌江边自刎。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霸王”一词源自项羽。
2、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为大将军卫青之甥。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而回,歼灭匈奴11万多人,降服匈奴4万余众,开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他作战勇猛,是一位军事天才,
汉武帝曾劝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不至学古兵法。"汉武帝为奖励他的军功给他建造了豪华的宅第,他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3、卫青
卫青,西汉着名将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字仲卿。系县吏郑季与平阳侯府中婢女卫氏的私生子。幼为家奴,饱尝酸辛,及长,为侯府骑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异父姊卫子夫得幸武帝,始以卫为姓,入宫当差。
不久被武帝升为建章监、侍中,迁大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车骑将军率万骑出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击匈奴,进至龙城(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境),斩获700人,受爵关内侯。

4、班超
班超(32一102),字仲升,东汉名将、外交家。扶风安陵(属今陕西咸阳)人。班彪子,班固弟。永平十六年(73年)从窦固击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杀匈奴派驻鄯善、于阗之使,废亲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巩固汉在西域的统治。
建初三年(78),他率疏勒、于阗等国兵大败姑墨(今新疆阿克苏一带)的侵犯,又上疏请兵,欲平定西域。
5、孙膑
孙膑,战国时期着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
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时威王正图与魏相争,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
任之为军师。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赵攻魏属国卫而命庞涓率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出兵8万救赵。孙膑以己初至齐国,尚无威望,且防庞涓警觉,仅以军师身分坐镇指挥。

中国国防的历史有:
1、洋务运动。
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2、北洋水师的成立。
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
3、黄海海战。
1904年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的鱼雷艇偷袭驻旅顺口外锚地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双方在旅顺港外都制定了相应的水雷封锁战术,双方有多艘战舰触雷沉没。
4月18日俄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触雷沉没,舰队司令斯捷潘·奥西波维·马卡洛夫遇难,从此俄军丧失了争取黄海制海权的自信心。

4、威海之战。
日本鱼雷艇屡屡偷袭成功。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本的最后一战。结果日本获得决定性胜利,北洋水师在此战中全军覆没,京畿地区顿时门户大开,位于旅顺的日军也展开进攻,连破凤凰、营口、海城、牛庄等地,清军全线溃败。
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向日本乞和投降,派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和谈。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5、虎门销烟(1839年6月)。
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此次战争时政签订的。虎门销烟间接导致了不平等条约给华夏人民带来的伤害(割地赔款)。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国际禁毒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虎门销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威海卫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海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洋水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古代行军打仗时,两军对垒,武将出征单挑,裸身激情带队冲锋只是文学作品的幻想。
事实上,作战时,统帅与高阶武官会处于中军位置,并不会像文学作品中描述的那样排列在两军阵前。
同时,越高等级的官员的保护措施越强,并不会出现影视剧中大将爆衣裸身带队带头冲锋;例如明末袁崇焕部队在于努尔哈赤大军的战斗中,因身披重甲,在乱军激战之中被射中三箭却为受伤。
当然,也有例外,像是明末名将曹文诏,率关宁铁骑支部,在叛军中左冲右突无人可当。。。。。。等等,但凡带队冲锋,史料上都会表明“此人勇猛难当,带头冲锋”之类的语句。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像影视作品中那样堂堂正正的武将离队出来比武的情况,是绝对不存在的。
可追问
望采纳

三国的武将按历史上说真的是万人敌么!
答:万人敌不是这么解释的。《史记・项羽本纪》:“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万人敌:是兵法的意思。称武将为万人敌,是因为武将指挥军队做战。运用比策略、陷阱,战术的运用也较成熟,在上万人的大战中可以起到尖刀作用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是说枪剑只能对付一个人,不值得学,...

刘备入川打刘璋,为何不带关羽赵云张飞,而是带着魏延黄忠庞统?
答:因为有刘备自己啊,打仗不是像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靠大将武力单挑来决定的。刘备亲自统帅,又有庞统,法正辅佐,武将有黄忠,魏延,阵容足够强大了。荆州根本重地,需要关羽张飞坐镇,加上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安排是非常合理的。但尽管如此,打刘璋的实际过程还是超出了预想的难度,兵力不足是最大的问题,另外刘备从川北一个方向进攻...

三国正史上真正的顶级猛将都有谁?为什么是他们?
答:太史慈具备了猛将的各种素质,个人能力突出,武艺高强,还能带兵打仗,太史慈后来投靠了扬州刺史刘繇,与孙策作战,在神亭,太史慈带着一个小卒遇到了孙策及其随从的13骑将领,太史慈毫不畏惧,与孙权单挑起来,注意这可是正史上的记载,真的是单挑,当时孙策夺走了太史慈的手戟,太史慈抢到了孙策的头盔。 太史慈后来被孙策俘虏,并投...

张辽和许褚都是三国时期难得的武将,他们两人谁更厉害?
答:大家都知道,在三国历史上,张辽和许褚都是曹操帐下不可多得的武将,其中张辽还是五子良将之一,呢么他们两个人究竟谁更厉害一些呢?这个要从不同的方面来具体分析一下。首先单从个人的武力值方面来分析的话,我觉得还是许褚要厉害一些。在早期的时候,曹操的贴身保镖就是典韦,典韦的武力值特别的高,...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对《三国演义》人物武力排名,靠谱吗...
答:后来马超在葭萌关跟张飞打斗,那才算是真打,因为张三爷就喜欢打仗发狠,两人最终战成平手,这才是马超真实的实力。 不过,马超也就跟张飞差不多,比起关羽还是稍逊一些。第六名 张飞 张飞跟马超有过交手,双方不相上下,其实把张飞排在第五亦无不可。不过考虑到马超是东汉大将马援的后代,乃世代虎将,张飞一介草民,排...

三国的第一猛将是不是文鸯,文鸯到底有多厉害?
答:此人正是文鸯,他是三国末期横空出世的勇将,是曹魏大将军,扬州刺史文钦的儿子。文家是谯郡人,说到底跟曹家还有些关系,所以也算是半个皇亲国戚。文家尚武,文鸯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曹魏大将军,所以文鸯从小就耳濡目染,对于行军打仗这类事情非常感兴趣。小小年纪的他挂刀出入军营,和士兵们生活在一...

三国第一武将 到底是谁?
答:武力第一:吕布。估计不会有人质疑吧。奉先的武力天下第一,主要体现在他的综合能力,身高九尺,力大无穷,拎起纪灵如提婴儿,要知道纪灵可是三国名将,综合实力前30名以内的,在吕布面前居然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吓人。吕布弓马娴熟,辕门射戟,既需要力量,又需要高超的技能,对于武将来讲,骑射能力出众...

古代的骑兵到底是怎么作战的?
答:骑兵主要战术有以下几种:1、满古歹战术。蒙古骑兵靠它打遍亚欧无敌手。具体打法是:近敌是不冲锋,而是围绕敌阵抛射,若敌前进则撤退,敌人停下就继续抛射,非常类似网游里远攻职业的“放风筝”。2、侧击战术。骑兵在侧翼绕开敌军主阵,攻击薄弱处,或攻击敌阵之间联接处,冲开敌军,制造混乱。3、重...

三国演义里面打仗厉害都有谁啊,请举几个人,谢谢
答:比吕虔,毛芥差不太多,呵呵。再说关羽,没和吕布真正阵前单挑过,和超一流高手的战绩是,拼刀和黄忠,庞德打个平手,但后两者都善射箭,看起来,还是关羽吃亏一些,而且黄忠那么老了,不很说明问题。最令人垢病的是和纪灵打三十余合还不分胜负,而纪灵根本不会是颜良文丑的对手。

袁绍的猛将鞠义,与曹操猛将的许褚,究竟谁的武功厉害?能不能说说?_百度...
答:正史上的许褚算是一个合格的保镖,偶尔也会参加曹操所指挥的战争,作战也极其勇猛,但终究不是带兵打仗的将领,论个人勇武,许褚确实厉害,但是说到行军打仗,许褚应该还是差了不少。说完了正史上的许褚,再来看三国演义中的许褚,许褚在三国演义中算是一流武将,是曹魏阵营中仅次于典韦的头号猛将,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