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东吴的开国之君孙坚是怎么死的?

作者&投稿:鄘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中孙坚到底是怎么死的~

孙坚在与黄祖的战争中中箭身亡。
据《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初平三年,(袁)术使(孙)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
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复与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将星就此陨落。

扩展资料:
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
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历史评价】
洪迈:“董卓盗国柄,天下共兴义兵讨之,惟孙坚以长沙太守先至,为卓所惮,独为有功。故裴松之谓其最有忠烈之称。然长沙为荆州属部,受督于刺史王睿。睿先与坚共击零、桂贼,以坚武官,言颇轻之。及睿举兵欲讨卓,坚乃承案行使者,诈檄杀之,以偿囊忿。南阳太守张咨,邻郡二千石也,以军资不具之故,又收斩之。是以区区一郡将,乘一时兵威,辄害方伯、邻守,岂得为勤王乎?刘表在荆州,乃心王室,袁术志于逆乱,坚乃奉其命而攻之,自速其死,皆可议也。”
萧常:“自董卓称乱,四方倡义而起者非一,然皆负恃其众,因之以自封殖,卒无一人婴其锋者;独坚一战而败之,遂使西走,修复园陵,祗祀庙社,此其忠义奋发,岂袁、刘辈可同日语哉!惜其孤军无继,功弗克就,而其志有足尚也。”
郝经:“破虏以雄才壮略,遭汉衰末,慨然有拨定之志。崛起吴会,陵蹈中原,讨灭黄巾,劝诛董卓,识度远矣。逮卓废立劫迁,奋其忠烈,以偏师追亡逐北,使不敢东。修塞园陵,保完汉玺,威震函洛,向非袁术掣肘,扶义而西,汉未必亡。”
王夫之:“孙坚之始起,斩许生而功已著,参张温之军事,讨边章而名已立,非不可杰立而称雄也;奋起诛卓,先群帅而进屯阳人,卓惮之而与和亲,乃曰:‘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吾死不瞑目。’独以孤军进至雒阳,埽除宗庙,修塞诸陵,不自居功,而还军鲁阳。当斯时也,可不谓皎然于青天白日之下而无惭乎?故天下皆举兵向卓,而能以躯命与卓争生死者,孙坚而已矣。其次则曹操而已矣。”
罗贯中:“谁道江南少将才?明星夜夜照文台。欲诛董卓安天下,为首长沙太守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坚(东汉末年割据诸侯)

孙坚在与黄祖的战争中中箭身亡。
孙坚,据传为孙武的后代,于汉末征讨黄巾有功,被拜为长沙太守。董卓乱政之际,孙坚为“十八路诸侯反董卓”中的一路,作为诸侯联军的先锋,表现得十分活跃,但因袁术存在私心,拒不发粮,而被董卓的大将华雄击败;并且华雄杀了孙坚的大将祖茂。
后董卓迁都长安,孙坚进驻洛阳,意外发现传国玉玺,遂起私心,藏匿玉玺返回,不料事情泄漏,因此与袁绍、刘表结仇。 不久,孙坚在与刘表手下黄祖的交战中,中埋伏而死。

扩展资料

萧常:“自董卓称乱,四方倡义而起者非一,然皆负恃其众,因之以自封殖,卒无一人婴其锋者;独坚一战而败之,遂使西走,修复园陵,祗祀庙社,此其忠义奋发,岂袁、刘辈可同日语哉!惜其孤军无继,功弗克就,而其志有足尚也。”
郝经:“破虏以雄才壮略,遭汉衰末,慨然有拨定之志。崛起吴会,陵蹈中原,讨灭黄巾,劝诛董卓,识度远矣。逮卓废立劫迁,奋其忠烈,以偏师追亡逐北,使不敢东。修塞园陵,保完汉玺,威震函洛,向非袁术掣肘,扶义而西,汉未必亡。”
王夫之:“孙坚之始起,斩许生而功已著,参张温之军事,讨边章而名已立,非不可杰立而称雄也;奋起诛卓,先群帅而进屯阳人,卓惮之而与和亲,乃曰:‘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吾死不瞑目。’独以孤军进至雒阳,埽除宗庙,修塞诸陵,不自居功,而还军鲁阳。当斯时也,可不谓皎然于青天白日之下而无惭乎?故天下皆举兵向卓,而能以躯命与卓争生死者,孙坚而已矣。其次则曹操而已矣。”
罗贯中:“谁道江南少将才?明星夜夜照文台。欲诛董卓安天下,为首长沙太守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坚

孙坚去世的时候只有36岁,他去世的时候曹操也才36岁,刘备也才30岁。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孙坚英年早逝,那后来的三国鼎立,争霸天下,就应该是孙坚、曹操、刘备他们三位的事情。

孙坚的祖上,就都是在吴地做官的。在父辈、祖辈们的帮助下,孙坚十分轻松的就进入当地的县衙,成为了大汉王朝的一名公务员。

17岁的时候,孙坚和父亲一起,乘船前往钱塘,结果在半路上就遇到一伙强盗抢劫财物,坐地分赃。当时在场的大人们都被吓得不敢说话,可孙坚才17岁,就敢手握钢刀直面强盗,还做出正在指挥官兵包抄这伙强盗的姿态。这可把强盗给吓得,还以为真的有官兵来围剿他们,连忙四散而逃。

这件事情过后,孙坚的名声鹊起,等回去后就被郡守封为校尉,没多久又担任郡司马。

郡司马一职,放到现在就相当于地级市的军分区司令,这可是副师职,大校军衔的职务,孙坚可谓是年少得志,小小年纪就身居高位。

虽然年轻,但孙坚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过18岁的年纪,他就在地方上募集了上千壮士,还真的带领着他们平定了当地的叛乱。他也因此又被任命为县丞,放到现在那就是常务副县长,妥妥的副处级干部。

黄巾起义爆发后,孙坚就跟随朱儁镇压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孙坚的战绩,让很多人赞叹,他也因此被派到各个地方上去平定叛乱,在他32岁的时候还被派到长沙担任太守,去平定叛乱,而后便因功,被封为乌程侯。

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他们的梦想都是封侯,可即便是李广,到他去世的时候都没能实现这一梦想,可想而知封侯的难度有多大。然而孙坚仅仅32岁就被封侯,这就足以看出孙坚的能力有多么的厉害。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孙坚麾下的部队,可以说是战斗力最强,战绩最好的。但可惜各路诸侯之间心怀鬼胎,最终导致董卓烧毁了洛阳。

当孙坚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立马率兵追击,成为了第一位进入洛阳的诸侯,在机缘巧合之下他还得到了传国玉玺。

董卓逃往长安后,各路诸侯的野心便纷纷暴露了出来。这让孙坚十分失望,于是就领兵返回江东。在191年,袁术为了削弱袁绍的实力,于是他就命令孙坚,去进攻倒向袁绍的刘表。

对孙坚来说,他也确实是想得到荆州,扩大地盘,增强实力。于是他就率领着江东子弟,向刘表发动了战争。但他没想到的是,刘表的部将黄祖会诱敌深入,引诱孙坚追击,最终黄祖趁着夜色的掩护设下埋伏,一举打败孙坚,并射杀了孙坚。

就这么的,年仅36岁的孙坚,就战死在了荆州。



孙坚在结束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失败之后,回东吴的途中被刘表的部将黄祖截杀,死于乱箭之下。因为,他从洛阳带回了传国玉玺。可谓“怀璧其罪”,死的很悲催!

孙坚是在攻打刘表的时候,不小心中箭死亡的,十分可惜。

是在一场战争中中箭身亡的,他去世的时候还是比较年轻的,如果他还在的话,应该还是可以称霸天下的。

孙坚征讨刘表的时候被暗杀,后来在孙权上位以后,也追封为武烈皇帝,在当时地位也是非常高的。

孙策和孙权什么关系?
答: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2、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孙权称帝后,为何只将孙坚追封为君王,孙策只是王爷?
答:在中国古代,所有的开国之君都会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所以孙权追封孙坚为皇帝这一点不存在争议,争议最多的还是在他哥哥孙策身上,吴国能立国,功劳最大的就是孙策,可以说是他一手打下来的江山,连他们的父亲孙坚也比不上孙策,但孙权称帝后却只封孙策为长沙桓王,在这一点上就招来了很多争议。对于...

历史上真实的孙坚是个什么样的人?都经历了什么?
答:这块玉玺上溯到汉末“十常侍作乱”之时,据说是汉灵帝的“阿父”大太监张让在逃出宫时丢进了一口井中,后来被“十八路诸侯”之一的孙坚给捞了出来。由于孙坚沾染了传国玉玺的五彩天子之气,所以他的长子做了江东霸主,次子做了东吴开国大帝,三分天下有他老孙家的一份可谓绝非偶然。而孙坚的武功在演义和小说当中也...

孙权当政,哥哥孙策子孙的结果都如何?
答:孙权称帝一般来说,开国之君建立帝业后,都会追封自己的上一辈到祖一辈的先人为皇帝,这个只是追封,只是个形象,人都死了,并不会对后来的政权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孙权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考虑,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1、担心引发权力斗争。孙权的位置是兄终弟及继承而来,但是按照封建传统继承制度则是父死...

孙权称帝时,追封父亲孙坚为帝,为何不追封哥哥孙策?
答:还有就是当时天下三分,自己的国家在那个时代还是随时能够被攻打。如果说追封哥哥孙策的话那么,按理就应该让孙策的儿子来继承皇位,之后就肯定会有人要说孙权是不应该来做这个皇帝,国家刚刚创立之时最忌讳的就是君臣不一心。不仅国家外部可能随时战争,内部如果朝政混乱的话,那么肯定就会让这个国家陷入...

孙策奠定孙吴基业的原因是什么
答:然而关于孙吴的奠基者,长期以来却莫衷一是,人们一直都没有得出确切的结论:有人说是第一位国君孙权,也有人认为当推孙权之父孙坚。其实,拨开历史的厚厚黄沙,我们会发现,孙坚、孙权二者皆非,孙坚长子、孙权长兄孙策才是东吴国家基业的真正奠基者,孙策是被历史这堆无情黄沙所深深掩埋的一位真正的开国英杰。群雄鏖战中...

东汉末年各诸侯割据领地及手下的文臣武将,越详细越好,谢谢
答:7、曹髦:曹丕的孙子,曹操的重孙,曹魏的第五位君主。8、曹奂:曹操的孙子,曹魏的最后一位君主,曹芳的叔叔。9、司马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儿子,西晋的第一位皇帝,结束了三国纷争的局面。10、孙坚:在讨伐董卓时,孙坚就是一股独立的势力。11、孙策:东吴的开国君主,为东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朱治是什么人?孙坚的得力部下,东吴的开国功臣
答:说到东吴的创始人,咱们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江东猛虎孙坚。而本文要讲的,则是从孙坚时代就为东吴效力的将军,他则是东吴老将朱治。朱治何许人也?朱治字君理,是丹阳故鄣人。他呢一开始是县中的小吏,后来被察为孝廉,这就算是正儿八经的步入官场了,随后州中任命他做从事,而在这时候,他...

三国中魏蜀吴各君主都是谁
答:魏国的君主分别是有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蜀国的君主分别是刘备、刘禅、吴国的君主分别是孙权、孙亮、孙休、孙皓。 一、魏国君主简介 1、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