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香港TVB为何逐渐衰落了?

作者&投稿:澄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曾经的荧屏霸主,TVB的港剧为何逐渐没落了?~

曾经风靡内地的港剧,如今怎么没落了?什么时候?
你的回答可能反映了TVB的现状。很多人感叹:“不知从何时起,TVB越来越远离我们的视线。”
根据TVB2016年财报,2016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3%,至19.64 亿港元;营业利润则下跌30%,至3.26亿港元;其中期业绩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暴跌超过七成。
TVB业绩下滑情况在去年下半年并未得到好转,并在12月发布了三十年来首次盈利预警,市值比11年缩水45%,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跌55%~65%。
虽然近年来内地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无论是电影票房还是影视剧收益都在飙升,但剧集曾经风靡内地的TVB收入在过去10年里几乎停止了增长。

落寞影视帝国的黄金时代1983年,亚洲卫视出品的《大侠霍元甲》、《陈真》等登陆内地,这是港剧首次引进内地,此后TVB(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推出的《射雕英雄传》、《上海滩》等电视剧引发了内地观众对港剧的追逐。“TVB”也因此成了港剧代名词。
在当时,港剧风靡全国,无论是金庸剧、宫斗剧、伦理剧或职业剧,风头都一时无两。不少人成为港剧迷,提起各种桥段津津乐道,甚至还产生了“TVB”体。

最初热播的港剧大多是古装武侠剧。例如:
《神雕侠侣》

《鹿鼎记》

《射雕英雄传》

《天龙八部》
虽然现在看来这些武侠剧的制作、服装都较为粗糙,但胜在感情充沛淋漓,总会让人看到那股诚挚动人的力量。到后来,宫斗类、刑侦类题材异军突起,渐渐取代武侠剧,如TVB人气演员欧阳震华主演的《谈判专家》、《法证先锋》,蔡少芬、佘诗曼等主演的《金枝欲孽》等……爱过港剧的人,一定记得“做人嘛,最重要是开心!”也会争相使用其中的经典台词: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TVB,可以说已经成为整整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但随着老一辈演员、编导退出电视圈,多个市场兴起等诸多原因,近几年的港剧逐渐沦为“小众”。纵观这几年的TVB,虽然剧集不断,但能拿得出手的也是少之又少。如今,TVB仍在苦苦支撑,寻求改变。
港剧已死?TVB为何辉煌不再经济低迷 广告收入减少成业绩下滑关键
TVB 2016年财报数据显示:由于香港经济疲软,尤其作为广告大户的零售和消费品行业低迷,今年上半年TVB在香港地区的收入同比下降7.72%,远高于整体2.54%的下滑幅度。
TVB上半年包括广告在内的电视广播收入12.16亿港元,占总收入的六成以上。作为主要阵地的香港广告收入减少无疑是TVB业绩下滑的关键。TVB中期报告显示:市况低迷使上半年香港整体广告开支下跌约20%,致使公司地面电视广播的收入下跌了11%。
即便是今年的大热门——里约奥运会,TVB也未能收回播放成本,缺口总金额高达1.5亿港元。
除此之外,财报还显示,香港猖狂的盗版及各类在线娱乐平台(主要指在线流媒体)的激烈竞争也成为TVB重振的挑战。
内地影视发展快 TVB市场份额受挤压
对于TVB面临的困境,唐德影视分析师隋小晓表示:“其实不是TVB不行,而是内地的影视市场发展太快了。”
内地电视剧投资进入“亿元时代” 香港市场无法企及从2011年开始,影视公司排队上市,各路热钱争相涌入,投资过亿乃至数亿元的大剧纷纷上马,越来越多的作品以“知名导演+豪华阵容+高科技+高投资”的组合出现,电视圈已经一脚迈入了“亿元时代”。
而2016年电视剧市场号称投资过亿的电视剧近20部,其中包括《鬼吹灯》、《青云志》、《幻城》、《白鹿原》等作品,与此同时,优质网络剧价格节节高涨,《幻城》、《花千骨二》都已经超过500万一集,《如懿传》被某视频网站的买断价格,达到900万一集,总共卖出15个亿。

资深文化评论人韩浩月认为:
电视剧市场繁荣,要想实现优质作品输出,大投资是必不可少的硬性条件。HBO作品《权力的游戏》第一季试映集花了1000万美元,后来每集成本在450万-600万美元之间,只要钱不是浪费在不该花的地方,而是用在故事内容与画面上,花大成本制作出可流传的良心大剧是值得的。
而这些投资数额是香港影视剧市场目前所达不到的。
内地网剧投资效益高 香港经济低迷易形成“赔钱”恶性循环目前内地网剧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广告收入、直接的用户收入(如会员费等)和内容收入(即将自制剧作为独立的内容进行售卖)。
2015 年,网络剧广告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了 2.56 倍。虽然付费会员收益比重增加,广告业务占比呈现萎缩之势(2015 年上半年占比为 23.19%,2016 年上半年占比 15.5%),但目前广告仍是网络剧收益的重要来源。
与内地网剧不同的是,TVB乃至整个香港影视公司拍摄的影视剧缺乏很好的投资收益率,拍摄成本高昂,缺乏庞大的收视群体,也没有网络付费会员。再加上近几年香港经济低迷,广告等收益下滑严重,投资人、电视台、演员、编剧、导演都挣不到钱,赚不到钱就没有更多的资本投入,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港剧还受到2015年广电总局“限外令”的影响,从2015年4月开始,TVB剧集需走“先审后播”程序,即在全部剧集播出完毕并通过审查后才能在网站上架。这就意味着今后网友将不再享受边播边看的同步观港剧体验,而要等播完之后,慢慢收看整套剧集。这无疑对TVB收视率的提高没有好处。
今年50岁的 TVB 未来价值何在?过去几年间,TVB 也有做不少新的尝试,例如面向东南亚、中国内地和美国等市场推出 TVB Anywhere 移动端 app,提供在线内容观看服务。
同时也推出了收费服务。2016年 4 月,TVB 面向香港市场推出 MyTV SUPER 收费服务,这是此前推出的免费版电视盒子 MyTV 的升级版本(相比 MyTV,收费版将提供更多电视频道和节目内容)。
此外,TVB 也在更积极地拥抱内地市场,一系列 TVB 热门剧集被改编成电影在内地上映,去年上映的《使徒行者》电影版就取得了 6 亿票房的不俗成绩,并和腾讯旗下的企鹅影业共同开发《使徒行者》续集,TVB另一经典剧集《创世纪》的电影版也将和爱奇艺联手翻拍。

TVB 过去 50 年积累下的庞大片库,如今同样具有很高的 IP 价值,这可能是 TVB 尚能一搏的筹码。
对此,唐德影视分析师隋小晓表示:“有TVB的版权库,加上捆绑的优质导演、编剧资源,依靠内地的资本市场,以及TVB多年来累积的忠诚受众群体,TVB的演员是经历过演技打磨的,可以充分和风头正劲的‘小鲜肉’结合,取长补短,碰撞出火花,还是有机会分享内地高速发展市场的蛋糕的。”
除此之外,近来由于引得各大资本角逐,也使其再次成为焦点,虽然此次股权争夺战尚未尘埃落定,但今年50岁的TVB显然不希望自己以这样的形式博眼球。
如何才能让内地观众再次爱上港剧?这可能将成为TVB对未来发展的思考重点。

我倒不觉得TVB没落了,所谓的TVB没落只是因为广电总局在十几年前禁止港台剧在黄金时间播出,2015年后又要求所有境外剧先审后播,港剧审核的进度比韩剧还慢,还不准播国语版,只准播粤语版,导致在大陆看港剧的人减少。
2017年TVB跟大陆的视频网站合作,《盲侠大律师》、《使徒行者2》、《溏心风暴3》作为合拍剧得以同步更新,掀起了看港剧的小高潮,可见港剧并没有没落。
其实港剧在海外还是很有市场的,类型也比大陆剧多,大陆剧不准有鬼,不准有婚外情、不准有官商勾结、不准显示查案细节,这些港剧通通都没限制。TVB的资金也比以前多很多,2015年9月好莱坞的华纳公司正式宣布,他们已经跟拥有中国政府背景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华人文化)合作,联合成立一家名为“旗舰影业”的娱乐有限公司,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所领导的财团将占据旗舰影业51%的股份,这其中TVB将占据10%,华纳公司拥有剩余49%的股份,也就是说以后TVB的艺人将有机会拍摄更多的电影。

TVB这几年在逐渐落幕,客观上反映出一个事实,就是人才流失很严重。台里演员青黄不接,能够挑起大梁演员越来越少,没有昔日鼎盛时期那么多。除了实力不足之外,还有别的原因。

竞争对手太强


过去香港娱乐圈十分发达,TVB一家独大,演员除了这家公司,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就连不少内地人,都纷纷来到这里发展。然而随着内地经济逐渐发展,娱乐圈变得格外发达,不少大型娱乐公司纷纷成立。各种影视剧横空出世,并且人们对于电视上看电视剧需求量,不像过去那么大。有些人更看在手机看电视剧,竞争对手空前增加,对TVB影响力增加。






实力逐渐衰退

如今台里的“金牌编剧”数量,也在逐渐的减少,相应影响台里剧本质量。现在电视剧有穿越剧、偶像剧、言情剧、伦理剧、古装剧等,TVB依然没有做出太大调整,导致观众看的心累。不追求创新,没有接受新鲜事物,败坏观众对其好感。


没有支柱演员

早在十几年前的话,TVB那个时候,可是不缺演员,香港有好多演员可都是TVB出来的。像蔡少芬,郭可盈,佘诗曼,黎姿,林峰,吴卓羲,陈豪等,那个时候台里不缺少演技好的演员。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台里的艺人,随着合约到期,纷纷选择离开。


不少老艺人离开之后,就没有再回来,像汪明荃这样的,真的是少数。大部分投身到电影行业,或者转战来到内地市场,各自有各自发展方向。







对于TVB来讲,想要重新塑造昔日的辉煌,困难程度相当大。如果不作出改革,面临困难会更多。需要改善东西真的太多,除了挖掘新的艺人,还要注意找到好的编剧,才能让企业再度延续活下来。



原因有很多:
第一,市场小,观众群缩小,港 人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减少看本地电视,这点从收视率上能反映出来,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追剧,只是改为追外地剧集,有见及此,TVB当时买了不少外地剧集,如恋爱世纪、蓝色生 死恋等外剧配上粤语来稳定收视。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配音剧的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在播剧,经常是外剧播完一年后才在港播出,观众渐渐没有在TVB上看外剧的兴趣。最后导致观众群缩小,收看的人少了直接影响收入。
第二,是制作不如高峰时期,剧集质素下降。TVB的主要对手ATV在90年代后期就减少了港剧的制作,导致TVB放软了手脚。加上上面说的因为观众群少了,所以投入制作的力度大不如从前,过往舍得出外取景拍戏,2000年之后逐渐以搭景代替,如此一来对比外剧更相形见拙。
第三,被针对。港剧在90年代后虽然在本地开始呈颓势,但在内地却很受欢迎,以至于到今年还是90后甚至00后的童年回忆。但大概在二十年前上面禁止港 台 剧在黄金时间播出,本地还可以同步网橎的,2015年后进一点要求所有境外剧先审后播,港剧 审 核的进度比外剧还慢,导致在内地看港剧的人减少。内地年轻一代对TVB的印象仅停留在童年的剧集上,同时内地制作了大量的影视剧,港剧又一次相形见拙,于是觉得TVB衰落。
其实TVB想过很多办法开源节流,例如拍“合拍剧”,但合拍剧的口碑普遍不佳。面对未来越来越严峻的竞争,TVB只有想好对策才能突出重围。

又不是近几年开始的!准确的说是2004年以后就开始大幅度的质量下降!可能演员的酬劳高起来!而相对道具的质量下降了!90年代的任何电视剧道具都是很精致,无论道具服装头饰就连座椅板凳做的都很细致!哪像2000年以后,什么都变了,尤其刚才说的道具服装等真的太差了,完全比不上90年代,有种大楼变积木,金碗变瓦罐的感觉!演技没变化,只是道具真的太差太差,让人看不下去!2004年后让我看的进去的戏不多,也就金枝欲孽,巾帼枭雄,公主嫁到,大太监看的进去!其他一概看不下去,尤其是现代剧,我一部都看不下去,能看下去的都是古装剧!

广告商都去了平台,那个电视启不衰落?

怪就怪老板把艺人当榨汁机渣干了 谁还愿意干啊 不如打工工资了

近年来,香港TVB为何逐渐衰落了?
答:有些人更看在手机看电视剧,竞争对手空前增加,对TVB影响力增加。实力逐渐衰退 如今台里的“金牌编剧”数量,也在逐渐的减少,相应影响台里剧本质量。现在电视剧有穿越剧、偶像剧、言情剧、伦理剧、古装剧等,TVB依然没有做出太大调整,导致观众看的心累。不追求创新,没有接受新鲜事物,败坏...

八九十年代TVB电视剧横扫大陆,为何近些年TVB衰败了呢?
答:一、资金不足 近几年TVB的收入很不理想,也没钱投入大剧的创作,而现在内地、韩国的电视剧和美国电影的大制作都给TVB造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资金不足也导致了人才的流失,艺人在内地捞的金比在香港高很多工作还很轻松。所以现在TVB的艺人都有来内地发展的趋势,内地的观众也很欢迎香港艺人,比如王祖蓝...

曾创造过收视神话的TVB,它到底为何会衰落至此?
答:TVB之所以会没落,最主要的有三个原因,一个就是人才流失,另外一个就是,TVB几十年的老式结构没有改变,还有就是内地影视业迅速发展。第一,TVB现在已经走到了衰落的境地,之所以会衰落,就是因为人才流失。人们观看TVB以前的经典之作会发现里面的演员大部分都是很有才气的人。并且每一个演员无论是配...

TVB现状:600位艺人失业领救济金,从千禧年后TVB为何就没落了?
答:TVB没落的原因其实有很多,我一一为大家来解释。01、内地娱乐产业链兴起。TVB属于港娱的一部分,也算是当年港娱的中坚力量,出了很多非常不错的作品,当年的TVB可以说是一块金字招牌,而在千禧年也就是2000年后TVB就慢慢开始没落了。内地娱乐兴起其实对于整个港台娱乐打击都是非常大的,内地娱乐兴起其实是...

香港TVB快要撑不住了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在艺人严重流失,管理固步自封,资金逐渐短缺,形式缺少活力等等多重因素的打击下,TVB已经危机重重,虽然近期进行了改革,但效果并不明显,TVB若要重振旗鼓,真要改头换面才行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然也包括文化 娱乐 软实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台湾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华人地区出类拔萃,相应...

从辉煌到逐渐没落,港剧为何会沦落至此?5位TVB老戏骨给出了答案_百度知...
答:凭借“香港小姐”与“艺人训练班”两个大项目,为TVB自家源源不断输送“新血液”,那个时代的TVB,用“繁荣”来形容,最贴切不过。 可随着 科技 的日新月异,多个地区、多元化剧集的上线,使得港剧的收视份额被瓜分。 来到近些年,电视剧在播出《使徒行者》后,再难有火遍全网的爆款。 “没落”、“青黄不接”等...

在你看来,为什么香港tvb辉煌不再?
答:首先是因为亚视的停牌。亚洲电视它是香港第一家电视台,也是全球首家华语电视台。制作了众多经典电视剧。但是2000年后,因股权数次易主,以及拖欠员工工资等各种负面消息,收视长期积弱,经营陷入危机,最终消失。还有就是大陆不再引进。小时候各大电视台都在播TVB的剧,毕竟内地制作的优良剧比较少,TVB剧...

tvb 为什么会衰落
答:在我看来90年代后期、2000年前后的港剧其实就已没落,那是因为TVB的主要对手ATV在90年代后期就减少了港剧的制作,导致TVB放软了手脚。现在说的所谓经典包括《大时代》、古天乐版《神雕侠侣》、《创世纪》当年在香港的收视都未如预期。但内地的小朋友们,怡怡是这个时候开始看到引进的港剧,以前没看过这些...

评论丨今天,我们来聊聊TVB为什么会衰落
答:如果这样都算没落的话,那么在我看来90年代后期、2000年前后的港剧其实就已没落,那是因为TVB的主要对手ATV在90年代后期就减少了港剧的制作,导致TVB放软了手脚。现在说的所谓经典包括《大时代》、古天乐版《神雕侠侣》、《创世纪》当年在香港的收视都未如预期。但内地的小朋友们,怡怡是这个时候开始看到...

香港那么多的天王巨星,为什么挽救不了TVB的没落?
答:香港当年被称为亚洲的好莱坞,因为这个地方创作出了太多的经典作品,而TVB则是影视业的龙头。但是,让人唏嘘不已的是,随着内地的经济发展,影视行业也逐渐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随之而来便是TVB的逐渐下滑,为什么香港曾经这么多天王巨星那么风光那么红红,却依旧改变不了TVB的逐渐衰落呢?我们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