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后入涅槃就永远无意识了吗?

作者&投稿:玉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成佛后入涅槃就永远无意识了吗~

不是!
去看《法华经》吧!成佛的法华。
何谓如来:
不来亦不去
不一亦不异
不常亦不断
不生亦不灭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如来者,不入生死,不住涅槃。
佛若不说念佛法门,则万古永同长夜

此之妙法,若如来曾不闻宣,则万古永同长夜,终无有人念佛求生,故叹其难信者。见不信者之自弃,能信者之有缘,令一切众生悲伤绝分,而欣幸得闻故。今之信净土者,皆因佛说而发起也。虽今不信,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故。
——出 净土宗九祖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音拿摩

小乘的涅槃是偏真涅槃,认为生死与涅槃对立。要脱离生死,就要入涅槃,色身意识都消失才行。故小乘被称为“灭色取空”。小乘认为:一旦入生死,入世间,就无法清净,远离涅槃。所以烦恼就是烦恼,菩提就是菩提。

所以,在小乘看来,必须色身意识消失,才能远离生死烦恼。但这样一来,就没法普度众生了。之所以释迦佛能入涅槃还能度众生,就是因为大乘的涅槃可以在生死轮回中。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是大乘菩萨境界。

但小乘认为,只有释迦佛一个人能做到,世上只有一尊佛。

小乘入涅槃后,色身意识消失,就远离了烦恼,没有了外缘,这业的“内因”就无法形成业力了。业种子不起现行了。


所谓善根思想分成三类:一个是众生的善根,所谓凡夫的善根。凡夫的善根,他内心当中所依止的根就是自我意识。就是我们凡夫根据我们心中的名言(就是自己的妄想),捏造一个自我,以自我意识来造善业、或者造罪业,由这个我来造业,最后也是由这个「我」来得可乐的果报、或者痛苦的果报。所以这是我们凡夫的根、凡夫的依止处,就是以自我来当做我们的根。
二乘的圣者所依止的根是空性,二乘的圣者认为「我」是不可得的,所以二乘的圣者他生起无常、无我的智慧,观察我们这一念心是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的,我不可得,就把自我意识消灭了;但是这个心的功能也消灭了。
所以从大乘的角度,认为小乘的空义是「错损菩提」,空得太严重了。也就是说,凡夫的根是太过于执着,对心太肯定,内心当中心随妄转,以自我意识为根本,跟着感觉走,当然是不对;小乘的学者对心是完全的否定,小乘佛法在观心的时候,观察我们这念心是不净、苦、无常、无我,你很容易就觉得心是没有价值的,是一切罪业痛苦的根源,就把心的功能消灭了;大乘佛法在观心的时候,是采取比较中道的观念,是有所破坏、有所建设,大乘佛法认为,在观空的时候,所对治的只是我们心中的名言的执取。
就是说你所破的是我爱执,这个「我」是心中的名言所安立的,这应该破掉;但是心的本性它有无量无边的潜能,可以成就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成就诸佛的功德庄严,这个心的本性它善良的一面是值得肯定、值得开发的。所以大乘佛法认为所谓的不二法门,杂染的作用只要经过适当的调伏,就能够转成清净的作用,所以大乘佛法的空,是强调不二法门,所谓的转识成智。
马鸣菩萨讲一个譬喻说:有一只马,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间起颠倒,变成一只狂马到处乱撞,我们凡夫就认为狂马是我的本来面目,这颠倒的马随着情绪在空间里面到处跑、到处伤人。就是凡夫以自我意识为根,认贼作父,以狂马为本来面目。二乘人看到马不听招呼,这是痛苦的根源,就把马给杀掉,马根本没有价值,你看这只马它什么事也不能做,只会伤人、只会造恶业,所以二乘人对马是比较悲观的。大乘人认为:马本来是很正常的,只是一时的颠倒,不要把它杀掉,它没有错,错在它虚妄的狂性,我们如果能够用适当的方法调治它,马能够变成一匹良马,为我们工作、为一切众生工作。所以就用种种的方便来调伏马的狂性,结果变成一只善良的马,能够生起种种的妙用。所以从马的譬喻来说:凡夫对心太过放纵;二乘人对心太过排斥;大乘法门是比较中道,染净不二。就是说起惑造业是它,但是生起种种波罗蜜也是它,重点是如何调治它,而不是把它破坏、消灭。
你能够对我们的心产生一个不二的观察,那你这个人是具足大乘善根。你知道心不好是来自心中的名言,它本性是善良,是可以改变的。

咯!酒醉时不是没有意识,是意识不清醒,在佛法中属于一种独头意识。
二乘人入涅槃不是无意识,是暂时压伏住了意识,是不起动意识,是一种抑制住意识的涅槃。
意识是一种被局限了的智慧,也就是用意识去看问题会永远有局限性。当把意识扩大到与智慧正好相等的程度,即正等正觉时,才能叫佛,用术语讲就叫转识成智!
二乘人的能力只处在压伏意识的程度,因为想转识成功就必需先要有伏住或叫掌控住意识的能力,否则意识就不会听从于心愿,有部分二乘人当修成能够掌控意识的能力时,发现如果不使用意识那简直是太幸福了,太清净了,便就势停在了这里,这就是二乘所取的涅槃。
而我们普通人根本就是意识的奴隶,连意识是什么都没有体会,会的只有条件反射,并美名其曰:这叫本能!
部分二乘人之所以选择不转识成智,就是因为当在转识的时候,不愿意面对人们自称的那个本能——习气!而另一部分则选择勇敢面对,努力把自己的不全面改正成全面,只要改正成功,就成就了佛果!
因此,释迦牟尼佛可以来往这个世间八千次,而我们则是有来无回的!原因是我们的智慧是局限的,叫意识,而释迦牟尼佛的意识是全面的,叫智慧!

罗汉有分别心,还活在二元对立中(比凡夫的二元对立心轻多了)。所以罗汉认为有生死,就有不生不死的涅槃,这个叫偏真涅槃,是二元对待的涅槃。不是佛和8地菩萨证到的大涅槃,超越二元对立的真涅槃。
所以,阿罗汉是取色灭空,色身彻底消失(相对于生死轮回中的六道凡夫的色身),叫灰身泯智。
因为他认为只有色身彻底消失,才会不再轮回六道,但这样一来,他也再无法度众生了。所以,大乘佛法教我们:宁堕地狱,不成罗汉。堕地狱还有出离的一天。
所以阿罗汉智慧不足,认为生死是相对的,不是死就是生。
大乘佛法告诉我们:淤泥方生红莲,烦恼本是菩提。故能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真正的禅定是静中有定,定中有静。禅定时,对外界清清楚楚,一念心性了然分明。而阿罗汉的禅定是要么动,要么静。静了就不知动了。所以小乘圣人不度众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不是他不度,而是没法度。

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区别在什么地方? 根本区别不外乎三点:第一就是【行愿】的不同。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普贤菩萨代众生受苦;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三十二应等,无不显示了大乘佛教的拯救精神、奉献精神。我们每天在做功课的时候都要发四弘誓愿,这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愿力,也是大乘佛教最具特色的宏大的愿力。《华严经 · 普贤菩萨行愿品》里讲到 “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 ,这是愿力的体现,奉献精神的体现。
在上座部佛教里也有种种利他的教导,种种具体的实践。他们以证阿罗汉果为最终目标。南传佛教国家当然也有一些辉煌的建筑,如缅甸的大金塔。但大多数的寺庙都比较简陋。从这些地方也能体现出愿力的大小,修行的重点不同。南传佛教重视的是每个人【个体的修行】,个人的宁静和精神生活的充实。中国的大乘佛教同样是要追求自身的安宁、安祥、完善。【但是这种完善、安宁、安祥是要在奉献当中来实践】,在利生当中来实行,在行菩萨道的同时来实现。它的先后次第是有一些不同。

第二是【见地】不同。大乘佛教认为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它这个即并不是说不需要有一个净化的过程,而是在超越的过程当中就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平等。从四阿含乃至一切的大乘经典里到处都充满这样的观点。中国有一个成语叫 “ 见贤思齐 ” ,还有一个成语说 “ 比及丈夫我亦尔 ” ,中国古代人以尧舜作为做人的最高榜样,所以又说 “ 人人皆可为尧舜 ”。这是见地的问题,有这种见地才有这样的追求。在禅宗里面特别强调见地,强调见地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见什么呢 ? 就是要当机立断地【承认自己是佛】,你才能有断烦恼破无明的勇气,才能有去掉一切习气毛病的勇气。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离佛很远,我们没有成佛的希望,那么他在修行上的【上进心】一定会受到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告诉我们要立志高远,所谓【见地就是立志】的问题,就是一个【直下承当】的问题。 

第三就是【归宿】的问题。南传佛教徒认为证得涅槃后,关于法身常住还是不常住的问题不加讨论。佛涅槃了以后就是断了生死之流,也可以说是断了生命之流。大乘佛教则认为,佛的法身是常住的。小乘佛教是证【无余涅槃】,再没有任何东西留下来,大乘佛教是要证【无住涅槃】---证了涅槃并不住在涅槃里。涅槃是常乐我净。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那么不住涅槃住什么呢 ? 佛有千百亿化身,化身是为了度众生,所以大乘佛教处处都以众生为怀,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是为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他证得涅槃后还可能到众生中去,甚至到饿鬼中去。所以佛菩萨随类化身,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能进而能出,才名为如来,进而不能出,只名为执空。此是二乘法,不是如来法。意识无所有,般若经已说,唯有分别性,痴人所不知。无分别性者,即是涅槃义。

成佛当然没有意识了。转变为妙观察智了。
这是唯识宗的基本常识。

哈哈,这个问题我也是刚刚有一点觉悟,但是那种感觉是说不出来的,你是修炼的人应该知道。

佛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又是不存在一切时空里的,当年释迦摩尼佛涅槃只是表演给我们看的,当然我们是需要涅槃的,而佛菩萨不用。具足无量无边圆满智慧能力的感觉,就像是怎么说呢。。。。你拥有一切,一切拥有你,你就是他,他就是你,你是万法,万法是你。

什么是涅槃成佛啊?
答:“解脱”,意为远离一切业果。“不生”,意为生死苦果不再续生。“无为”,意为不再造作因缘惑业。涅槃,原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后成为印度古代宗教的通用术语,指通过宗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小乘佛教把“涅槃”解释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意为身心俱灭,一切无有,就是与生死轮回相对...

佛教里说的涅槃就是成佛的意思吗?
答: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也即成佛。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只有到达涅槃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

在佛学里,涅槃、开悟和成佛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
答:涅槃,真正的含义是趣入不生不灭之境。这个不好理解,因此民间一般把出家人死亡都尊称为涅槃,涅槃逐渐成为死亡的代名词。佛陀涅槃,实际上是把成佛度有缘之众的任务完成了,福慧俱足该度应度的都度了,有缘能结缘的也结缘了,一句话,就是完成任务了,可以进入不生不灭之境了。但是不是不理众生...

和尚就是佛,佛说涅槃,不会死,是真的吗
答:六道轮回不爽,生死循环难逃。和尚是佛教在人间的信徒和修行者,修为有高低不同,德行良莠不齐。按照宗教说法,道德高深、修为高绝的和尚才能脱胎成佛、菩萨、罗汉等不同位。和尚是人,在五行轮回内,无法超脱生死。对佛来说,涅槃也是九死一生,那是对抗天道,如来佛祖尚且要步入轮回,其他饿佛的命运可想...

成佛涅槃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成佛了就不管事了,所以大家拜观音拜菩萨很...
答:涅槃是断苦。进入大乘道的第一步就是菩提心,不管众生的成不了菩萨更成不了佛,甚至阿罗汉都成就不了。国人的信仰非常世俗化,拜观音的心态大多是求发财、求平安、许愿等等世俗利益,比较关心的是菩萨是否灵验,不灵验的话就马上去求大仙,求耶稣。至于观音菩萨的慈悲精神,似乎没有多少重视。观世音...

涅槃成佛啥意思
答: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即能息灭一切烦恼,解脱一切生死苦,即名为「涅槃」。涅槃是佛所证得,解脱一切烦恼苦、生死苦,超越一切时空的不生不灭境界。是芸芸众生最应该尽其一生之全力所追求的目标。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佛家说众生的生命(神识)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可是又说成佛入涅槃...
答:佛家所说众生业识自然永恒,不生不灭,自然是生命实相真谛揭示。佛进入涅槃寂灭,自然佛完成众生教育圆满,归向生命究竟永恒的法身清净之中,即涅槃寂灭。并非外道不明就里的断见,消失完结。因此矛盾是外道自己本身不明不了解,而非佛的见证认识本身。 追问: 或者说涅槃的"寂灭",灭的是烦恼而不是...

阿罗汉证得涅槃,不入轮回,为什么?
答:但小乘认为,只有释迦佛一个人能做到,世上只有一尊佛。小乘入涅槃后,色身意识消失,就远离了烦恼,没有了外缘,这业的“内因”就无法形成业力了。业种子不起现行了。所谓善根思想分成三类:一个是众生的善根,所谓凡夫的善根。凡夫的善根,他内心当中所依止的根就是自我意识。就是我们凡夫根据我们...

...伟大的佛陀是什么时候大彻大悟成佛的 成佛后的他还活着吗 他的境界...
答:以此思索,构成四谛说为核心的佛教最基本的教义:即苦谛(人生皆苦)、集谛(苦之原因)、灭谛(彻悟苦的原因,达到“涅槃”的境地)和道谛(通过修道达到“涅槃”的途径)人们通过修行、断惑、涅槃,最终成为阿罗汉(“不生”的意思),而不再堕入人世的轮回。成佛的境界成佛就是成为了世界(存在)...

是不是修到阿罗汉就可以涅槃了 涅槃是不是不用等老死 而可以直接离开身 ...
答:是,只要能够悟入并修行到甚深境界,就可涅槃,不用等老死,这个放下执著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难,想要成佛,你如果修的是“放下”,你就要修到绝对放下的境界才能成佛,如佛对某人所说:当你舍弃一切,舍到不能再舍之时,即是你解脱生死之时。 执著,就是你的六根,如阿难问,我当如何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