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中的实词和虚词有哪些。要有原文...急!!!!

作者&投稿:郦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师说重点实词,虚词有哪些~

师说重点虚词有9条记录
者)
(4)用在句中主语的后面,表示停顿、判断,无实义。《师说》:“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
(3)放在动词或动短语前,组成名文言翻译短语。表示“……的地方”、“……的人”、“……的事物”等。《师说》:“道之~存,师之~存也。”

则)
(8)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可是”。《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耻师焉。”

其)
(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的”。《师说》“郯子之徒,~贤为及孔子。”
(7)恐怕;大概。表示推测、估计。《师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以)
(7)恐怕;大概。表示推测、估计。《师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于)
(3)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师说》:“~其身也,则耻师焉。”

也)
(2)语气助词,用于句中。
3.表语气停顿。《师说》:“师道之不传~久矣,欲人之无惑~难矣。”

乎)
(1)相当于“于”。⒈介绍处所、方向、时间。译为“在”、“由”等。《师说》:“生~吾前。”

之)
(7)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
师说重点虚词参考资料: http://www.wenyanhanyu.com/wenyanxuci/

师说重点虚词有12条记录
族)
②类。《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遗)
②放弃;舍弃。《师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少)
②年轻人;青年。《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长)
(3)年纪大;辈分高。《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道)
(4)启发;事理。《师说》:“闻~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贻)
(1)赠送;送给。《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之。”

解)
(5)排解;化解。《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通)
(9)全部;普遍。《师说》:“六艺经传皆~习之。”

孰)
(4)谁;哪个。《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能无惑-”

复)
(3)恢复;还原。《师说》:“师道之不~,可知矣。”

传)
(3)传授;教授。《师说》:“师者,所以~道受业解惑也。”
(4)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师说》:“六艺经~皆通习之。”

爱)
(1)喜爱.《师说》:“~其子,择师而教之。”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   ③吾师道也:(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 老师)(者也判断句)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结构助词,这)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⑧古之圣人:(的)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无义)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 )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强调,真是;表反问,难道)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④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无】   ①孰能无惑:(没有)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词类活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吾从而师之:   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3.吾师道也:   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圣人,愚,笨拙的人   6.则耻师焉:   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7.小学而大遗: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见其明也:   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10.君子不齿:   齿,表并列。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4.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6.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9.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10.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11.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了   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   1、学于余。   2、耻学于师。   3、师不必贤于弟子。   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人非生而知之者。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省略句   1、则曰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被动   1、不拘于时   所字结构   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重点背诵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通“逗”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词类活用】

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带中括号的那个)-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小学-古:小的方面 今:小学生的学校
众人-古:一般人 今:表示大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ou四声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u二声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的 今:平常的

【特殊句式】

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
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不拘于时-被动,介词结构后置
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
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其可怪也欤-判断句
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后置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判断句
人非生而知之者-判断句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则曰-省略句

[编辑本段]【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
〔3〕受:通“授”。传授。
〔4〕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 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
〔5〕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
〔6〕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
〔7〕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这里作动词用,学习、从师的意思。
〔8〕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
〔10〕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1〕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12〕出人:超出(一般)人。
〔13〕众人:普通人。
〔14〕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1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16〕惑矣:(真)糊涂啊!
〔17〕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18〕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 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
〔19〕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
〔20〕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习,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
〔21〕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论语·季氏》:“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
〔22〕百工:泛指手工业者。
〔23〕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24〕位卑则足羞:(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
〔25〕谀(yú):阿谀、奉承。
〔26〕复:恢复。
〔27〕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齿,原指年龄,也引伸为排列。幼马每年生一齿,故以齿计马岁数,也以指人的年龄。古人常依年龄长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阶级的传统偏见。
〔28〕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29〕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
〔30〕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
〔31〕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
〔32〕苌(cháng)弘:东周 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乐师。
〔33〕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
〔34〕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不必:不一定。
〔36〕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37〕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38〕六艺经传(zhuàn):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经:六经本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
〔39〕不拘于时:不被时俗所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40]生乎吾前:省去“者”
[41]夫庸:哪里。夫为发语词
[42]知:管,过问
[43]其:表推测语气,大概……
[44]欤:语气助词,表感叹
[45]常(圣人无常师):固定的
[46]之徒:这些人
[47]通(习之):普遍
[48]师(吾师道也):名词活用,学习
[49]所以:是用来......的
[50]嘉:赞许
[51]贻:赠送

求《师说》和《劝学》里的虚词解释
答:复、善、兴、假、师说文言虚词:者、所、则、其、以、于、也、乎、之、师说文言实词:传、爱、复、 孰、通、解贻、道、长、少、遗、族、太多了:给个网站(文言汉语网)你去搜索。注意你要看搜索技巧......

师说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虚词
答:(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4. 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4)其...

文言文虚词与实词
答:1. 文言文的虚词与实词有哪些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学习...

师说中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有哪些
答:通假字 1.师者:“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指六经:跟从(他)。 [1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越发。 [16]惑矣:(真)糊涂...

《师说》的词类活用?
答:《师说》词类活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3.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

高中的古文实词和虚词,及句式的归纳。
答:(《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则 1.用作...

...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中重点词句翻译,虚词,实词有哪些...
答:高中文言文《劝学》《师说》《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中重点词句翻译,虚词,实词有哪些且翻译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成瘾食物?百度网友775ea096cc3 高粉答主

师说,过秦论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答:搜索答案 我要提问 师说,过秦论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首页 在问 全部问题 娱乐休闲 游戏 旅游 教育培训 金融财经 医疗健康 科技 家电数码 政策法规 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

文言文里的所有虚词实词
答: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实词:A 1 爱 ①爱,爱护:宽厚而爱人(过) ...

高中语文文言实、虚词的用法
答:高中常见的实词一共有100个,常见的虚词一共有19个,把它们攻克,再进行实战演练:做文言阅读,这个过程就是从理论上升到实践的过程。具体实词虚词我可不能给你打出来,累死人的活。我是高三考生,我用的是曲一线的书,这套教材有详细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