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是否交配过?黑猩猩有没有答案?

作者&投稿:校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到底有没有后代~

貌似没有的

是的,尼安德特人和智人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属于不同的人种,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这意味着他们之间不能自由交配或产生可育后代。虽然这两个物种的基因可以相互交流,但是这种交流受到了限制,因为它们的染色体结构和基因组序列存在差异。
此外,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在骨骼结构、形态特征、文化发展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了它们在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遗传特征等方面的适应性不同,最终导致了它们的生殖隔离。
虽然尼安德特人和智人之间不存在完全的生殖隔离,但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和隔离确实存在。

智人并不是出现在尼安德特人之后,我们与尼安德特人之间在时间域上至少存在约3万年的交集,关于现代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是否有性接触并产生后代的问题一直是人类学界争议不决的问题。                                                                     (左边为尼安德特人模拟复原图,右边为现代智人)

在DNA测序技术未进入遗传学之前,我们普遍认为跨物种之恋会无果而终。大多数知识会告诉我们,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直线,从最开始的爬行猿类,到最终的现代直立智人,我们与尼安德特人是不同的物种,不可能产生后代。然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博士采用DNA测序技术成功证明了智人曾经与尼安德特人结合产生了后代。

根据媒体报道,付巧妹博士和她的同事对罗马尼亚洞穴中发现的4万年前的人类下颌骨“Oaseman”进行了基因测序。由于“Oase man”比乌斯季伊希姆人的年代更近,研究人员推测,其染色体中的尼安德特DNA片段要比后者短。然而,研究结果却显示,“Oase man”染色体中的尼安德特DNA不仅比后者多,还比后者长。这就意味着,“Oase man”的曾曾外祖父母可能是个尼安德特人…付巧妹认为,这样的结果表明现代人类和安德特人之间有性接触并育有下一代,而且产生性接触的时间段很长。(假想尼安德特人现代图)

今天我们将通过科学家对黑猩猩与倭黑猩猩的研究,来分析跨物种之恋对于自然界产生的巨大进化力量。

此前,根据科学家们对黑猩猩与倭黑猩猩的DNA研究显示,二者同属于黑猩猩属但却分属不同物种的两种猿类,换句话说,这是猿类的两个不同物种,与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关系相似。DNA研究显示,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在过去某个时间段曾有过“跨物种之恋”,并通过交配的方式互换基因。

科学家辅助海关工作 意外发现黑猩猩与倭黑猩猩的关系

每年,数以千计的黑猩猩在中非和西非的森林中被捕捉,然后被运到亚洲和中东地区充当宠物或进入动物园,供人娱乐。其中,大多数黑猩猩刚出生没多久,许多会死于途中。在偶然情况下,这种濒危物种会被海关发现并没收,可是接下来他们就不知如何处理。毕竟这些黑猩猩没有机票或标志,根本不知道应被送回哪里。

(著名歌星迈克尔·杰克逊与其收养的黑猩猩)

然而,非洲黑猩猩也有独特的DNA,可以据此被分为四个亚种,分别是西部黑猩猩、中部黑猩猩、尼日利亚-喀麦隆黑猩猩以及东部黑猩猩,每种黑猩猩都生活在非洲不同地区。通过分析65对基因组,就可以确定黑猩猩的大致生存范围。以中部和东部黑猩猩为例,你可以计算出50公里范围内的黑猩猩所属,不仅可确定它们生存在哪个国家,甚至是哪片森林都知道。

现在,科学家们正希望利用这些发现,帮助海关人员将没收的黑猩猩送回家乡。与此同时,这些研究也让他们有了意外发现。在研究中部黑猩猩基因组时,科学家发现似乎来自倭黑猩猩的基因组。

倭黑猩猩是猿类近亲,通常体型较小,性情温和。最初,研究人员以为这是个错误,但经过深入研究,他们发现这是真的。

研究人员最终证实,中部黑猩猩拥有倭黑猩猩的部分DNA。尽管比例很小,还不到1%,但却真实存在。这意味着,这两种猩猩在过去的某个时间段曾有过跨物种相恋的经历。倭黑猩猩与黑猩猩在160万年到210万年前分为2个物种,但它们并非总是保持独立。科学家们推测,在20万年到55万年前,这两个物种肯定存在交配和基因交换现象。当时,中部黑猩猩与东部黑猩猩已经分为不同的亚种,中部黑猩猩依然携带着东部黑猩猩的部分遗传基因。这种杂交并非只与兼容性有关,还与进化机会相关。

历史有其必然性 黑猩猩与倭黑猩猩终相遇

倭黑猩猩生活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这里的刚果河将它们与中部黑猩猩分隔开,同时将东部黑猩猩隔离开。刚果河的形成很可能是黑猩猩与倭黑猩猩首次分离的地方,迫使它们进入不同的森林,并阻止它们相见。刚果河成了巨大的天堑,因为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都不会游泳。

(刚果河)

但在历史上,刚果河的部分水域可能水位较浅,促使曾经分离的两个黑猩猩群体重新相遇,并发生杂交现象。科学家希望将这种基因交换与中非古老的气候变化联系起来。他们还计划对更多倭黑猩猩进行基因组排序,目前仅排序了10只倭黑猩猩。他们仅在黑猩猩基因中看到倭黑猩猩的DNA,而未在倭黑猩猩基因中看到黑猩猩的DNA。

黑猩猩进化之路反映出人类进化模式

这些发现也反映出人类的进化模式。一直以来,科学家认为所有现代人都起源自非洲。2010年,遗传学技术成功证明了这一点,并证明其中少部分DNA甚至来自穴居人;随后,科学家成功证明澳大利亚土著人继承了丹尼索瓦人(早期人类,已灭绝,英文名Denisovans)的部分基因;中国科学家付巧妹采用更先进的DNA测序技术证明了前文的所述的情况:智人与尼安德特人曾经发生过性关系并产生了下一代。

人类学理论和遗传学DNA基因测序相互印证,我们的祖先离开非洲后,扩散到世界各地。他们与其他生活在亚洲和欧洲的早期人类碰面,交配,从而获得这些早期人类的基因。现在,我们可能携带穴居人、丹尼索瓦人以及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基因从一个物种传到另一物种身上的现象被称为“基因渗入”(英文名Introgression),这让我们了解人类历史变得更加复杂。

物种起源就像一个分裂过程,一个族群分裂为两个不同的族群,创造出不同的家族树分支。这似乎是人类进化的共同主题。举例来说,人类与黑猩猩分离后,我们用了漫长时间交换基因(通过交配),然后永久性分离。黑猩猩与倭黑猩猩显然也是如此,不同的黑猩猩物种之间依然在交换基因。这意味着,它们不只是被动地   顺着地理界线漂流。相反,很可能是自然选择促使它们分离,以便适应了当地疾病或环境挑战。

谁与人类关系更近?有科学家主张把人类看作第三类黑猩猩

人类的祖先与黑猩猩的祖先在大约在500万到600万年前分家,走上独立的进化之路。前者产生了人类,后者则演变成黑猩猩和倭黑猩猩。这两类黑猩猩都生活在非洲森林里,喜欢群居,有着相当复杂的社会结构,甚至会集体狩猎。它们是与人类血缘最近的动物,也是当今除人类之外现存智力水平最高的动物之一。有少数科学家主张将它们从黑猩猩属中分离出来,与人属划归一属。甚至有极少数学者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就是第三类黑猩猩。

人类曾经认为自己是唯一具有情感、道德和文化的生物。但随着对黑猩猩的研究越来越深,显然这并不完全正确。许多科学家现在相信,所有这些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特征特质,也在黑猩猩身上发现。很多时候,黑猩猩可被视为“简化版、原始版的人类”。

它们懂得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比如折取草叶伸进白蚁巢穴引诱美食上钩,它们也拥有感情,会为亲属的死亡感到悲伤,会慰问死者的兄弟,它们有自我意识,照镜子时知道里面那个家伙正是自己;甚至还有移情能力,懂得设身处地揣测其它生物的想法。

此外,黑猩猩还有语言天赋。经过语言培训后,有的黑猩猩能听懂几千个英文单词,并能借助键盘等工具“说话”。黑猩猩与人类幼儿在智力上非常接近,显然比外表的相似程度更高。或许可以这样说,人类进化的全过程,黑猩猩或许全看在眼里。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自然酱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基因组草图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日前完成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测序工作。他们将测序结果与来自世界5个地区的现代人基因组进行比较后发现。科学家意外发现,一点尤其让人困惑,因为迄今东亚地区尚未发现尼安德特人的遗迹。
科学家提出的一个较合理的解释是:尼安德特人在大约10万年至5万年前在中东地区与走出非洲的早期现代人发生过交配,之后现代人散居欧洲和亚洲各地。
完整基因组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莱比锡人类进化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的科学家们已经完成了对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测序,并将完整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数据公布在互联网上,可免费获得。
研究人员指出,在2010年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中,每个位点只进行了一次测序。如今完整版的基因组图种,确定每个位点都进行了50次以上的测序。所以这个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与其父母基因之间即使有很小的差异,也能明显区别出来。“这次的基因组测序质量非常高。能和去年提交的丹尼索瓦人基因组相比,和目前许多人类基因组数据一样好甚至有所超过。”负责协调基因组分析的凯·普鲁夫博士说。

最新理论认为,导致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气候突然变化;现代人的祖先在某些生物特征上全面优于尼安德特人,逐步取代了他们。由于气候相对温和,动植物资源丰富,伊比利亚半岛成为尼安德特人最后的大本营。然而,直布罗陀的尼安德特人未能坚持多久,便迅速走向灭亡,只留下少量石器和篝火残余。从1856年发现第一具尼安德特人化石以来,科学家就一直为这群早期人类从何而来、在人类谱系上处于何种位置而争论不休。这场争论主要是两大理论的对峙:一种理论认为,尼安德特人是当今人类的一个古老变种,他们逐步进化或被欧洲现代智人同化为现代人类;另一种理论认为,尼安德特人是一个与现代人类完全不同的物种(H.neanderthalensis),现代人类进入他们的领地后,很快就将他们消灭了。 但过去十年,因为两个重要发现,这场争论的焦点——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类有过交合还是战争——发生了转移。很多科学家希望通过分析尼安德特人的DNA,他们能发现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类交合的证据,从而弄清楚这两个群体是否发生过显著融合。然而这样的证据至今未曾发现。在另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利用改良型年代测定技术发现,4万多年前,现代人类进入欧洲大陆后,尼安德特人没有迅速消失,而是继续存在了近1.5万年——根本不是“闪电战”理论设想的那样,现代人类迅速取代了尼安德特人。 这些发现促使科学家更谨慎地看待其他可能导致尼安德特人灭绝的因素。各种研究暗示,尼安德特人的灭绝可能是各种环境压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智人为什么能和尼安德特人交配,它们没有生殖隔离吗?
答:尼安德特人与智人的交配 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我们智人曾经和尼安德特人发生过混血,这在现如今我们的基因里还能够找到踪迹,比如:除了非洲人之外,其他绝大多数地区的人体内都有2%-5%左右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这意味着我们曾经和尼安德特人发生过基因交流。其实除了尼安德特人之外,我们体内还有其他人...

人类祖先曾与神秘“直立人”交配!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研究人员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PLOS Genetics)杂志上写道,他们估计基因流动发生在20万或30万年前。研究表明,现代人类(智人),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在远古时期进行过杂交。然而,使用新的算法,研究人员能够证明这种杂交发生的时间比以前认为的要早得多。从解剖学角度来看,现代人很可能...

和智人同时期的人是什么人
答:和智人同一时期有,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杂交,产生了现代智人,我们的基因中有百分之四的穴居人基因。

尼安德特人究竟是灭绝了还是同智人杂交了
答:贴吧里回答 我们是智人也就是现代人的后代,尼安德特人已经灭亡了,一部分死于智人之手,一部分和智人融合,但是智人和尼安德特的是无法繁殖后代的,这也就意味着尼安德特人灭种了。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有什么疑问,请追问,另外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千万别忘记采纳哟!

尼安德特人与晚期智人为什么没有生殖隔离?
答:既然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可能是不同的亚种,那么按道理来说就很可能存在生殖隔离问题,然而现代人类的DNA却或多或少的含有尼人的DNA信息,难道生殖隔离没有在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之间发挥效用?没错,对于不同亚种的动物来说,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发生交配行为,即便有这样的行为也难以产下幼崽,更不...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存在生殖隔离吗?为什么我们残留着尼人的基因?
答:生殖隔离的产生,一般是两个种群积累了足够多的基因突变,导致生物无法继续交配,或者是配子无法存活等情况。人类之所以仍旧能够和尼安德特人发生基因交流,是因为虽然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存在着生殖隔离,但生殖隔离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还存在着藕断丝连地时期,智人就是在这一时期和尼安德特人发生了基因...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有生殖隔离吗
答:是的,尼安德特人和智人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属于不同的人种,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这意味着他们之间不能自由交配或产生可育后代。虽然这两个物种的基因可以相互交流,但是这种交流受到了限制,因为它们的染色体结构和基因组序列存在差异。此外,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在骨骼结构、形态特征、...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属不同“种”,为什么还能进行繁殖?
答:这里说的“种”跟其他动物的“种”是不同的。考古上说的是为了方便研究而根据时间前后来划分。其实这两个人种并没有生殖隔离。

尼安德特人落败的原因,与智人没有繁殖季有什么关系?
答:而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几乎出现在同一时期,但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尼安德特人在和智人的较量中输了,导致他们无法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最终被淘汰了。也有观点认为,尼安德特人与智人之间应该存在相互交配的现象,如果该假设成立的话那么尼安德特人并没有完全灭绝。

人类和黑猩猩不能产生后代?科学家如何知道,推测或是实验?
答:前边提到的两个杂交后代案例马和驴以及虎和狮之间属于种间属内交配,但现在人属下只有智人这个物种,不再存在种间属内的交配,但是从现代人类的基因中可以发现端倪,在远古时代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发生过交配并且后代是可育的。那么不同属下的物种是否就无法完成交配产生后代哪?接下来继续看第三种动物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