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如图1甲所示,包有白纸的质量为m的圆柱棒用细线竖直悬挂,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上并随之转动

作者&投稿:上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竖直拉着包有白纸的质量为m(kg)的圆柱棒,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上并随之转动~

①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速度越来越大,因此毛笔所画出的记号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因此左端的记号后画上,所以左端是悬挂端.②电动机的转速n=1200 r/min,所以周期T=1n=11200 min=0.05 s,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一段的平均速度为:vD=(68.0+92.0)×0.0012×0.05m/s=1.60 m/s,加速度为:a=△xT2=0.024(0.05)2=9.60 m/s2.故答案为:①左;②1.60,9.60

(1)根据题意可知:毛笔画相邻两条线的时间间隔为电动机的转动周期,已知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200r/min”字样,即每秒转20周,所以T=0.05s.故答案为:0.05.(2)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v3=d2+d32T=1.24m/sv6=d5+d62T=2.68m/s动能的增量为:△Ek=12mv26?12mv23=2.82J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所以有:△Ep=mgh=mg(d3+d4+d5)=2.94J根据计算可知,动能的增加量和势能的减小量基本相等,故可得出物体下落机械能守恒的结论.故答案为:v3=d2+d32T,1.24,2.82,2.94,圆柱棒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1)①圆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间距越来越大,故左端是悬挂端;
②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 D =
(92.0+68.0) ×10 -3
2T
,铭牌上标有“1200r/min”字样,即每秒转20周,所以T=0.05s,代入求得V D =1.60m/s;
由△x=aT 2 知,a=
(92.0-68.0)×1 0 -3
0.0 5 2
=9.6m/s
(2)①由于电阻较大,电流较小,用电流表的示数非常小,误差较大,故用乙图;
②A:按乙图连接好实验电路;B:闭合s 1 、s 2 ,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 1 ;C:再断开s 2 ,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 2
③闭合s 1 、s 2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动势U 1 ,再断开s 2 ,电压表与电阻串联,
U 1 - U 2
R
=
U 2
R V
,所以, R v =
U 2
U 1 -U 2
R


(Ⅰ)如图1甲所示,包有白纸的质量为m的圆柱棒用细线竖直悬挂,蘸有颜料...
答:(1)①圆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间距越来越大,故左端是悬挂端;②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V D = (92.0+68.0) ×10 -3 2T ,铭牌上标有“1200r/min”字样,即每秒转20周,所以T=0.05s,代入求得V D =1.60m/s;由△x=aT...

如图1所示,用细线悬挂着包有白纸的质量为1.00kg的圆柱棒;蘸有颜料的...
答:即每秒转20周,所以T=0.05s.故答案为:0.05.(2)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v3=d2+d32T=1.24m/sv6=d5+d62T=2.68m/s动能的增量为:△Ek=12mv26?

...相关内容.①如图a,铺有白纸的水平木板上,橡皮条一端固定
答:解:(1)②为作出力的图示,应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及两细绳的方向;③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3.00N; ⑤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与F2的合力F′,如右图所示,可见,F′偏左,原因是F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大.F1与F2的夹角比真实夹角偏大.(2))①根据所提供的器材可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

如图1甲所示,小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线,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 ...
答:(1)在白纸上得到的亮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距指的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30cm.(2)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成的像要用光屏来承接,所以要调整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以保证物体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3)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此时物距...

如图1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
答:(1)BD (2) (3)小于

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线,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
答:(1)在白纸上得到的亮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距指的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30厘米.(2)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成的像要用光屏来承接,所以要调整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以保证物体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体...

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线,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 ...
答: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蜡烛沿主光轴远离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靠近凸透镜.(4)如图,当物距很大时,凸透镜成倒立的像,物距很小时,凸透镜成正立的像,所以凸透镜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决定着像的倒正.故答案为:(1)25 cm;(2)主光轴;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
答:(4)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故答案为:(1)刻度尺;位置;(2)2;大小;(3)不能;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4)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

有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
答:(1)对O点受力分析OA OB OC分别表示三个力的大小,由于三共点力处于平衡,所以0C等于OD.因此三个力的大小构成一个三角形.A、2、2、4不可以构成三角形,则结点不能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B、3、3、4可以构成三角形,则结点能处于平衡.故B正确;C、4、4、4可以构成三角形,则结点能...

(1)如图1所示,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在水平放置的木...
答:然后用一个弹簧秤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到达O点位置后再记录下:④细绳所示方向(方向)⑤相应弹簧秤读数(合力的大小).故答案为:(1)①两弹簧秤的读数;②结点O的位置;③两细线的方向.④弹簧秤的读数;⑤细线的方向.如图所示:(2)①将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电流表需要知道两个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