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所有公式?

作者&投稿:貊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二物理所有公式~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ρv
温度 t 摄氏度 ℃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ρ 千克/米3 kg/m3 ρ=m/v
千克/米3 kg/m3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Ω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0)
比热 c 焦/(千克·摄氏度)J/(kg·℃)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1,液体压强P= gh ; 2、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液= 液gV排 ;3、杠杆平衡

条件:F1l1=F2l2 ; 4、机械效率 = ×100% ; 5、 焦耳定律:Q=I2 R t

(若电路为纯电阻电路则:Q=W); 6、 若知道某用电器的额定电压U额和额定

功率P额,以及实际电压U实,则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 P实=( )2P额

;7、功率P=FV;8、串联电路的特点:I=I1=I2;U=U1+U2;R=R1+R2;

。并联电路的特点:I=I1+I2;U1=U2=U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规律公式大汇总
力学:基本规律
1、运动的相对性
例站在路旁的小亮看到汽车向北飞奔而去,坐在车里的小明认为路旁的树木向南移去
2、惯性
例:急刹车后,车里的乘客身体前倾
3、惯性定律
4、力的特点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划船
5、力的作用效果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能改变物体的体积和形状
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草地上的足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
7、振动产生声音
8、压强
9、增大压强方法
减少压强方法
10、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1、连通器的原理
11、大气压的作用
12、大气压的值很大
13、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动能:
14、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15、运动的物体具有做功的能力
质量一定,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速度一定,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16、重力势能: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质量一定,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高度一定,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17、弹性势能:具有弹性形变的物体
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18、浮力:浸在液体的物体受浮力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19、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20、杠杆的平衡条件
21、功的原理
22、功率功率大做功快
23、机械效率光学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3、光的折射
凸透镜成像
4、平面镜能改变光路
5、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6、凹透镜对光线成发散作用
热学
1、分子动理论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力极其微小(例玻璃碎,对不到一起)
分子间有引力
分子间有斥力
2、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
热传递
3、比热水的比热大
4、熔点、沸点
5、熔化(凝点)、沸腾条件、特点
6、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3、电功的计算w=uit普适
=uq合理选择公式解题
=i2rt推导
=u2/rt
w=pt(普适)
4、焦耳定律的理解
5、关于热量的计算q=i2rt
=uit合理选择公式解题
=u2/rt
=uq
6、关于q吸=q放的计算

基本公式
速度:
密度:
重力:G=mg
压强:
液体压强:
浮力:
杠杆:F1L1=F2L2
功:W=Fs
功率:
机械效率:
基本物理量、单位、公式
量 单位及换算 公式
长度 s或L或h 1km=1000m,1m=100cm,1m=1000mm s=vt,
面积 S 1m2=100dm2,1m2=10000cm2

体积 V 1m3=1000dm2,1dm3=1000cm3

1L=1000mL,1mL=1cm3
时间 t 1h=60min,1min=60s

速度 v 1m/s=3.6km/h

密度 1g/cm3=1000kg/m3

质量 m 1kg=1000g,1g=1000mg,

重力 G N G=mg= Vg

压强 p Pa

浮力 F浮 N

功 W 1J=1N
=1W*s W=Fs,

功率 P 1W=1J/s ,P=Fv

机械效率

热量 Q J Q=cm△t,Q=质量(或体积)*热值
比热容 C J/(Kg*℃)

热值 J/Kg,
J/m3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公式: 变化:
物理量 S t v
路程 时间 速度
单位 m s m/s
km h Km/h
换算 1km=1000m 1h=3600s 1m/s=3.6km/h
注:计算平均速度时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密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
物理量 m V

质量 体积 密度
单位 kg m3 kg/m3
g cm3 g/cm3
换算 1kg=1000g 1m3=106cm3 1g/cm3=1000kg/m3
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但与温度有关。

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叫重力。
物理量 m g G
质量 g=9.8N/kg 重力
单位 kg N/kg N
公式:
注: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压强:表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公式:
物理量 F s p
压力 受力面积 压强
单位 N m2 pa
注: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

物理量
h P
密度 深度 压强
单位 kg/m3 m pa
液体压强:液体由于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
公式:
注:(1)h表示深度,是指液面下某一点到液面的距离。
(2)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产生的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
公式:
物理量
V排 F浮 G排
液体密度 排开液体体积 浮力 排开液体重力
单位 kg/m3 m3 N N
注:(1)浮力大小只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2)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也就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F1L1=F2L2
注:(1)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动力和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
(3)杠杆的平衡不是单取决于力或力臂,而是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

功:
注:(1)S是物体在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如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此力不做功。
物理量 F s W
力 距离 功
单位 N m J

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程度。
公式: 变化:
推导公式:
物理量 W t F v P
功 时间 力 速度 功率
单位 J s N m/s W
h Km/h KW
换算 1h=3600s 1m/s=3.6km/h 1KW=1000W

机械效率:
注:1绝大部分题都是用机械提升重物,所以W有=Gh,W总=FS,
2.对于动滑轮及滑轮组:S=nh,n是直接拉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总功就是绳子自由端拉力F所做的功。
3.对于斜面S是斜面长,h是斜面高。总功就是沿斜面对物体的拉力F所做的功。
4对于定滑轮:S=h

比热容:1Kg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物理量 Q m c △t
热量 质量 比热容 温度变化
单位 J kg J/(Kg*℃) ℃
g
换算 1kg=1000g
公式:
注:1.要记住水的比热及意义:c=4.2×103 J/(Kg*℃)
2、△t为升高或降低的温度。△t=t高温-t低温

热值:1kg某种固体或液体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或者1m3某种气体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电学基本物理量、单位、公式
量 单位及换算 公式
电阻 R 1MΩ=106Ω
1kΩ=103Ω

电流 I 1kA=103A,
1A=103mA,
1μA=103mA

电压 U 1kV=103V,
1V=103mV,
1μV=103mV

时间 t 1h=60min,1min=60s

功 W 1J=1W*s
1kwh=3.6×106J

功率 P 1W=1J/s
1kw=1000w ,P=UI,

热量 Q J Q=I2Rt

欧姆定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物理量 I U R
电流 电压 电阻
单位 A V Ω
公式:
注:(1)先有电压后有电流,所以应该说:电阻相同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所以同一导体电阻不变。因此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量 P I U W t
功率 电流 电压 电能 时间
单位 W A V J s
KW KWh h
公式
注:(1)要注意单位统一。对于 ,功率单位取瓦,则必须功取焦,时间取秒;功率单位取千瓦,则必须功取千瓦时,时间取时。
(2)W:电能,电流消耗的能量。在纯电阻电路中等于产生的热量。
(3)推导公式: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物理量 热量 I t R
Q 电流 时间 电阻
单位 J A s Ω
热量:由于导体有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发热。发热量可有焦耳定律来分析。
公式:Q=I2Rt
注意:(1)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2)由于初中阶段绝大部分电路为纯电阻电路,所以Q=W,所以也可以这样计算热量Q=W=Pt=Uit

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
电压 电流 电阻
串联 U=U1+U2 I=I1=I2 R=R1+R2
并联 U=U1=U2 I=I1+I2

注(1)看到电流应该马上想到电流处处相等;看到并联马上应该想到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2)串联后总电阻变大。例如n个相同的电阻串联,总电阻等于nR;
并联后总电阻减小。例如n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等于R/n。

电学基本物理量、单位、公式
量 单位及换算 公式
电阻 R 1MΩ=106Ω
1kΩ=103Ω

电流 I 1kA=103A,
1A=103mA,
1μA=103mA

电压 U 1kV=103V,
1V=103mV,
1μV=103mV

时间 t 1h=60min,1min=60s

功 W 1J=1W*s
1kwh=3.6×106J

功率 P 1W=1J/s
1kw=1000w ,P=UI,

热量 Q J Q=I2Rt

欧姆定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物理量 I U R
电流 电压 电阻
单位 A V Ω
公式:
注:(1)先有电压后有电流,所以应该说:电阻相同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所以同一导体电阻不变。因此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量 P I U W t
功率 电流 电压 电能 时间
单位 W A V J s
KW KWh h
公式
注:(1)要注意单位统一。对于 ,功率单位取瓦,则必须功取焦,时间取秒;功率单位取千瓦,则必须功取千瓦时,时间取时。
(2)W:电能,电流消耗的能量。在纯电阻电路中等于产生的热量。
(3)推导公式: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物理量 热量 I t R
Q 电流 时间 电阻
单位 J A s Ω
热量:由于导体有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发热。发热量可有焦耳定律来分析。
公式:Q=I2Rt
注意:(1)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2)由于初中阶段绝大部分电路为纯电阻电路,所以Q=W,所以也可以这样计算热量Q=W=Pt=Uit

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
电压 电流 电阻
串联 U=U1+U2 I=I1=I2 R=R1+R2
并联 U=U1=U2 I=I1+I2

注(1)看到电流应该马上想到电流处处相等;看到并联马上应该想到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2)串联后总电阻变大。例如n个相同的电阻串联,总电阻等于nR;
并联后总电阻减小。例如n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等于R/n。

物理书上不是有吗?自己去翻翻书啊。

物理公式初二有哪些
答:(2)U=U1+U2 (3)R=R1+R2 、W=UIt=Pt=UQ (普适公式)(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4)U1/U2=R1/R2 (分压公式)(5)P1/P2=R1/R2 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

初二物理公式有哪些要带字母和中文
答:1.速度v=s/t; 2.密度ρ=m/v; 3.压强P=F/s=ρgh;4.浮力F=G排=ρ液gV排=G(悬浮或漂浮)=F向上-F向下=G-F’ ;5.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6.功w=Fs=Gh(克服重力做功)=Pt;7.功率p=W/t=Fv;8.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s=G/nF=G/(G+G动) =fL/Fs(滑轮组水平拉...

初二物理涉及的所有的公式
答:初中物理公式:V=S/t;G=mg;ρ=m/V;p=F/S;P=F/s=ρgh;F1L1=F2L2;w=Fs=Gh;p=W/t=Fv;η=W;I=U/R=P/U;W=Pt等。重力公式G=mg(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同一物体G月=1/6G地m月=m地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F2l2F1/F2=l2/l1动滑轮公式不计绳重和...

求初二的物理公式,全部
答:浮力F浮(N)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 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轮F=G物 S=hF:绳子...

初二物理题的公式是什么?
答: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

初二物理所有公式
答: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ρv 温度 t 摄氏度 ℃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ρ 千克/米3 kg/m3 ρ=m/v 千克/米3 kg/m3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

初二物理所有公式?
答:公式:物理量 mV 质量体积密度 单位kgm3kg/m3 gcm3g/cm3 换算1kg=1000g1m3=106cm31g/cm3=1000kg/m3 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但与温度有关。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叫重力。物理量 mgG 质量g=9.8N/kg 重力 单位kgN/kgN 公式:注...

初二物理的所有公式及其字母代表的含义?
答:密度 定义式ρ=m/V 浮力 公式法F浮=ρ液gV排 称重法F浮=G-F' 漂浮和悬浮F浮=G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产生原因 F浮=F向上-F向下 沉底时F浮=G-N 功率(机械) 定义式P=W/t 汽车功率P=Fv 功(机械) 定义式W=Fs 总功W总=W有用+W额 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机械效率 定义式η=W有用...

求物理初二到初三人教版所有公式,最好分下类
答:(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 (2)、U=U1+U2 (3)、R=R1+R2 6、并联电路:(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7、电功:(1)、W=...

初二物理所有的公式帮忙写下来 谢谢
答:密度公式:ρ=m/V;重力公式:G=mg;压强公式:P=F/S(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液体压强公式:P=ρgh、P=ρgh,F=PS=ρghS(V=hS)=ρgV;大气压强公式:P=F/S、P=ρgh;浮力公式:F浮=G-F拉,F浮=F向上-F向下(下沉的物体),F浮=G排(浸在液体中的物体),F浮=ρgV排,F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