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苦读书的文言文中的一句,如赵普中的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作者&投稿:缪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晚年手不释卷”“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等可看出赵普的什么的精神?哪些句子体现了赵普读书的效果可~

  17.习:熟悉 发:打开 为:当;担任 明日:(第一个:第二天;第二个:第三天)
  18.宋太祖常常劝他(赵普)读书。
  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
  赵普的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了起来带回了家。
  19.刻苦读书 奏荐人才
  20.1.太祖十分生气2.赵普坚持为国举荐人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五、《赵普》同步练习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赵普》选自《 》,赵普,字 , 代著名 家,自古有“ ”的说法,文中“太祖”指 。(12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0分)
  (1)寡学术 (2)手不释卷 (3)每归私第 (4)阖户启箧
  (5)既薨 (6)发箧视之 (7)龌龊 (8)碎裂
  (9)及为相 (10)卒用其人
  3、翻译下列句子。(20分)
  (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2)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3)以天下事为己任

  (4)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4、概括本文记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4分)
  答:
  5、阅读后你认为赵普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再举一个这样的人(写出姓名即可)(4+2分)
  答:


  〈二〉(22分)
  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裴光德在中书(指中书省),故人求京府判司。公曰:“此官与公不相当。不敢以故人之私,隳朝廷纲纪。他日有瞎眼宰相怜公者,不妨却得。某必不可。”(选自赵璘《因话录》)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8分)
  (1)故人求京府判司 (2)此官与公不相当
  (3)不敢以故人之私 (4)他日有瞎眼宰相怜公者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此官与公不相当

  3、“某”指不直接说明的人、事、物以及时间地点等,如某时、某地、某人。上文中“某必不可”的“某”,根据文中语言环境,应该解释为 比较好。(2分)
  4、文中的“故”是多义词,主要有以下几个义项:A.原来,仍然;B.原因,缘故;C.故意,特意;D.因此,所以。请根据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为每个句子中的“故”选择恰当的义项(填序号即可):(6分)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2)故时有物外之趣。( )
  (3)公问其故。( )
  5、文中的裴光德不给故人官职的理由是什么?请你据此说说裴光德是个怎样的人。(2+2分)


  〈三〉(16分)
  永(永:即永州)之氓(氓:民,百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湘水:即湖南境内的湘江)。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货:这里指钱)为?”又摇其首,遂溺死。(选自《柳河东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中济,船破,皆游 (2)曰:“何不去之?”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永之氓咸善游。

  (2)汝愚之甚。

  3、本文刻画了一个守财奴的形象,主要运用了 和 的描写方法。(4分)
  4、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文中永之氓溺死的原因,并谈谈从中你受到的启示。(4分)


  《赵普》参考答案
  〈一〉略。
  〈二〉
  1、(1)老朋友(2)给(3)因为(4)同情
  2、(1)这个官给你不合适
  3、某人(指我)
  4、(1)A(2)D(3)B
  5、此官与公不相当;秉公行事,不徇私情。(意对即可)
  〈三〉
  1、⑴全,都⑵除去,抛弃
  2、⑴永州的百姓都擅长于游泳。⑵你太愚蠢了。
  3、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4、原因:过分看重钱财。启示略。

刻苦读书 孜孜不倦的精神,及为国读书的精神,“手不释卷、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能体现出孜孜不倦,活到老学到老及为国读书的精神。(他读书是为了自己处理决断更快,这样就是在为国家而读书。)

1、头悬梁,锥刺股
悬梁刺股
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汉朝人孙敬,字文宝,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时候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是说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大腿的事。该故事已见“引锥刺股”条,此不详述。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决心要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想睡觉时,就拿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醒来,再坚持读书。

2、匡衡
凿壁借光
凿壁借光《西京杂记》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启示:文言文‘凿壁借光’表现了匡衡人穷志坚,发奋读书的精神
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西汉时著名的经学家匡衡,幼年时期,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他常常读书读到黄昏日暮,才遗憾地收起书本。有一天晚上, 他突然感到什么地方有微弱的光亮射来。睁眼搜寻,他发现原来是自家墙破,邻家烛光由墙的缝隙中透出。于是他找来凿子,把墙上的缝隙凿大,果然有了一束亮光。他拿书就着光束去看,直读到邻家熄灯之后。由于勤学苦读,匡衡的学问长进很快,后来受到汉元帝赏识,被封为安乐侯,当上了宰相。

3、囊萤映雪
【车胤囊萤映雪(古文)】
车胤囊萤典出《晋书·卷八十三·车胤传》:“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於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晋车胤字武子,南平人。曾祖车浚,尝任会稽太守,其父车育在郡任主簿。太守王胡之善於识才,一见车胤,语其父曰:“此子将任高官,应与之读书深造。”车胤勤奋攻读,博览群书,孜孜不倦.苦於家贫缺灯油,夏日捕几十只萤火虫,置入绢内,以萤光照明,夜以继日苦读。
后以形容在艰困之环境中,勤奋读书。或形容贫士勤勉攻读,多用此语。

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刻苦读书的文言文中的一句,如赵普中的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答:你好!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刻苦读书的文言文中的一句,如赵普中的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答: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

文言文赞扬刻苦
答: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红楼梦》里形容贾宝玉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饮中八仙歌》 3. 十句勤奋励志的话(古文) 1、朱熹《劝学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

关于勤奋读书的文言文(古代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
答:1)【凿壁偷光】西汉丞相,著名经学家匡衡,少年时穷困,晚上没钱点蜡烛,于是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来刻苦读书。后来就留下了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原文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2)【囊萤映雪】:这则成语是写了...

形容古人刻苦读书的文言文
答:形容古人刻苦读书的文言文1.形容古人勤奋的文言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关于勤奋读书的文言文有哪些?
答: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唐·颜真卿《劝学诗》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

关于铁杵成针这样刻苦读书的文言文有哪些?
答:AI小言:当然可以为您列举一些刻苦读书的文言文,以下是一些例子:1.《孟子·滕文公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论语·里仁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3.《庄子·天下篇》:“始制有礼,以为尊;尊则不蔽,不蔽则明;明则无害,易...

沈约笃志好学文言文中表现沈约勤奋刻苦的句子是哪句?
答:《沈约笃志好学》文言文中,表现沈约勤奋刻苦的句子是:“昼夜不释卷”,“昼之所读,夜辄诵之”。“昼夜不释卷”,就是日日夜夜都不放下书卷。可以说是嗜书如命,夜以继日。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日日夜夜与书相伴,常常阅读并思考书中的问题,才能达到烂熟于心的境界,才能精通众多典籍,能够写出...

文言文表示勤奋
答: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 2. 形容古人勤奋的文言文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3. 古之立...

关于读书的文言文
答: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