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假母钱如何判定?母钱是什么?

作者&投稿:钭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并不太了解母钱到底是什么,简单地说,当我们要制作一种需要大批量流通的东西,比如钱币的时候,就需要制作一个样本,之后所有的都会按照这个样本继续制作,那么这个最开始的样本,在古代钱币里面就叫做母钱。但是现在市场上却有很多人造假,用假的母钱充当真母钱,很多人分辨不出来,那么假母钱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出来呢?
现在市场上假母钱满天飞,那么,如何判定母钱真伪呢?
1、任何清母钱都不修地章。所有修过的都可以认定是后刀。
2、所有的母钱都不修文字。同治钱有例外,故宫惟独没有同治钱雕母,只有一些木样。
这里补充解释说明一下以免有误区:
1、真正的母钱是没有修地章的,那些修了地章的钱,都是后加刀的。
2、所有的母钱都不修文字。同治钱有例外,(不矛盾吧)白话点说:就是除了同治母钱个别有修文字现象。其他的各朝的清母都不修文字。
3、母钱修字根部和修地章修文字是两个概念,不矛盾,这是玩清母的人都知道的常识。
4、地章就是指钱肉部分 文字是指钱文和笔画,字根是指文字的根部和钱肉相连的部分,有些母钱为了铸出效果好的子钱,工人在字根修整去除粘连,加深字根突出文字。
5、许多母钱在外郭与钱肉的相交出也有这种修整。
如图(可以看到它的地章都是砂痕,保持原始状态,不修地章,穿口精修,注意它的字根有修整。文字的轮廓,有加深的修正,就是为突出文字效果。但文字却没有加刀。)
3 、母钱必须修穿,穿口不修铸出的子钱穿口全是粘连。所以母钱修穿是必然程序,穿口的修法是从背面四角下刀,其他修法基本可以断伪,钱局修穿的工具是一套小挫,但早期的一些母钱也存在刀修现象,早刀晚挫,另山西宝泉有两面对开穿的,且多为刀修无挫痕,大家注意铁母的穿口,再多说一句不要怀疑铁母有山西母钱的风格就是假,铁钱本身都是山西铸造的,山西的假母多数是真母翻铸的,但不能把这种风格否定了,山西宝泉铜铁都铸,象戴书真书本来就不是北京出的,戴书真书的风格和京局差多远,自己看吧,另外有些母钱有穿口打桩现象,是因母坯穿口流铜粘连比较严重,所以先打桩再修穿。
4 、不是所有的母钱都修鱼脊背,鱼脊背普遍存在小型母钱身上,是因为小钱自重轻不易脱模,大钱和小平大样里都有不修边的现象。甚至一些小钱也没有修,但确实是母钱。
5 、不同朝的风格要分开来看,不能唯一而定,如乾隆的文字比较扁平,光绪的最锋利,乾隆母钱地章平而砂质少,乾隆正面穿口许多开小四决,道光母钱母风最明显,可以注意字根处的修整,而光绪几乎没有这种修整了,铁母出自山西的几个京分局,尤其平定最多,风格和京局有区别,不能同一而论。
6、 同朝早期和晚期不能统一而论,大凡清钱的规律多为 早期文字方正,晚期瘦长,可以注意通宝两字,早期多精,规整,晚期粗糙,甚至有二次母出现。可以关注道光小样,因为国力衰退,缩小了直径,增加了数量。大量鼓铸,很多精美的母钱铸出的子钱又加修整又当母钱用,所以也修穿修边但精美度差,大家可自己搜索对比。实例不少。
7 、大钱母钱要精美许多,大钱母钱很少。许多泉友把初铸修穿的咸丰当十钱当作铁母或母钱,咸丰三年五月因军费开支过大,始铸当十大钱,又因滇铜不至多改铁质,清至咸丰才首铸当十大钱为取信于民。所以初铸的大钱都铸的较精,特别是许多都有修穿,于是许多人都将这类初铸钱当作母钱了,尤其是铜铁两铸的品种,都当它是铁母了,现在大家都知道初铸的当五十许多都有修穿且精美但它不是母钱,这和当十钱是一个道理,但当十钱铁钱众多,这种铜铁两铸的铜质初铸品实在太让人认为它是铁母了。
8、文字不能作为依据,雕母出自手工,不能保证各个完美,文字败笔很多,横不平竖不直的,断笔的,硬伤的,即使是故宫的雕母也这样,毕竟不是机器,刻工的手艺也个不相同。
9、 母钱假钱很好分辨,只要大量看实物,熟悉我以上所述各种不同风格,分开鉴别,掌握各朝特点。用看光绪的手法看乾隆的,当然没一个对的,同朝的钱用看早期母的手法看晚期的母,又觉得不对了,要分开来看,不同版也有精美简陋之分再有就是多看雕母,是捷径,从雕母向下看,要比从子钱想上看少走好多弯路。
现在的假母:1 加刀,加刀看文字和地章,放大镜下一目了然,这些钱大多用浮泥掩盖。或再起一层浮锈遮,非常多。2真母翻铸这类铜新,火气大,字粗,精美度差,山西的铁母就毁在此了,呵呵。3整假,不多说了。稍有泉识就可以分辨。
10 、母钱是好东西,入土的少。基本都传世,就流传有数的这些,没有宋钱的大量出土,没有先秦的深埋地下,母钱的性质要求它必须精美,美观,垃圾母,伤残,害锈就没意义了,假母横行的今天,只买一眼的东西,没有错。
真正母钱就是不修地章的。任何修了地章的钱,都是后修,大家可以多找些开门的母钱看看,没有一枚开门母修了地章,母钱要铸钱,开穿是必然程序,不修穿的母钱。其实是母坯,雕母铸出的钱……母坯。它是保存着原始状态,没有任何修整,母钱。母坯经过修整准备要去铸钱了,这是母钱,母坯是未入选者。母钱是入选者,至于未入选的原因多种多样,母坯有一定留传。如北京九十年代房梁上出的那一批道光。是未修穿修边的,保持着雕母的原始状态。穿口和边上还有许多铜渣,就是母坯。

古代铜钱怎么鉴定真假
答:五、舌头舔古铜钱,定真伪。用舌头舔古铜钱面,真品无味道。如果有酸味、苦味、涩味,可判定是人工做锈或作浆,必假无疑。六、比较古铜钱,定真伪。我国古铜钱都是手工铸造,每枚古铜钱币之间多少都有一些差别。如果发现多枚钱币一模一样,分毫不差的古铜钱,可判定是现代工艺所为。七、水煮古铜钱...

怎样识别铜钱的真假?
答:因此,无论是收藏、还是研究钱币,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去伪存真的问题。本文想就几种钱币作伪和鉴定的方法,以及鉴定钱币所应具备的一些知识等方面作一比较系统的介绍。 1.古钱作伪的主要方法 (1)翻砂法。 翻砂法是我国古代铸币的主要工艺法。隋以前铸钱多采用钱范铸造,自唐代开始,则采取母钱...

什么是样钱或母钱?
答:如铸币工厂要对配料、工艺、成本等情况作测试,同时向主管部门报告铸币工作进度及接受钱币质量审定等因素,都须先试铸“样钱”。晚清至民国,收藏家对清代样钱还不太重视,解放以后一些钱谱也很少提到样钱。时至今日,雕母、母钱寥若星辰,样钱以其稀少、样大和做工工整、细致等因素,越来越为钱币爱好者...

清代钱币厚度超过两毫米是母钱吗
答:厚的不一定是母线,有可能是早期铸造。清代母钱的特征是铜质精良细腻,钱体表面砂眼比较少,比同版钱稍大,穿口精修,是由雕母直接翻铸的。清中期部分母钱的外缘被修成和鲤鱼的脊背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是在铸造钱币时,有利于钱币的脱模。

古钱币如何辨伪?
答:有的古币虽然不假,但非珍稀品种,造假者用其改刻成珍稀古币。这种伪币分量经处理必然减轻,锈色也会失真。 看质:即察看铜质。明代以前我国钱币多用铜、锡、铅合金,间有杂铁,故称青铜。明代后期开始用黄铜铸钱,清代新疆等地还用红铜铸钱。如发现黄铜质宋钱,当存疑问,再结合其他方法鉴别,真伪立见。 记谱:...

如何鉴别古钱币真伪?
答:因此,无论是收藏、还是研究钱币,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去伪存真的问题。本文想就几种钱币作伪和鉴定的方法,以及鉴定钱币所应具备的一些知识等方面作一比较系统的介绍。1.古钱作伪的主要方法(1)翻砂法。翻砂法是我国古代铸币的主要工艺法。隋以前铸钱多采用钱范铸造,自唐代开始,则采取母钱翻砂的技术,不管是哪一种...

雍正通宝母钱特征是什么,和样钱有何区别?
答:雍正通宝母钱和样钱区别:一、钱样钱样是在政府决议铸造发行某种货币后,由工匠依照须要铸行的货币文字尺寸,用象牙雕刻而成,呈送宋中心货币铸造最具权威的主管部门——户部钱法堂侍郎验看。从记录看清代钱样重要是由下等象牙雕成。也有以其它资料雕制的,如罗伯昭沐园四十泉拓牌中就有由软木雕成的...

古代铜钱怎么分辨真假?
答:7、观察版别:熟悉真品铜钱版别对辨伪很重要。注意不同历史时期的铜钱特征,尤其是普通品种,它们很少有伪品。8、铸作方法:铸作方法是辨伪依据之一。唐代前使用范铸法,唐后多用母钱翻砂法。不同方法有不同特点。9、比较密度:可通过测定铜钱密度与铜的密度比较来判断真伪。若与铜的密度接近或相同,...

雍正通宝母钱特征是什么,和样钱有何区别
答:我就有一枚雍正通宝宝武局的,就是字体深,棱角分明,看起来像刀刻上一样不知道是不是母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