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父亲容易养出自卑、胆怯、懦弱的孩子?

作者&投稿:红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出门散步时,看到一对父母带着孩子。孩子不知咋了,躺在地上哭,不管父母怎么劝说,就是不肯起来。
失去耐心的爸爸,回头就朝妈妈吼道:“都是你惯得,看他成什么样了!”妈妈听到这话,也不甘示弱,回击说:“孩子一有什么问题,就是我的错?你平时干什么去了,有管过他吗?”
听到这一家子的争吵,我不禁思索,孩子的性格,难道只受父母一方影响吗?
答案是:否。

心理学认为,孩子的性格,除了一定的先天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是受他周边的环境影响。而他的家庭环境,是最为重要的外界因素。
孩子最开始的认知,源于他的主要照料人,一般是指父母。父母的价值观、性格、脾气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并且决定他的性格。
都说妈妈在育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实,爸爸这个角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这3种父亲,容易养出消极的孩子,比如自卑、胆怯、懦弱等。
01
忽视孩子
有一句话叫,无回应之地即绝境。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爸爸,快看我,看我。”孩子在做某件事,一个劲叫爸爸关注他。而一旁的爸爸,只顾低头干自己的事,嘴里敷衍地说着:“嗯嗯,好的,好的。”
又或者,孩子拉扯着爸爸的衣袖,可怜巴巴地说着:“爸爸,陪我玩一会吧。”爸爸头也不抬,把孩子推开,爸爸忙着呢,自己去玩啊。
还有的孩子,画了一幅画,兴高采烈地拿到爸爸跟前:“爸爸,快看我画的画。”爸爸随意瞄一眼,然后敷衍地打发,画得真棒!
如果爸爸仔细一点,他一定会看到孩子那原本期待的脸上,挂满了失落。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身处在某一个环境中,不管你怎么跟周围的人说话,别人就是不理你。这种情况下,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是不是感觉恐慌、绝望?
在家庭中,虽然父亲要承担比较重的经济压力,但如果他只顾工作,却忽视孩子日常的交流,这会让孩子如处绝境。
孩子在童年时期,是会崇拜偶像的。比如说会崇拜飞侠、超人、英雄的。因为在他们心中,这类人物是伟大的、正直、勇敢的。
但其实,家庭里的父亲,就是承担了这样一个角色,积极、勇敢、进取、强大。如果父亲忽视孩子,很少给予回应,孩子不仅会缺乏这样一个榜样,还会缺乏追求成为这样的人的动力。
孩子很有可能,在性格上变得很消极,不管对于人还是事,他都不积极回应。

02
不守承诺
有时候爸爸跟孩子承诺,你如果做到某件事(回家就做作业、考试考得好等等),我就答应你出去玩、买你最爱的玩具。
但当孩子真的做到后,爸爸却后悔了。觉得孩子虽然作业做好了,但是书没背;考试虽然考好了,但丢了不该丢的分。这样,原本答应孩子做的事情,却落了空。
孩子在孩提时期,是以模仿的形式学习的。而他模仿的对象,往往是自己的父母。
如果父亲总是答应孩子某一件事后,却往往做不到。孩子这时候,就会有巨大的落差,从而产生不满、愤怒的情绪。这样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在某一刻爆发。
爆发的形式,往往是跟父母对着干、冷脸相对,甚至是叛逆。

如果父母孩子之间缺乏信任,那不管父母怎么说、怎么做,孩子都是不信任。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而到了青春期,这样的孩子往往容易被外界迷惑,误入歧途。
孩子还会把这种“不信任”感,投射到外界的人际关系中。他会变得多疑、偏执、冷漠。不仅在家庭生活中矛盾重重,还与外界格格不入。
还有些孩子,缺乏信任感,内心深处感到自卑,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怯懦、胆小的性格。
但不管怎样,缺乏信任感的孩子,越长大,父母会越觉得无力,越难管教。

03
控制欲强
父母承担着照顾、养育孩子的重任,但这个重任,并不是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
我见过一位爸爸,不管孩子做什么,都要先经过他的同意。
出门玩时,孩子想带上一壶水,并且说明是自己拿,爸爸觉得没必要,不同意。吃饭的时候,孩子想试试几种果汁兑在一起是什么味道,爸爸不认可,制止了。孩子骑自行车想在广场绕圈,爸爸不同意,非要他走直线,导致孩子说什么也不愿意再骑。
孩子在2岁左右开始,就有发展自我的需要。如果父亲一味要求孩子“听话”,不得反抗命令,那孩子会变得畏手畏脚,或者干脆不做,消极抵抗。
很多时候,孩子会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了尝试,他们想要付诸行动。但控制型父亲,则会要求孩子什么都不许做,只能循规蹈矩地生活。这无疑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和探索欲。

就像我提到的那个孩子,即便把几种果汁兑在一起,影响又不大,为什么不让他尝试一下呢?
也许那位父亲觉得,那样会不好喝。
但即便不好喝,也是孩子自己探索的后果,他会从实践中学到经验。又或者,他会从这次的经验中,获得什么奇妙的点子。
很多时候,看似“为你好”的背后,其实是控制欲作祟。而过于控制孩子的父亲,会让孩子形成敏感又自卑的性格,而且畏畏缩缩,遇到事情不敢尝试,只能等着别人告诉他该怎么做。
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后,很难有大出息。
如果要问,性格中的哪一种缺陷,会让孩子觉得困扰最大。我想,那就是自卑感。

因为自卑,不敢尝试;因为自卑,变得讨好;因为自卑,变得怯弱;因为自卑,变得敏感自负。
父亲对于孩子的意义,绝非只是提供物质生活这么简单。孩子还需要父亲的陪伴、引导和鼓励。当父亲在孩子心中形成一个正面的榜样时,孩子才会朝着这个榜样前进,并且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

什么样的父亲,更容易培养出没有自信又胆小的孩子呢?
答:父亲暴躁易怒、爱抱怨、经常对母亲施暴,这样人格的父亲培养出来的孩子没有自信又胆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惠惠的心声 2020-11-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什么样的父亲容易培养出没有自信又胆小的孩子呢?
答:也有父亲不善言谈,总是默默地付出,可能为孩子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却缺乏与孩子交流沟通,从而可能认为爸爸对自己不够好,不关心自己,错误地认为爸爸不爱自己,看轻了自己,因而让孩子缺乏自信,最终变得沉默寡言,胆小自卑。 没有担当的父亲 在孩子心中,父亲都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或者希望父亲是无所不能的。但是一些父亲却...

这3种性格的爸爸,养出的孩子“自卑又懦弱”,连自己都不喜欢
答:爸爸不善于沟通,很多时候也可能不善于表达对孩子的爱,就很容易让孩子误认为是爸爸不够爱自己,或是觉得爸爸认为自己不够优秀,没有肯定自己。这也会使得孩子遇到问题或者有心事的时候不会和爸爸交流,进而与爸爸的关系更加疏远。胆小怕事 都说“父爱如山”,可见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顶天立地的,是...

哪3类父母最容易养出懦弱自卑的孩子呢?
答:3,保护过度,大包大揽,把孩子养得胆小而且过度依赖父母 。很多父母都对孩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都不用管。听起来是父母爱孩子,为了孩子无私的付出,但是这种大包大揽的爱,对孩子来说就真的好吗?父母总是大包大揽,对孩子保护过度,最后就容易养出懦弱自卑的孩子。孩子会...

什么样的父亲容易养出自卑、胆怯、懦弱的孩子?
答:以下这3种父亲,容易养出消极的孩子,比如自卑、胆怯、懦弱等。01 忽视孩子 有一句话叫,无回应之地即绝境。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爸爸,快看我,看我。”孩子在做某件事,一个劲叫爸爸关注他。而一旁的爸爸,只顾低头干自己的事,嘴里敷衍地说着:“嗯嗯,好的,好的...

什么样的父亲容易培养出没有自信又胆小的孩子呢?
答:什么样的父亲容易培养出没有自信又胆小的孩子呢?1. 乱发脾气的父亲: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至关重要。如果父亲经常对孩子乱发脾气,孩子可能会感到害怕和缺乏安全感,从而变得小心翼翼,避免犯错。长期处于这种氛围中,孩子可能会变得胆小、不敢发表意见,只求讨好父亲。2. 不与孩子交流的父亲:父爱...

孩子很自卑?大多和爸爸的哪几种表现有关?
答:有一个这种爸爸,孩子无法体会到父亲的爱,就很有可能会因而越来越自卑、内向,害怕与他人沟通交流,不愿与他人沟通交流。当代中国家庭里,通常有一种“丧偶式育儿”的情况,孩子的教育热点问题统统压着妈妈身上,爸爸就像没有一样,这会对孩子的发展其实是非常有害的。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父亲人物的参加...

什么样的父母养出了自卑的孩子?
答:其实是来自于父母的影响,这几种父母养出的孩子,性格大多懦弱自卑,走上社会容易受人欺负。坚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直穷养孩子 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一样,所以生活水平也不一样,而这里所说的穷养孩子,并不是指家庭条件,也不是指磨砺孩子,而是指现实中另外一种教育方式。有的父母...

哪些父母容易养出自卑的孩子呢?
答:有些 父母容易养出自卑的孩子:1、对孩子实行打压式教育的父母。这样的父母处处想树立自己的权威,无论孩子做什么,都要贬损和打压孩子。实行打压式教育的父母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好,怕孩子骄傲,想让孩子变得更好,但本质上却是忽略孩子内心感受,不懂得和孩子共情,不顾孩子心理感受的自私行为。一、长期被...

什么样的父母养出自卑的孩子?
答:什么样的父母养出自卑的孩子?1、打压的父母 家长务必读一读中国的父母普遍都是习惯于批评自己的孩子,哪怕心里很为孩子骄傲,但是说出来的话却变成了:"不要骄傲,虚心使人进步。"但是在孩子犯错时,却从不吝啬说那些刻薄的话:"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什么事都做不好,一辈子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