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仁兄能告诉我浮世绘和法国印象派有什么关系?

作者&投稿:景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浮世绘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起源?~

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
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在亚洲和世界艺术中,它呈现出特异的色调与丰姿,历经三百余年,影响深及欧亚各地,十九世纪欧洲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诸流派大师也无不受到此种画风的启发,因此.浮世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9世纪中期开始,欧洲由日本进口茶叶,因日本茶叶的包装纸印有浮世绘版画图案,其风格也开始影响了当时的印象派画家。
1865年法国画家布拉克蒙(FelixBracquemond)将陶器外包装上绘的《北斎漫画》介绍给印象派的友人,引起了许多回响。
无独有偶,在音乐方面,古典音乐的印象派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亦受到《神奈川冲浪里》的启发,创作了交响诗《海》(LaMer)。
浮世绘的艺术风格让当时的欧洲社会刮起了和风热潮(日本主义),浮世绘的风格对19世纪末兴起的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也多有启迪。

1.浮世绘的影响有哪些(画派画家):
印象派的大师们如莫奈、梵高、惠斯勒、毕加索等都受到浮世绘的冲击,进而从事旋乾转坤的绘画大变革。当时西方的前卫画家,如马奈、德加、劳特累克、高更、克里木特、溥纳尔、马蒂斯等人也都从浮世绘中获得各种有意义的启迪。
2.浮世绘主要表现那些内容:
浮世绘题材大多反映民俗生活,所谓“浮世”,即指现实社会众生相。浮世绘的题材有社会、传说、历史、戏剧、故事等许多方面。它反映了18世纪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社会生活状态。
3.对浮世绘艺术作品的感受?
日本的浮世绘艺术对法国印象主义美术以及现代主义美术都起到过深刻的影响作用,莫奈与梵高都曾有意识的去模仿学习过浮世绘艺术而进行创作.浮世绘艺术就表现技法而言主要在于其平面且强烈的装饰性及色彩应用是前所未有的,对形体塑造的薄弱化甚至忽略正是印象主义美术所相同秉持的一个理念,对于感受的真实捕捉,对于自然光与影的色彩的深入体会及描画正是其印象派美术所追求的真谛.浮世绘艺术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对世界美术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http://www.whysb.net/arts/data/2005/1223/article_1373.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1-HNFZ200104011.htm

  -------------------------------------------------

  19世纪中期开始,欧洲由日本进口茶叶,因日本茶叶的包装纸印有浮世绘版画图案,其风格也开始影响了当时的印象派画家。
  1865年法国画家布拉克蒙(FelixBracquemond)将陶器外包装上绘的《北斎漫画》介绍给印象派的友人,引起了许多回响。
  梵高可能是著名画家中受浮世绘影响最深的人,梵高所绘的《唐基老爹》中有许多浮世绘画作(1887年)。。1885年梵高到安特卫普时开始接触浮世绘,1886年到巴黎时与印象派画家有往来,其中马奈、罗特列克也都对浮世绘情有独钟,例如马奈的名作《吹笛少年》即运用了浮世绘的技法。同样地,梵高也临摹过多幅浮世绘,并将浮世绘的元素融入他之后的作品中,例如名作《星夜》中的涡卷图案即被认为参考了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
  无独有偶,在音乐方面,古典音乐的印象派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亦受到《神奈川冲浪里》的启发,创作了交响诗《海》(LaMer)。
  浮世绘的艺术风格让当时的欧洲社会刮起了和风热潮(日本主义),浮世绘的风格对19世纪末兴起的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也多有启迪。
  浮世绘版画对世界美术史的作用,应该提到它对当时欧洲画坛的巨大影响。早在喜多川歌磨死去仅6年的1812年,他的作品就出现在巴黎。19世纪后半期,浮世绘被大量介绍到西方。当时西方的前卫画家,如马奈、惠斯勒、德加、莫奈、劳特累克、凡高、高更、克里木特、溥纳尔、毕加索、马蒂斯等人都从浮世绘中获得各种有意义的启迪,如:无影平涂的色彩价值,取材日常生活的艺术态度,自由而机智的构图,对瞬息万变的自然的敏感把握。对日本艺术的崇拜,以致在西欧产生日本主义热潮,它不仅推动着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的绘画运动,而且在西方向现代主义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广泛的影响。

  ===================================================

  在很多关于印象派的描述中,浮世绘与印象派总有千丝万缕的瓜葛,似乎没有浮世绘就产生不了印象派今天的巨大成就,浮世绘在美术史上是个问题,但一味夸大它的影响就会变成一个伪问题。日本人喜欢做,那是因为他们要强调日本文化对于欧洲文化的反哺。

  所谓“浮世绘”,是指日本江户时代以描写风景和百姓风俗为主题的彩色版画。浮世绘,源自佛教用语,意指繁华放任、却又虚无短暂的尘世。因为这些版画的题材所表现的多是歌舞伎与茶社的生活场景,处处流露出“人生苦短,需及时行乐”的思想,故此被称为浮世绘。对于江户时代的日本人而言,浮世绘就是歌舞演员、吉原区名妓、茶屋女侍、相扑力士,许多浮世绘作品散发着浓浓的男女情欲的味道,因此在江户时期,它被视为一个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流派,就如同“浮世”本身,这些藉由木刻版印转印在薄纸上的图像,也同样没有长久的价值,更不是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浮世绘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19世纪中期日本被迫与欧美通商时,这些在版画经常被用作瓷器和茶叶等的包装纸和填料。当时在日本印了很多这些从未受到重视的版画,卖不掉,但它吸水性很好,就作为茶叶包装的纸头,日本茶叶出口到欧洲去,欧洲人经常在咖啡馆可以廉价地买到,不是作为正式的文化交流的渠道,觉得东方挺特别,最初完全在于一种猎奇的心态。

  他还不象18世纪罗可可时代,中国绘画瓷器到宫廷中去,让宫廷中觉得中国的山水画是那么的高贵,是那么的富有东方韵味。当时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远销欧洲的中国瓷器、漆器和珐琅等工艺品,引起了欧洲诸国的皇室、贵族、收藏家和艺术家的浓厚兴趣,在欧洲美术界特别是建筑装饰和工艺美术领域,出现了追求“中国趣味”、崇尚“中国风格”的一股不小的热潮。东方的趣味在绘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日本美术史家小林太市郎甚至认为应将当时风靡欧洲的“罗可可式”称之为“中国——法国式”。这种流行时尚在法国洛可可风格代表画家华托、布歇等人的作品中也有所反映,华托从1708年在巴黎拉米埃特城堡的装饰工作中,已经开始描绘中国场面。1731年的《米尔基尔》杂志上曾刊载了他的一套《中国人物画贴》,共20幅铜版画,这些画用拉丁文拼译了中国题目,如“医生”、“宫妃”、“尼姑”等等。华托的《海南岛的女神》(铜版画)是一幅瓷器的画样。这画样即是华托在拉米埃特城堡的壁画临摹品之一。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传说中的中国海神(妈祖)还是成了华托化的法国女郎形象,而从服饰到道具,却终究带上几分东方风情,特别是那太湖石般的带岩洞的假山,似乎正是构成罗可可装饰得母题——所谓“岩状工艺”的东西。

  继承华托的业绩并且也在作品中体现了浓厚的中国趣味的另一个画家是布歇(F.Boucher,1703~1770)。布歇自己就是热心的中国文物收藏家。从他30年代末的风俗画中已可见他对这种流行时尚的热心。在《早餐》(1739,油画)中,他着意描画了壁炉两侧陈列着的中国瓷器和佛像;而在《化妆》(1742,油画)中,那花鸟屏风又描绘得何等精细。布歇的这些作品如实反映出出对东亚工艺品的爱好已广泛进入市民和上层社会的家庭。当布歇投身到皇家织毯场的设计工作后,他在这方面的一项盛举是为博韦织造所设计了一套由9幅画面组成的中国的乾隆皇帝。在9幅壁毯的图画分别为《中国皇帝的召见》、《中国皇帝的宴 》、《中国婚礼》、《中国捕猎》、《中国渔情》、《中国舞蹈》、《中国市场》、《中国风俗》和《中国花园 》。据说这套壁毯布歇是参照供职于清廷的传教士画师王致诚在北京所作的画稿设计的。这些手稿在对中国事物的描画上明显带着想象成分,而其中有趣的是画家在努力揣摩东方艺术风韵。也同华托一样,由于布歇在路易十五时代所享有的声誉,他的表现中国题材的作品也以各种形式在欧洲广泛流传。

  在路易十五时代,对东方十五感兴趣的其实远非一两个画家;东方艺术对法国的影响也不仅仅在绘画和工艺美术方面。这里设计东方艺术对整个17、18世纪的欧洲艺术、特别是罗可可艺术所产生的影响的估价问题。这种影响世纪是超出绘画而波及整个文化心理的。在罗可可艺术盛行的18世纪中叶,要排除东亚和中国的因素是困难的。狄德罗在评论随便一件夏尔丹的景物画时,也要谈到画面上的中国瓷瓶。可见中国艺术对18世纪的欧洲美术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是事实。
  况且印象派当时也是不入流的画派,他是在咖啡馆里看到。哦,是日本的东西。是这样来的。

  梵高也临摹过浮世绘的东西觉得好玩,要说浮世绘对他有多大影响,好像印象派就是浮世绘,没有浮世绘就没有印象派,怎么可能是这么一回事呢,他只是在这过程之中对东方趣味性的平面性的构图性的东西的一种启发,不一定表现一个场面中的每个形象的整体或者有关的部分都表现出来。而已。印象派早就有了,它走这条路和所谓浮世绘的东西是完全两回事,它是一种技术方面的,它追求的是光色瞬间变化的感觉,它只是觉得浮世绘里有可借鉴的因素。

  再从印象派所表现的主流的最希望表达的东西是什么,不能觉得梵高画了几张浮世绘就怎么怎么。日本人为什么会夸大,他是觉得日本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反哺。觉得我们日本人怎么了不起,你看印象派的东西……,他拼命地再作这一块,把梵高西方画家临几张东方的绘画纯属正常。但中国对西方的一种接受,包括很有思想的当时康有为、陈独秀用西方绘画来改造中国画,那是不一样的,那时作为一种主流文化在强调着,作为新文化的一种精神在灌输着,在大学里教育,而浮世绘什么时候进入了法国高等艺术学院?在教室里大家学这个东西,没有说说而已。就像毕加索为什么不到中国来,不敢来中国有齐白石,他也就是这么一说,齐白石当然很伟大,在毕加索眼中确实伟大,毕加索是很狂的一个人,但这种评价是艺术家的一种一时感慨,如果把这个作为评价中西文化的尺度,就像美国人所讲的杰出的伟大的,you are great , you are marvelous,美国人也就随便一说。就能用上去了?

“浮世绘”对西方印象派一些大师的确有很大影响。有一种说法,当时西方人将日本的产品带到欧洲,就有许多人在港口上等着日本轮船进港,因为日本茶叶、陶瓷等的包装都是用浮世绘做包装纸。那么这些人就等轮船来了以后卸货,扒下包装纸,回去作为临摹的范本。
其中包括莫奈,他觉得日本的艺术很有意思,于是自己在巴黎附近买了一块地,种了很多睡莲在河里边,自己还架起了一个日本小桥。住在那个环境里边,整天看睡莲,画了一系列的睡莲画。
梵高作品里也有浮世绘的形象,还有借用浮世绘的方法,作出他自己的绘画创作。例如他的作品《星空》就是受了浮世绘名家葛饰北斋所做的《富士三十六经神奈川冲浪》。
他的另一幅作品《唐吉老爹像》大约创作于1887年,也使用了类似日本版画的装饰。

哪位仁兄能告诉我浮世绘和法国印象派有什么关系?
答:梵高也临摹过浮世绘的东西觉得好玩,要说浮世绘对他有多大影响,好像印象派就是浮世绘,没有浮世绘就没有印象派,怎么可能是这么一回事呢,他只是在这过程之中对东方趣味性的平面性的构图性的东西的一种启发,不一定表现一个场面中的每个形象的整体或者有关的部分都表现出来。而已。印象派早就有了,它走这条路和所谓浮...

请问有谁知道什么侦探小说?
答:小说中的法国侦探杜宾还出现在另外两篇小说中:《玛丽·罗热的秘密》(1845)和《被窃的信》(1845)。侦探小说的篇幅也很快从短篇小说扩充到长篇小说。法国作家E.加博里奥的《勒鲁日案件》(1866)是一部极其成功的小说,有几部续集。W.柯林斯的《月亮宝石》(1868)至今仍为英国最佳长篇小说之一。A.K.格林因发表《利文...

beyond的骨灰级fans come in!!!
答:梁翘柏 84 组成最早期的Life Exhibition,并在David Bowie 的纪录片Ricochet 中演奏Bowie 的经典作品 Ziggy Stardust。85 五人阵容的Life Exhibition 出版Debut EP《忧伤都市》。梁翘柏移民纽约,并开始於当地的电台担任唱片骑师。89 返港与刘志远重组「浮世绘」於同年推出大碟《爱花的少年》。90 出版大碟《...

看完死亡笔记之后觉得最经典最好看剧情又精彩的动漫已经被我看完了...
答:怪-化猫 额 这个看第一集时感觉简直就是偷工减料吗 额 不过看下去却发现这种浮世绘的画风配上剧情 感觉还是非常好啊 目前看了三个故事没舍得在往下看留着 那天没得可看在去看 哈哈哈叛逆的鲁鲁修 这个因为从一开始就很火 我比较喜欢冷门的就一直没看 后来一个朋友介绍去看发现还真实经典第一季的话前十来...

求好看的动漫啊~!!!
答:妄想代理人 额 怎么说呢 啊啊啊 把人物阴暗面表现得很透彻啊 剧情嘛还不错 虽然说最后几集我已经分不清现实和虚幻了怪-化猫 额 这个看第一集时感觉简直就是偷工减料吗 额 不过看下去却发现这种浮世绘的画风配上剧情 感觉还是非常好啊 目前看了三个故事没舍得在往下看留着 那天没得可看在去看 哈哈哈...

虚拟人生3下载地址
答:70.浮世绘起源于 日本71.《岩简圣母》是谁画的 达文西 72.水温为0时,人落水后最多能坚持 42分钟 73.下列哪种不是哺乳动物 鲨鱼《虚拟人生3》我已经通关了几个月了,可是最近在网上浏览各个网站的攻略,却发现没有关于《虚拟人生3》的帖子,不知道是否是机缘巧合,让我可以快速通关。最近有网友来e-mail求助,看...

L.A地区的帕萨迪纳别墅价格大概多少?
答:我的 L.A地区的帕萨迪纳别墅价格大概多少? 有哪位仁兄住在Pasadena的给个确切数字... 有哪位仁兄住在Pasadena的给个确切数字. 展开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该不该让孩子很早学习人情世故? aiaqkusdnt3124 2011-07-20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

速食文化故事
答:我觉得,真正掌握文化实质的人,是真正懂得了部分文化的人,也就好比双手掬起了长河里的一捧水,这一捧水,就是他所拥有的文化。而许多自诩的文化人,可能就是水面上行舟的渔夫,他浪荡在文化上,真正的目的却是水中的鱼。这是目前社会某些文化盛行的“浮世绘”。所以,有清醒的人士说:尽管科技发达,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