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道轮回的疑问?我多少了解一些,但其中的阿修罗不甚明白,看了一些说明,都不清楚,是不是如下理解

作者&投稿:登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六道轮回的一个疑问~

  听明白您的意思了。
  其实是业力使然,在中阴身的情况下,因为各自业力不同,有的见到大风,有的见到鬼怪,有的见到光。是不一样的,比如我看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人,看到一大帮人要杀他,他就跑,跑到一个温暖潮湿的山洞里面,有人警省他,他才从山洞里跑出来,又活了过来,然后附近有一窝小狗刚出生,有一个胎死腹中了。他这才相信有生死轮回,才认真修行的。原来山洞就是母胎。
  而且关于您说的所谓适合,可能您未了解恶道众生所受的苦怖。请仔细看以下转载的文章《轮回的痛苦---地狱里还能念佛吗?》(有删减,原文较长)

  顶礼上师如意宝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成尼扎西仁波切

  文殊师利真实身语意
  雪山慧日加持入心间
  赐予无比殊胜之悉地
  成尼扎西足下诚祈请

  (以下内容可能会引起部分人的不安,故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者,请慎重观看)

  朗日塘巴尊者终生不露笑脸。因尊者成天黑沉着脸,众人称之为“黑脸朗日塘巴”。有弟子劝他不要老是沉着脸,尊者却说:“想到轮回中的痛苦,三界之内没有一个安乐之地,没有一个欢喜之处,我无论如何都笑不出来。”华智仁波切曾说:“如果要观想修轮回痛苦,应该象朗日塘巴那样,时时刻刻观想轮回过患,从内心深处生起对轮回的无比厌离。”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走向解脱——别解脱戒品》中说:“如果没有出离心,就不可能会有自始至终都全心全意皈依三宝的决心,得不到大士和中士的皈依戒,甚至只是一种盲从的行为而已。”

  文殊菩萨示宗喀大师说:“未寻得方便,生起出离心,则任修密乘,生圆二次,皆有漏蕴摄,不得解脱道。”

  索达吉堪布在讲授《胜利道歌》中说:“欲想尽早获得正等觉佛果,必须修学无上的大圆满法门;而大圆满依靠什么来成就呢?发大乘菩提心;此又须要依靠什么呢?出离心”

  出离心对于一个学佛的人来说是无比重要的,也是整个佛教的基础,如果没有出离心的话,即使小乘的果位也不可能获得。可是有很多师兄就是难以生起真正的出离心,那么如何才能生起出离心呢?

  根让活佛说:“出离心是对于轮回的痛苦深深的体会后自然生起的一种心念,它促使我们产生一定要从六道的生生死死中解脱出去的强烈愿望,从而走上学佛的正道,迈向解脱……比如想解渴一定体会了口渴的痛苦才会有解渴去苦之心;知道躲避烈日爆晒,寻求荫凉处,必定是过去尝过被烈日爆晒的滋味。求解脱生死也是一样的道理,必须深刻地感受到轮回之中无处不是苦的真实体验,才会生起从轮回中解脱的出离心。也许,被关在监狱中的的囚犯,最能理解出离的意义。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轮回就是一个监狱的话,就会有强烈的出离欲望。若不生起出离心,解脱则无从说起。”

  索达吉堪布说:“轮回是痛苦的大蕴聚,若能深刻了知其痛苦本性,必然会生起怖畏与出离之心。”

  故此,只有真正对轮回的残忍有一个清楚的、切身的明了,才有可能生起真正的出离心。在《大圆前行》《菩提道次第》等等著作中已经广泛的论述了轮回的苦痛。但是,如果没有切身的感觉,好象始终那些痛苦毕竟离我们还远。有很多师兄都知道轮回是痛苦的,但是还是生不起出离心,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只是泛泛知道轮回是痛苦的还不够,关键是知道他痛苦到什么程度。只有在痛苦的程度上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是能生起出离心的关键所在。在此,末学主要依据《中观四百论》为纲要,从列举实例切身比量的角度、力求从程度上来谈谈轮回的真相。

  根据史料记载,东汉末年,权臣董卓一度劫持了汉帝和一众朝臣。为了试探和恐吓反对者,董卓摆了一个丰盛的酒宴。正当酒酣耳热之际,突然进来了一群士兵,他们每两个人抬着一个大铜盘,等放到酒桌上大家一看,原来每一个铜盘上都躺着一个赤红的人。原来董卓把抓来的羌兵(当地的少数民族士兵)活活的蒸煮,当铜盘放在桌子上的时候,大臣们仍然可以看到每一个羌兵正在抽搐的身体和不时张合的嘴,虽然已经不能发出任何声音。而董卓却大笑着从羌兵身上割肉而食。各位师兄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呢?

  731的一位老兵回忆说:“我们把已经做过细菌培养的俘虏四肢用皮带固定上,然后把他的腹股沟动脉切开,用一个瓶子接他的血液,慢慢的血液快流完的时候,掺杂了气泡,就象葡萄一样,一股一股的,到后来实在流不出来了,我们的军医就在马鲁大的胸腔上使劲的按压,以便榨干他身上的所有血液。等完成了之后,我们把因为失血而浑身严重抽搐的马鲁大扔进焚尸炉”“这个人慢慢昏苏醒了,首先做盲肠切除试验……我做的是锯骨和切断气管的试验,整个解剖进行了大约一个小时。另一个八路军模样的人被解剖时还在不停地喘气,后来院长亲自拿着注射器,在这个人的心脏上进行注射空气试验,注射多次后,这个人才死去。”“在我亲自解剖的马鲁大当中,所有的人在我给他们切割的时候,一般都会发出杀猪一般的嚎叫,对此我们也习惯了”
  而这些让人想都不敢想的痛苦与地狱的痛苦相比,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亦不及其一……

  《中观四百论》云:“若凡夫亦知,一切生死苦,则于彼刹那,身心同毁灭。”接下来索达吉堪布解释说:“假如凡夫亦能如圣者一样现量了知三有一切生死诸苦,则于了知之刹那,身心无法承受而崩溃毁灭。”月称菩萨言:“如诸佛照见,诸业之果报,若凡夫亦知,刹那即昏厥。”到底是什么样的痛苦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在一些公案中,也记载了类似的故事。

  如世尊在世时,阿难尊者的两个外甥由现见了堕地狱的可怕后果,一想起来就不敢吃饭,吃完饭一想起就要吐出来。他看到了什么呢?

  有一比丘由于能忆念自己前世所受的痛苦,因而经常为之恐惧得全身流血,将僧衣都染成了花色。这个轮回的痛苦究竟是怎样的痛苦呢? 也许麻木的人们永远也想象不到。

  索达吉堪布在《亲友书略释》中说:“假设在人间当中,每天有三百个人,手执锐利的长矛,不停地刺着你的身体,这种痛苦肯定是极难以忍受的,不说亲去感受,就是见到这种场面都会惊慌闷绝。但这种痛苦与地狱痛苦仍丝毫无法相比,地狱中痛苦最轻的为复活地狱,相比之下,以三百矛不停刺杀之苦,不及其狱痛苦万分之一”
  法王如意宝在《窍决宝藏海》中说道:“但无论是谁,要是真正堕入地狱去感觉痛苦,当这种悲惨的果报成熟时,不害怕的人却是一个也找不到。”曾经有一个弟子发愿死后要到地狱当中度化众生,法王听后感到十分悲哀,说:“他还没有证悟空性,如果他到地狱当中一定会后悔的。”

  而地狱更是集中了所有惨烈与绝望于一身,他不但有人类永远都无法想象的残忍,还有人类更加无法想象的遥遥无期的绝望!“他们受痛苦的时间相当漫长,总的来说,需经过百俱胝年等时间,但因为有情业力有深浅之别,因此每个地狱中有情有不同寿命,比如复活地狱中有情寿命:人间五十年,为四天王天的一天,此天五百年为复活地狱一天,在复活地狱需感受五百年的痛苦,也就是人间人一万六千二百亿年,然后才可以从此狱得到解脱。解脱的时间,必须是他的恶业力尽后。比如监狱中的囚犯,他的服刑期满才能被释放,同样,地狱众生的业力何时灭尽,那时方能得到自由。如果业力还未报尽,则想舍弃身命是不可能的,会一直不停地在地狱中流转。”为什么说“假如凡夫亦能如圣者一样现量了知三有一切生死诸苦,则于了知之刹那,身心无法承受而崩溃毁灭。”“如诸佛照见,诸业之果报,若凡夫亦知,刹那即昏厥。”我不能想象,也不敢想象。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如果真能如实知道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一刻,哪怕是一瞬间都不能。我的一个小乘修行上很有成就的师兄告诉我说:“证悟三果的人,必须出家,在这个世界上一刻都待不下去,在这个世间生活他就感觉象是在油锅里一样。”

  不要以为恶道离我们还远,如是猛厉的痛苦我们每个人过去都曾亲身经品尝过,而且只要我们一天没有解脱,只要我们还在轮回当中,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肯定还有的是机会可以去亲身品尝。正如慈诚罗珠堪布说的:“如果我们再不修行,还将无边无际地走,等待我们的道路是崎岖而漫长的,有的时候是黑暗,有的时候是一点点光明,大约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是黑暗,只有百分之十几是光明。光明里还有光明中的不光明。所以,光明在轮回里是极为稀有的,如果继续痴迷,就会这样无穷无尽地走下去。所以,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

  也许有的人说了:怕什么,佛法无边嘛,佛经上说,到了地狱里面只要能念上一声佛号就能立刻解脱。我有地狱免疫,哈哈。我曾经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学净土的居士到他老家去,看到了自己的老家的一个长辈——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向她讲说佛法她也非常感兴趣,这个居士非常高兴,于是对她说:“你念佛吧”老太太欣然应允。但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发生了,这个平常口齿伶俐的老太太居然就是张口结舌,无论如何也不能念出简单的“阿弥陀佛”四个字,无论怎么都不行,但是要说别的话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可以试想一下,有人连坐在自己家的热炕头上都念不出一句佛来,当身入地狱的时候,当不可思议的苦毒逼身的时候,你真的有把握能念出来吗?《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由于不断悲惨地喊着阿啾啾而称为阿啾啾地狱;阿啾啾的声音也间断了,只能发出叹息的呼呼声,称为呼呼地狱;……将此地狱众生的身体与火燃为一体,感受强烈的痛苦,只能听到他们大声嚎叫的声音而看不见他们的身体,他们不断生起想解脱的念头,却没有解脱的时候。”到底南瞻部洲为业力之地啊。
  中观四百论句义明镜论》:“不管人们如何努力,以种种安乐受用方便对治痛苦,然而身体本身多部分即是苦受,任何安乐也无法超过或消除身体的苦受。不管人们享受的安乐如何强,刹那之间只要有些微的苦受,安乐便会烟消云散;而正在经受痛苦时,平时给人带来很大安乐的受用,也无法使他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是普遍现量可见的事实。比如说,有国王坐在皇宫中柔软的垫子上,享受着歌舞美食,沉浸在五欲满足的快乐中,在世间来说,这是很大的安乐。然而当一只小毒蜂飞进房中,它的细针刺中国王时,刹那之间所有的乐受都被盖住了,他只会觉得痛苦难忍,这时候,其歌舞美食软垫等安乐不论如何增加,也不可能压住小蜂咬刺的苦受。苦受的作用,比乐受的作用大,这是名言中无欺的规律,如稍加观察,人们都会明白这种事实。月称菩萨举比喻说,很多人认为丰衣足食是生活中最大的安乐,然而在有吃有穿时,如果儿子死了,那么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解脱痛苦,让人生起快乐。因此,应知身体相续中的苦受,任何安乐也无法消除,佛陀说过:三界轮回都是痛苦的,有少许安乐也会变成痛苦。
  譬如说,有一札左罗刹为了得到罗刹女“司达”,与别的罗刹打了十年仗,后来虽然得到了“司达”,然而依之却无法消除十年战争带来的痛苦,反而更为恐怖痛苦,时刻害怕别的罗刹来劫夺。同样,不会管人们如何努力追逐世俗安乐,自身的苦受是无法消除,即使得到少分,也会转变为痛苦。”

  可见,无论你是身家万贯的巨富,还是食不果腹的乞丐,对你来说痛苦都是永远不变的主题,唯一的区别只能是痛苦的原因不一样。不要以为乞丐因为饥饿就会痛苦,而富翁没有饥饿就不会有痛苦。当他爱的死去活来的爱人离他而去的时候,当他的子女身遭灾祸的时候,任何的快乐享受都不能改变这个痛苦的分毫。我们不惜造下无数的恶业、不惜浪费宝贵的人身光阴所努力追寻的财富到底有什么用呢?它真的能带给我们离苦得乐吗?不要以为不同的原因会有不同的感受,当真正痛苦来临的时候,任何的快乐都无法掩盖他血一般的真实。快乐就象是飘渺的海市蜃楼,当他来临的时候我们可能都好象有如梦中,如梦似幻的感觉;而痛苦却是那么彻骨的真实。《中观四百论句义明镜论》:“这二者(胜者与劣者)虽然在受用资财上相差甚巨,然而在受苦上却并无多大区别,那些认为胜者无有痛苦的想法,其实是为经观察下的错误计执。”

  快乐的本质就是痛苦的。世间没有真正的快乐,所谓的快乐只是人们的虚妄分别。《中观四百论句义明镜论》:“世间众生所谓的安乐,如果加以分析,便会了知它实际上是由人们的分别念计执而生。在外境受用资具等诸法上,并不存在安乐,只是由世人的心意对受用等生起分别,执着这些如何如何美妙等,才会有一种模模糊糊的安乐感受生起。可是分别念不会长久,它刹那刹那之间都在为无常所转,为变灭痛苦所转,而不离苦谛的本性。”
  索达吉堪布在《亲友书略释》中说:“饿鬼种类很多。有些饿鬼,口又细又小,如同小小的针孔,它的腹部庞大得如同一座山丘,因此,它们往往都是吃不进任何东西,即使稍微吃到一点儿,也无法满足大如山丘的腹部。无奈,他们只好经常受着饥渴交煎的痛苦。虽然有时他们会得到一些不净粪之类的东西,但仍然没有自由自在享受的权力,经常与其它饿鬼争夺。《普贤上师言教》中亦讲过:有些饿鬼不用说得到水等,就是连水的名字,十二年中都从未听过:一个饿鬼告诉哲达日尊者:"我流浪到此虽然已十二年了,但只有一次一位清净比丘丢弃鼻涕时,我们这么多饿鬼集聚争夺才获得一点点,除此以外,什么也没有得到,而且我自己在争抢鼻涕时,被其它的饿鬼打得遍体鳞伤。"这些饿鬼,即使有一点点饮食,都聚集一起争夺不休,在这个过程当中感受很大的痛苦。……有些饿鬼众生,瘦骨嶙峋,整个身体就如同烧焦的枯树一样,只剩下了皮包骨,没有一点血肉,皮肤松驰,犹如一件衣服,它们活也活不成,死也死不了,非常地可怜,以业力未尽一直都须感受这样的痛苦。很多饿鬼均是赤体形象,身形丑恶,他们的心也同样不清净,经常生起恶念,伤害众生,见到有情欢乐或在行持佛法,便想前去作害。他们有一定的能力,比如现在我们得的不少病都是他们引起的,但佛弟子有病时不要对他们生嗔心,念猛咒来降伏,使他们苦上加苦,应该念一些观音心咒,这对自己和他们都有利益。由于业力显现,每天晚上他们口里燃火,非常痛苦。火光引来很多飞蛾,被他们当成唯一的食物吞了下去。
  有些没有福报的饿鬼连脓血等不净物也是无法得到,稍有福报的饿鬼才能少少得到一些。还有些饿鬼所食用的,是一类病人所生肿瘤里流出的脓和血,以及一些不净水,除此以外没有可以食用的。法王如意宝在新加坡时,有一次流鼻血,上师让侍者立即将血与糌巴和合作成食子,扔到大海里,为那些沉在海洋里的饿鬼众生作回向。藏地的很多高僧大德,身上出些血或者出一些脓时,都马上以糌巴和合作成食子,念咒加持后布施饿鬼。尤其是作成强哇(一种布施用的食子)是最好的,因为强哇的形状,很多饿鬼可以直接享用。所以,我希望你们以后哪怕是倒一些洗脸水时,也应该念一些观音心咒,这样可以利益很多饿鬼。
  还有一些饿鬼,因其业力显现,夏天时,清凉的月光变成了逼人的热浪,冬天里,温暖的太阳却会放出彻骨寒光。这情形与我们人间完全相反。他们又望见在很远的地方,树上挂满了累累的果实,由于饥渴难当,很想前去饱餐一顿,强烈的欲望驱使他们拖着难以支撑的大腹,蹒跚而去,哪知刚到树前,果实等已不复存在,只余下了可做烧火用的枯枝,此时内心是无限的凄苦。果子是吃不到了,去喝点水吧,但当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好不容易来到江边,欲饮个痛快时,江水刹那干涸无遗,唯剩下漫漫的黄沙,美好的愿望如同肥皂泡一样破灭了,无可奈何!”

你知道佛教所说的这三界是有轮回因果的?那人类会有轮回因果吗?

【阿修罗】
梵名Asura 。略称修罗。为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十界之一。又作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罗、阿素洛、阿须伦、阿须轮。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旧译不酒、不饮酒,或系误译。阿修罗为印度最古诸神之一,系属于战斗一类之鬼神,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与帝释天(因陀罗神)争斗不休,以致出现了修罗场、修罗战等名词。 据《增一阿含经》载,其身形广长八万四千由旬,口纵广千由旬。另于《长阿含经》等,均详载其住处与事迹。有关阿修罗之业因,诸经多举出嗔、慢、疑等三种生因,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则列举十种阿修罗之生因:(一)身行微恶,(二)口行微恶,(三)意行微恶,(四)起憍慢,(五)起我慢,(六)起增上慢,(七)起大慢,(八)起邪慢,(九)起慢慢,(十)回诸善根。此外,阿修罗所持有之琴,特称为阿修罗琴。阿修罗欲听闻何种曲调,则曲音自然弹出。此亦阿修罗所具有之褔德。 阿修罗之形像有多种说法,或谓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六足,身形为须弥山之四倍;或谓千头二千手、万头二万手、三头六手;或谓三面青黑色,忿怒裸形相,六臂。

【鬼】
异类,梵语薜荔多Preta,旧译饿鬼。新译鬼。《名义集》曰:‘婆沙云:鬼者畏也,谓虚佉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为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文句》曰:‘鬼者,胡言阇梨多(阇闭之写误),秦言祖父。众生最初生彼道,故名祖父。后生者亦名祖父。又悭贪堕此趣,此趣多饥渴,故名饿鬼。亦被诸天驱使,亦希望饮食,故名饿鬼。’鬼之种类极多,或如夜叉罗刹,有通力害人者,或如饿鬼常苦饥渴者。此中六趣中之鬼,是说饿鬼也。
【饿鬼】
梵语preta,巴利语peta,音译为薜荔多、闭戾多、俾礼多、卑利多、弥荔多、闭多;或梵语pitr!,音译卑帝黎。三途之一,五趣(五道)之一,六趣(六道)之一。前生造恶业、多贪欲者,死后生为饿鬼,常苦于饥渴。又作鬼道、鬼趣、饿鬼道。《正法念处经》举出饿鬼之住处有二种:一住于人中,二住于阎浮提地下五百由旬之饿鬼世界。另又列举三十六种饿鬼之名,如迦婆离(镬身饿鬼)、揵陀(食气饿鬼)、婆罗波叉(食小儿饿鬼)、阿吒毗(旷野饿鬼)、魔罗迦耶(杀身饿鬼)等。《顺正理论》则举出三种饿鬼:(一)无财饿鬼,包括炬口饿鬼、针口饿鬼、臭口饿鬼等三种。全无食物,常陷于饥渴之苦恼,若偶尔获食,于将食时,又化作火焰,无法下咽。(二)少财饿鬼,包括针毛饿鬼、臭毛饿鬼、瘿饿鬼等三种。专食脓、血等。(三)多财饿鬼,包括希祠饿鬼、希弃饿鬼、大势饿鬼等三种。食人残物或布施物;亦包括受富乐之天人。其中,少财、多财二种饿鬼,又作有财饿鬼。《瑜伽师地论》列举由外障碍饮食饿鬼、由内障碍饮食饿鬼、饮食无有障碍饿鬼三种。《大智度论》则称无威德、常受饥渴之苦者为饿鬼,有威德、能享受多乐者为弊鬼。
饿鬼居于阎魔王界,由阎魔王统治。亦有居于人间坟地、黑山洞等处。饿鬼之受生,依《杂阿毗昙心论》谓,彼等为化生,又为胎生。据《法苑珠林》载,其身长最大者为一由旬,最小如小儿仅长三寸;寿命,或谓最长八万四千岁、最短则不定,或谓人间五千岁为饿鬼中一日一夜,如此寿命达一万五千岁。

阿修罗不是妖魔鬼怪,通常我们说的阿修罗和天道的天人一样有福报,可以说是住在天上了,是人们说的“三善道”之一,但是阿修罗嗔心重,好争斗,有天福而无天德,男丑女美,有时候不被列入“善道”。而阿修罗大体又有4类,上面那位热心网友答的很全。
通常我们说的鬼应该是有多种的,饿鬼是其中之一,肚子大喉咙细,见到水化成火,喝不成吃不饱,总是挨饿。常说“饿鬼道”,我猜是因为鬼里边这样的最多吧。
上面两位答的很好,你说要看通俗的,我就多嘴几句

1、阿修罗不算单独的一道,按楞严经的说法,阿修罗为鬼道、人道、畜牲道、天道所摄,阿修罗福报很大,但嗔恨心严重。
2、鬼就是指饿鬼,长期感受饥渴之苦,但也不完全如此,鬼道中也有福报大的鬼,比如守财鬼、具力鬼等等,这些大福报的鬼引业不圆满所以堕落在鬼道,但满业比较圆满,所以还有福报。

阿素洛(Asura)者,略称修罗。为六道、八部、十界之一。意译非天,非同类,不端正。其为印度古神之一。属战斗一类鬼神。常被视为恶神,男丑女端。

有四类生:
(1)卵生 鬼趣摄,有小神通。
(2)胎生 人趣摄,天道中降德遭贬坠,居处临于日月。
(3)湿生 畜类摄,朝游虚空,暮归水宿。
(4)化生 天趣摄,势力大无畏,能与梵王、帝释争权战斗。有四阿修罗王,各有百千眷属,多住大海下。形倍须弥,住处有宫殿、园林、侍者、婇女。其状不一,或有九头千眼,或谓千头二千手,或谓万头二万手,或谓三头六臂,皆口中出火,口大纵广千由旬。多由瞋慢疑为生因,好怀瞋心,好战斗。大力之神也。
“而阿修罗,意为非天,他们虽有天福却受生在非天界。他们由于具有瞋恨、慢心、疑嫉,所以常引发争战,受到无尽的痛苦。

鬼道,鬼趣就是阎摩中有世界,有各种中有身,包括饿鬼 ,投饿鬼身是因为它自己造作的业力而成

空游饿鬼包括妖精、王鬼(是厉鬼的一种)、死魔、厉鬼(即魑魅,是一种魔鬼,梵音译作部多)、鬼女、独角鬼等等。
空游饿鬼长的达万年之久,短命的寿量不固定。
空游饿鬼包括妖精、王鬼(是厉鬼的一种)、死魔、厉鬼(是一种魔鬼,梵音译作部多)、鬼女、独角鬼等等。这些饿鬼始终都处于提心吊胆、担惊受怕以及恍恍惚惚的错觉状态中,经常居心不良,怀有歹意,精勤于害他的恶业,他们死后的下场多数都是立即坠入地狱等恶趣的深渊。
尤其难忍的是,这些饿鬼不管生前是因病身亡、利刃所毙,还是悬梁自尽等途径横死的,每隔七天,它们都要感受一次以那种方式死亡的痛苦。它们希望把这种痛苦转移给别人,所以无论到哪里都是损人不利己。本来满心欢喜地来到昔日的亲朋好友面前,结果却使他们重病缠身或者精神疯狂等遭受不幸

饿鬼的痛苦,所有饿鬼,感觉夏天月亮也火热热,冬天太阳也冷冰冰,即使他们看见果实累累的药树,也会化为乌有;就算看到浪花飞溅的大海,可是一见就干涸无遗。结果他们更加悲哀不已,痛苦不堪。

欲界众生大部分是群居的所以又叫五趣杂居地。

阿修罗则与人一样,击中要害部位便会死亡,所以经常惨遭失败。天人又在醉天象的鼻上系上宝剑轮,遣出天象时,能杀害数十万的阿修罗,它们的尸体从须弥山上滚下来,落入游戏海(与须弥山外围七重金山交相间隔的六重大海,充满八功德水,为诸龙王嬉游之处)中,海水都成了血红色。如此经常唯以战争度日,应当诚心观修阿修罗之处也不离痛苦的本性。

善友!
阿修罗不是妖魔鬼怪的区域,玄奘大师翻译佛经六道时一般都说五道,他这样的翻译是因为阿修罗普遍的存在于天道,人道,畜生道这三种中。
天道的阿修罗都在欲界天,经常和天人打仗,因为他们斗争心强,心地狭隘,见不得天人比他们更好。
人道的阿修罗就是世界上的一些暴君,独裁者,财阀。
畜生道的阿修罗在一些大海和深渊里,体型庞大,白天在近海的云朵中休息,晚上在海里游荡能够吃鲸鱼,大白鲨,很厉害!
虽然说他们广泛的分布在这三道中,但是都是一样的嗔恨心重,有福德,心胸狭隘等根据这些相同的特点成立阿修罗道。
至于你说的鬼,从佛教的角度去看,就是饿鬼道,所谓饿是他们受这个饿鬼报,是因为他们本身在过去世贪欲无法得到满足,因为贪欲无法满足导致做种种恶行,所以受这个饿鬼报。但是世人说的鬼比这个概念要宽泛很多,还包括一些中阴身(就是死后从此世到他世的中间状态,和死者有缘的能够感应到)和一些阿修罗甚至一些天界的众生,世人的这个鬼是很模糊的概念。

有关“六道轮回”的疑问。
答:正知正念不放逸,恒时守护自根门。日日夜夜三世中,再三观察心相续。发露自己之过患,不觅他人之错失。隐藏自己之功德,宣扬他人之功德。当离侍奉及利养,恒时断除声誉禄。明了知足少贪欲,已知恩德且报恩。修持大慈大悲心,恒常坚固菩提心。断除十种不善业,时时稳固胜信心。摧毁我慢嗔恨心,时...

关于佛教六道问题,寻求有心人解释
答:六道的形成顺序问题,首先要明了六道的渊源。六道起源一说是后土身化六道定轮回,在这之前是没有六道轮回的,所以之前的所有生灵死后皆不入轮回。定下六道轮回后,才有六道轮回的轮转。也有其它说法。二,六道中的天道即是通常意义上的神道,而神道也是有轮转的,神有天人五衰,也会朽坏,会更替。这里...

我们所说的六世轮回是哪六世?
答: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人道(化生)、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魔)、饿鬼道、地狱道(化生)。六道轮回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佛教引用,佛教把婆罗门教称为外道。所谓生死轮回是说“舍此蕴已复趣他蕴”。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

什么是6道轮回?
答:六道又分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你的问题不是问佛家轮回的问题吧?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道家也信轮回,道家的代表庄子就有轮回说,人死之后,靠的是什么回复于未生之前呢?在《庄子》书中似有两种解释可以回答这个疑问。一是灵魂,一是气。《知北游》篇关于魂魄不死的看法或可同佛家神不灭论...

佛教中的六道轮回是怎么回事?
答:饿鬼---经常抵受极度饥渴之苦,亦可了解为坚贪苛索仍无饱足,不思修行六道轮回 天,阿修罗,人,地狱,饿鬼,畜生当众生死后视乎所作的业的善恶倾向而投胎到六个不同的境地,善的入三善道(前三者)恶的入后三恶道(后三者)不断重复流转,非经修行证悟则无有出期对人生具体苦相的划分,佛家有...

佛教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摆脱六道轮回吗?
答:这个真理是实实在在的,不是我们思维意识中对真理的认识,而是宇宙的本源。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但因妄想执着而迷失了真理,在六道中妄造种种罪业,妄受种种苦报。这一切都是虚幻的,不是本性的境界。修行的目的,就是放下妄想执着,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摆脱六道轮回只是第一步,还不究竟。六道...

关于佛教中轮回问题的疑问
答:1.不是的,三千大千世界众生都在轮回 2.它方世界轮回转生到我们这个世界 3.不是只要有作恶的存在就有动物存在 4.会,因为业力所至 世界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由业力所至,你今世所做的善恶决定你的去向.众生由于妄想执著,起惑造业,岂但障蔽了本有的佛性,而且招致种种业报,沉沦生死海中,轮转六道,...

佛学困惑(六道轮回的秩序)
答:佛学困惑(六道轮回的秩序) 我知道佛法讲六道轮回,是未觉悟的有情众生都在不断造业,沉沦于六道中轮回不得解脱自在。那么我们在很多因果见闻录中听到很多心怀嗔恨的有情众生或是神识纠缠于其仇人,使其常处厄境... 我知道佛法讲六道轮回,是未觉悟的有情众生都在不断造业,沉沦于六道中轮回不得解脱自在。那么我们...

关于六道轮回 如果人下辈子没有前世记忆 那为什么还要害怕轮回呢
答:所以您会对害怕轮回有所疑问,但是对于那些作恶多端的人就不一定了,凡人怕果,菩萨怕因,人们对于自己作恶往往不考虑后果,因此对于果报来临时后才会害怕,今生所做的恶业都会带入下一个轮回。人们怕的就是来时无法做人无法像现在这么优渥这么舒适,害怕自己落入三恶道,受尽无量苦。这便是害怕。希望我...

轮回说的一点疑问?
答:你也是佛,你是被贪嗔痴慢疑等等尘垢蒙蔽了智慧的佛。修行的过程就是除垢的过程。尘去则光明自现,你就成佛了。六道轮回丝毫不虚。也是客观存在的。是佛陀和无数祖师亲见的。其实我们生活中也可以观察得到很多迹象。佛教认为唯心与唯物都是偏见的,只有承认心与物的互动才是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