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有鸟巢大吗?

作者&投稿:甫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阿房宫和紫禁城那个大?~

阿房宫 负压三百余里
当然它大
历史记载也是很大的 好像包容了整个骊山 不过被项羽烧光了

阿房宫大。
咸阳宫,即咸阳宫城,是为主殿区,占地3.72平方千米。是指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国迁都咸阳,在城内营筑冀阙,历代秦王又增建的众多宫殿,包括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吸收关东六国的宫殿建筑模式,在咸阳塬上写放的六国宫室。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遗址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西安市长安区纪阳寨,南至西安市未央区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西安市未央区车张村、后围寨一带,总面积15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阿房宫的主要建筑:

1、前殿。
阿房宫的主体宫殿。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2年至2007年的考古研究成果,阿房宫前殿占地约800亩,相当于90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2、磁石门。
秦阿房宫门阙之一。秦阿房宫的建筑以磁石为门,一是为防止行刺者,以磁石的吸铁作用,使隐甲怀刃者在入门时不能通过,从而保卫皇帝的安全;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秦阿房宫前殿的神奇作用,令其惊恐却步。
3、上天台。
秦阿房宫殿祭祀天神的建筑物。古代先民认为,太平盛世,均是天神的恩赐和保佑。皇帝为了使自己的国家物阜民丰,四海长平,定期率领朝臣登坛祈祷天神。重现的上天台,是根据有关史料营造。规模为16.8 米x16.8米,高19.8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咸阳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房宫

阿房宫究竟有多大?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始皇本纪》中说: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万人,殿下可以树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在南山的峰巅建宫阀,又修复道,自阿房宫渡过渭水直达咸阳。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

建设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甲3号(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亚运村北)
建筑面积(万㎡):25.8、
座席数:永久座席80000个,临时性座席20000个。

看样子,是鸟巢更大,望采纳!

阿房宫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在考古界都还没有定论。
阿房宫之所以出名,一个是因为杜牧的《阿房宫赋》,一个是后世的人为了抹黑秦始皇、为了证明其是暴君,为了证明自己推翻秦朝是顺天应命,所以拼命的宣扬阿房宫的奢侈华丽和雄壮。
据《史记》记载,阿房宫根本就没有建成,《史记》写得很清楚,秦二世即位时,阿房宫“室堂未就”,因始皇“崩”,于是停工,将70万劳力全赶去修秦陵,等到这年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陈涉吴广就反了。前后就这么点时间,显然建不成阿房宫。
《新大秦帝国》上面推测阿房宫是秦始皇拆六国王室宫殿材料集中于骊山而建的宫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位的时间有限,而且大部分民力都用于水利、道路、长城等工程,再加上战争所需的民夫,可以说根本没有多少民力投入到拆卸六国宫室和再建的工程里面,所以应该没建成,更加没有那么华丽。

附上网上新闻资料:
瑰丽阿房宫在哪里?拷问阿房宫的存在
12/17/2003/15:55华夏经纬网  
谁人不知“阿房宫”?那个大呵!绵延“三百余里”,火烧三月不灭。  
杜牧撒了个弥天大谎,传世名篇《阿房宫赋》,一“骗”国人千年。  
——说阿房宫之广大,“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说阿房宫之瑰丽,“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说阿房宫之奢华,“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真的有阿房宫吗?真有这样的阿房宫吗?!  
当我们终于等来有史第一次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掘,当我们首次发现“保存完整的秦宫铺瓦屋顶”,尤其是,当我们热火朝天于“项羽烧没烧阿房宫”论战不休时,其实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都被忽略——那如诗似幻般的阿房宫,真的有过吗?  
究竟有没有阿房宫?  
阿房宫传说两千年,凭什么断定它的存在?  
铁证只能是当时代记述或实物。然而,阿房宫考古队领队李毓芳对记者坦言,迄今没发现任何这样的史物实证。北大历史系副教授刘华祝分析道,秦宫本应有档案,只是正处秦末八年战乱中心,荡然无存了,“秦始皇造的长城秦陵还看得见,但阿房宫的证明,也就后来《史记·秦始皇本纪》那句‘先作前殿阿房’了。”  
问题是,一百年后司马迁的话,一定足信?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张传玺回答记者说:“的确可以有怀疑。但司马迁距离秦朝不过百年,就像我们讲民国初的事,应该不会出入太大。司马迁连商王世系年表都没写错,阿房宫的存在要肯定。”  
不过有一点,所有的专家众口一词——即便阿房宫存在,也远不是杜牧说的那样大,至多只有1%。北大历史系副教授蒋非非电话那头斩钉截铁:“阿房宫压根没建成!”  
阿房宫建没建成?  
简直荒唐。千年盛传不衰的阿房宫,居然压根没建成?  
几乎所有采访的专家都告诉记者,杜牧那是文学杜撰,凭空想象,“阿房就是一工地!”  
阿房宫考古队领队李毓芳的理由是:如果宫殿建成,无论怎样焚毁,都应有秦咸阳宫遗址那样的,一米多厚的瓦砾堆积遗存,而阿房宫遗址没有。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的理由是:如果宫殿建成,金银财宝会被洗劫,可怎么连一个破碗片都不见呢?  
北大历史系副教授蒋非非的理由是:《史记》本就很清楚,秦二世即位时,阿房宫“室堂未就”,因始皇“崩”,于是停工,将70万劳力全赶去修秦陵,等到这年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陈涉吴广就反了。前后就这么点时间,显然建不成阿房宫。  
“都是杜牧乱写蛊惑了大众。”北大蒋非非副教授笑着解释,杜牧之所以捏造,是为了讽喻唐朝皇帝不要再大兴土木,“秦王朝如此,刚刚覆灭的隋炀帝不也因此吗?杜牧是妙笔生花,可骗苦了后代百姓!”  
阿房宫到底有多大?  
那么,阿房到底多大?杜牧那句“覆压三百余里”,是阿房宫之所以出名、几成历史地标的最主要理由。  
“杜牧偷换概念,真要说300里,也只能是从咸阳到临潼‘关中计三百余’的全部秦宫,拿阿房来做个代表。更可能,300里是个夸张。”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张传玺与众多专家看法一致,阿房宫的真正大小,应该就是《史记》所描述的“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  
这在今天是多大呢?专家算了算,汉代一步等于6尺,一尺等于今天的23厘米,1丈等于今天的3米左右,《史记》描述的阿房宫,大约是11万平方米,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四分之一。  问题又来了。这和最新探明的阿房宫夯土台基面积54万平方米,对不上。  
张传玺副会长的解释是,阿房宫很可能像故宫太和殿那样,“54万”是托盘式的台基,而“11万”是主殿。考古队领队李毓芳告诉记者,“‘54万’的确不如故宫面积大,但作为整体的建筑地基是全球第一了,秦皇暴政,可见一斑。”  
阿房宫在哪?  
想想挺奇怪——没有地面建筑,没有图纸留存,《史记》也只笼统提到阿房宫建于“渭南”,凭何划定如今的“遗址”就是遗址?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给记者做了一番推演:《史记》写明了,阿房宫的方位北不过渭河,南不过秦岭,这个范围内,就发现如今这么大一个土台子,也就承认阿房是它了。  
但这显然还只是历史地理学的一种推定。“说到底,仅凭一个土台子,很难说一定就是阿房宫。”北大蒋非非向记者强调,考古上的事没铁证就什么也定不了。上海大学历史系谢维扬教授也坦言:“谁都希望民族光荣史存水落石出,但能讲几分就几分,别急。”  
阿房宫烧过吗?  
提到这个媒体正在爆炒的争论,最早提出“为项羽平反”的考古队李领队苦笑,诸多专家认为她说“阿房宫没烧过”太草率了,事情已经传到国家文物局,要她写报告。老太太脾气直,说还是那两字:没烧。  
她领着记者在“土台子”上转一大圈——你看看你看看,这地上几万个孔打下来,哪有红烧土的痕迹?哪有草木灰的印子?没烧就是没烧。  
记者在现场听到了“烧了”的一种新说法:文革中兴起过平整土地的“千亩会战”,外面那一圈长不出庄稼来的红烧土,早被刨了个干干净净。  
李领队反诘:我们是打了1米多深才见夯土层,上面那一层是“浮土”。谁会吃饱了撑着,刨掉了红烧土,再堆上1米多高的“浮土”?  
争来争去,在北大蒋非非看来,争的根本就是伪问题。《史记》上的确记载着项羽放过一把火,但这把“三月不灭”的火,烧的是“秦宫室”。项羽火烧阿房宫,那不过是杜牧的附会妄言,诗人言,不能当正史,哪用得着为项羽平反?  
阿房宫有“瓦”吗?  
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前几天某中央媒体报道“中国首次在阿房宫遗址出土完整秦宫铺瓦屋顶”。  瓦,是货真价实的秦瓦,但并非在54万平方米的“遗址”上出土,而是在其南边沿的三米之外。严格来说,这不是“秦宫”瓦,也不能证明“土台子”上建过秦宫,更不能证明阿房宫的存在。  能挖出瓦来,真的巧。原来,“土台子”的南边沿在地面上已没有痕迹。找啊,考古队的探孔往南一直打出去,不但找到南边沿,还在边沿外发现了6行筒瓦、5行板瓦的“铺瓦屋顶”。  
既然都认为,阿房宫根本就没建起过,那么哪来屋顶的瓦?如果不是阿房宫的瓦,又是什么建筑的瓦?李领队说,这些谜有待更深入的考古发掘解答。  
不管怎么说,完整的秦铺瓦屋顶,这是头一回发现。当地已经得到西安文物局同意,要在“屋顶”上做个玻璃罩子,供游客参观。有家公司已经在遗址对面花了1亿多元造了500多亩的“阿房宫”,又造了300多亩的“六国园”,都是“假古董”。缺的,就是真东西。(央视国际 尤莼洁 郭泉真)

?《史记》说,那座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秦代一步约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合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前殿东西大概宽690米,南北进深约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后人推测,阿房宫包含两大建筑群,一是前殿建筑群,另一是“上天台”建筑群。
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里用繁复的辞藻与修辞描绘了这座谜一样的宫殿。他说,“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使我们置身高空鸟瞰全貌;而“廊腰缦回,檐牙高喙,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的万重楼阁,又令人惊叹不已。

而鸟巢有25.8 万平米,比阿房宫8万平米大3倍多

有《阿房宫赋》说: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鸟巢占地不过最大3百多米

肯定。不知道大几倍

阿房宫有鸟巢大吗?
答:看样子,是鸟巢更大,望采纳!

中国各个城市的特点建筑物
答:1、故宫--北京,这类排名很难将首都排除在外,即使逊如华盛顿,也有不少好建筑,故宫作为世界最大的古典宫殿建筑群,以其传统的明清风格享誉海内外,最最标准的北京标志,即使日后北京如同纽约,也不能改变故宫的地位,几乎可以算是中国的代表建筑。不过,它并非是中国最出色的,如果西安的阿房宫,古长安...

一个城市的地标、象征、标志性建筑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啊?
答:1、地标是指每个城市的标志性区域或地点,或者能够充分体现该城市(地区)风貌及发展建设的区域。地标性项目与一般项目的区别应该首先表现在精神层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是一种社会发展方向的代表。如:浙江的地标,杭州西湖,义乌商品城标志性建筑 ,也称地标建筑。2、标志性建筑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们可以用最...

哪位兄台能告诉在下:中国伟大的建筑有哪些?谢谢!
答:长城,故宫,十三皇陵,三峡,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秦始皇陵,横店影视城,北京奥运村,北京大剧院,紫金城 布达拉宫、圆明园、阿房宫

关于城郭的古诗句
答:1.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阿房宫赋》唐代:杜牧 2.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孔雀东南飞》两汉:佚名 3. 檥岸逢重九,全家上浅山。儿童争险步,城郭有跻攀。——《南康军寓居》 宋 :项安世 4. 不见城郭事,沉沉唯四山...

谁能提供几个好笑的笑话
答:有一天,小明上学去,老师在课堂上问小明:「小明,阿房宫是谁烧的?」小明:「老...老师,不...不是我烧的,不要骂我。老师气得在下课后马上打电话给小明的父亲,老师:「王先生,你看你们家小明,连阿房宫是谁烧的都不知道!还说不是他烧的父亲:「老师,真对不起,我们家小明笨归笨,但很老实。他说不是他烧的,...

齐鲁联合旅游年票的初步认识
答:50. 三门峡渑池仰韶大峡谷 免票不限次51. 三门峡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 免票不限次西安渭南兰州地区,包含53家景区免门票1868元1. 西安世界奇迹阿房宫 免票不限次2. 西安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山崩奇观)半价一次3. 西安未央湖 免票不限次4. 西安清真大寺 免票不限次5. 西安高家大院 免票不限次6. 西安佛教名刹...

文言文表达喜欢爱
答: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战国策·齐策》。 (5) 又如:爱色(喜欢女色) (6) 喜好 爱听古人节义事。——清·袁枚《祭妹文》 晋陶渊明独爱菊。——宋·周敦颐《爱莲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7) 又如:爱玩(爱好玩赏。后用以指爱好的玩物或对游玩的喜好) (8) 爱护...

长安怎么造句
答:他第一次长安之游,无疑使他的名气更大了,但并没有捞到一官半职。拼音是:zhǎngān。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ㄔㄤ_ㄢ。结构是:长(独体结构)安(上下结构)。长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长安Chángān。(1)长安地名始于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