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之学老子者则拙儒学后面1句是甚么?

作者&投稿:宓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道不同不相为谋"下一句是什么?~

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伯夷传》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老庄申韩传》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近人钱穆之释有两说,一为“君子亦有意见行迹之不同,然同于道则可相与谋。惟小人贼道者,有善恶邪正之分,斯难于相谋矣。”一为“道指术业,如射与御,各精其重,不相为谋也。”(《论语新解》)

应该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下一句是“亦各从其志也”。
这句话出自《史记·伯夷传》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意思是指两个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只能从事各自目的的事情。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道:指志向上的道路;谋:商讨。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不相为谋: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扩展资料:
孔子说过:“三个人在路上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荀况也说过:“看到品德高的人,就想着和他一样,看到品德差的人,就反省自己(不要和他一样)。”朋友的作用,就是一面镜子,用它来参照,来观察自己,周密的说话谨慎的行事,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就会有进步。
相同的东西或者相同的人总是聚集在一起,这是以静态的眼光看的,如果以动态的眼光看,就有“接近好人人就变好,接近坏人人就变坏”之说。因此交朋友的原则,是上等品格的优先选择,差等品格的人次要选择。
想品质变好,就要引进君子做朋友,想品质变坏,就要引进小人做朋友。但是所有的事物都没有亘古不变的原理和形态,世上的东西,人们的品质,不是用好和坏就能区别的。

原文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闚,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译文 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庄子是 蒙地人,叫周。他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学识渊博,涉猎、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他的中心思想却本源于老子的学说。他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著作,大多是托词寄意的寓言。他写的《渔父》、《盗跖》、《胠箧》是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而表明老子学说为目的的。《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空设言语,没有实事。可是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状,用来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他的语言汪洋浩漫,纵横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所以从王公大人起,都无法利用他。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最次侮之。
答:”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从孔子流传下来的老话儿、老习俗有哪些?
答:”《老庄申韩传》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近人钱穆之释有两说,一为“君子亦有意见行迹之不同,然同于道则可相与谋。惟小人贼道者,有善恶邪正之分,斯难于相谋矣。”一为“道指术业,如射与御,各精其重,不相为谋也。”(《论语新解...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何意?
答:意思是:圣人治民,人民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赞誉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出自《道德经》第17章,原文如下:作者:春秋-老子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

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为谋.下一句是什么
答:下一句是:亦各从其志也。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释义: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指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又所谓“鹤鹊安知鸿鹅之志!”。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下一句是什么?
答:译文:孔子说:“道德见解不同是不能共同谋划事情的”,也只能各自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罢了。所以他说:“富贵如能追求到手,那么,即使让我执鞭为马夫,我也愿意干。如果不能追求,还是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吧。岁月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整个世道都浑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显现...

南游集序文言文阅读
答:太史公尝言:世之学孔氏者,则黜老子,学老子者,则黜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 予观老子,亦孔氏之异流也,不得以相抗,又况杨、墨、申、商刑名纵横之说,其迭相訾毁抵捂而不合者,可胜言耶?然皆有以佐世。太史公没,其后有释氏,固学者之所怪骇舛逆其尤者也。 今有河南元生者,其人闳旷而质直,物无以挫...

儒学的意思儒学的意思是什么
答:注音是:ㄖㄨ_ㄒㄩㄝ_。词性是:名词。结构是:儒(左右结构)学(上下结构)。拼音是:rúxué。儒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儒家学说;儒家经学。引《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世之学老子者_儒学,儒学亦_老子。”《后汉书·方术传...

《中庸》的全文和译文!
答:唐代李翱将《中庸》尊为经书,撰有《中庸说》,提出了一个《中庸》的传承谱系,并与佛家心性之学相糅合,阐发与弘扬《中庸》儒家天命性道学说。 他将传承《中庸》的本意弘扬性命之说为己任,在糅合佛儒观念的基础上,用佛家“不动心”的理论来诠释儒家“诚”的内涵,不仅由此建构起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同时,其...

孔子中庸之道 佛家的中道 老子的道 各是什么
答:在人事处理上,更多儒家学人采取直接的方式,而法家则强权,佛家善巧方便。4、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释迦牟尼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而《法句经》也说:昔世尊在祇园精舍,有四比丘,共论世间何者最苦?一言淫欲,二目...

有关文化理念的文言文
答: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 2. 文言文与传统文化 首先,学习文言文是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增强了解社会、认识事物的能力。 其次,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基础,是“源”;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