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博物馆里除了马踏匈奴还有什么

作者&投稿:蛮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助茂陵与茂陵博物馆区别?如何从西安市区出发?~

茂陵博物馆门票(80元)包含了博物馆本身和茂陵封土堆这两个地方。但这两处相聚有大约500~1000米左右(博物馆位于茂陵封土堆东侧),分别检票。博物馆内主要包括霍去病墓、相关石刻艺术品(马踏匈奴等)、文物展厅(很小)。博物馆西侧围墙紧邻着卫青墓,你也可以去看看,围墙以外的部分是不收费的,有小路直达墓前。

至于你说的李夫人墓,在茂陵封土堆西北方向1000米左右的位置,由于在茂陵封土堆围墙的外面,所以也是免费的。整个茂陵陵区还有很多陪葬墓,都是在博物馆的围墙以外,所以都是不收费的,感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去看看。

茂陵博物馆建于霍去病墓之上。馆内珍藏了武帝陵中的大量珍宝,但最有名的还是马踏匈奴等石雕。馆门、各座仿古建筑、亭台楼阁更挂了许多对联,以表达对茂陵所含蕴的那种汉初沉雄、博大的时代精神和雄浑气势的景仰与追念。例如大门联:

汉擅威名,远域宾从,曩日东来多信使
陵临丝路,驼铃何在,而今西去尽长车

联乃今人所撰,联首暗含“汉陵”二字,联中更追忆了当年大汉帝国的辉煌景象,雄风依稀可见。架长车击匈奴,西域称臣,进献名驹汗血宝马,武帝时的煊赫武功在后世已难可再现。霍去病墓旁的大量石雕,记录着主人的骄人战功。著名石刻“马踏匈奴”旁也有一联:

石马嘶风,犹想当年鼙鼓
将军靖域,常怀破虏刀弓

读罢,站在气势威猛的石马前,仿佛当年刀光剑影,鼓密蹄疾,喊杀震天的恢宏场面又浮现在眼前。另有一联,文字简练,而尽写汉威:

一代武功书剑气
千秋文治柏梁风

汉武帝不但以强大的武力拓展着大汉帝国的疆界,更任用董仲舒独尊儒术,开了中国封建社会儒术治国之始,文治武功,堪称古今无二。

  陪葬概况
  茂陵的四周遍布嫔妃、宫女、功臣贵戚的陪葬墓,至今尚存封冢墓20多座,其中有卫青、霍光、霍去病、金日碑等人的陪葬墓。在这一带发现有众多的文物,如精美的青玉兽面纹铺首、错金银的云纹钢犀尊,以及朱雀纹、龙纹、几何纹等大型的空心砖和文字瓦当。1981年在茂陵东陪葬墓中发掘出鎏金铜马、鎏金鎏银竹节熏炉、提链铜暖炉等珍贵文物230余件,都是极为罕见的艺术珍品。茂陵陪葬墓和其他汉陵的陪葬墓的奇异之处在于都有“象征”的说法和意义,例如李夫人墓、卫青墓、霍去病墓等。
  李夫人墓
  李夫人墓,享皇后葬制,史称英陵。其墓冢高大,状如磨盘,上小下大,中间有一道环线,俗称磨子陵。《磨子陵的传说》是一个向善而动人的民间故事。李夫人美丽到“倾城倾国”,为汉武帝至爱,她红颜薄命,早逝。汉武帝为其作长赋《伤悼李夫人赋》:“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卫青墓
  卫青墓为汉武帝刘彻茂陵陪葬陵墓。位于汉武帝陵封土东北1公里处,东面紧邻霍去病墓。陵墓封土远望如一座小山,线条柔美。《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起冢象卢山”。[1]
  卫青陵墓的封土为二层台覆斗形,是茂陵陪葬重臣中最大的一座,墓底部东边长113.5米,南长约90米,北长72.6米,西长107.2米,高约25.5米,顶部南北15、东西6米;高25.5米;占地面积 8064.55平方米,体积94412立方米。西北角凹进一部分,而西南角凸出一部分,遥望如一小山,南面坡陡,北面坡长缓,中腰有平台。
  茂陵石雕
  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为冢像祁连山”。象征霍去病生前河西大捷,墓上石刻是中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最具有艺术价值的大型石刻群。其雕刻手法简练,借石拟形,浑然天成,生动逼真,意气盎然,有出神入化之妙,被视为人类艺术之瑰宝。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素为艺术大师所赞赏。原全国美协主席、艺术大师刘开渠先生观看石刻留言:“茂陵石刻为我国古代美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亦是最优秀的传统,应继续发扬光大,以创更新的美术品。”
  霍去病17岁随卫青大将军出征,讨伐匈奴,屡战屡胜。特别是在河西走廊,祁连山一带,纵横驰骋,决战千里,将匈奴主力横扫无遗,从而彻底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为汉

  茂陵博物馆 (16张)
  武王朝巩固、开拓西北边疆立下辉煌战功。武帝爱才,待霍去病情同父子。

  不幸,霍去病英年早逝,汉武帝非常悲哀,决定为其建造一座“冢像祁连山”的大墓,以表彰他的不朽功勋。一道“为冢像祁连山”的圣旨,可就忙坏了茂陵工地的指挥官、设计师、工艺师、雕刻家以及各类能工巧匠。于是在一个月之内就造起了这座祁连山墓,又在一两年之内,创作出巨石群雕兽像,置于墓冢上下,这样从静态到生态就真像祁连山了。
  霍光墓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去病率师抗击匈奴,返回时,路过河东郡老家,将其弟霍光带到长安。后来,霍光颇得武帝信任,委以国政,成为西汉王朝惟一的“三代重臣”。霍光逝世后,宣帝、太后亲临光丧,以帝礼陪葬于茂陵东侧。

茂陵博物馆的巨石群雕
答:霍去病墓前共有16件石刻,除了墓前的“马踏匈奴”和“跃马”两件国宝外,在霍去病墓东西两侧的石刻廊内,还陈列着不少石刻精品,这些石刻题材多样,雕刻手法十分简练,造型雄健遒劲,古拙粗犷,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圆雕工艺品,也是汉代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

茂陵有哪些国宝
答:茂陵最出名的有三件国宝,马踏匈奴石刻,四神纹玉雕铺首,鎏金铜马。咸阳兴平茂陵博物馆,距离西安40公里,这里既有文物陈列馆,也有国宝石刻廊房,是蜚声海内外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博物馆进来,能看到苏武牧羊的雕塑。图中是苏武持节牧羊的雕塑。

茂陵博物馆里除了马踏匈奴还有什么
答:卫青墓 卫青墓为汉武帝刘彻茂陵陪葬陵墓。位于汉武帝陵封土东北1公里处,东面紧邻霍去病墓。陵墓封土远望如一座小山,线条柔美。《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起冢象卢山”。[1]卫青陵墓的封土为二层台覆斗形,是茂陵陪葬重臣中最大的一座,墓底部东边长113.5米,南长约90米,北长72.6米,西长107....

茂陵石雕——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答:茂陵石雕即西汉武帝茂陵旁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刻群,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乡霍去病墓前和四周,现藏茂陵博物馆。茂陵石雕原有数量现在已不可考,现存茂陵石雕共16件,其中人和动物造型的石雕为马踏匈奴、跃马 卧牛、卧马、伏虎、野猪、怪兽吃羊、人与熊、石人、卧象、蛙、鱼(一对)、蟾等14件,石刻...

茂陵石雕石雕概述
答:茂陵石雕,这一珍贵的艺术瑰宝,位于茂陵博物馆内,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汉代。这些石雕原本分布在茂陵陪葬墓霍去病墓的周边,总共包括16件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马踏匈奴,以其丰富的题材、精湛的简练雕刻技艺,展示了汉代石雕艺术的独特魅力。其雄健的造型和古拙粗犷的风格,使之成为中国至今发现的...

《咸阳·兴平·茂陵博物馆》陕西名胜简介
答: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博物馆位于陪葬陵霍去病的陵墓地,霍墓前有我国现存时代最早、保护最完整的大型石雕刻,计有16件,其中有著名的马踏匈奴石雕刻。1996年还建成编钟古乐展示演奏厅,展示了64件青铜编钟,称之千古绝响。加上原来茂陵出土文物、汉击匈奴1—3次路线和战场图、张骞出使西域路图、丝绸...

追觅“汉武雄风”茂陵博物馆见闻,感谢长安CS75的陪伴
答:马踏匈奴:又名“立马”,战马高1.68米,长1.9米,傲然挺立。表现的是一匹屹立着的高大战马,右脚踏着一个仰卧的匈奴。匈奴蜷缩着想要逃脱战马的踩踏,但战马仍牢牢把他踩在蹄下。跃马: 高1.50米,长2.40米。这件石刻,将马的体形与石块的天然形状配合得十分妥贴,有巧夺造化之妙。马的胸前用...

茂陵博物馆对联
答:茂陵博物馆建于霍去病墓之上。馆内珍藏了武帝陵中的大量珍宝,但最有名的还是马踏匈奴等石雕。馆门、各座仿古建筑、亭台楼阁更挂了许多对联,以表达对茂陵所含蕴的那种汉初沉雄、博大的时代精神和雄浑气势的景仰与追念。例如大门联:汉擅威名,远域宾从,曩日东来多信使 陵临丝路,驼铃何在,而今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