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微笑面对生活的故事 要乐观面对生活的例子!!!最好整合一下 我要写议论文

作者&投稿:歧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微笑着面对生活的名人故事 微笑着面对生活(失败)的名人故事(事例),要100字左右,有点评最好!~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被世界称为“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点评:老师们抬高了海伦·凯勒的形象,他们用这位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身残志坚的女孩的事迹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每个五年级学生都知道这样一幅画面:安妮·沙利文在一个水泵旁把"水"这个字拼写到海伦的手掌上.迄今描写凯伦生平事迹的电影和幻灯片已不下十部,每一部都在说着同样的陈词滥调.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发行的一部教育片最后总结说:"海伦·凯勒和安妮·沙利文带给整个世界的礼物就是不断地告诫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多么奇妙,有那么多人在教我们认识它;没有哪个人是不值得帮助或无法帮助的,一个人对我们的最大益处就在于帮助他人发挥其真正的潜能."

啊哈。我第二次月考就是写这个的。貌似只扣了 1 . 2 分 哈哈哈、
哦对了 开头 总起全文。抒情下。 第二段 写 名人事例, 就是用分号隔开。我写了 海伦凯勒与贝多芬 。 第三段只有一句话 是“那为何?我们不微笑着面对生活呢?” 下面就开始写自己的事例,我先写 考试失利,又遭到老师批评,雪上加霜。现在想来,要微笑..... 还有一件事,就是木有朋友,不为他人所理解........然后 应该如何做? 在适当的时候扬起嘴角 给自己一个微笑。 后面 就是 大段抒情的话。。什么 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会遇到不如意的事,其实只要笑一笑.........(省略) 结尾 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大概就是这些了。 在加些什么什么有哲理性的话 就可以了
PS: 面对生活,生活不单单是一件事。

海伦凯勒的事迹:

1、在老师的辅助下学会乐观面对生活。

海伦凯勒年仅19个月时患了一种奇怪的病,导致了她完全成了瞎子和聋子。此后的5年里,她无法同别人交流。后来从波士顿来了一位叫安妮·沙利文的老师来帮助她。沙利文小姐曾一度是盲人。她想人设法教诲论能像别人一样生活。她教海伦怎样用手作为说话的工具。

沙利义小姐带海伦出去,到树林中探索人自然。她们还到马戏团、剧院、甚至去工厂。沙利文小姐用她们俩使用的语言给海伦讲解各种事物,她们之间的语言就是用手和手指触摸的语言。海伦还学会广骑马、游泳、划船,甚至爬树。

2、艰难地写出了自己的书,能人之所不能。

沙利文小姐和海伦相处了多年。她教会了海伦怎样读书、怎样写字、怎样说话。她帮助海伦上学,而且上了大学。海伦非常想做别人能做的事,而且同别人做得一样好。后来,海伦真地上了大学,而且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她所需要的书中没有几本是用盲文(盲人用手摸着书读的语言)写的。因此很多书都要靠沙利文小姐或别人把这些书写在她手上。几何和物理特别难学。海伦只能用金属丝来学习正方形、三角形和其他的几何图形。她要反复感觉这些金属丝的形状,直到能在自己脑子里看到它们为止。

3、因其励志事迹声名远扬,各处宣讲。

海伦证明了自己是个出色的学者,190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她有惊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同时她还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上大学时她就写了《我的生命》。这使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有能力为自己购买一套住房。

她周游全国,不断地举行讲座。她的事迹为许多人著书立说而且还上演了关于她的生平的戏剧和电影。最终她声名显赫,应邀出国并受到外国大学和国王授予的荣誉。1932年,她成为英国皇家国立盲人学院的副校长。

扩展资料:

乐观面对生活的意义:

做一个乐观主义者,乐观开朗对健康总有益。积极的态度确实令人面目一新。许多人常常把乐观、充满希望和自我控制这类性格特征与生理健康联系起来研究。健康的乐观主义并非一种不切实际的态度,它体现了人们要做生活强者的信念。

另一方面,悲观主义滋生了消极情绪和挫败感,这两种被心理学家称为“后天性无助”的感情往往有害健康。有很大的好处一个乐观的人看东西总是很广,心胸开阔不会被某些事而烦恼,就算是也是暂时的,他会很快的调整好因为他有良好的心态。因此,保持乐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海伦凯勒的故事 刚满周岁那年,一天傍晚,母亲趁太阳西下以前,放了一盆热水为海伦·凯勒擦洗身子。 可是,当母亲自浴盆把海伦·凯勒抱了起来,放在膝盖上,正想拿条大毛巾替她包裹身子的 时候,海伦凯勒的目光,突然被地板上摇晃不定的树影给吸引了过去。她好奇地看著,看得 很入神,眼珠子动也不动一下,而且还忍不住伸长小手扑了过去,好像非得揪住它不可。 当时,母亲虽然已经注意到海伦·凯勒的眼神,但是看在母亲的眼里,树影不过是平常又 自然的现象,没什麼好大惊小怪的。所以,她万万没有想到海伦凯勒会使出这麼原劲儿往前 倾,结果不小心一溜手,竟让海伦·凯勒滑倒在地,哇哇大哭个不停。母亲知道女儿受了惊 吓,飞快地将海伦·凯勒搂进怀里,连哄带骗了好一阵子,海伦·凯勒才安静了下来。 事隔不久,母亲一个人静静回想这件事情发生的经过,她发现海伦凯勒的观察力似乎特别 灵敏。 通常一个周岁大的婴儿, 应该是懵懵懂懂的, 对什麼事情都没有企图深入了解的倾向, 可是海伦凯勒却别有细腻的之思,甚至於想用自己的肢体去感受变化的奇妙。当然,跟大人 比起来,海伦凯勒的表现并不成熟,如果跟其他的婴孩相比,可就不能不算特殊了。 而为人父母的,能幸运地生下一个天赋优异的小孩,当然是得意洋洋啰!每逢亲朋好友到 家里做客,不谈起女儿也就罢了,一旦话题转到海伦凯勒身上,母亲心满意足的喜悦,就会 自然而然地从言谈中流露了出来。 但是这份喜悦到底能持续多久呢?当父母亲正兴高采烈畅谈海伦凯勒美好未来的当儿, 海 伦凯勒却莫名其妙生了一场大病,这场大病不但夺走了父母心中的希望,更使海伦凯勒变成 一个看不见、也听不见的小女孩,而且她脾气更暴躁起来! 可怜的海伦凯勒,该如何去面对一个没有光线,没有声音的世界呢?这真是一个令人头痛 的问题。通常教育一个五官健全的孩子,已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更何况海伦凯勒又 瞎又聋!也许,父母亲他们可以猜测、也可以想像海伦凯勒的心情,但是他们绝对无法体会, 就如同海伦凯勒无法体会正常人的生活一样,他们真的无从体会。 起先,父母亲采用实验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虽然他们失败过无数次,但是日子久 了,也摸索出不少要领,他们除了被动地猜想海伦凯勒的比手画脚,有时也教导海伦凯勒凭 藉肢体动作,表达喜怒哀乐。 另外,海伦凯勒也学习运用触觉去感受周遭的事事物物。就这样一点一的累积,四、五年 以后,大凡孩子们用眼睛、耳朵能感受的,海伦凯勒都能以触摸的方式领略。只是父母亲不 是残障教育的专家,所以海伦凯勒学到的肢体语言,只有父母才看得懂,至于外人可就很难 说了。 向来关心女儿的父母亲,也一直挂心这个问题,尤其他们想到自己终有年老体衰的一天, 到时候要是海伦凯勒仍然不能跟外人沟通, 那海伦凯勒往后的遭遇, 将是非常悲惨的。 於是, 在海伦凯勒七岁那年,他们从外地请来一位受过专门训练的莎利文老师。 莎利文老师跟海伦凯勒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凯勒还从莎利文 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 一天,老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了「水」这个字,海伦凯勒不知怎麼搞的,总是没法子记 下来。老师知道海伦凯勒的困难处在哪儿,她带著海伦凯勒走到喷水池边,要海伦凯勒把小 手放在喷水孔下,让清凉的泉水溅溢在海伦凯勒的手上。接著,莎利文老师又在海伦凯勒的 手心,写下「水」这个字,从此海伦凯勒就牢牢记住了,再也不会搞不清楚。海伦后来回忆 说:“不知怎的,语言的秘密突然被揭开了,我终于知道水就是流过我手心的一种物质。这 个喝的字唤醒了我的灵魂,给我以光明、希望、快乐。 不过,莎利文老师认为,光是懂得认字而说不出话来,仍然不方便沟通。可是,从小又聋 又瞎的海伦凯勒,一来听不见别人说话的声音,二来看不见别人说话的嘴型,所以,尽管她 不是不能说话的哑巴,却也没法子说话。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莎利文老师替海伦凯勒找了一位专家,教导她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 话时嘴型的变化,以及鼻腔吸气、吐气的不同,来学习发音。当然,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 事,不过,海伦凯勒还是做到了。 盲人作家海伦凯勒,除了突破官能障碍学会说话,更奉
献自己的一生,四处为残障人士演讲,鼓励他们肯定自己,立志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海伦 凯勒这份爱心,不但给予残障人士十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国人士正视残障福利,纷纷设立服 务机构,辅助他们健康快乐的过生活。 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 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 故事》是海伦·凯勒的本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1968 年,海伦 89 岁去世,她把所有终生致力服务残障人士的事迹,传遍全世界。她写了 很多书,她的故事还拍成了电影。莎利文老师把最珍贵的爱给了她,她又把爱散播给所有不 幸的人,带给他们希望。死后,因为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感动了全世界.并且各地人 民都开展了纪念她的活动。 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的困难读完大学。一生写 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1964 年获总统自由勋章。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 海伦·凯勒生平 1880 年 6 月 27 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1882 年 1 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1887 年 3 月安妮·莎莉文·梅西成为凯勒的老师。 1899 年 6 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 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 年 6 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 暗》。 1916 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 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电影。 1924 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 1929 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30 年旅游英国。 1931–1933 年荣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访问法国、南斯拉夫、英国。 1936 年 10 月 20 日老师安妮·莎莉文去世。 1942–1952 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 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 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 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 1959 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60 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64 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8 年 6 月 1 日与世长辞。

斯蒂芬.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0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本书一出版 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时间简史》对我们这些喜用言语表达甚于方程表达的读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书。她长于一个对人类思想有接触贡献者之手,这是一本对知识无限追求之作,是对时空本质之谜不懈探讨之作。
   《时间简史续编》 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
   《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未来的魅力》本书以斯蒂芬·霍金预测宇宙今后十亿年前景开头,以唐·库比特最后的审判的领悟为结尾,介绍了预言的发展历程,及我们今天预测未来的方法。该书文字通俗易懂,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还穿插解答了一些有趣的问题,读来饶有趣味。
  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智慧的大脑诞生了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不过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镇上的确显得与众不同。霍金的父母都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从事热带病研究的医学家,母亲则从事过许多职业。小镇的居民经常会惊异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驾驶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车穿过街道奔向郊外——汽车在当时尚未进入英国市民家庭。然而这辆古怪的车子却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动的天地。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病魔出现了
  
   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然而,一个女子出现了。
  
   轮椅出现了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
  
   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丛中。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惟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霍金取得巨大成功,但生活的现实取代了爱情的浪漫,他和简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来自直觉的启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畅销书之王:《时间简史》
  
   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高达2500万册,从1988年出版以来一直雄踞畅销书榜,创下了畅销书的一个世界纪录。在这本书里,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等。
  
   在《时间简史》一书的开头,霍金指出:“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每写一个方程式,都将使销量减半。于是我决定不写什么方程。不过在书的末尾,我还是写进一个方程,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我希望此举不致吓跑一半我的潜在读者。”现在看来,霍金完全是多虑了。

乐观,身残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