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一贯钱、一两银子、一两金子,大约折合现在多少钱人民币?

作者&投稿:郸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贯铜钱等于几两银子,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

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一两银子 = 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 10斗 = 一石;
通常一两银子可以买200斗米,即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50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3540元的购买力。


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
《宋史 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根据《宋史 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 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


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北宋局部地区出现了纸币)。
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
但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为银两是历来的流通货币呢,主要是因为明清小说的盛行,均按照当时的生活情况为常识对前朝进行描写,如《水浒》、《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而这些作品中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银价为标准,与原有的文、贯、缗、铢等货币单位搅合在一起,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今人所写较多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武侠小说作品如《射雕》等书中也跟着把古代流通货币统统说成“银两”。但毕竟现代人比起明清时代的人时距更远,对前朝货币制度及银两的实际购买力的认识更加不足,才会经常出现天价馒头、天价酒菜,而认真的读者或观众出于对古代经济情况的好奇应该对“银两”的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


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
清代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

文才是货币的代表,一文就是一个铜钱,贯是货币数量的代表,一千文是一贯。
两、钱、分是重量单位,在代表银子重量的时候可以和官方定价一两银子=10钱银子=100分银子=1000文=一贯。
因为明朝不同时期铸造的铜钱名称、大小、重量不同,所以一钱银子能兑换的铜钱数目也不同。详细情况可以看《明史》卷八十一 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
简单地讲,明初铸大钱“大中通宝”,4文就可以换1钱银子。以后的皇帝铸造的铜钱按官方规定是7文折银1分,70文才折银1钱。而民间盗铸的劣钱甚至要三四十文至六七十文才能兑换一分银子(即三四百文至六七百文才能换一钱银子)。
购买力举例:
《金瓶梅》中如第四回郓哥到处寻找西门庆,是要“赚得三五十钱,养活老爹”,这里的“三五十钱”,指的应是铜钱。第五回武大被西门庆踢伤后,潘金莲“拿了铜钱”托王婆去买药。第七回薛嫂向西门庆介绍孟玉楼前夫开布店时买卖兴旺,“一日不算银子,铜钱也卖两大簸箩”。
按明初制定的铜钱、白银换算比率,一两白银等同于一贯铜钱,“数十贯钱”相当于数十两白银,卖炊饼的武大显然没有这样的财力。即便是财主西门庆,出门时身边也只带“三五两银子”(第三回)。
更何况一贯铜钱重六七斤,数十贯铜钱——假定是二十贯吧,重一百二三十斤,武大还要挑着炊饼担,又怎么扛得动?由此可知,武大怀里揣的应当是纸币,而且是贬了值的纸币。

扩展资料:
明朝是禁止用金银货币直接交易的,而是参照了元朝货币制度用钞不用钱,钞就是纸币,是朱元璋洪武八年发行的,名称叫大明通行宝钞。面额分六种: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贯。
每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四贯铜钱合黄金一两。金银只可以用来领用钞票,不许流通。持有金银者,不许私下交易,只能卖给政府。洪武十年规定,一百文以下的交易可以用铜钱支付。
洪武二十二年,由于流通的需要,加印发行小钞,分别是十文、二十文、三十文、四十文、五十文共五种。
文才是货币的代表,一文就是一个铜钱,贯是货币数量的代表,一千文是一贯。两、钱、分是重量单位,在代表银子重量的时候可以和官方定价一两银子=10钱银子=100分银子=1000文=一贯
因为明朝不同时期铸造的铜钱名称、大小、重量不同,所以一钱银子能兑换的铜钱数目也不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明宝钞

宋代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的货币,金银是不做为货币使用的。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会用一个假设:一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文铜钱。《岳飞新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支付*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做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为做为独立的货币使用。”从而可见南宋40万贯铜钱,相当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基本在数量级上符合上面这个假设。
宋代一贯钱合今天多少人民币?有以下几种算法:
黄金基准国际牌价:金价基本在400美圆一盎司左右,一盎司为28.3克。宋制一市斤为640克,一市斤有16两,所以宋代的一亮为今天的40克。这样一算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与565美圆,以今天美圆对人民币8.23元来算,相当于4650元。根据假设一两黄金为10两银既10贯钱,宋代一贯铜钱相当于465元。
白银基准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6美圆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棺铜钱,相当于70元人民币。
米价基准:宋代一市斤是640克,宋代一石合92.5宋斤。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间大约每石一贯左右,如果按现在大米价格每公斤2.5元来计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一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
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银子的价值肯定大幅度高于现在的价值,显然以今天的银价做为参照体系是不合理的。这从今天银价6美圆,一盎司金价400美圆就能看出,今天的一两黄金能换66两银子,而我们假设的古代金银兑换率是1:10。而黄金的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做为重要硬通货储备,所以用黄金做为基准比较合理。此外,虽然现代的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是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北宋大约不到5000万人口,而今天中国大约已经有13亿多人口。民以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应该很重要的基准。
因此就取了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并归整去掉零头,将一贯铜钱定为300元人民币。因此我们有下列基本换算: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一两黄金=10两白银(具体看是什么银子,因为那是银子种类多,此换算按普通白银)
一两银子=1贯铜钱
一贯铜钱=1000文铜钱
一文铜钱为一个铜钱
(也有一个铜钱当十的当百的)
由于侧重点不同,目前普通流通宋钱(无大残大缺无版式且存世量大)价格在1RMB+

古代交通和通信不好。所以钱的价值在各地存在不同差异。比现在大城市和小县城的差距还大。加上物资分布不均,和现代缺少或者丰富的东西不同。所以无法准确计算合现代多少rmb。
宋朝铜钱都有很多种。根据造型分量和铜的含量,也有不同价值。而不是按照现代完全按照面值计算。
一贯钱等于多少文,这个也根据时代和地理位置,铜钱质量,有较大浮动。
宋朝铜钱很多。滥发到多国。根本不够用。而国内银矿较少。所以银子比现在的银子值钱很多。
宋朝金银不为货币。不是官身使用银子消费甚至是违法的。所以银子只是等价物。不是货币。
通常一贯钱为铜钱600-1000文。基本购买力相当于rmb1000元。购买相对现代稀少短缺的货物,可能只值500元。但是购买劳动力,土地等土产物,甚至相当于现代5000元甚至更多。由于基本生活消费较低,五十贯跟现在五十万差不多了。可以在小地方安家立足娶妻生子了。不像现在哪怕在小地方,水费电费油费你都得交。都一个价。
一两银子等于一贯铜钱。有时更多。一两金子10两银子。都是大概数字。

以米作为等价物,宋代一两金约等于现在的3000元,一两银也就是300元!一贯等于一两银

一两银等于50克银子

宋朝1000贯等于多少两
答:宋代及宋代以后,因为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钱为百,即一贯钱仅为770个铜钱。宋代货币的换算关系和购买力为1两金=10000元(只少不多);1两银=1000元=2贯铜钱(名义上:1两银子=1贯铜钱);1贯铜钱=500元人民币;1文铜钱=0.5元人民币。宋朝货币简介:方孔钱是我国古代钱币的俗称。方孔钱中间有方...

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几个铜钱,一两相当与现在多少钱?
答: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

古代的一两,一贯,一吊,一缗,一文都是现在多少钱
答:古代的钱为了方便使用、保留就穿成串,一般每串一千文铜钱,汉朝叫做 一缗 ,宋朝的叫做一贯,清朝叫做 一吊(后期也有100个一吊的,我们以主要时段的1000一吊为准),也就是说他们三个是一个意思(忽略因朝代不同造成的一枚铜钱的重量不同)。而这一千个铜钱就是一两银子。那么现在只要搞清楚一文...

北宋时期一两银子可以买多少东西?
答:一般来说现在一个普通小饭馆, 三个人吃, 用 300 元人民币的确是可以随便点菜了 北宋时期一两白银可以买多少面 北宋时期一两白银可以买多少面要看当时的物价,考察这个没什么意义。北宋时期一贯钱(1000文)能买多少东西 北宋不用银子,钱是用贯的。腰缠万贯就是这么来的。宋朝时很富有的。中国...

宋代三千贯相当于多少银子
答:在宋代,三千贯相当于多少银子因时期不同而不同。在宋朝初期,一贯钱等于一两银子,3000贯钱也就是3000两银子。但是到了宋徽宗的时期,白银的购买力提升,此时的一两银子已经可以兑换两贯铜钱,3000贯钱也就是1500两银子。由于宋朝时期流通的主要货币是铜钱,而并非银两,这也是白银升值的原因。宋朝有...

宋代一贯钱到底是多少?
答:宋代,一贯(吊)铜钱等于1000文铜钱。中国宋代是铸币业比较发达的时期,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前代,以铜钱为主,南宋以铁钱为主。北宋以后的年号钱才真正开始盛行,几乎每改年号就铸新钱,钱文书法也达到巅峰,钱文有多种书体,以宋徽宗瘦金体“大观通宝”最为著名。

一两银子,等于多少贯?等于多少文?
答:一两银子是一贯 各朝各代略有所异 大致是1000文到1500文。如果算购买力的话 唐宋一两银子差不多是现在的一两千块钱 明清时期一两银子差不多是现在的四五百块钱。

一贯钱是多少银子?
答:一贯钱等于一两银子,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古代货币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是常常变动的,大约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吊)铜钱=10000文铜钱。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但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中国的货币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

一贯和一两哪个大
答:一贯比一两大。在古代,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不同的朝代,一吊钱的重量也不同,唐朝以前,一吊钱相当于1000枚铜钱,而宋朝的时候,一吊钱仅相当于300枚铜钱,明朝以后更夸张,一吊钱仅仅相当于70枚铜钱。然而,一两等于10钱,一钱等于10文,一贯等于1000文,所以一贯比一两大。

古代一贯钱是多少银子
答:古代一贯钱等于一两银子,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古代货币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是常常变动的,大约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吊)铜钱=10000文铜钱。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但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兑换关系: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