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负筋的长度是从梁侧边算起还是从梁中算起?

作者&投稿:星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板上部扣筋长度从梁中算还是梁边算,要有依据。~

报上部的负弯矩筋,有有两种长度表达,一个是从梁中算起,一个是从梁边算起。具体的作法要根据本施工图纸的设计说明来施工。可以在结构图纸的总说明和楼层结构板施工图中的说明部分找到具体的做法。

按照情况计算:
1、跨中梁,负筋图纸一般都已表明了两次长度,从梁中算起。
2、边跨梁,负筋长度一般算至梁外邦减去保护层厚度,如进梁长度不够设计锚固长度,要向下锚进梁里直至满足设计长度。

扩展资料:
工艺流程:
布置钢筋撑脚——摆放辅助架立筋——撑脚与辅助架立筋绑扎——负弯矩钢筋与辅助架立筋逐点绑扎——检查复核撑脚的高度、间距——砼摊铺找平——平板振动器第一遍振捣——拆除辅助架立筋——补平粗钢筋位置的凹槽——平板振动器第二遍振捣——砼表面收浆抹平。
使用材料
1、Φ20以上粗钢筋作为辅助架立筋;
2、Φ8钢筋撑脚;
3、22#扎丝;
操作要点
1、同一粗钢筋上撑脚的间距:当粗钢筋直径为Φ25时,以800mm为宜,当辅助架立筋直径较小时,适当减少脚撑间距;
2、混凝土第一次振实的厚度不应接近实际板厚度,应留有3~5mm的余量;
3、辅助架立筋待第一遍振捣后应马上拆除,以便平板振动器第二遍振捣。
作业条件:
1、梁、板钢筋已绑扎完毕并经验收合格;
2、辅助架立筋数量满足砼浇筑需要;
3、钢筋撑脚验收合格。
工艺特点:
1、所采用的辅助架立筋可重复多次使用;
2、经济成本低;
3、操作比较简单;
4、既控制了砼保护层的厚度和负弯矩钢筋的正确位置,又控制了楼板厚度。
质量要求:
1、辅助架立筋必须顺直,第一根距梁、墙边缘150~200mm通长设置,两根架立筋之间间距400~600mm;
2、辅助架立筋、撑脚及负弯矩钢筋之间必须逐点绑扎牢固;
3、撑脚支承辅助架立筋的平直段宽度约为100mm,高度由负弯矩钢筋的具体位置及设计的砼保护层厚度确定,间距700~800mm;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负筋

从梁侧边算起,锚入板内每边水平投影长度为1150,下料长度=1150*2+梁宽200+二个直角钩的长度+或-必要的调整长度。

梁类构件,节点处设置的“非贯通纵筋”,一般认为是用来抵抗“负弯矩”的,(贯通的纵筋也能抵抗负弯矩)

梁板类构件在受力分析时有一个“反弯点”,反弯点是正弯矩和负弯矩的分界点,一边是钢筋抵抗“正弯矩”,另一边则抵抗“负弯矩”。

扩展资料:

对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现浇混凝土板类构件负弯矩钢筋,尤其悬挑构件的板面负弯矩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一直处于薄弱环节。本文介绍的采用粗钢筋(或钢管)悬挂负弯矩钢筋的方法因其材料成本低、人工操作简便、控制效果稳定等特点,有推广使用价值。

混凝土保护层是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本前提,是防止钢筋受环境侵蚀、提高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措施,对结构耐水性也有重要影响。所以设计上对于保护层厚度的规定,是考虑了不同使用环境、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和构件类型等因素,并满足保护层完全碳化所需时间应大于结构的预期耐久年限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筋



从梁侧边算起,锚入板内每边水平投影长度为1150,下料长度=1150*2+梁宽200+二个直角钩的长度+或-必要的调整长度。

1、负筋长度=负筋净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2、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3、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4、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扩展资料

操作要点

1、同一粗钢筋上撑脚的间距:当粗钢筋直径为Φ25时,以800mm为宜,当辅助架立筋直径较小时,适当减少脚撑间距;

2、混凝土第一次振实的厚度不应接近实际板厚度,应留有3~5mm的余量;

3、辅助架立筋待第一遍振捣后应马上拆除,以便平板振动器第二遍振捣。

作业条件:

1、梁、板钢筋已绑扎完毕并经验收合格;

2、辅助架立筋数量满足砼浇筑需要;

3、钢筋撑脚验收合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筋



从梁中线算,总长是2300,结构施工图在说明里有注明的

此标注应理解成从梁边算起,锚入板内每边水平投影长度为1150,

下料长度=1150*2+梁宽200+二个直角钩的长度+或-必要的调整长度。

必须看结施说明的要求

各位好…图纸上负筋长为1米…这个长度是怎么算…是钢筋总长度是1米还...
答: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负筋位置:对于现浇肋形楼盖,主梁的负筋在下部,次梁的负筋在中部,板的负筋在上部。

楼板的支座负筋长度怎么算的?
答:1、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钢筋长度 = 本跨净跨长/ 3 + 锚固(相邻两跨都有负筋时取长跨净跨长/ 3 +锚固)。第二排钢筋长度 = 本跨净跨长 / 4 + 锚固(相邻两跨都有负筋时取长跨净跨长/ 4+锚固)。注:锚固长度同梁上部贯通筋锚固; 当梁的支座负筋有三排时,第三排钢筋的长度计算同...

板负筋的锚固长度是如何规定的?
答:第10.1.6条 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梁边算起每边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0的四分之一。第10.1.7...

请问板结构图上中间支座负筋所标注的长度是指哪到哪的长度?是中心线到...
答:从支座边缘到钢筋边缘

请问板负筋分布范围是从梁边开始还是柱边开始,规范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
答:板负筋分布范围是从柱边开始 详见图集12G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梁、柱墙)》第4-9页,如果需要电子版的图集,请留下邮箱给您发过去。

板负筋是从支座中算起还是从支座边算起
答:这要看具体的图纸,有些设计是直接给出总长。有些有说明是梁中线算起,通用标准是从梁边算起,总长就得加梁宽,这种是最常用的。在没有明确说明时(或指定用101规范时)就从梁边算。忘及时釆纳,谢!

施工:扣筋(也就是板的负筋)分布的起步距梁边缘有多少距离?
答:三分之一、从梁边五厘米开始算的。

楼板负筋长度一般是怎么规定的?说是板跨的几分之一?
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的9.1.6条第二款对支座钢筋做了规定,即从梁、柱、墙边伸入楼板长度不宜小于1/4L0。L0为楼板短边净跨。

支座负筋的长度怎样取值?
答:在设计中一般就取短跨方向净跨的1/4,作为楼板支座负筋长度。如下图所示:上图所示的短向板跨为3800,则1/4即为950,一般取50的模数;但是这个950是从梁边或者墙边算起。当然,如果相邻楼板板跨不一样,则应取相邻两跨较大跨度的1/4,作为支座负筋的长度,支座负筋的长度两边都是一样的。在设计...

板负筋长度是梁梁边线还是中心线算起
答:板平法标准的非贯通筋尺寸自梁中线向板的跨中量算。见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