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得其幽微的特殊语序

作者&投稿:妫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何以得其幽微的特殊语序是介词宾语前置。

何以得其幽微的意思是:凭什么得到那些隐秘之事的道理。其中,何以是凭什么的意思,得是得到的意思,其幽微是那些隐秘之事的道理的意思。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何以得其幽微出自《列子·黄帝》。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宾语前置的类型: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常常将宾语提前,以示强调。例如,“勿我知、不我信、不我止”等,都是将宾语“我”提前。这种用法在《论语》、《孟子》等先秦典籍中较为常见,对后世汉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种用法在先秦文献中并不常见,但在汉魏以后的一些文献中时有出现。例如,“唯利是图”就是将宾语“利”提前,表示只图利益不顾其他的意图。这种用法常用于成语和俗语中,对后世汉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但在古代汉语中,介词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何以至此”就是将宾语此提前,表示为什么能够到达这里。这种用法在先秦文献中较为常见,对后世汉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何以得其幽微的特殊语序
答:何以得其幽微的特殊语序是介词宾语前置。何以得其幽微的意思是:凭什么得到那些隐秘之事的道理。其中,何以是凭什么的意思,得是得到的意思,其幽微是那些隐秘之事的道理的意思。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何以得其幽微出自《列子·黄帝》。在文言...

小石潭记的特殊句型
答: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修辞手法: 1.闻水声,如鸣佩环。(比喻) 听到水声,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拟人) 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在与游...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答:小题1:(1)户:门 (2)念:想到,考虑 (3) 相与:一起,共同(3分)小题1:(1)庭院地面上的月光,宛如一泓水那样清澈透明,(在这)水中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2分)(2)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2分)小题1:C小题1:写出了月色皎洁,清澈透明的特点。

关于张仲景的文言文
答: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

教版语文必修1,2 '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每种不少于30...
答: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 以其无礼于晋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 佚之狐言于郑伯 (三)省略句 1.省主语 ①(晋惠公)许君焦、瑕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烛之武)夜缒而出 ④(烛之武)许之 ⑤(秦伯)使杞...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文中词类活用
答: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灵于龙:比龙还“灵”。茫洋:即汪洋,浩瀚无际的样子。玄:玄冥,指广大空间。薄:迫,接近。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那些课文是重点,期末复习,紧急,在线等!!
答:③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省略句:①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②因以为号焉。(应为“因以为号焉。”译: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倒装句: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应为“不知...

初一语文常出文言文
答:(4)君何以归:是一倒装句,正常的语序应是“君以何归”,意思是“那您怎么回去呢?” (5) 君:对人的尊称。 (6)食之:吃掉 (7)客不悦:客人很不高兴 断句: 有客至/主人具蔬菜/客不悦。 感悟80个字,就将一个吝啬愚呆的主人和损人不见于外的客人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个故事,表面上是在讽刺主人悭吝,而...

山东省潍坊市2009年高考语文五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答案
答: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3分) 孟子,性格锐利、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 18.参照示例,阐释“悦读”书社名称并为其拟写广告语。(6分)示例: “...

四大同文言文想要说明什么
答:14.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解释:辟静秀美妙不可言之地,深不可测徒叹奈何天。15.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解释:眼睁睁地把得到的一切全部抛掉,荡悠悠地把青春的生命消耗。16.自古穷通皆有空,离合岂无缘. 解释:自古倒霉和起运都有定数,分离集合也决定于前缘. 17.气质如幽兰,才华复比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