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氏盘世传无真,哪个专家用一“绝”招发现了难得的国宝?

作者&投稿:度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说起西周青铜器,那就不得不提及“海内三宝”,即大孟鼎,大克鼎和毛公鼎,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与“三宝”齐名的青铜器,那就是散氏盘。而且在散氏盘的背后,还有一段故事,讲述了一位专家呕心沥血数年,只为鉴定其真伪,并最终用了一个绝招,确定它就是一件真真切切的国宝,那么这位专家是怎么做的呢?


据记载,散氏盘出土于清乾隆时期,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此后便一直在民间收藏界流传。后来,到嘉庆皇帝过五十大寿的时候,散氏盘被一位官员从民间高价收购,然后献给了嘉庆皇帝当生日礼物,所以它就一直收藏在紫禁城内。

由此可见,散氏盘能献给皇帝,就足以说明它绝非是池中之物。它不仅制造精美,而且还篆刻有铭文,记录了西周时期的一次土地分割协议,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资料。另外,散氏盘还是一件孤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以及历史研究价值。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散氏盘在清宫中深藏了一百多年。直到1924年,在故宫尘封多年的库房内,被一位姓马的专家偶然翻了出来。一时间,散氏盘重现人间的消息不胫而走,但与此同时,众多的业内专家,都表示现在的这件散氏盘是假的。因为早就有传言说:真的散氏盘在圆明园中被烧了。

那么问题来了,传言是真的吗?其实,马专家一开始对这传言也是深信不疑,但当他亲自对这件散氏盘做了研究之后,便开始怀疑传言是假的,而自己手里的这件散氏盘才是真的。但口说无凭,还必须要拿出证据来,才能人信服。于是,马专家就走上一条漫长的“鉴宝之路”。


说真的,要证明这件散氏盘是真的,确实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情,不仅因为鲜有史料记载,而且关键在于,人们普遍都认为如今的散氏盘是假的,因为传言早就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但好在,经过几年的实地走访,以及考察调研,这位马专家还是找到了一份强有力的证据。

这年秋天,马专家从朋友那里得知,在当年,有一位叫阮元的官员,也是著名的金石学家,他曾亲自鉴定过散氏盘,而且这名字还是他给起的。另外,阮元当时还将盘内的铭文,做了一份拓片,并且就收藏在清宫之中。所以,只要能找到当年阮元留下的拓片,然后和现在的散氏盘进行比对,这个盘子是真是假也就一目了然了。

但是困难又来了,故宫内收藏的古籍文献数以百万计,而要在其中找一张小小的拓片,简直比大海捞针还难。况且拓片有没有还是个问号呢!但马专家意志坚定,还是硬着头皮在故宫的库房内查找,并且还请来几位朋友一起帮忙。

于是,这几位专家,一个柜子一个柜子找,一本书一本书的翻,一页纸一页纸的看,而且全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的查找,终于在箱底的一本古籍中,找到了散氏盘的拓片。

马专家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将它和散氏盘进行了仔细比对,发现盘内的铭文一字不差,一字不错,而且连笔画的大小粗细都完全吻合,甚至是几个凹凸不平的地方,都能对得上。为了进一步的确认,马专家又让其他的专家一一进行参照和比较,而得出的结论也都是一致的,这件散氏盘是毫无疑问的真国宝。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这件散氏盘被收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而专家们对它的研究,也绝不仅仅停留在“辨真假”上,因为解读散氏盘中的铭文,才是研究的重点,而这背后则又是一段深厚的历史……



散氏盘世传无真,哪个专家用一“绝”招发现了难得的国宝?
答:那么问题来了,传言是真的吗?其实,马专家一开始对这传言也是深信不疑,但当他亲自对这件散氏盘做了研究之后,便开始怀疑传言是假的,而自己手里的这件散氏盘才是真的。但口说无凭,还必须要拿出证据来,才能人信服。于是,马专家就走上一条漫长的“鉴宝之路”。说真的,要证明这件散氏盘是真的,...

书法的发展历程
答:在书法理论方面,钟繇的《用笔法》,卫夫人的《笔阵图》,卫恒的《四体书势》,王羲之的《自论书》、《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记白云先生书诀》,索靖的《草书状》等,都是书法家从事书法实践的总结;而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则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部书法家列表。人们普遍认为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的第一个高峰,由...

“文”用篆体字怎么写?
答:小篆亦称秦篆,以《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为最佳,世传为秦丞相李斯所书。用笔劲秀圆健,结构谨严,为秦代小篆之代表作。又有《绎山刻石》、《会稽刻石》,早毁,现存为宋人复刻本。此二种已无秦篆风貌,神味俱失,实不可学,但其字形结构尚可借鉴参考。篆书,不论大篆、小篆,其笔法特点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