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谈一下学习艺术概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有怎样的意义?

作者&投稿:宰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艺术概论在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三、生活为艺术提供了创作的源泉

1、为什么说生活是提供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

答: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于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创造的产物。因此艺术创作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看,都是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古代的、外国的作品,只能作为今天创作的借鉴,所以是“流”而不是“源”。(2)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民族和时代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需要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而且要对社会生活作出判断和评价,从主观方面折射和体现出社会生活对艺术家本人的影响。艺术世界中人物形象和诗情画意都是艺术家人生阅历和生活实践经验的结晶。

2、艺术反映生活与科学反映生活有哪些区别?

答:(1)艺术反映生活并非对生活原样的照本宣科,而是对生活某一方面的形象、清洁、矛盾冲突的提纯和集中,积极能动的反映生活。(2)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还可以从不同艺术家面对同样的生活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却迥然相异的情况中得到印证。(3)艺术与科学同样结缘于生活,都以表达、反映生活为己任,但运用的手段却不一样。社会科学用论证、抽象的概念来运作,而艺术则致力于清节、形象的把握。

为什么艺术作品能积极能动的反映生活?

答:(1)艺术家的创作动因,来源于对生活的实际感受和体验。(2)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往往与艺术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关。(3)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积极性,还表现在艺术家创作时,经常会按照自己的愿望、理想,剪裁、重组自然和社会的样态、秩序,使之成为较之生活本身更有情趣,更有意蕴的艺术画面。

四、艺术以特有的方式介入和反映生活

1、为什么说“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桥梁?

①形象一般指人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同时也包括和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景物。②生活为艺术提供了创作的源泉,艺术反映生活。③艺术离不开形象的描绘。艺术“表现了”的认识,是由形象激发出来的,是画面内的“感性”驱使人们向画面外的“理性”飞跃。④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源于现实世界中千姿百态的生活现象,是艺术家缘用此加以艺术概括所创作出来的具体生动的画面。

艺术形象的特点?

①艺术的形象特征,必须是艺术化了的,渗透了浓郁的情感因素,主要是作者投入进去并能够引发读者、观众的爱憎好恶美丑等心里活动姿态。②形象必须是具有审美特质的,能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欣赏,因此艺术形象必须经过精心的塑造和创作。

2、“情感”在艺术反映生活过程中有何作用?

①情感是艺术反映生活的能源,情在艺术作品中由拨人心弦的先驱作用。②作品的艺术形象,饱蕴着浓郁的真实情感,才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③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④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5)雨果说:“总之一句话,就是把生活的戏和内心的戏交织在同一幅图画中。”这“内心的戏”,就是感情,就是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

3、“审美”在艺术反映生活中作用是什么?

①审美就是对于美的认识和欣赏。②现实美是美的客观存在形态,艺术美却只是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的产物,是美的创造性的反映形态。现实美是艺术美的唯一的源泉,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即第一性的美;艺术却是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即第二性的美。③从整体意义上观照,生活美的丰富博大,可能使艺术美“相形见绌”;从具体创作的许多艺术作品观照,由于作品的集中、概括和突出性的表现,艺术美又可能比具体的生活美更富于心灵冲击力。④生活中美的形象、丑的事物等,一旦进入艺术作品成为艺术所着意表现的艺术形象时,就都会染上审美的光采。简单地说,生活美固然可以升华为艺术美,而生活丑也完全可以转化为艺术美。



第二章 艺术的社会功能

一、艺术的审美认识作用

1、何谓艺术的审美认识作用?如何理解?

没有经历过文革的年轻一代,读了卢新华的《伤痕》,读了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华树》等,就可能认识到“十年动乱”的可怕岁月是怎样地扭曲和摧残着人们的灵魂的。比较一些政治文论,会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和深刻的印象。可见艺术提供给人们的认识,以审美为前提,是从鲜明生动、真实可信的形象画图里引发出来的。

艺术认识功能的发挥,必须以艺术作品真实反映生活为依傍;在这种反映里,潜藏着艺术家对生活较为正确的审美评价和爱憎态度。

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时,认为从中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看做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2、艺术的审美认识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艺术的审美认识作用,不仅存在于以人物情节铺陈为主体的那些文学、影视作品中,同时还见诸并不涉及表现人物活动的山水画、花鸟画和工艺美术以及音乐等作品中。如刘海粟的山水画巨格《曙光普照神州》,陈之佛的《松龄鹤寿》,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光明行》等。

二、艺术的审美感化作用

1、何谓艺术作品的社会教育功能?它是通过何种渠道实现的?

艺术作品以审美为主旨,其所形成的教育效果,是潜移默化和审美欣赏之后不期而然的收获。

艺术的教育感化功能历来受到社会有识之士的重视。莱辛在《汉堡剧评》中说,戏剧教会我们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锻炼我们的识别能力,去同情应该同情的对象,去厌恶应该厌恶的对象。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必须以作品真实地反映生活为前提,必须以艺术家对生活的正确评价为内核。

2、“情感”在审美感化作用中的价值与意义?

艺术的教育作用来自情感的驱动。作者在作品中所注入的浓郁的真情实感,最容易激发读者、观众的强烈共鸣。艺术家通过形象的塑造、生活的演绎而创造出来的作品,爱什么、恨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点点滴滴都可能折射出理想的光彩,这光彩完全可以使人们的心灵受到除污清垢的洗涤。

三、艺术的审美愉悦作用

1、什么是艺术的审美愉悦作用?

审美愉悦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对于审美客体所形成的审美实践活动的结果。

对艺术的鉴赏和对自然美景等现实美的感受观赏,都会产生审美愉悦,但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艺术的审美愉悦,有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的审美情趣、导向渗透其中,即,某一艺术作品莫不体现着作者的审美理想,对事物的美丑判断,欣赏者所引发的审美愉悦,往往是一种共鸣和分享。

2、艺术的审美愉悦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艺术的审美愉悦作用,往往由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两个主要方面传导出来。形式的美,是艺术家对自然形式规律的发现和创造性运用的结果;内容的美,则体现为社会性,体现为人类积极、能动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使之适应于人类理想生活需要的伟大力量。

四、艺术的美化生活作用

1、何谓艺术的美化生活作用,如何理解?

实用艺术对于社会人生,价值称巨、作用很大。现实生活中,衣食住行所涉及的物品、器具若全都一样,是单调的、清一色的,那么,生活的情趣便会失去很多,感官世界必然是黯然无彩的。人类的生活必须美化,古往今来的实用艺术,就是美化生活的使者。

2、举例说明艺术的美化生活作用实现的渠道?

要提高生活质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避免生活的平庸,使生活艺术化。艺术美化生活的社会作用正是循此而拓展的。从物质的层面向精神的层面提升,从一般的生活消费,尽量向带有审美情趣、意味的生活消费发展,应该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标准之一。

3、举例说明艺术有哪些主要的社会功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要条件可能,人总是要美化自己、美化生活的器具和环境,自觉与不自觉地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操、文化观念,愉悦自己的心神,与他人取得和谐的精神交流,在社会生活的交响乐章中找到自己的乐句,育化个体的精神风貌。

学习艺术理论的重要意义
1.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正确的艺术观就是对艺术的本性及其一般规律的正 确理解和认识。生活每天都在提出问题:是艺术还是非艺术?今天出版的成千上万的“写真集"是艺术吗?所谓“行为艺术”是艺术吗?我们怎样确定艺术品的标准?艺术学理论将回答这些问题,帮助大家树立起正确的艺术观。
2.树立正确的艺术创造观
艺术院系的学生必然要从事艺术创作,树立正确的艺术创造观对自己的学校学习和将来工作都有直接意义。-切进步的艺术家都应当确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理念,创造出优秀的为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而不可以“游戏人生”的态度创作。
3.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
艺术院系的学生要从事艺术创造,必须首先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艺术理论的系统学习可以帮助大家迅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一.审美认识功能

1) 中国先秦时代的孔子讲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是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一观点,最早表达了艺术可以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双重认识功能.

2) 艺术的认识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作用;另一方面是对大到宇宙体小到具体物质的自然世界的的认识作用.

二.审美教育功能

1) 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孔子敏感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而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 亚里士多德则对艺术的功能提出了更全面的评价,他认为理想的人应该是在理智.情感.欲望诸多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的.

3) 艺术教育有着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第一,以情感人;第二,潜移默化;第三,寓教于乐

三.审美愉悦功能

1) 柏拉图还因此研究了人类的三种快乐,或称为三种依次升华的快感:最基本的是食色快感;进而是混同了痛苦的快感,如悲剧;更高的快感,柏拉图称为真正的快感是纯粹形式的愉快,也可以成为对形式美的快感,如对美的色彩,几何形,声音等.

2) 中国古代孔子把好的艺术作品评价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先秦的<<乐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艺术生了解艺术的历史,从而吸取经验,为学生做艺术创作打好基础;

结合实际谈一下学习艺术概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有怎样的意义?
答:一.审美认识功能 1) 中国先秦时代的孔子讲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是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一观点,最早表达了艺术可以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双重认识功能.2) 艺术的认识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作用;另一方面是对大到宇宙体小到具体...

结合实际谈一下学习艺术概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有怎样的意义?
答:一、审美认识功能 1) 在中国先秦时期,孔子曾言及艺术的多重功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是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一论述最早体现了艺术在认识社会和自然方面的作用。2) 艺术的认知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历史、人生的理解,以及对宇宙至物质的具体自然世界...

学习艺术概论这本书有什么意义
答: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是高校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艺术概论是对艺术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们按照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提升人们的艺术修养,充分发挥艺术...

学习艺术概论的好处?
答:你好 好处是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较高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使我们了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了解各门艺术共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了解艺术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望采纳 ...

学习《艺术概论》感想怎么写?
答:艺术概论课程学习心得 《艺术概论》是以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阐明其性质、特征及基本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具体地讲,它涉及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家、艺术作品、创作过程、艺术风格、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市场等。它是艺术理论家从一定的立场出发,在一定的艺术理论指导下,对诸如艺术本质、...

艺术概论对你学习艺术的启发
答:有利于真正的了解艺术,提升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并结合专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艺术概论,,除了学习了解有关艺术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我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提升我们对艺术的理解。通过对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可以用理论知识为后盾,更好地欣赏分析艺术作品,提升艺术欣赏水平才会成为可能。

怎么学习艺术概论?
答:1、至少要认真通读一遍主教材和学习参考书。2、上好期末复习辅导课,针对自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向老师请教、课下与同学多交流。3、重点欣赏几类艺术和阅读该类艺术的评论文章和著作;4、重点记录和把握几种艺术的鉴赏。

谈一谈在未来一个学期里你将如何学习好艺术概论?
答:所以你是对的,提前规划未来一个学期里的学习,那么既然是艺术的概论,它就是一种文字性理论,首先需要把书本通读多变,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次还是需要多和老师和优秀的同学交流,这也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可以把很多枯涩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难以忘记的自我积淀。新学期,加油吧 ...

请问山西艺研艺术史论,如何学习艺术概论?
答: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当我们在学习《艺术概论》时,我们究竟学的是什么?可以说,艺术概论是从哲学的角度,宏观的把握“艺术”以及“艺术活动”的一门学科。哲学,是解释最本质问题的学科。它为我们提供了分析世界的方法、观看世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同样,《艺术概论》也要回答这些关于艺术的最基本的...

学习《艺术概论》的收获及心得
答:今天利用这段时间和大家一起研究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试点小学教育和教育管理专业共用的通识性、拓展性、素质型的课程艺术学概念。 艺术学概念是我们要接触到学科领域最广的一门课程,它有十六类艺术都要接触,而且涉及到古今中外,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这样一门课程怎么学习,大家可能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