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宝琴的十个诗谜谜底是什么?

作者&投稿:允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红楼梦》中薛宝琴十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赤壁怀古】:
赤壁尘埋水不流,徒留名姓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这是人生第一阶段。诗中名姓二字,把一个“名”字立起来。
红楼也好,人生也罢,一切事业,开始都是这样大杀大砍,勇往直前,枪林弹雨中立起来的。作者以他悟彻的眼光,看人生这面宝镜,看到红的一面,更悟彻梦的一面。他才沉重写到:死了的英雄和狗熊,你们哪个能看到赤壁还在吗?水还流吗?“名”是留下了,可那是空名啊。空空空。哪个常在?
谜底:有人说是烧纸船,祭奠死去亡魂。
细想,果然如此。纸船上留下空名。
【交趾怀古】: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这是人生第二阶段。诗中功劳二字,把一个“功”字立起来。
人生就是奋斗,建功立业,这是普通人都知道的道理。马援也好,子房也罢,一将功成万古枯,不是吗?
谜底:有人说是喇叭。
细想,人这一生,“打”固然重要,大着脸皮“吹”更重要。哪个不是被人吹响的?
【钟山怀古】:
名利何曾绊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这是人生第三阶段。诗中名利二字,把一个“利”字立起来。
功成名就,谁肯退隐?周顒隐居钟山,被利字所诱,出山做官。作者看到宝镜另一面,写到:被名利牵连,大抵难休绝了,别人笑你,也是对的。
谜底:有人说是傀儡。
细想人生到此地步,谁能逃开“利”字缠缚?哪个不被“利”字戏弄?

【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这是人生第四阶段。诗中犬欺二字,把一个“欺”字立起来。
人生被利牵连住,一个“欺”字便就立起来了。象恶犬一样,既欺别人,别人也欺自己。作者看得透彻,位定是好事,可谁能看彻后面便是盖棺?贫穷也别看不起,发达不是哪个人的专利,韩信贫穷,可终究报一饭之恩了。佛家无常二字,作者看个透。
谜底:有人说是马桶。
人生到此,果然是在人座下了。
【广陵怀古】: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这是人生第五阶段。诗中转眼二字,把一个“转”字立起来。蝉噪鸦栖、风风光光的日子固然好,可是,能长久吗?作者说:“转眼过”,还是无常。空落得风流名号,惹来流言蜚语,纷纷口舌。
谜底:有人说是垂柳。
到此地步,果然是难以抬头了。
【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这是人生第六阶段。诗中分离二字,把一个“离”字立起来。
人生转到败,“离”字定当头。情情爱爱、富贵荣华当然是好,可偏偏都成了“六朝梁栋”,都成了历史“小照”,空悬壁上,实则乌有。还是无常。
谜底:有人说是秋桐。
细想果然是同秋啊,凄凉如秋。
【青冢怀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这是人生第七阶段。诗中诗中曲中愁三字,把一个“愁”字已来临。别说普通百姓,就是天下一家的皇帝,气数尽时,也不得不和亲,让出自家女人,虽然蒙羞,却可暂得平安。任天下,哪个不愁?
谜底:有人说是木匠用的墨斗。
细想人生到此,真的如一头扎进墨斗中。

【马嵬怀古】: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在,此日衣衿尚有香。
人生第八阶段。诗中付东洋三字,分明是一个“死”字活到头。
风流一世能怎样?还不是付了东洋?哪个能常在?常在的是谁?古今所有的人都寻求永恒,谁找到了?作者肯定找到了。不仅找到了,他还要无私的告诉给我们这些后来人。
谜底:有人说是古镜。人生从生到死,真是一面风月宝鉴。古人照,今人也照。可象作者那样照反面的少,象贾瑞那样照风流、照香的一面,如今也比比皆是。
难道人生就这样一死便完事?不是的。请看。
【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这是人生第九阶段。诗中勾引二字,把一个“引”字现眼前。
蒲东有普救寺。这却是救人之所。如何救?小小一部红楼梦,别看身轻骨贱,正因如此,才把看重身、看重骨的痴情男女,引出红楼。作者的手段是“私掖偷携”,不可张扬,张扬便不好使了,佛家东西是说不得的。就这样,还常常被没有智慧的一些红学家的“夫人之见”所吊起,耽搁。但是,也“已经勾引彼同行”了。
这小红便是作者,便是一部红楼梦。引我们这些痴迷众生跳出红楼。
谜底:有人说是用小骨棒制作的打线用的“波浪棰”。吊在房梁上,妇女用它可以把麻纺成线。
细想真是如此,作者放了一条暗线,通过名字,通过比喻,通过诗词曲赋,拧成一股绳,偷偷牵着我们前行。一旦机缘成熟,便可看破放下,得见真佛。作者真的便是“普救”众生了。
【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人生第十阶段。诗中团圆二字,显见是一个“圆”字大结局。
想要大团圆,想要离开梅花观,得见柳梦梅,想去那柳边,杜大小姐“自己”创造并留下的那幅画才最重要。那是登天梯。人生也是如此。作者送我们的红楼梦,便是法宝,便是登天梯。他把自己一生所得送给我们,是想令我们能和佛祖团圆。真的和佛祖谋面,能修到这一地步,佛家叫做“圆觉”。不要错过时机。
谜底:莲花。

不在梅边在柳边。不在梅边,是指不在腊月。在柳边,那是河边,青青河畔柳,六月,柳六谐音。理上暗藏“荷”字。
个中谁拾画婵娟。柳梦梅拾得,这一拾得,才使两个情人得以“合”,得以“团圆”。又见“荷”字。柳梦梅是丈夫,拾得后,高考七百五十分,正是夫荣(芙蓉),芙蓉便是荷花。
团圆莫忆春香到。莫忆春香到,是说大团圆不在春天。团圆二字,只有荷花当得起,因为荷花藏“合”字,合便是团圆,团圆便是合。夏天,才是荷花大团圆之时节。
一别西风又一年。一别西风,是指不在秋天。西者,秋也,白虎金星司权,肃杀之气。
显见,是指夏天正开的“荷花”。荷花也叫莲花,也叫芙蓉花。莲花,是佛家西方极乐世界的象征,作者称之为“西方宝树”,“上结着长生果”。

莲花是佛家修得佛果的象征。佛祖在《阿弥陀经》中,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大如车轮,颜色多多。作者以莲花结尾,正是告诉我们:西方宝树,召唤我们这些娑婆世界中人,到那里去摘长生之果。

十首怀古诗,有的是真实,有的是戏曲传奇,为什么这样安排?因为人生就是半真半假,一半真实,一半做梦。作者一部红楼梦也是一真一假,相对而立。果然归得圆觉,便没有真假之分别了。真假本来是一不是二的。只是众生不知而已。

1、赤壁怀古为总说:说赤壁戮战,曹操一败涂地,如同那个大家庭在衰败过程中,死亡累累。
2、交趾怀古:说贾元春
3、钟山怀古:说李纨
4、淮阳怀古:说王熙凤
5、广陵怀古:说晴雯
6、桃叶渡怀古:说贾迎春
7、青冢怀古:说香菱
8、马嵬怀古:说秦可卿
9、蒲东寺怀古:说金钏儿
10、梅花观怀古:说林黛玉
这十首诗具体意指什么,在红学界有很大的争论,以上是蔡义江先生的解读。

扩展资料:
薛宝琴其人
同时投奔贾家来的四个姑娘,境况都不好。邢岫烟本来就穷,李纹、李绮姐妹俩是李纨的堂妹,父亲早逝,由寡母带大,想来家中早已没落。
薛宝琴情况最特殊,是上赶着进京待嫁,夫家却没有踪影,不见来娶,投奔贾府,是把贾府当成了靠山。
境况最忐忑的宝琴,到了贾府却最吃得开,阖府上下无一不爱她,另外三个姑娘,成了陪衬她的灰色背景。究其原因,应是她从小优渥生活自带的底气,她见多识广,整个天下,已经走过大半,现在,尽管父亲已逝,在小康之家养成的明媚性格是丢不了的。
因此,她最有才,最讨巧,最招人疼,出镜率最高。她的这几首怀古诗,是一箭三雕的内涵,有对古人的感叹,有对未来的暗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怀古绝句
百度百科—薛宝琴怀古诗
百度百科—薛宝琴

貌似么有确切答案吧

1隐指法船(就是烧献给亡灵的纸船),一说只走马灯上的草船战舰。
2喇叭
3耍戏的猴子
4就是北方供祭亡灵的打狗棒
5柳树
6桃木扇
7琵琶
8香皂
9骰子

提要: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的直接谜底是:1,缫丝煮茧釜(锅);2,唢呐,又名海笛;3,蚕茧;4,蚕蛹;5,隋堤柳,(唐 白居易《隋堤柳》诗意);6;桃木梳篦;7,木工墨斗;8,香胰子(香皂);9,针线;10,柳蝉,(清 蒋廷锡《柳蝉图》画意)。

《红楼梦》第五十回李纨、宝玉等七人的连续八个谜语,曾猜为曹寅在一七○七年石涛和尚圆寂时,隐写的一篇特殊形式的‘祭文’或《墓志铭》。而第五十一回,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谜,从其谜底来看,正像宝琴自称:‘我今拣了十个地方的古迹,做了十首怀古的诗。诗虽粗鄙,却怀往事,又暗隐俗物十件……’。虽然暂时还看不出它与《红楼梦》的成书过程有什么直接关系。根据宝琴的提示:‘暗隐俗物’、‘却怀往事’,可体味到曹寅在他的诗谜中所流露出的一些心迹,这是曹芹溪不可能有的。

(22)赤壁怀古 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谜底:缫丝煮茧釜(锅)
谜面虽借用三国赤壁之战典,但与三国无关。而与曹寅的织造业务有关。白居易乐府诗《红线毯》,有‘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句,这清水煮茧是缫丝的重要工序。在铁锅出现之前,只能使用陶釜煮茧。真正赤壁下是滚滚长江东逝水,谜面中将锅邦比喻成赤壁,埋于灶台,煮茧的清水自然‘不流’。‘一炬悲风’正是釜底燃薪,‘无限英灵在内游’句中的‘英灵’指蚕蛹,有人统计,织造一条领带约需要111个蚕茧的丝量,一件女绸上衣则需630个茧。可见煮茧的数量称得上‘无限’;若是煮米饭的锅,虽然米粒的数量也称得上‘无限’,米也具有生命的含义,蚕蛹可称生灵,但不见称米为生灵者。猜此谜为‘锅’,只是欠准确,而是指民间缫丝煮茧的专业用锅。作者之所以做此谜,还是与白居易的《红线毯》诗有关。诗中有‘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红线毯,为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所产的一种丝织地毯,曾为上贡精品。作者谴责了宣州太守为讨好皇家,不惜织工的辛勤劳动而任意浪费人力物力,对百姓的生活表示同情。这位宣州太守与江宁织造曹寅,同样为宫廷进贡丝织品,在曹寅看来主要责任和应该被指责的,显然不是宣州太守,而是宫廷对诸如此类奢侈品的浪费、贪婪,而有微辞。如《红楼梦》小说中赵嬷嬷所说‘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贾母的聚敛,宝玉的糟蹋,省亲的浪费,乃至晴雯撕扇作千金一笑。曹寅深知绫罗绸缎来之不易及民之疾苦。而白居易只是将责任归咎于宣州太守,等于也骂了曹寅。曹寅自身对此恐怕难以认同。谜面中的‘徒留名姓载空舟’(老子有言:以空舟度人世之河,是为智者)似有反驳、不满白居易的意思(并非全盘否定):《红丝毯》中,将罪责全归罪于织造官员太守,是不公平、不全面的,此诗及其作者徒留其鼎鼎鼎诗名,非为智者之虑。曹寅对白居易《红线毯》的看法相左,而同意白居易在《隋堤柳》中的观点和反思(见其五,广陵怀古)。曹寅在此借物论诗,借诗舒怀。

(23)交趾怀古 其二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谜底:唢呐 又名海笛
东汉名将马援,在交趾(今广西、越南一带)铸铜柱二,以振纪纲。谜面却是铜铸金镛,镛者,大钟。指唢呐的钟形喇叭口为铜制。其声虽可传至海外,其本身却源自戎羌。唢呐的演奏部分,象一只铁黑色的短笛,有八孔。若喇叭口传出鼓吹东汉马援的声音,那么铁笛不可能演奏的是西汉名将张子房(张良)。铁笛、金镛实为唢呐一体。唢呐另名海笛,谜面第二、四两句中已经明白给出‘海、笛’二字。至于诗谜中的马援,作者是否对马援的晚年,受到不公正待遇,表示同情,不得而知。
(24)钟山怀古 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谜底:蚕茧
虽然蚕蛹身外的茧衣是蚕丝构成, 当这丝织成绸缎之后,又何曾伴(穿)汝(蛹)身?一只蚕茧的丝大约900—1000米,牵连(缫丝)‘大抵难休绝’,丝被抽(缫)尽时,赤身裸体的蚕蛹,便不得已‘被诏出凡尘’,惹得他人耻笑。正像小说第二十二回,宝玉所看《南华经》上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原书有批注云:山木,漆树也,精脉自出,岂人所使之?故云‘自寇’;源泉味甘,然后人争取之,自寻于涸也。蚕蛹之所以有此遭遇,其丝使然,如同山木、甘泉,莫怨他人。疑为作者某种情绪的暗中发泄:清史档案中,从康熙给曹寅、李煦的密旨以及后者的奏折内容看出,曹寅的晚期已经受到来自宫廷派系(主要是后来做了雍正皇帝的这一派)的诬告和攻击。凭曹寅的出身、经历、学识及在江宁的成就和威望,此时有这种情绪,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曹寅在此借物咏叹!
(25)淮阴怀古 其四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谜底:家蚕蛹

借用《史记 淮阴候列传》韩信典故编制谜面。
‘壮士’即‘壮时’的谐音。是指这种蚕蛾科昆虫幼虫(蚕),在作茧化蛹之前的最肥壮的时期,也是鸡犬之类的美食,养蚕人须加倍提防。‘三齐位定’是借用韩信做了三齐王的典,说他(它)的地位相对稳(固)定。指的是幼虫—蚕,三眠(也有四眠、五眠者)之后,即在蚕簇(专供蚕作茧的地方)上,找到一个固定位置,吐丝作茧自缚,比喻成‘盖棺’。虽然幼虫的一生,需要人们不停的喂养,奉劝世人不要小看它,这喂养之恩,在它被‘煮茧’死亡之后,贡献其一生所积蓄下的真丝,乃至身驱,来报答喂养人——死也知报。此诗谜的谜面,虽然涉及到韩信的故事,终究不是描写韩信的诗(否则太贬低作者的诗作水平,宝琴有言在先:诗虽粗鄙,却怀往事);而主要服从于谜底——死也知报者——蛹,蚕只是它的童年,‘壮时’。蚕若死亡,无物可报。故此,谜底是蛹;而不是蚕。

(26)广陵怀古 其五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谜底:隋堤柳(白居易《隋堤柳》诗意)
此诗的前两句是白居易乐府诗《隋堤柳》的缩写。即‘大业年中炀天子, 种柳成行夹流水’、‘柳色如烟絮如雪’。那么,隋堤风景近如何? ‘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萧萧, 三株两株汴河口。老枝病叶愁杀人’、‘二百年来(指隋至唐)汴河路, 沙草和烟朝复暮’,这就是隋堤近来风景。谜面的第三句‘只缘占得风流号’,寓意双关。古代诗歌中如‘杨柳岸晓风残月’,风与柳的诗句极多:‘登临独无语,风柳自摇春’、‘柳摇风处色’、‘柳弱风牵’、‘含风柳色移’……‘风柳’与‘风流’不仅谐音,且谐意。风吹柳梢、婀娜多姿,多被形容风流女人的腰身。小说中的晴雯,王夫人看来是水蛇腰;在宝玉眼里却是柳腰,其实水蛇和柳梢两者是神似的。谜面第三句‘惹得纷纷口舌多’,这‘口舌’并非全指人们对柳腰、柳眉诸多议论,而主要是指几百年来,文人墨客们对‘隋堤杨柳’(隋帝炀柳)的议论(口舌),此首唐诗也正只是白居易的‘口舌’之一。白诗中的‘南幸江都恣佚游, 应将此柳系龙舟’、‘海内财力此时竭, 舟中歌笑何日休? ’、‘龙舟未过彭城阁,义旗已入长安宫’、‘萧墙祸生人事变,晏驾不得归秦中’、‘后王何以鉴前王, 请看隋堤亡国树’!分明是对隋天子杨广‘南巡’的赤裸揭发和反思。如果把杨广南下与康熙南巡等同,这对康熙是不公正的。后者虽有他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必需;但皇帝南巡的银两耗费,如《红楼梦》中,赵嬷嬷说:‘咱们贾府…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花的淌海水似的……江南甄家接驾四次……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因此,作者对‘海内财力此时竭’的担心,不无道理!‘后王何以鉴前王, 请看隋堤亡国树’才是曹寅与白居易的共识,曹寅是否对康熙的多次南巡有微辞或想法?十几年后,不幸被曹寅言中的,正是曹家被抄也因南巡亏空;忧国不成,反受家祸。从小说中的对话来看,康熙的频频南巡,为国家和曹家均造成经济上的亏损,尤其是后者,逐渐演变为政治上的危机,这对曹寅的压力是很大的,此时,白居易的‘隋堤亡国树’引起了‘曹寅反思’。本来,此条谜语猜到这里,也可罢了。但是,此诗谜明显地存在着另一个大疑点:即,题目是‘广陵怀古’。广陵,扬州古称。但谜面诗句却写的是‘隋堤柳’,‘隋堤’特指河南祥符(开封,汴梁)境内隋运河(通济渠,唐时称广济渠,宋称汴河)的汴河段堤坝。即在今天的河南商丘、夏邑、永城一线,距扬州数百里之遥。为什么用‘广陵怀古’而不直用‘隋堤怀古’?《红楼梦》第五十回末,宝琴明确交待‘拣了十个地方的古迹’,难道隋堤杨柳成了扬州地方的古迹?是作者一时疏忽?还是故意?我认为这是曹寅有意制造的烟雾,用河南段运河偷换扬州运河,其目的不只是要隐写前朝大明皇帝们重演‘亡国树’的悲剧:而在意于‘却怀’扬州就义的史可法,其人是曹寅尊崇的敌方显官名将。史可法,万历三十年(1602)生于河南祥符,即今河南开封(用隋堤隐写);顺治二年(1645)被清兵多尔衮部杀害于扬州,尸身失落,由亲属葬衣冠于扬州梅花岭(用广陵隐写),清军屠城十日,杀扬州百姓数十万,按今天的说法,多尔衮犯的是‘灭绝人类罪’,史可法英勇抗敌,终因寡不敌众,为了城内百姓免受屠戮,自刎未成,投降后仍被杀害,仅就维护平民百姓生命为首任这一点来评说,史可法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的精神和行为,是更高境界的‘军魂’,不是两军胜败所能相提并论的。康熙(以及后来的乾隆)作为敌对双方的胜者,对此也是佩服的。能(至少默认)在扬州建祠祭祀史公,便是例证;康熙、乾隆有此胸怀,这对大清国的一统大业不无积极作用。相信曹寅也有此看法。否则他决不可能将河南汴河隋堤,错拉到千里之外的扬州去怀古!曹寅借柳联想‘隋堤柳’、‘亡国树’;反思‘南巡’、史可法等国家大事。。
(27)桃叶渡怀古 其六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谜底:(妇女梳妆用)桃木梳篦
‘衰草闲花’指的是妇女卸妆后零散的头发和摘下的头花;‘浅池’喻梳妆时用的水盆;‘桃枝桃叶总分离’——桃木;一排梳齿即‘梁栋多如许’;‘小照’即镜子;‘壁上题’即‘篦上提’谐音,妇女对镜梳拢头发的动作。
桃叶渡位于江宁(南京)十里秦淮与古青溪河汇流处附近。六朝东晋时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七子王献之,常在此渡口迎送他的爱妾桃叶,并作《桃叶歌》。此渡口也因此风流人事,得名‘桃叶渡’。清顺治年间,因好事者来桃叶渡‘旅游’的风流人太多,而修了一座桥。康熙时,已是有桥无渡的了,后人只能来此回味千年前的风流往事。诗谜中的‘六朝’、‘桃叶’实指此典。
是否曹寅缅怀自己旧时的‘桃叶’,曹寅自知。

(28)青冢怀古 其七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 樗栎应惭万古羞。
谜底:木工墨斗
此谜在乾隆时代已被猜出。
‘青冢’一词,出自对杜甫诗的一条注解: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故名青冢。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御史曹寅奉旨在扬州天宁寺开设扬州诗局,刊刻《全唐诗》。以往的文章已经谈过,曹寅的《金陵十二钗》,也创作于这一时期。因此十首诗谜中,多处借用《全唐诗》中的典故和诗意。

(29)马嵬怀古 其八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谜底:香胰子(香皂)

此谜大约在《脂评石头记》刚问世即被猜中。
作者可能怀却洪升《长生殿》往事及《全唐诗》中有关杨玉环的诗作。

( 30) 蒲东寺怀古 其九
小红骨贱身最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谜底:针线
用《西厢记》典故作迷谜面。《红楼梦》中借用过《西厢记》。
‘骨贱身轻’指针和线;‘强撮成’即强将两个部分,如织物,
缝合在一起;‘时吊起’——上下穿针引线;最后一句便是被缝合
的两部分被线牵动,向一起靠拢。

(31)梅花观怀古 其十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谜底:柳蝉(蒋廷锡《柳蝉图》画意)
用《牡丹亭传奇》典故作谜。《红楼梦》中借用过。
‘梅花观’即戏曲中的梅花道院。
‘不在梅边在柳边’取自于戏曲中杜丽娘在自画像上题诗的最后一句,谜中借指:蝉喜柳而不喜梅,不在梅树多在柳树上;蝉靠吸食树汁儿为生,而柳树汁最丰。古诗、画中,柳和蝉总是相映成趣的。近代的齐白石画蝉,也多放在柳梢上。‘个中谁拾画婵娟’,在《牡丹亭》里,公子柳梦梅拾到杜丽娘自画的婵娟图,‘画婵娟’隐‘画蝉’二字,‘画’字在此作名词解。点明这是‘柳与蝉’的一幅画作。首先应探访康熙朝的著名画家,与曹寅同时代的有画僧石涛等,擅长山水画;而擅长花鸟鱼虫的,莫过于宫廷画家蒋廷锡。此人生于康熙八年(1669),江苏常熟人。字南沙、酉君、杨孙,号西谷,又号青桐居士。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入翰林,官至大学士,工诗善书画,曹寅不能不知。正是此公有画名曰《柳蝉图》,绢本设色(‘画婵娟’可猜成‘画蝉于绢’),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为自左向右延伸之柳树,绘有双蝉,其中一蝉,身体前倾,尾部上翘,作嘶鸣状,应为雄蝉。‘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句,实指两蝉相聚时,无需第三者春香(杜丽娘的丫鬟)的存在,诸如在画面上添加一只螳螂之类。此画有作者自题诗,云:‘变化工夫亦苦心,短长声在绿杨林。秋风古岸斜阳里,惟有寒蝉抱叶吟’。诗中的‘秋风’即谜面中的‘西风’,‘一别西风又一年’句,说的是:虽然‘寒蝉’暂时还在‘斜阳里’‘抱叶吟’,随着秋风(西风)渐凉,蝉将别(死)去。这一别,此情此景只待来年了。
此谜若为无名氏所作的散谜,谜底仅猜为‘蝉’,也是可以的。若为曹寅所作,这谜底才是‘柳蝉’或《柳蝉图》画意。

10牡丹

《红楼梦》五十一回中薛宝琴写了十首怀古诗内隐十种物品,它的迷底内容...
答:第一首诗:《赤壁怀古》谜底是船。第二首诗:《交趾怀古》谜底是鼓。第三首诗:《钟山怀古》谜底是剑。第四首诗:《淮阴怀古》谜底是打狗棍。第五首诗:《广陵怀古》谜底是牛角长梳。第六首诗:《桃叶渡怀古》谜底是镜子。第七首诗:《青冢怀古》谜底是古琴。第八首诗:《马嵬怀古》谜底是脂粉。

《红楼梦》里第五十一回薛小妹的十首“怀古诗”谜底是什么?
答:1、赤壁怀古为总说:说赤壁戮战,曹操一败涂地,如同那个大家庭在衰败过程中,死亡累累。2、交趾怀古:说贾元春 3、钟山怀古:说李纨 4、淮阳怀古:说王熙凤 5、广陵怀古:说晴雯 6、桃叶渡怀古:说贾迎春 7、青冢怀古:说香菱 8、马嵬怀古:说秦可卿 9、蒲东寺怀古:说金钏儿 10、梅花观怀古:说林...

红楼梦中薛宝琴的十二首灯谜诗的谜底是什么
答:10、梅花观怀古 有人猜是“纨扇”,有人猜是“秋牡丹”附:上面十首怀古诗拟猜的谜底,见于周春<阅红楼梦随笔)、徐风仪《红楼梦偶得》、王希廉《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诸书。另外还有人这样说:十首绝句,其实就是《红楼梦》的“录鬼薄”,是已死和将死的大观园女儿的哀歌。名曰“怀古”,实则悼...

...写了十首怀古诗内隐十种物品,它的迷底内容是什么?
答:《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薛宝琴所写的十首怀古诗,每首诗内隐含一种物品,谜底如下:1. 《赤壁怀古》谜底是船。2. 《交趾怀古》谜底是鼓。3. 《钟山怀古》谜底是剑。4. 《淮阴怀古》谜底是打狗棍。5. 《广陵怀古》谜底是牛角长梳。6. 《桃叶渡怀古》谜底是镜子。7. 《青冢怀古》谜底是古琴。

红楼梦薛宝琴的十个诗谜谜底是什么?
答:红楼梦薛宝琴的十个诗谜谜底是什么? 赤壁怀古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交趾怀古其二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钟... 赤壁怀古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交趾怀古其二 ...

在《红楼梦》中薛宝琴在有一回中写了十首怀古诗,内隐十物,请帮我找出...
答:答案:烧给死人的纸屋纸船 交趾怀古其二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答案:铜钟 钟山怀古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答案:耍戏的猴子 淮阴怀古其四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

谁能帮我猜一下第51回的十首怀古诗
答:你肯定问的是《红楼梦》,《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谜底几乎成了《红楼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由于《红楼梦》本身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众多领域,因此,无论你猜什么,都可以从《红楼梦》文本找到看似是曹雪芹所想表达的某种隐喻。1.赤壁怀古 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

谁能猜出这个谜语
答:《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开头就是薛宝琴的十首怀 古诗。这十首怀古诗,其实又是十则谜语,各有谜底,却大多很不好猜。最后一首是《梅花观怀古》: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作为谜语,这一则是最好猜的,古人已经有答案了,是“纨扇”。“纨扇”就是“团扇...

来,猜个谜语,猜中还给加分
答:《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开头就是薛宝琴的十首怀 古诗。这十首怀古诗,其实又是十则谜语,各有谜底,却大多很不好猜。最后一首是《梅花观怀古》: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作为谜语,这一则是最好猜的,古人已经有答案了,是“纨扇”。“纨扇”就是“团扇...

...第五十回至第五十一回中众人制的灯谜以及薛宝琴的怀古谜题诗的答案是...
答:薛宝钗谜底:宅院土地爷(宝神龛)贾宝玉谜底:猫头鹰(鸱枭)林黛玉谜底:獒,狗。薛小妹十首谜语诗谜底:赤壁怀古:墓碑。此谜语诗第一句的赤壁沉埋可理解为棺材,第二句徒留名姓载容舟正是带底座的墓碑,第三句是为死人烧纸烧旧物,第四句的无限阴灵在内游是指祭祀烧纸钱冥币后被风吹动的情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