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是我国四倍的日军,是如何被我军打怕1000年的?

作者&投稿:始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导读:日本,偏居岛屿,一直就有往外扩张的野心,我们都知道忽必烈征伐日本,明朝有东南沿海的倭寇犯边,认为这时候中日交手始于元明时期。但是实际上早在唐朝,在中国国力最为强盛的朝代,中日就发生了第一战,当然,结局是日本惨败。这场被视作中日第一次交锋的战争被称作“白江口之战”。

一、白江口之战背景

唐朝初年,朝鲜半岛处于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都想统一半岛,但又不够力量,于是向邻国寻求援助,分别与唐朝和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最后形成了以高句丽、百济、日本为一方,新罗、唐朝为另一方的政治局势。

大唐显庆元年(660年)三月,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和高丽联起手来,多次发兵攻入新罗,大肆烧杀掳掠。新罗势单力薄,无奈只好向唐王朝求援。大将李绩力劝征辽。此次攻克十余座城池,迁徙户口加入唐朝户籍共七万人,杀死高句丽人四万多人,唐军损失近两千人,最后由于天气寒冷原因,唐太宗被迫班师回朝。

655年,高句丽和百济攻取新罗三十多城,大唐帝国下诏劝和不听。于是在660年由苏定方一举歼灭高句丽的帮凶—百济。唐军振旅而还,只留下数千唐兵留守,百济余孽扶余福信贼心萌生,集结旧民,死灰复燃,并向他所认为的强国倭国(此时日本还不叫日本,《大宝律令》后才称日本)借兵以求复国,当时的日本天智天皇企图占据朝鲜半岛,进而占据大陆。因此派出一千余艘战舰,在其统帅阿倍比罗夫、庐原君等人的率领下,联合陆上的百济军队,共计五万余人,气势汹汹的杀来。

二、战役双方实力

唐军:当时唐军参战人数是1万3000人,拥有的战船是170艘;

倭军:而敌方倭军的参战人数却是4万7千人,拥有的战船是1000多艘。

从参战人数和战船来看,唐军肯定是必输无疑的。

三、战役经过

663年(高宗龙朔三年)八月,刘仁轨水军率先行至白江口。遭遇了日军大部队“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济精骑,岸上守船”。唐军百七十艘战船在刘仁轨指挥下列出战斗队形,严阵以待。

8月27日上午,日军先耐不住,冲向唐军船阵。当时唐日两国的造船技术相差太大,两军现役战船那是有代差的,唐军战船高大坚固,日军小船根本不是对手,双方战船一接触,日军立刻处于劣势。日军将领虽然没脑子,但是勇气可嘉,争先恐后毫无次序地冲向早已列成阵势的唐军。刘仁轨见日军军旅不整,蜂拥而至,便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日军围在阵中。日军被围,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

唐军四战皆捷,水陆连胜!

虽然唐军军船在数量上占绝对劣势,但隋唐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还是非常高超,船壁高而坚,设计精良,日本的兵船与之相较,自然简陋寒酸。接下来就是一边倒地歼灭战了。

刘仁轨通晓“火烧赤壁”之事,倭奴当时还不像唐以后那样精通中华典故、兵书,四百多艘破木船蛆一样挤在一起,被唐军连发火箭,顺风投火,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烧死呛死外加弃船跳水淹死,上千倭奴军全都沉到白江口水底。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数万日军被杀或溺死。

《通鉴纪事本末》兴奋地写到:

“(唐军)焚其舟四百艘,烟炎灼天,海水皆赤,百济王丰脱身奔高丽,王子忠胜、忠志等率众降”。

《日本书纪》则写到:

“日本水师舍身突入唐阵,唐军从容左右迎击,纵火焚日船。。。。。须臾,官军败绩,赴水溺死者甚众,舮舳不得回旋”。

白江口一战,将日军打的几乎全军覆没。在此次战役中,唐朝水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倭国水军打得大败,堪称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水战。

白江口一战的影响

白江口之战是短暂的,而其带来的影响却深刻改变了东北亚政治局势。

1.朝鲜半岛方面,结束了新罗与百济间的长期纠纷,打破了半岛均势,新罗王国在大唐扶持下终于统一半岛,终结了连续数百年的前三国时代,建立起新罗王朝,定都庆州,效仿唐朝的国家制度进行统治。

3.日本这个国家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这一战打醒了日本,从此日本派出大量使臣前往唐朝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化、科技和技术。类似于明治维新时期的全盘西化,当时的日本全盘中化,包括今天他们的建筑、和服、榻榻米等全部都是从中国学去的,并保留至今。

3.对大唐方面,联合新罗灭亡东北亚小霸王高句丽,将辽东地区纳入国家统治,维护了大唐在东方的霸权。直接影响了唐朝在国际上的声望。唐朝水军的综合战斗能力真正的表现了出来,这样对于唐朝来说,提升了它在国际上的威望,对于周边的一些小国家也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日本天智天皇深恐唐军进攻本土,自公元664年开始,在国内耗费巨资,修筑了4道防线,此后日本调整对外政策,向唐朝臣服,开始以中国为师,谋求自强。近一千年间,日本未敢再对中国开战。

为何大唐白江口战役之后,不乘胜追击,并吞并日本呢?

第一,日本真正的被打怕了。

白江口之战后,日本是痛彻前非,深知自己和大唐的巨大差距,再对抗下去,那是死路一条。因此,战后,立刻恬不知耻的接连派使节到大唐谢罪,因此,当时大唐也没有继续打日本。

第二,日本不是战略要地,没有价值。

当时的大唐,国土面积十分的广大,而对大部分周边的土地看不上,认为那是蛮荒之地,没什么价值。而且当时的日本对大唐一丁点威胁也构不成,因此,根本没有必要去灭亡和占领。

第三,唐朝当时周边有强敌

当时的大唐虽然很强大,但是周边也有很多威胁吐蕃,突厥契丹,高句丽,有蛮人等。可以说作为大陆帝国的大唐,四面都有要应付的更强大的敌人。

在白江口战役6年后,经过精心准备,大唐才彻底灭掉高句丽,将其纳入版图,到这时才剪除这个心腹大患。所以,在白江口之战,大唐没有继续灭日本,那是形势使然。

也该是日本运气好,要是碰到强硬的帝王,如汉武帝,恐怕早打到日本老家灭了它了!



淞沪会战为什么国军死250万,日军才50万,差距这么悬殊
答:并且日军拥有国军无法相比的陆上装甲部队,空中飞机和海上军舰优势,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共投入三百余量辆坦克和装甲车,五百余架飞机,包括“加贺”号,“龙骧”号等四艘航母在内的一百八十余艘舰船。而中国军队只有区区十几辆战车,两百余架老式飞机,海军更是与日本海军天差地别,可见实力之差距。3.从...

2战时期日军一个联队多少人?是什么级别的?
答:日军的战斗编制相当大,一个师团和中国一个师是平级的,但人数却是中国师的二至三倍。日军一个联队和中国的团是平级的,一个联队约三千人,人数和中国的旅差不多。日军的级别分别是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军、总军,分别对应中国的排、连、营、团、旅、师、军、集团军。日军的关东军...

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军和日军的军事实力相比如何?
答:而中国东北军方面,“九一八”事变前夕,在东北的正规军16.5万人、非正规军4万人,总计约20万人。从兵力上看,中国是日军近10倍之多。日军虽然训练比中国军队优秀,但远不足以弥补人数上的巨大劣势。最初进攻北大营的是日军驻扎在文官屯一带的是第三中队,这支部队隶属于驻守沈阳的日本独立守备队的第...

二战日军士兵是如何准确击中几百米之外的人的?
答:在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步枪相比之下,三八式的后坐力很小、射程非常远,有效射程达到了600米,标尺射程高达2400米。这个射程已经和今天大多数狙击步枪的射程一样了。在菲律宾及太平洋岛屿战场作战时,日军大量杀伤美军的武器,就是用在三八式的基础上改进的九七式狙击步枪,实际上也就是装了四倍瞄准镜以及...

抗战期间,日军为什么那么悍不畏死,常常全员阵亡都不投降?
答:一直以来,全面抗战爆发之后的8年抗战中,对于日军被中国军队消灭的人数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不过通常来说,较为公认的数字为:日军在中国被击毙的人数为130万。理论上,日军的受伤人数应该数倍于此。抗日战争 不过奇怪的是,日军巅峰时期军队人数近千万,全面抗战爆发以来,在中国也始终保持着百万以上的...

二战中日本明知打美国必败为什么还要去偷袭珍珠港?
答:日本和苏联诺坎门之战关东军自作主张入侵并得不到日本政府的支持,最后要重新增兵再次发动战争被日本高层阻止,他们的建议这次争议到此为止要是苏联得寸进尺就反击,战争过程苏军越打越增兵装备和人数多日军好几倍,而日本关东军才两万多人,最后驻扎在中国东北再次要计划反击被日本高层阻止,原因也主要俄罗斯领土虽然广阔资源...

二战中,国民党的军队打不过日军是装备上的问题还是战术上的问题?
答:二战中,中日双方的装备相差太大,所以导致国军伤亡比日军多四到五倍.当时虽有美国援助了大批的军火,但由于绝大部分使用在对缅甸的远征军中,所以国内战场上的伤亡很大,而在正面战场上,主要还是国军在打,共军虽打一些游击战,但不会对全国局面产生多大的影响,电影电视上大都把国军说成是很拉圾的,...

日本侵华时用什么枪?
答:97式狙击步枪.由于曰本本土极其缺乏资源,经济上根本不能承受大规模使用重炮武器的负担,因此机枪武器在日军的火力支援体系中处于支柱地位,日军在步兵部队中普遍装备了轻重机枪以弥补日军单兵火力的不足,日军每个小队都装备了一挺轻机枪,每个中队都装备了三至四挺重机枪,加强部队的编制更是达到了普通部队编制的二至三倍...

二战东北军和日本军的实力对比
答:首先当时东北军接收到的命令是不抵抗,这个命令是谁下的在这不作讨论。那些数据我就不想举例子了,网上自己搜。我可以比较直观的给你做一个对比,我们当时就想中印边境战争中的印军而日军就像中印边境战争中的解放军。印度装备虽好但是,火力配置不合理,有的还在用鸟枪弓弩有的却是准苏械准美械化了;...

二战时期,日军兵力有900万,为啥只在中国投入了280万?
答:在华日军分四部分。一 中国大陆,二 满洲 ,三 海南,四 台湾。因为日本认为满洲不属中国,海南在1939年受日本占领后被日本一厢情愿划入日本本土。台湾在1937年日本第二次侵华战争以前已遭受日本侵略划入日本。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将大批侵华日军调往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在华日军人数一直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