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环境安全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中国汽车健康指数了解一下

作者&投稿:蛮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攀升,汽车已经成为了众多家庭日常出行的最重要工具,甚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将汽车视为“移动的家”。然而对于众多消费者来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汽车到底安全吗?

提到汽车安全,想必很多消费者第一反应还是车辆的碰撞安全,但值得庆幸的是针对车辆碰撞安全,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更为权威的参照机构,并且这些机构的测试标准也在日趋完善。然而相比于车辆碰撞安全来说,车内环境的安全问题一直没有间断过,从2013年“3.15晚会”上被提到的《豪车里的怪味》到2019年的“毒奥迪致病”事件,以及2020年上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都让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车内的环境安全。

或许你们认为,2020年上半年已经有绝大部分中国汽车企业都针对环境问题推出了CN95车规级空调滤芯装置等等,但仅凭一个空调滤芯就能保证车内环境的安全,显然是没有任任何说服力的。因为除了车内空气质量的净化之外,车内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或者有害物质是否超标等问题,才是从根源上改善并解决车内空气质量的最根本问题。然而针对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即使在国际上也没有权威的评测机构对其进行检验。

而近期在中国汽车技术巡礼之中国汽研技术探秘行中,中国汽车工程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汽研)针对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诉求与汽车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风险,就提出了更为权威的评测标准。

作为国内汽车行业国家一类科研院所,中国汽研在55年的发展历程里面不断深耕汽车指数研究,并在2016年开始就先后发布了安全指数、智能指数、健康指数、驾乘测评、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以及商用车评价规程等等,形成了覆盖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评价体系,所积累的大量汽车测试数据及评价指标,为建设数据运营平台、创新应用场景、构建新型生态打下了良好基础。

而针对迫在眉睫的汽车车内环境安全,中国汽研已经完成与医疗机构深度合作,制定了集消费者、汽车企业与国家政策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并通过丰富的评测内容,包括: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车内气味强度(VOI)、电磁辐射(EMR)、车内颗粒物(PM)、车内致敏风险(VAR)等5个健康指数评测体系板块。目前已经先后发布了VOC、VOI和EMR三个维度的测试评价规程。

第一在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方面,将通过三种工况和两项指标对其进行评估和判断。三种工况分别为恒温恒湿状态、高温光照状态与怠速通风状态,并引入美国EPA(大众柴油车涉事排放造假的主要检测机构)分别测试苯、甲醛两种一类致癌物。同时借鉴环境领域大气质量,评价车内“五苯三醛”的综合污染程度等等。

第二在车内气味强度(VOI)方面,主要以车内气味强度等级作为考察对象,通过主观评价的手段考察车内空气环境的舒适性。

第三在电磁辐射(EMR)方面,主要针对车辆在动态方面的匀速行驶、急加速行驶、急减速行驶、通信等多种工况下更全面的测评。在测试频段上,针对三种行驶工况,测试10Hz-30MHz磁场,针对通信工况,测试30MHz-3GHz电场等等。

第四在车内颗粒物(PM)方面,在车辆密闭性、空调内/外循环系统状态下对车内PM浓度的影响,从而更能反应整车及车内PM的过滤性能。另外中国汽研还是国内外首个拥有完成安装调试的PM实验舱,可以为各类乘用车进行密闭性评价以及空调过滤效率等测试。

第五在车内致敏风险(VAR)方面,目前并没有任何的参照标准,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而这项测试是针对车内皮革、织物、金属镀层以及塑料材质方面。该项即将发布的测评规程包括车内材料中致敏物理化检测和毒理检测。

除了以上过硬的监测标准和监测设备之外,中国汽研在国内汽车行业也拥有非常深厚的汽车行业产品研发、试验研究、质量检测等重要的基地和技术支撑机构。而此次针对车内空气环境质量方面,中国汽研已经从各个方面建立健全评测标准体系,给全球汽车产业建立一个非常健全且具有参考体系的评价标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全球汽车行业角度来看,车内健康指数的重要性完全不输于车辆自身的安全性,我们也不能仅从车辆碰撞安全来说明这辆车是安全的,尤其是像未来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将大量采用可回收材质是否真正安全作出统一的评判标准等等。并且中国汽研此次针对车内环境健康的中国汽车健康指数,是推动全球未来汽车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极狐汽车考拉的内饰用材料标准是什么?比普通车更健康安全吗?
答:内饰上:极狐汽车考拉的内饰是行业唯一以欧盟玩具指令为标准进行管控,禁用物质多达上百种,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牙胶级”安全内饰,远超国标标准。除此之外,奶嘴座舱的内饰中添加了中科院的黑科技,新开发了胶黏剂、发泡、塑化剂等,重新定义技术要求,从根源上降低醛类、苯类物质含量及挥发量,让车内成为...

车内空气质量和安全气囊一样重要:实测沃尔沃XC60、奔驰GLC
答:测试标准:本次检测分为国标测试和高温测试,分别以?HJT 400-200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和?ISO 12219-1-2012《公路车辆内空气.第1部分:整车试验室.驾驶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定方法和规范》进行。为还原用户真实用车场景,除了常温环境外,在ISO 12219-1-2012?测试中还...

汽车安全检测规范及项目内容是什么
答:(1)转向轮侧滑。(2)制动性能。(3)车速表误差。(4)前照灯性能。(5)废气排放。(6)喇叭声级和噪声。安全性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如表7-3表示。车辆安全检查项目、方法及要求:一、汽车外观检查1目视检查车身外观及车内环境,车身应整洁、周正,无开裂、明显锈蚀和变形,车窗玻璃齐全、完好,车...

在玻璃关死的情况下,在车里睡一晚,氧气够吗?
答:所以,最好还是给车窗留一条缝隙,这个时候安全比舒适更重要,不要去考虑什么冷啊热啊,再说开点窗户透个气,人其实也会更舒服一些。那我们得到的这些车内人员死亡的案例又是怎么回事呢?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因为车内人员贪图舒适开着空调,然后车辆又处于相对封闭的车库环境中。因为车辆怠速的时候会排放出很多的尾气,车辆...

安全检测和保养的区别是什么?
答:安全检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汽车的行驶安全,保证驾驶员的人身安全,限制汽车的环境污染程度,使其在安全、高效和低污染的工况下运行。安全检测的项目包括车身外观、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车灯、轮胎胎压、安全系统和传动系统等。车身外观的检查包括车身外观及车内环境,车身应整洁、周正,无开裂、明显锈蚀和变形...

盛夏酷暑,长时间呆在空调车内会致人死亡?
答:第三种,碳酸类饮料不宜放在车内 车内高温会让碳酸饮料饮料受热膨胀,而且容易受热的程度也非常高,膨胀的体积远远大于上面那些危险品,也就是说这些碳酸饮料是最容易在车内出事故的,虽然不会发生什么爆炸、自燃一类的大问题,但是想一想,有瓶可乐在车内肆意喷射,车里会是怎样的惨状,恐怕最好想收拾...

汽车内饰做环境测试的意义
答:车内检测是检测车内空气质量和车内环境污染的,意义主要是看甲醛是否超标。汽车环境测试的目的对汽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检测,目的是在汽车不解体情况下,建立安全和公害监控体系,确保车辆具有符合要求的外观容貌、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符合规定的尾气排放物,在安全、高效和低污染下运行。

新能源充电时车里能坐人吗
答:然而,如确实需要在车内等待,务必遵循以下安全措施:选择安全充电设备:确保使用经过认证且符合安全标准的充电器,严格按照使用指南操作。避免车内吸烟:由于充电时车内环境特殊,烟雾可能导致火灾风险增加。远离明火:确保在车内不进行任何明火操作,以维护安全。远离易燃物:充电时车内可能会升温,因此应避免...

女士开车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答:而且不管是不是紧急制动,脚滑落踏板的概率都会相对增加,就算没出意外,也有可能扭伤脚踝。7)摆芳香剂时要远离仪表。女性大都喜欢在车里摆放各式各样的汽车芳香剂,但长时间使用芳香剂会使车内塑料件加速老化,而且对驾乘人员的健康也不利。尤其是不能在仪表台上标有“AIRBAG”或“...

车内空气环境是否安全有什么测评标准吗?
答:你好,这个用PM2.5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