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中的人物生平

作者&投稿:只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一、区别
1、定义不同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2、表现形式不同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
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

二、联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扩展资料
历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学性,因为历史中隐藏着许多文学性的奥秘。历史是一种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学奥秘,绝不会因为作家个人的情绪和价值观而发生变化。人们常说:“生活比小说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文学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做梦,就是作家通过虚构来营造一种梦境。另一个作用则恰好相反,不做梦,而是在细致地观察和了解事实之后,用文学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现这些事实。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说的就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这恰好也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并不存在价值观的彼此对立和历史事实的全然不同
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三国演义》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学手法,来表现《三国志》里面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书,它的历史学价值可以与《三国志》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文学与历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关系如下:
一、区别
1、定义不同:
历史: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
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2、来源不同:
历史: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文学:文学是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
二、联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扩展资料:
历史起源: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
“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近代日本学者为翻译英文“history”,便以历史二字附会之,使其成为对应词。
广义上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历史是研究人类变化,社会兴替的重要的人文学科。
在西方,多数语言的“历史”一词源出自希腊语“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出自“历史之父”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一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孙大中,1932年6月20日出生于威海,幼年时全家迁居天津。解放不久,随经商的父亲到香港,就读于香港华南中学。返回内地后入南开中学学习,在地理老师和高年级同学的影响下对地质学产生了兴趣。
孙大中出生在山东省威海市一个三面环山的小村,家中世代务农,父亲后来经商,母亲是家庭妇女。孙大中在家乡度过幼年,后全家迁居天津。新中国成立不久,孙大中随父亲到了香港,就读于香港华南中学。一年后返回内地,1951年毕业于南开中学,并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院系调整后入北京地质学院。
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年院系调整后进北京地质学院。1955年大学毕业,在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任教。其间曾先后回母校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分别师从前苏联专家拉迪什教授和郭承基教授进修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矿物地球化学。
1952年,他参加了高振西先生率领的野外实习队,跑遍了长江中下游的重要矿区,既实习又为筹建北京地质学院地质陈列馆采集标本。野外工作结束时正值学校放暑假,由于他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素描,高先生希望他继续留下来,跟他一起到南京地质博物馆做室内工作。他欣然遵命,并十分珍惜这次机会,整天钻在博物馆里看、画、记。后来他回忆起这个有意义的暑假时写道:“一个多月是短暂的,但我一生难忘这个暑假。它使我受到一次由野外到室内、由实践到理论的绝好的锻炼,为我以后在结晶学、矿物学、矿床学和地质学发展史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1954年,他参加了马杏垣教授领导的中条山科研队,转年又为做毕业论文独自到中条山进行野外工作,这是他一上中条山。三月初的北方大地乍暖还寒,中条山白雪皑皑,天寒地冻。白天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深山,有时跌进雪埋的探槽中。夜晚在小油灯下整理资料,破旧的小卖部的柜台就是床铺。有时清晨醒来,被子上竟盖了薄薄的一层雪花。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完成了野外工作,还草测了一份1∶5万的前寒武纪地质图,并发现了后经勘探证实为中型矿床的庙疙瘩铜矿。他的毕业论文被学校推荐为“毕业论文样板”。该论文《山西省中条山前震旦系地层及构造》改写后(与石世民合作)在《地质学报》上发表。
1955年大学毕业,在合肥工业大学(前身为淮南煤炭专科学校、合肥矿业学院)矿物学教研室任助教。其间曾先后回母校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师从苏联专家拉迪什教授和郭承基教授进修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矿物地球化学。
生前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广州分部工作。
山东省威海市人,九三学社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5年9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北京地质学院地勘系,1955年9月—1964年1月在合肥工业大学任教,曾任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实验室主任,其中:1956年8月—1957年9月在北京地质学院矿物教研室进修地球化学,1958年5月—1959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物室进修稀有元素矿物;
1958年底被破格晋升为讲师,并任矿物实验室主任。
1958年底晋升为讲师。1964年调到地质部华北地质科学研究所(现国土资源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工作。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迫害。平反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地层构造研究室副主任、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室主任、同位素地质研究室主任等职。1991年获地矿部首批由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底调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主持所务工作。1997年5月因病在广州逝世。
1964年1月—1992年11月调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工作,
1964年调到地质部华北地质科学研究所(现国土资源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地层构造研究室副主任、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室主任、同位素地质研究室主任等职。
1972年,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孙大中戴着“特嫌”的帽子,到中条山边改造边“用一技之长”,参加了中条山铜矿地质研究工作。他不在乎自己是“黑几类”,倒庆幸有了工作的机会。他身处逆境心悬科学,一心扑在工作上,成了科研队实际上的学术带头人。这次科研工作使中条山地区前寒武纪地质和铜矿地质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出版的专着《中条山铜矿地质》获得了1978年中国科学大会奖。由于历史的原因,该书以集体署名,但他作为第一作者是当之无愧的。他自尊自重、不卑不亢,踏实工作,乐于助人,也赢得了科研队全体成员和地质队、矿山地质人员的赞佩和尊敬。他提出区内主要类型铜矿可归属于3个早元古代含铜建造,认为不同建造的矿床虽然原始成矿时代和成矿作用不同,但具有明显的共性——层控性。经历区域变质后,特别是1800Ma左右的中条运动构造热事件的改造,形成了相似的“热液成矿”的特征,但没有改变矿床受原岩建造或岩相、岩性控制的特点。对于著名的铜矿峪“斑岩铜矿”,他提出“并非一次或一种成因的简单矿床”的观点。认为主要的原生成矿作用与钾质火山岩有密切的关系,钾质酸性火山岩(部分火山侵入岩)形成含钼的铜矿化,其成矿特点接近于广义的斑岩铜矿,但具有层控性,且经过变质;而钾质基性火山岩形成的铜矿化,具有层状铜矿的特点,也经过变质。二者均可归入“变质火山气液铜矿”,在找矿上应遵循地层和岩性双重控制的原则。
1978年,孙大中得以彻底平反。80年代,孙大中带队三进中条山。在前两次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他较早地引用国际上先进的单颗粒锆石UPb稀释法和高精度离子探针质谱法测年技术来获得火成岩的结晶年龄、捕获和继承锆石年龄,运用综合年代学方法建立该地区前寒武纪年代构造格架;提出以火成岩年代地球化学作为岩石圈探针的新方法,以研究年代地壳结构模式。这项科研成果较清楚地阐述了中条山地区前寒武纪重要地质事件,包括铜和铁的成矿作用的时空演化关系,并填补了全球2400—2000Ma期间岩浆活动记录的空缺;他将地学研究中三维体系的“深度维”赋予时间的标志,从而扩展为“四维”体系。《中条山前寒武纪年代构造格架和年代地壳结构》一书是这项科研成果的总结,是国内这一研究领域最早最系统的专着。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相结合进行深部地质和大陆地壳动力学研究的新思路,后来华南深部地质的研究工作就是他这一学术思想的体现。
1996年5月,他突然病倒在广东省基础研究研讨会上,并被宣判为晚期癌症。他很平静地对妻子说:“是搞科学的,要正确对待疾病。生死是自然规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俩说好,谁也不许泄气,一起与疾病作斗争。”他既以坚强的毅力与病魔作顽强的斗争,又能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做最多的工作。在需要尽快外出做探查确诊时,他却要求妻子给他时间处理工作,没事似地起早贪黑起草、讨论、修改、定稿“珠江三角洲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工程研究”课题的立项书,安排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在医生嘱咐静养待查期间,他竟是在马不停蹄、早晚兼程的工作中度过的。即使他的肠梗阻已经严重,晚上疼痛不能入睡,他仍坚持参加东深供水工程考察,每到一地他就谈可持续发展中水资源水环境的利用保护。考察期间休息半日,安排游深圳野生动物园,他却到九三学社深圳市委员会作了3个小时的学术报告。在生命的最后日子,孙大中因持续高烧而常昏睡。有一次醒来时他说:“我老是在沙漠中跋涉,找地下水,我要为内蒙古人民解决水资源问题。”
80年代初期孙大中曾多次推荐应用“皮尔斯构造图解”来探讨前寒武纪岩石或地质作用的构造环境。但经过反复实践,他发现这种图解法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于是多次强调要在充分研究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应用这个图解而反对数据加图解的简单的游戏。
1980年3月晋升副研究员,1981年6月任研究室副主任,1987年4月晋升研究员,1987年5月任研究室主任;1992年11月调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
1988年天津“国际元古宙活动带地球化学和成矿作用讨论会”上,与会的国内外学者就这一问题取得共识,并写进《PrecambrianResearch》杂志出版的会议专集的前言中《PrecambrianResearch》
1989年,他参加华盛顿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会议间隙,他不探亲访友,不游览名胜,抽空参加了两个短训班,其中一个是有关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回国后,他立即与年轻人一起翻译资料,在课题中研究应用,并召开以年轻人为主的专题讨论会,推广这种新的方法。他走了,他的精神却深深地印在年轻人的心中。孙大中性格鲜明,表里如一,待人热情真诚,直言不讳。工作中他节省每一分钱,把有限的经费用到科研上,当需要邀请地质队或矿山人员协助工作时,他常是自己掏腰包请客。每当分稿费分奖金,他总是多考虑集体,照顾他人。他的品格产生了榜样的力量。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2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任负责人、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等。
从1994年上半年开始,孙大中就多方搜集资料,召开各种座谈会,准备首先在珠江流域或珠江三角洲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他很快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立了可持续发展研究室,建议调整和重组科研资源,建立广东省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为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做组织准备。孙大中院士认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决策层、科学家和公众共同参与、支持。就可持续发展研究而言,需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互相结合。”
自1994年到孙大中谢世,孙大中以“可持续发展及在广东省的可行性”、“加强公益性研究,促进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概念”、“可持续发展与广东省资源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工程与能源”等为题在各种场合作报告几十次,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请他作报告的邀请不断,直到病重他仍坚持践约。也为了这份放不下的心事,在治病和工作矛盾时他选择了工作,为此他延误了确诊,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孙大中的人物生平
答:孙大中性格鲜明,表里如一,待人热情真诚,直言不讳。工作中他节省每一分钱,把有限的经费用到科研上,当需要邀请地质队或矿山人员协助工作时,他常是自己掏腰包请客。每当分稿费分奖金,他总是多考虑集体,照顾他人。他的品格产生了榜样的力量。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任负责人、...

孙大中人物简介
答:孙大中,生于1932年6月20日,逝于1997年5月1日,是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杰出人物。他担任过该所的副所长,并负责广州分部的运营管理。孙大中籍贯山东省威海市,是九三学社的成员,也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他的学术成就斐然。他于1955年9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随后在北京地质学院地勘系继续深造。

孙大中旷野吗哪视频讲道
答:孙大中(1932年6月20日—1997年5月1日),山东威海人,地质学家,前寒武纪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大中1955年9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勘系;1955年9月—1964年1月任教于合肥工业大学;1987年4月任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地质大学知名校友
答:马宗晋1955届,构造、地震地质学家及减灾专家 孙大中1955届,前寒武纪地质学家 欧阳自远1956届,地球化学家及天体化学家 ...(详细列举了其他18位院士校友的生平、籍贯、毕业时间和成就)其他知名校友温家宝(1968届硕士,曾任国务院总理)赵鹏大(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校长)张宏仁(现任国际地质科学联盟主席)...

程裕淇详细资料大全
答:人物生平 1912年10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善县城。 1923年,进嘉兴省立二中国中学习后,英语教师徐觉民结合课文教他用英语叙述从上海到伦敦途经的港湾、城市和海洋名称以及沿途风光。 程裕淇 1929年秋,他考取清华大学地理系(后改为地学系)学习。 1929-1933年,在清华大学地理系(后为地学系)学习,毕业获理学士学位。

孙大中人物生平
答:孙大中,1932年6月20日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幼年时期,他的家庭迁徙至天津。随着父亲的商业活动,他年少时便有机会在香港的华南中学就读。返回内地后,他选择了南开中学继续学业,在那里,地理老师的引导和高年级同学的影响激发了他对地质学的浓厚兴趣。1951年,孙大中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随后在院系调整...

程裕淇人物简介
答:人物生平1912年10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善县城。程裕淇年幼时家庭经济尚能自给,他的父亲程成鉴是晚清秀才、贡生。程裕淇念初中一二年级时家境已入不敷出,他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激励自己勤奋学习,务求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1923年,进嘉兴省立二中初中学习后,英语教师徐觉民结合课文教他用英语叙述从上海到伦敦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