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没有学习到的数

作者&投稿:不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学数学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啊?~

一、学会主动预习
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二、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些学生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问题。如有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解“把一个长方体的高去掉2_厘米后成为一个正方体,他的表面积减少了48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同学们对求体积的公式虽记得很熟,但由于该题涉及知识面广,许多同学理不出解题思路,这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解题时的思考方法。这道题从单位上讲,涉及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从图形上讲,涉及到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从图形变化关系讲:长方形→正方形;从思维推理上讲:长方体→减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减少部分四个面面积相等→求一个面的面积→求出长方形的长(即正方形的一个棱长)→正方体的体积,经老师启发,学生分析后,学生根据其思路(可画出图形)进行解答。有的学生很快解答出来:设原长方体的底面长为X,则2X×4=48得:X=6(即正方体的棱长),这样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为:6×6×6=216(立方厘米)。
三、及时总结解题规律
解答数学问题总的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注意回顾以下问题:(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图形?(3)本题你是怎样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转化的?(4)解本题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5)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那里?(6)你做过与本题类似的题目吗?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异同?(7)本题你能发现几种解法?其中哪一种最优?那种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吗?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各环节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学生解题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数学呢,是一个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模型等等的含义的一种科学方式,它是物理化学等科目的基础.而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说,学好数学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向大家来介绍一下怎么学习初中数学吧!
学习数学还必要的,因为数学是从幼儿园开始就接触的科目,如果说不会数学,那不是太丢人了吗?以下就是关于怎么学习初中数学的技巧:

初中数学整式总结
一:日常数学的学习
首先,在平时的学习数学当中,事先需要在课前进行认真的预习.预习的目的呢,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在课堂上吸收老师所讲的知识,通过预习之后.我们把握的程度一般就在80%左右了.随后在预习当中,不懂的地方就要在课堂上解决.不会的地方需要注重的表明起来,之后会了就多做些例题进行巩固.
而且具体的预习方式方法如下:把整本书的题目先都做完,同时画出知识点的含义.这个过程大约在半个小时左右,如果在时间允许的状况之外,还可以先做一下会写的练习题,不会的空下,等到明天老师讲课的时候再做.
其次呢,在学习数学上是需要和练习题一起结合的,如果说你只在课堂上听课是没有用的.因为你虽然说你是听懂了,但是你做题还是不会的,所以数学注重的是做题,在听懂的基础上还是要多做些练习题的,因为练习题多做了.之后你的.能力才会慢慢的增强.如果说遇到了难题,不懂的题一定要提出来,不懂就问,不能把它咽下去,谁也不说,否则在考试的时候遇到这些题目,你依然不会.
然后呢,就是复习,写完作业之后呢,对于当天学的内容需要再看一遍,巩固一下基础知识.然后再买些练习册,或者是在网上搜一些题再做一下.这样有助于你数学成绩的提高.

积极做题
二:考试时的技巧
如果你是想得高分的话,你需要在选择填空,还有计算题上是绝对不能丢分儿的,所以这需要你谨慎的做题.如果是一开始不知道一道题该怎么做,但是后来突然明白的那一种,千万要冷静,不能瞎写,要先在草稿纸上写一遍,最后再放在答题纸上.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学习初中数学的一些技巧.希望大家是可以理解的.其实学习数学并不难,重要的是要多做题.并且了解题型的技巧.

相亲数(Amicable Pair),又称亲和数、友爱数,指两个正整数中,彼此的全部约数之和(本身除外)与另一方相等。

例如220与284:

220的全部约数(除掉本身)相加是:1+2+4+5+10+11+20+22+44+55+110=284
284的全部约数(除掉284本身)相加的和是:1+2+4+71+142=220
换句话说,亲和数又可以说成是两个正整数中,一方的全部约数之和与另一方的全部约数之和相等。

220的全部约数之和是:1+2+4+5+10+11+20+22+44+55+110+220 = 284+220 = 504
284的全部约数之和是:1+2+4+71+142+284 = 220+284 = 504
目录 [隐藏[编辑] 历史320年左右,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发现的220与284,是人类认识的第一对相亲数.
约850年,阿拉伯数学家塔别脱·本·科拉就发现了相亲数公式,后来称为塔别脱·本·科拉法则。
1636年,费马发现了另一对相亲数:17296和18416。
1638年,笛卡儿也发现了一对相亲数:9363584和9437056。
欧拉也研究过相亲数这个课题。1750年,他一口气向公众抛出了60对相亲数:2620和2924,5020和5564,6232和 6368,……,从而引起了轰动。
1866年,年方16岁的意大利青年巴格尼发现1184与1210是仅仅比220与284稍为大一些的第二对相亲数。
目前,人们已找到了1200多对相亲数。但相亲数是否有无穷多对,相亲数的两个数是否都是或同是奇数,或同是偶数,而没有一奇一偶等,这些问题还有待继续探索。

提问者想问的是不是一些特殊的数字概念,还是所有小学没有学的数字概念

这样先说最基本的数范围,整数和分数,应该都知道,加在一起变成有理数(不同年代的考纲定义0是不是整数不一样,这里就以包含在整数里为准),然后和无理数整合成实数,再和虚数整合成复数。当然复数上还有超复数什么的。
举例:π就是无理数,根号(-1)也就是1i是虚数

然后说下一些科学家发现的特定概念数:
婚约数:指两个正整数中,彼此除了1和本身的其余所有因子的和与另一方相等。和相亲数很像,但是相亲数有1这个因子,婚姻数连1都不带,比如48和75
完全数:它所有的真因子(即除了自身以外的约数)的和(即因子函数),恰好等于它本身。比如6的因子是1 2 3 6,去除它本身,1+2+3=6,这就是完全数
过剩数:若一个正整数除了本身外之所有正因子之和比此数自身大,则称此数为过剩数。比如12,,12的因子是1 2 3 4 6 12,去除本身1+2+3+4+6=16>12,就是过剩数,过剩数很多,一般因子越多,成为过剩数的可能越大。
亏数:和过剩数相反,因子去掉本身相加比自己小就是亏数
高合成数:指一个数,任何比它小的自然数的因子数目均比这个数的因子数目少。这个比较好理解,比如6,比6小的1 2 3 4 5,他们的因子数目都没有6的因子数目多。
佩服数:若一个正整数除了本身外之所有因子,若存在一个因子d',将其他不是本身、不是d'的因子相加后,再减掉d',若等于本身,我们就称它为佩服数。比如12 ,12的因子1 2 3 4 6 12 ,当中一个因子是2,然后1+3+4+6-2=12,正好等于12,只要存在一个因子可以做到,这个12就是佩服数。
自然对数:符号为e,当x→∞时,lim(1+1/x)^x=e. e=2.718281828…
差不多这些吧

我想起C语言里面提过的水仙花数:水仙花数是指一个 n 位数 ( n≥3 ),它的每个位上的数字的 n 次幂之和等于它本身。(例如:1^3 + 5^3 + 3^3 = 153)

水仙花数是指一个 n 位数 ( n≥3 ),它的每个位上的数字的 n 次幂之和等于它本身。(例如:1^3 + 5^3 + 3^3 = 153)
复数 a+bi i是虚数单位

函数 导数 有理数 无理数 复数 埃德加罗常数 等等

孩子数学不开窍怎么办,小学数学成绩差怎么提高?
答:五、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弱,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孩子对于知识本身存在的逻辑可能并没有真正理解,但是并不代表题目一定会做错。对于小学的学习还有模仿和记忆。针对这两方面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再教孩子的时候,考虑怎么能让孩子对这个知识更好的模仿和记忆。因为,小学生的直观形象能力强,所以教孩子的时候,...

小学数学教学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答: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目的也就在于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建立联络。因此, 每个学生都应该建立一定的数感。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在生活中积累数感 儿童学习数学往往是从认数开始的,因此在儿童开始认数时,要充分利用儿童...

小孩数学差,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呢?
答: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小学数学都有很大的难度,其实小学数学属于基础类的知识比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小学,是一个需要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学习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学数学有哪些技巧?一、重视课内听讲,课后及时进行复习.新知识的接受和数学能力的...

小学数学成绩差有哪些原因呢
答:小学数学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过于被动。许多学生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计划, 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 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后没有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二,方法错误。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学生...

小学没毕业数学零基础如何从小学学到高数?为自考准备!还是说我从哪里开...
答:自考建议报考一个专业的培训机构学习,推荐咨询育福教育。高数零基础的自学方法:1、认真听课。既然是高数课,自然是老师讲课,一周的高数课的节数肯定不会少。老师上课就是最好的一个学习媒介。2、做好笔记。书上一些没有的证明和老师上课随性发挥的精华可是一瞬即逝的。做好笔记有益于上课认真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