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丨孟子、荀子:一样的仁义之心(上)

作者&投稿:谯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孟子的一句至简的话,透出人生的真谛:“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章句上》)孟子不只有著名的“四端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没有同情之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羞耻憎恶之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谦让之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辨别之心的人不能算是人。同情恻隐之心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关系的开端,羞耻憎恶之心是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开端,谦让之心是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开端,是非辨别之心是开启智慧的开端。

更主要的是,孟子还有求其“放心”的修养次第与方法:

孟子《尽心篇下》讲: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也就是说其修养步骤与方法:

第一步,“可欲之为善”,心向往来之并有所实践;

第二步,“有诸己之谓信”,真正有所体会了,才能产生信。信亦有各层阶;

第三步,“充实之谓美”,指气与心念的配合,只有我们心静到极点,气和心念合而为一,气也充满到极点。心念空一分,气就多充满一分,心念全空,气则充满了,这就是“浩然之气”。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孟子·公孙丑上》)

第四步,“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由静而充实,由止而大,《庄子》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止止”,真正的宁定的宁定,宁静到极点,内外光明,很吉祥,大吉大利。即孟子“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第五步,“大而化之之谓圣”,圣人境界。从“浩然之气”开始,到“充实之谓美”,再到“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由此外化于行为,发挥作用出来,则至大至刚,成智仁勇三达德,可谓圣。由此,践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而具备贤圣之德行。

第六步,“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谓“妙难思”、“不可思议”。不可思议非不能思议,非凭我们常规思维、线性思维去思索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唯亲证方知。

孟子此六个步骤合拢起来。切实地做到治心以修身。

当面对天下大乱的时代,“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孟子·滕文公下》)诸侯混战,民不聊生,“民有饥色,野有饿莩”,“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站在民众的立场,提出“民贵君轻”的学说。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反对战争,反对暴政,希图建立人民可以安居乐业的统一国家(天下)。

怀着对唐、虞、三代王道政治的美好向往,孟子提出从治心、修身开始到平天下的一套思想:用仁政统一天下。

宣传王道,反对霸道。孟子认为“仁者无敌”,得国与得天下不能同日而语。

“仁者无敌”。孟子坚信,行仁政、获民心者无敌于天下,他对齐宣王说: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巿,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上》)

王道的推行有赖于君王的仁义之心。有仁心,推行王道就没问题了。君王不推行“仁政”,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实施“仁政”首先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对于不仁之君的征讨是正义之战。行仁政是君主权利合法性的基础。如果君主不仁,君就不再是君了。推翻不仁之君是正义的行动,不是叛逆。

孟子在评价汤武革命时说: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不仁义者如纣王,只是独夫民贼,杀之不为罪。但由谁来执行推翻暴君的任务呢?孟子肯定诸侯或大臣有权采取行动,如商汤、周武。孟子寄希望于仁义之君的兴起收拾天下大乱的残局。虽然他厌恶诸侯之间的混战,说“春秋无义战”(《 孟子·尽心下》)但诸侯国能以如果救民为目的讨伐他国,他是认可的,仁义之师对于不仁之君的征讨,这也是对不仁之君的一种惩罚。

以仁义取胜。个别诸侯国实行仁政,通过仁政巨大的道德威力和示范作用,收取天下民心,以文王吊民伐罪式的征讨,用最小的牺牲统一天下。

《孟子·梁惠王下》记载: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个月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周武王。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如周文王。以齐国万乘之国攻打燕国一个万乘大国,燕国的老百姓用饭、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孟子的观点是为了救民于水火的战争是仁义之战。

《孟子·梁惠王下》记载: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齐宣王问孟子有关伐燕之事。孟子认为燕国国君“虐其民”,齐如果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去攻打燕,这是正当的。但如果不行仁政,那就没有理由了。孟子可谓把握善道,行仁义,知“退进”。(未完)

(一叶/20210328)

文化丨孟子、荀子:一样的仁义之心(上)
答:孟子寄希望于仁义之君的兴起收拾天下大乱的残局。虽然他厌恶诸侯之间的混战,说“春秋无义战”(《 孟子·尽心下》)但诸侯国能以如果救民为目的讨伐他国,他是认可的,仁义之师对于不仁之君的征讨,这也是对不仁之君的一种惩罚。以仁义取胜。个别诸侯国实行仁政,通过仁政巨大的道德威力和示范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孟子荀子老子等关于“文化同一性”的论述名句
答: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累积知道吧,量变到质变其实在荀子的这句话里面就可以体现。财富是慢慢累积的,知识也是慢慢累积的~~~所以,做人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君子与小人...

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一、相同点:1、都提出了“仁”的思想,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2、都包含有民本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二、不同点:1、在人性论方面的认识不同:孔子认为“性相近”...

孟子与荀子的思想异同
答:同:二人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同时两人都强调了百姓的作用。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异: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孟子提出了"性善说",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说",前者...

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荀子的仁义有什么区别
答:孔子讲仁,是说人心,人心要充满爱,爱自己,也爱别人。孟子仁政,是说政治,政治要体现仁爱,把爱护人的精神融入到执政中去。荀子仁义,是说行为,行为要符合仁义,在义这种行为中,要贯彻仁的精神。从个人修养,到政治生活,到社会道德。从点到面,不断发展,持续推广。

如何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答: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如下:共同点:二人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同时两人都强调了百姓的作用。不同点:(1)人性论: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荀子肯定“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答:共同点:二人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同时两人都强调了百姓的作用。不同点:(1)人性论: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荀子肯定“性恶论”, 他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

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荀子的仁义有什么区别
答: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善说直接相反。3、治国方针不同 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

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有何异同
答:孔子、孟子、荀子的相同点是“仁”和“民本”思想。但是他们的人性论各异,孔子的人性论是性相近、孟子人性论是性善论、荀子的人性论则是性恶论。1、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2、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他...

荀孟思想的相同点,尽量详细点,谢了。
答:下之人”以为仁义”仁义”的本性。“,因为人有“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根本对立的“性恶论”。荀子 性者,天之就首先区别“性”情”欲”三者的不同。他说:“、“、“荀子・正名》性”指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人的自然本性;“情”即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