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的生产工艺变换气中含有哪些气体,原因

作者&投稿:敖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合成氨工艺气的成分是什么~

不同原料和流程,合成氨工艺气成分各有不同:
天然气为原料的流程:氢气、氮气、氨、甲烷、微量惰性气体。
煤为原料的流程:氢气、氮气、氨、微量甲烷和氩气。
由于生产过程中会有CO、CO2、O2,因此也含有极其微量的这些气体,但是必须是极其微量的,因为氧原子对催化剂是有毒性的。

合成氨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甲烷和氢气、氮气,其中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如果直接排放将造成环境污染.

由于变换原因:一氧化碳降低二氧化碳升高氢气升高,如果使用耐硫型催化剂的话出口硫含量升高。成分有CO:1-3%左右;CO2:28%左右;氢气42%左右;剩余为氮气;

忘了,好像H2 ,水蒸气, CO ,CO2 ,从造气车间到净化车间有这些气体,

CO
CO2
H2
N2

《合成氨生产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_合成氨生产工艺
答:《合成氨生产工艺》是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等知识在实际生产中有机的综合应用,因此,必须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并将所学基础知识串联综合起来,应用于实际生产。《合成氨生产工艺》是按照原料气的制备、原料气的净化、原料气的压缩和合成这一先后顺序进行讲解的,不同的...

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是什么
答:③ 天然气作为合成氨和甲醇的原料比例还低 我国是世界合成氨生产第一大国,但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生产能力仅占23%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甲醇是一个大宗化工产品,近年来产需增长很快,但在300万吨/年的总生产能力中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只占35%左右,也明显偏低。 表3 世界部分国家合成氨和甲醇原料中天然气所占比例...

碳酸氢铵的生产原料及工艺流程
答:碳酸氢铵的生产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氨水。碳酸氢铵的生产工艺流程:二氧化碳通入氨水中,饱和后结晶而得。在碳酸氢铵肥料的生产中,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变换气通入浓氨水塔,吸收变换气中二氧化碳。成为碳酸氢铵结晶,经分离而得。

原料气制备工序的作用是什么原料气制备各工序的作用
答:1、原料气制备,制备含有氢、氮的原料气。用煤、原油或天然气作原料,制备含氮、氢气的原料气。2、净化,因为无论用何种方法造气,原料气中都含有对合成氨反应过程有害的各种杂质,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除去这些杂质,主要包括变换过程、脱硫脱碳过程以及气体精制过程。3、压缩和合成,将纯净的氢、氮混合...

合成氨和硝酸制造是怎么来的?
答: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大于变换气中其他组分,所以用水就可除去,也可以用碱液、氨水吸收。 生成的碳酸氢铵(NH4HCO3)正是我国农村使用的小化肥。 少量一氧化碳是通过醋酸铜氨液吸收来除净的。 得到纯净的氢气和氮气的混合物经压缩进入合成塔,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催化剂,部分合成氨。由于氨气易液化...

合成氨的流程是什么?
答:1. 工艺路线:以无烟煤为原料生成合成氨常见过程是:造气 -> 半水煤气脱硫 -> 压缩机1,2工段 -> 变换 -> 变换气脱硫 ->压缩机3段 -> 脱硫 ->压缩机4,5工段 -> 铜洗 -> 压缩机6段 -> 氨合成 -> 产品NH3 采用甲烷化法脱硫除原料气中CO. CO2 时, 合成氨工艺流程图如下:造气 -...

请问煤化工中的甲醇和合成氨生产流程有什么区别啊?
答:煤制气合成甲醇的生产工艺一般是先用煤作为原料生产制取水煤气后经脱硫、变换及脱碳工序,再经压缩机加压送至合成工序合成粗甲醇,再经精馏塔精馏而生产出合格甲醇。(合成甲醇的原料气为H2、CO、CO2) 合成氨的生产可分为三大部分:(1)造气--制出含氢和含氮占一定比例的原料气;(2)净化--...

生产合成氨过程有哪几个步骤?
答:部分合成氨工艺需要空气分离技术,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出来,氮气作为合成氨原料,氧气参与粗合成原料气的生成,得到一氧化碳,经变换、脱碳等工段获得合成氨的原料氢气。空分是利于氧、氮沸点不同在低温下将气体进行分离的技术,能耗非常高。作为后续产品的合成氨不可避免成为高能耗产品。 因为合成氨...

...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 CO 转化成 CO2。
答:联合制碱法的NH3来自于合成氨厂,CO2也来自于合成氨的变换气(主要成分是N2,H2,CO2)

合成气的变换过程其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清除合成气中含硫和碳的化合物,防止催化剂中毒。天然气水蒸气转化法(其它方法也如此)制备的合成气中,除H2之外,还有CO和CO2气体,当合成气用作合成氨时,在转化过程中配入适当比例的N2,但CO和CO2都是对合成氨有害的成分,且CO难于去除,希望把它变为容易去除的CO2,故这里称为一氧化碳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