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成氨

作者&投稿:村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个关于合成氨的问题~

工业合成氨合成氨的条件 :   氨的合成是一个放热、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得知升温、增大压强、及使用催化剂都可以是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压强:   有研究表明,在400°C,压强超过200MPa时,不使用催化剂,氨便可以顺利合成,但实际生产中,太大的压强需要的动力就大,对材料要求也会增高,这就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受动力材料设备影响,目前我国合成氨厂一般采用20MPa~50MPa. 温度:   从理想条件来看,氨的合成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有利,但温度过低,反应速率会很小,故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选用500°C。 催化剂:   采用铁触媒(以铁为主,混合的催化剂),铁触媒在500°C时活性最大,这也是合成氨选在500°C的原因。   最后,制得的氨量也不算多,还可以采取迅速冷却,使气态氨变为液态氨。也可原料重复利用。这些东西化学课本上有详细介绍,等你学到了自会明白。你可以看看学姐学哥们的课本。 失误,看错字了。当成氨气了 工业制取很复杂,一般不是单独制取原料气,而是 将煤和天然气等原料制成含氢和氮的粗原料气。

降低 减少
因为合成氨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能让反应正向进行
希望对你有帮助

哈怕首先进行一系列实验,探索合成氨的最佳物理化学条件。在实验中他所取得的某些数据与能斯特
的有所不同,他并不盲从权威,而是依靠实验来检验,终于证实了能斯特的计算是错误的。在一位来自英
国的学生洛森诺的协助下,哈伯成功地设计出一套适于高压实验的装置和合成氨的工艺流程,这流程是:
在炽热的焦炭上方吹人水蒸汽,可以获得几乎等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和气体。其中的一氧化碳在催
化剂的作用下,进一步与水蒸汽反应,得到二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将混和气体在一定压力下溶于水,二氧
化碳被吸收,就制得了较纯净的氢气。同样将水蒸汽与适量的空气混和通过红热的炭,空气中的氧和碳便
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而被吸收除掉,从而得到了所需要的氮气。
氮气和氢气的混和气体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氨。但什么样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为
最佳?以什么样的催化剂为最好?这还必须花大力气进行探索。以楔而不舍的精神,经过不断的实验和计
算,哈伯终于在1909年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成果。这就是在600C的高温、200个大气压和锇为催化剂的条件下
,能得到产率约为8%的合成氨。8%的转化率不算高,当然会影响生产的经济效益。哈怕知道合成氨反应
不可能达到象硫酸生产那么高的转化率,在硫酸生产中二氧化硫氧化反应的转化率几乎接近于100%。怎么
办?哈伯认为若能使反应气体在高压下循环加工,并从这个循环中不断地把反应生成的氨分离出来,则这
个工艺过程是可行的。于是他成功地设计了原料气的循环工艺。这就是合成氨的哈怕法。
走出实验室,进行工业化生产,仍将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哈伯将他设计的工艺流程申请了专利后,把
它交给了德国当时最大的化工企业——巴登苯胺和纯碱制造公司。这个公司原先计划采用以电弧法生产氧
化氮,然后合成氨的生产方法。两相比较,公司立即取消了原先的计划,、组织了以化工专家波施为首的
工程技术人员将哈伯的设计付诸实施。
首先,根据哈怕的工艺流程,他们找到了较合理的方法,生产出大量廉价的原料氮气、氢气。通过试
验,他们认识到锇虽然是非常好的催化剂,但是它难于加工,因为它与空气接触时,易转变为挥发性的四
氧化物,另外这种稀有金属在世界上的储量极少。哈怕建议的第二种催化剂是铀。铀不仅很贵,而且对痕
量的氧和水都很敏感。为了寻找高效稳定的催化剂,两年问,他们进行了多达6500次试验,测试了2500种
不同的配方,最后选定了含铅镁促进剂的铁催化剂。开发适用的高压设备也是工艺的关键。当时能受得住
200个大气压的低碳钢,却害怕氢气的脱碳腐蚀。波施想了许多办法,最后决定在低碳钢的反应管子里加一
层熟铁的村里,熟铁虽没有强度,却不怕氢气的腐蚀,这样总算解决了难题。

20世纪初发展出来,由大气中氮制氨的化学方法。是化学方法方面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它使大气中氮的固定成为可能,从而还能由将转化为硝酸来生产肥料(和炸药)所需的硝酸盐。哈伯(F.Haber)在理论的实验上证明,如何维持来自空气的氮和来自水中的氢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并在有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博施(C.Bosch)还证明如何在工业规模上实现这种方法。总反应是3H2+n2=2NH3

20世纪初发展出来,由大气中氮制氨的化学方法。是化学方法方面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它使大气中氮的固定成为可能,从而还能由将转化为硝酸来生产肥料(和炸药)所需的硝酸盐。哈伯(F.Haber)在理论的实验上证明,如何维持来自空气的氮和来自水中的氢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并在有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博施(C.Bosch)还证明如何在工业规模上实现这种方法。总反应是3H2+N2=2NM3

20世纪初发展出来,由大气中氮制氨的化学方法。是化学方法方面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它使大气中氮的固定成为可能,从而还能由将转化为硝酸来生产肥料(和炸药)所需的硝酸盐。哈伯(F.Haber)在理论的实验上证明,如何维持来自空气的氮和来自水中的氢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并在有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博施(C.Bosch)还证明如何在工业规模上实现这种方法。总反应是3H2+n2=2NM3。
http://baike.baidu.com/view/956975.htm

合成氨: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



关于化学平衡的麻烦举个例子,谢谢
答:合成氨反应:N2 + 3H2 == 2NH3 加压,使氨气液化,从而将氨气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平衡向右移动;气态反应物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气态生成物化学计量数之和,加压,也使得平衡向右移动。

关于工业合成氨
答:读大学期间,哈伯在柏林大学霍夫曼教授的指导下,写了一篇关于有机化学的论文,并因此获得博士学位。1904年,哈伯在两位企业家答应给予大力支持开始研究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并于1909年获得成功,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氨的科学家。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哈伯也...

合成氨工业的核心反应是N2(g)+3H2(g)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g)△H=Q kJ...
答:(1)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则E1和E2都减小,但活化能之差不变,则反应热不变,故答案为:减小,减小;(2)当0.5mol N2和1.5mol H2完全反应时,才能放出46.2kJ的热量,但反应为可能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则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 N2和1.5mol H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46....

工业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关于N2(g)+3H2(g)?2NH3(g)反应的...
答:A、工业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故A正确;B、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氨气的百分含量降低,故B正确;C、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先达到平衡状态,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氨气的百分含量降低,故C错误;D、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

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化学平衡问题
答:不一定,因为反应达到平衡指的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体积比或物质的量之比 满足化学计量数之比并不一定平衡,要看反应的始态.假设我投入4mol氨气,达到平衡时体积比恰好为1:3:2而达到平衡(注意是假设,不一定平衡,是否平衡要通过计算),然后我再投入1.0×10^100mol的氨 气,达到平衡,你觉得会满足1:3:...

关于高中化学平衡部分!~~~
答: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相当于减压,平衡向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左 通入氩气只能改变体积而无法改变压强,其实反应体系的压强变了,即N2(g)+3H2(g)==2NH3、三种气体的分压变了,如何解释,可以用K,高中可以定性理解就行,K可以...

为什么大型合成氨厂用的催化剂粒径大
答:当Fe2+/Fe3+⾼于或低于0.5时,其活性都会降低,正因为这个原因,⼈们认为这种合成氨催化剂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并且⼈们并不期望这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再有多⼤的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另外⼀种完全不同的低压合成氨催化剂——Ru/C催化剂被开发出来了。 关于合成氨熔铁催化剂,⼈们⼀直都认为R...

合成氨为什么需要高温
答:更多关于合成氨的知识 > 正在求助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苦等41分钟: AMP1586359-4 和 AMP1-64041... 20 回答 苦等2小时: AMP170361-1和AMP170361-3相比... 20 回答 苦等2小时: 有哪些比较流行的鞋柜款式 回答 苦等2小时: 英语专四和托福哪个难 回答 苦等2小时: 瑞典燕麦和澳洲燕麦...

求:以无烟煤为原料合成氨的生产总流程图
答:合成氨是以碳氨为主要原料, 我司可承包的 合成氨生成成套项目, 规模有 4×104 吨/年, 6×104 吨/年, 10×104 吨/年, 30×104 吨/年, 其产品质量符合中国国家标准. 1. 工艺路线:以无烟煤为原料生成合成氨常见过程是: 造气-> 半水煤气脱硫-> 压缩机1,2工段 -> 变换 -> 变换气脱硫 ->压缩机3...

合成氨是否用到了勒夏特列原理? 关于氨的合成中的动态平衡?
答:合成氨反应式如下:N2+3H2≈2NH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等号上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下为:“催化剂”)运用了勒夏特列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