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历史?

作者&投稿:照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哈尔滨的历史~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两万两千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
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
金收国元年(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上京重新被立为陪都。元、明时,哈尔滨又成为成吉思汗三弟斡斤家族的领地和奴尔干都司的辖地。
明末清初时期,女真人曾用此城遗存的建筑材料在原地修筑阿勒楚喀要塞。清朝建立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在阿城设阿拉楚喀副都统,哈尔滨为其所辖,属于吉林将军。
清末民初哈尔滨属于吉林省滨江县治。清中后期,随着“京旗移垦”和“开禁放荒”政策的实施,大量满汉百姓移居哈尔滨地区。
哈尔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民国十二年(1923年),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
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哈尔滨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后来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70余万。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扩展资料:
哈尔滨历史悠久,不仅荟萃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外文化融合的名城。哈尔滨文庙、极乐寺与西方古典式建筑及造型奇特的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相映成辉。
被世人誉为"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哈尔滨自然风光旖旎,四季分明,多姿多彩,太阳岛、东北虎林园、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松峰山、二龙山、玉泉狩猎场和亚布力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哈尔滨还是世界冰雪文化发源地之一,亚布力高山滑雪、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松花江上冬泳、雪雕、冰雪游乐、一年一度的冰雪大世界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此外,还有驰名中外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每年一届的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
哈尔滨位于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都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
哈尔滨的集中降水期为每年7至8月,集中降雪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年平均温度3.6℃。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13.2℃至-24.8℃,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18.1℃至22.8℃。
3-5月份为春季,易发生春旱和大风,气温回升快而且变化无常,升温或降温一次可达 10℃左右。6-8月份为夏季,炎热湿润多雨,7月份平均气温19 ~ 20℃,最高气温达38℃。
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由于降水集中,间有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9-11月份为秋季,降雨明显减少,昼夜温差变幅较大,9月份平均气温为10℃。
10月份北部地区已到0℃,南部地区2-4℃。12-次年2月份为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雪覆大地。1月平均气温-15℃ ~ -30℃,最低气温曾达 -52.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哈尔滨

①天鹅论:主张哈尔滨的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本意是“天鹅”之意,认定其为现今哈尔滨地名由来的“通说”。② 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说:这一说法1898年出自一个俄国采矿工程师之口,1922年《哈尔滨指南》和1929年《滨江尘嚣录》都沿用了此说。③蒙语“平地”说:这是1913年魏声和先生在《吉林地志》中提出的,从发音角度跟蒙语相碰得出的结论。④俄国“大坟墓”之俄语“大坟墓”说:见于192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一书,说明俄国人一开始就有永久占有此地之意。⑤“人名”说:这种说法纯粹是一种猜测,《东省铁路沿革史》中认为这个词可能是从前某个强大的统治者的名字,无从考证。⑥满语“锁骨”说:完全的音译,因满语“哈拉吧”是锁骨之意,由此推论。⑦满语“哈勒费延”及“扁”说:这个译音很有些相似,“哈勒费延”在满语中是“扁”的意思,引申为“狭长”,象形之意。⑧ 通古斯语“渡口”说与“船渡场”说:俄国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哈尔滨一词源于通古斯语,含义为船只停泊之地。⑨女真语“阿勒锦”说:“阿勒锦”译为汉语有名誉、荣誉、声誉等含义。此说依据在《金史·本纪·卷二》中。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开始膨胀,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 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建立起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位。哈尔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1923年,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1927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哈尔滨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后来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1932年,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哈尔滨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涌现出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70余万。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发展国民经济,在“一五”时期,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并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尔滨经历了“大跃进”和经济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1996年,国务院批准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市。哈尔滨市辖七区十二县(市),行政区划面积5.3万平方公里。2004年2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动力、平房、松北和呼兰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代管五常、双城、阿城、尚志等4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72平方公里。2006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即:撤销动力区、香坊区,组建新的香坊区;撤销阿城市,设立阿城区;将阿城市永源镇、巨源镇划归道外区管辖。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呼兰、阿城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五常、双城、尚志3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2014年5月,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即:撤销县级双城市,设立双城区。 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呼兰、阿城、双城9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五常、尚志2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

“哈尔滨”地名来源于女真语“阿勒锦”“哈喇宾”“哈喇宾忒”,汉译为光荣、荣誉、名誉等含义。据《金史·本纪卷二》。   近年来,哈尔滨市社科院地方史研究所所长王禹浪集十年研究成果提出的“天鹅论”。    这一说法主张哈尔滨的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本意是“天鹅”之意。女真语中天鹅一词是摹声词,天鹅叫起来是“嘎鲁——嘎鲁”即“kaloun——kalou”,而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的广阔湿地与河流两侧,正是天鹅迁徙时的必经之地。那么这个音怎么转变为哈尔滨的呢?原来,古代中原音韵中没有北方少数民族常发的“嘎”音,所以在地名中出现的“嘎”、“喀”等音,基本都写成“哈”、“合”或“阿”。“尔”则更是具有特色的北方少数民族发音。   关于哈尔滨地名由来至今史学界上存在几种争论:   1.天鹅论:许多女真语言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都对这一成果深表赞同,认定其为目前哈尔滨地名由来的“通说”。   2.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之说:这一说法1898年出自一个俄国采矿工程师之口,1922年《哈尔滨指南》和1929年《滨江尘嚣录》都沿用了此说。   3.蒙语“平地”说:这是1913年魏声和先生在《吉林地志》中提出的,从发音角度跟蒙语相碰得出的结论。   4.俄国“大坟墓”之俄语“大坟墓”之说:见于192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一书,说明俄国人一开始就有永久占有此地之意。   5.“人名”说:这种说法纯粹是一种猜测,《东省铁路沿革史》中认为这个词可能是从前某个强大的统治者的名字。这一猜测有可能是对的,但到底是谁的名字,似乎无从考证。   6.满语“锁骨”说:这又是完全的音译,因满语“哈拉吧”是锁骨之意,由此推论。   7.满语“哈勒费延”及“扁”说:这个译音很有些相似,“哈勒费延”在满语中是“扁”的意思,引申为“狭长”,象形之意。   8.通古斯语“渡口”说与“船渡场”说:这也是俄国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哈尔滨一词源于通古斯语,含义为船只停泊之地。   9.女真语“阿勒锦”说:“阿勒锦”译为汉语有名誉、荣誉、声誉等含义。此说依据在《金史·本纪·卷二》中,流传较广。
历史沿革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市)建都。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开始膨胀,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8]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建立起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位。   哈尔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1923年,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1927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哈尔滨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后来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1932年,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哈尔滨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涌现出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已达70余万。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了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在“一五”时期,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并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尔滨经历了“大跃进”和经济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1996年,国务院批准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市。哈尔滨市辖七区十二县(市),行政区划面积5.3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948.3万人。   2004年2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动力、平房、松北和呼兰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代管五常、双城、阿城、尚志等4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72平方公里;人口974.8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398.96万人。   2006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即:撤销动力区、香坊区,组建新的香坊区;撤销阿城市,设立阿城区;将阿城市永源镇、巨源镇划归道外区管辖。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呼兰、阿城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五常、双城、尚志3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64.24万人。

哈尔滨地处黑龙江省的西南部,下辖5县〔呼兰、阿城、宾县、方正、依兰),面积为18076平方公
里,人口526万人。是黑龙江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哈尔滨市有悠久的历史。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率兵大败辽军后称帝,建立金国,定都会
宁府(今阿城市上京旧址,俗称白城)。1897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开始成为近代化城市。从本
世纪初至20年代末,俄、英、美、日、法等30多个国家的资本家在哈尔滨开设了工厂、洋行、商店等,
有16个国家设立了领事馆,使哈尔滨成为东北亚国际贸易城市。
近现代的哈尔滨还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1900年,在哈尔滨、呼兰、依兰等地瀑发了
爱国清军和义和团抗击沙俄侵略者的斗争,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923年成立的
中共哈尔滨独立组,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
哈尔滨召开,成立了中共满洲省委临时委员会,后迁至奉天(今沈阳市),后来由于战争的需要,中共满
洲省委又迁回哈尔滨,罗登贤任省委书记。从此,哈尔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指挥中
心。严酷的斗争环境,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和民族英雄。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赵尚志、杨靖宇、周
保中、赵一曼等。建于1948年的啥尔滨烈士陵园记载着1628名烈卜的英名和19位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
哈尔滨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古迹和文物遗存。经文物普查发现各类遗址300多处,其中辽金文物遗存
特别丰富。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省级文保单位24处、市级文保单位20处。
坐落于哈尔滨船舶学院内的文庙,轩昂凝重,庄严肃穆,富丽堂皇,是黑龙江省最完整的仿古建筑
群,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位于阿城市阿什河乡的白城。它是金朝的早期都城,自1115
年完颜阿骨打建国称帝至1153年完颜亮迁都燕京止,先后有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帝建都于此。迁
都后,上京城仍是金朝东北北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位于呼兰河畔的萧红故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建筑,始建于1908年。中国30年
代文坛上瞩目的青年女作家萧红在这里度过了她金色的少年时代。为了纪念这位女作家,萧红故居已于
1986年修复后对外开放。

冰城哈尔滨的简介
答:哈尔滨,别称“冰城”,是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哈尔滨市地处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处东北亚中心区域,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哈尔滨东与牡丹江市、七台河市接壤,北与伊春市、佳木斯市接壤,西与绥化市...

哈尔滨历史介绍哈尔滨历史介绍内容
答:1、哈尔滨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期,长期以来,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并没有给地处祖国边疆的哈尔滨太多的笔墨,直至辽金以后,哈尔滨才开始成为中国历史一个重要的注脚。2、作为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哈尔滨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近代以来,哈尔滨的历...

哈尔滨历史详细介绍
答:1、哈尔滨的历史可追溯至2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长期以来,由于地处祖国边疆,中华文明的核心——中原文化并未给予哈尔滨太多的关注。直到辽金时期以后,哈尔滨才逐渐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2、哈尔滨作为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近代以来,特别是1896年至1903年中...

哈尔滨历史是什么?
答:哈尔滨历史是:哈尔滨是金、清两个王朝的发祥地,早在900多年前,金朝的建立者就在上京(哈尔滨市阿城区)建都。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金收国元年(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为两大汉军万户居住地。...

哈尔滨有多少年的历史?
答: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开始膨胀,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

哈尔滨历史沿革:1945年8.15光复,哈市人民自治军的情况
答: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随即150万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展开全面对日作战,并迅速控制东北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8月10日,日本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向公众宣布无条件投降,随后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被全部解除武装。8月10日、11日,八路军总部由朱德总司令接连发出七道命令,命令...

哈尔滨这个城市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答:2. 哈尔滨市的历史根植于远古,考古学家发现,两万两千多年前,哈尔滨地区已有人类活动。大约五千年前,该地区步入新石器时代,而距今三千年的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白金宝文化的范畴。3. 哈尔滨是中国金朝和清朝的发源地之一。到了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

哈尔滨有多少年历史了?
答:哈尔滨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公元前2200年,已有人类在此居住。最初名为阿勒锦,元代称为哈儿滨,清代则名为哈拉滨,意为晒网场。在铁路建设之前,这里是一个渔村。哈尔滨地区历史上曾隶属于夫馀国、渤海国颉府和辽国东京道。1114年,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在此抗辽,建立了金国,...

你知道哈尔滨的历史吗?
答:哈尔滨有人类居住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00年(石器时代晚期)。哈尔滨原名阿勒锦,元代转音为哈儿滨。清代称哈拉滨,满语意为晒网场,因为在铁路修建以前,哈尔滨为一渔村。哈尔滨地区在夫馀、渤海、辽代时期分属夫馀国、渤海国颉府和辽国东京道管辖。公元1114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率兵抗辽,发动"...

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
答:黑龙江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简介 哈尔滨,别称冰城,是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哈尔滨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