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国为什么要进攻苏联

作者&投稿:仝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时为什么德国要进攻苏联~

这是必定会发生的战争,因为纳粹的基本政治诉求就是反共,不打苏联,它推行国家社会主义的合法性何在?这两家自从纳粹打垮德国左翼联盟上台开始,就注定是宿命之敌,其实在西班牙,两家已经打过前哨战了。另一方面,纳粹之所以获得政权,和它大幅降低德国失业率有关系,而扩充军队和军事工业是短期内降低失业率的不二法门(美国也是这么干的),但是不打仗的话,这招很快就会成为国家财政的毒瘤。所以从意识形态和政治实务两方面,苏德战争都非打不可。
谁都清楚是迟早的事情,更不要说苏德战争前期,德国这边利好消息极多。实际上苏德战争初期进展说明德国的战略预判是对的,第一,苏军在西部前线确实摆下了大量军备,开打只是谁先动手的问题,第二,经过大清洗,苏军的应变能力确实很渣,军事思想落后,装备陈旧,指挥员严重不足。在预计开打了会遍地爆勋章的西线指挥员系统中充满大量靠政治运动上来的家伙,结果一战而溃,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前线坑队友的事情层出不穷。因此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德军的进攻确实如希特勒所言,就像往一座烂房子上再踹一脚而已。因此相比于死啃英国(一战说明了海军弱势的国家啃英国是多么困难,相比于政治孤立的苏联,打英国几乎等于对抗小半个世界,太困难了),打苏联显然更加合算,实际上从外交上也是这样,如果能击垮苏联扮演共产主义终结者的角色,德国和西方世界的矛盾极可能会有所缓解,从政治牌面和实力上,德国都有可能让美英屈服,承认他独霸欧洲大陆的事实(美国此时态度暧昧,因为德国对英法动手,应当说此时美国孤岛政策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但是如果苏联被干掉了,那美国就需要三思而行)。
但是战略预判常常只能猜到开头,没想到德国的进攻倒是把斯大林的大清洗留下的政治大坑填满了。苏联的动员能力超出了希特勒的想象,大清洗使得民间政见分子大量消失,也使预想中揭竿而起的景象不见踪影(虽然有,但是几乎没有太影响战局)。而且苏联的纵深工业建设也超出了德军的预计,大量分布在乌拉尔山以及以东到西伯利亚广大地区的劳改城市迅速成为大后方基地,无数受清洗的人干脆在劳改营里支援起前线,比如图波列夫。斯大林则靠着战争迅速把大清洗造成的政局以战时体制又整理起来,只要等到一场胜利,摇身一变就是战争领袖(没有什么比一场抗击入侵的战争更加适合独裁体制了,斯大林和希特勒在这一点上情投意合,纳粹虽然是进攻方,但在国内宣传上却是以抗击共产主义\西方资本主义进攻为号召的,在这种局势下,政治上的高压局面会受到最大限度的容忍甚至迎合和追捧),一下子把分数赚回来了,而且还有大把才俊在劳改营里等着他点将来将功赎罪。而且希特勒好死不死先西后东,结果还给苏联就这么找到一大群不计前嫌的西方盟友。再加上俄罗斯大地天然的有来无回属性,毛子军队天然的抗击打和死缠烂打能力(毛子历史上以烂泥仗著名,持久战专业户,很少有痛快的赢,更少有痛快的输,和毛子对抗,无论是土耳其、普鲁士还是法国还是日本,总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还没完没了,战事往往漫长到让对手无语)~~~
这盘开局大好的棋,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翻过来了。
遥想当年,假如希特勒首先一门心思东进,而非把西进摆在前面的话~~~~
当然,这么干希特勒就没法大搞国家社会主义,必须采取更加保守的国内政策,其结果也没有后来那些事了。

  从经济上考虑,苏联当时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其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相当发达,乌克兰则是苏联的粮仓,高加索有欧洲最重要的油田,顿巴斯有最大的煤矿,这些生产能力及资源,是德国异常渴望得到的,德国希望通过占领苏联而获得巨大的战略物质,可以成倍地加强德国的持续作战能力,以应付将来可能的美英联合对德作战。
  此外,从更大的战略方针考虑,击败苏联可以迅速和日本汇合,打通更有意义的亚欧大陆线,彻底切断英国殖民主与本土的联系,彻底突破英国现实乃至美国潜在的封锁,将美国孤立在美洲,进行反封锁。
  至于说夺取生存空间等等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的说法,不过是一种宣传报道,希特勒是个政客,政客的特征之一就是不为情绪左右只为利益左右,他的野心只有在具体的利益驱动及利害关系的衡平下才有实现的可能,而且德国总参谋部、最高统帅并不仅仅只有希特勒一个人,实际上德国的将军们在四一年也对进攻苏联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德国已经上了战船,只有两条路,胜利或毁灭,希特勒的赌徒心态只是加重了下注的筹码而已。
  那么,德国不进攻苏联可以不可以呢?这对德国同样是危险的,德国军事指导思想就是速胜而不是相持,相反,英国的指导思想却是相持,可以说,德英相持,对德不利,对英有利。作为苏联来说,尤其希望看到这种相持,当德国在相持中逐渐被弱化的时候,苏联必然会采取和德国一样的方法:撕毁互不侵犯条约,单方面进攻,这一点,德国统帅部应该有共识,而且看得非常清楚,从苏联在波兰战役及其后的吞并波罗地海各国、芬苏战争来看,苏联的胃口不亚于德国。
  现实的危险是,德英已经进入相持阶段,德国在空前的胜利下暗藏着致命的危机,就好比一个人练就了吸星大法但却损害了心脏一样。德国进攻苏联是看到战胜英国无望而且有着非常现实的失败危险时,不得已采取的赌博行为。
  这才是德国在四一年进攻苏联的真正原因。

原因一:当时的欧洲英国被打残,所以只剩苏联,德国两个大国,早晚必有一战。这时的德军横扫欧洲,无论是战斗力,士气,还是德军的战术都是最好的,而希特勒又认为不宣而战在前期可以摧毁苏联在欧洲的主要军事力量,然后长驱直入,攻占莫斯科,这一切都可以在冬天前结束,所以准备入侵苏联。
原因二:苏联经过清洗,军官素质下降,军队建设很不足,在欧洲的军队现代化装备极其缺乏,大量的坦克,飞机都是过时的,很多部队连电台都没有。
原因三:苏联为扩大地盘,增加战略空间,在1939年入侵芬兰,当时的芬兰人口370万,军队只有3万多,但他们凭借1927—1939年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的“曼纳海姆防线”的坚固工事,利用严寒和沼泽森林的有利地形和苏军周旋,加上由于清洗,苏军内部人心不定,指挥官无心战斗,所以苏军惨败,损失数十万人(战后赫鲁晓夫说有上百万),最后两国签订协议,芬兰割让10%的领土给苏联,使战争结束。这一战让德军看到了苏联的虚弱,刺激了希特勒的野心,这也是日后德军先打苏联的一个重要原因。
原因四:如果德国不打苏联,就只能打英国,要打英国就要大力建设海军,以德国的经济实力根本无法同时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海军和陆军,那德军就必须裁减陆军,建设海军,但裁减了陆军后,德国就会面临庞大的苏联红军的威胁,所以这条路不可取,只有先打败苏联。
而希特勒当时也认为打败苏联后,在苏联部署六十个师,然后裁减陆军,建设海军,再打败英国。

因不列颠空战未能取胜,海狮计划无限制推迟,纳粹德国始终无法征服英国。希特勒在这种情况下,希望通过征服苏联来实现统一欧洲大陆的野心。其原因,应该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要扼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众所周知,苏联是共产国际的大本营,而共产国际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里都十分活跃,是各国政府的大敌……其间自然也包括纳粹德国。
其二,出于和拿破仑同样的考虑,二战结束前,在欧洲人眼里,欧洲是世界的中心,德国无法从海上征服英国,堵住英国的海上生命线,就只有通过大陆封锁来堵住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贸易往来,以此打击英国的经济;而苏联,名义上是德国的盟友也是英国的敌人,实际上与英国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贸易往来(英国也没得挑了),这是大陆封锁政策的一大漏洞。
因此,纳粹德国必须出兵苏联,这是其战略上的选择。当然,这个选择并不好,我个人认为,应该选择加强非洲军团的力量,攻下埃及,切断英国与其亚洲殖民地之间的联系才是上策。
但是,根据十来年前苏联解体后解密的一些资料表明,斯大林同志也有大举入侵德占区的计划,进攻时间大约在德国进攻后的一个月左右,部队都部署好了,只是出于隐蔽战略意图而没有公布(这也可以解释战争刚爆发,苏军上百万部队在边境附近就被歼灭和击溃),所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的另一个理由,或许是出于“先发制人”吧。如果不进攻苏联,等待希特勒的就是苏联进攻德国。

主要出于掠夺资源的目的,德国本身领土狭小,资源有限,主要资源几乎全部靠进口或者海外掠夺,而苏联有资源太丰富了,德国必须取得苏联的资源才有把握把战争进行下去

这是必然的,德国纳粹和社会主义苏联,是死敌。德国要统治世界进攻苏联是必须的。他们还想与日本会合。苏联是必取之地。

当时因为苏芬战争后苏联大力构筑军队,所以如果到1942再打双方实力只会越拉越大。还有就是希特勒认为苏联战败后英国会与德国和解。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一定要打苏联
答:二战时德国为什么一定要打苏联 1941年6月22日,德国出动550万大军全面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对苏联发动了疯狂的进攻,但最终德国还是功亏一篑,苏联在美英等盟友的帮助下逐渐翻盘,在苏德战争中击败了德国。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二战时德国为何要打苏联? 对于这个问题,人们一直众说纷纭。诚然,苏...

在二战时期,为什么德国横扫西欧国家后,要立马闪击苏联呢?
答:德国去进攻苏联最主要是因为有资源的问题。因为那时候中东地区的石油是控制在英国人的手里的,中东石油是没有办法到达德国的。如果苏联一直在扩张,那么他就会对德国的石油来源造成的一个威胁。所以这样其实是在侵犯了德国的核心利益,德国才会在横扫西欧国家之后立刻去打击苏联,因为对这些事情要趁着士气高涨...

希特勒不惜让德国两线作战,也要入侵苏联!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但是认真分析,还是可以得出,希特勒为什么要对苏联下手。在1941年,德国攻打希腊等国,这样举动惊动苏联,并且德国攻打的斯拉夫民族又跟苏联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情况下,苏联在自己临边聚集大量军队,给德国压力。德国也害怕苏联会搞事,从而先下手,解决这个强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02、没有永恒的朋友...

德国为什么要进攻苏联 – 铁血网
答:纳粹德国虽然在西线战场获得胜利,但是除去瑞典等少数海运线。国际海上运输线已经被英国切断,纳粹德国将会面临资源短缺的情况。不利于长期和英美对抗!

二战中德国为何偏要攻打苏联,而不是结盟互不攻打?
答:而苏联当时因为绥靖政策,所以对于德国攻打英法等国的计划无动于衷,然后在德国攻打苏联的时候,英法等国也是没有帮助,这令德国的气焰更加嚣张。德国在当时虽然和苏联签订了一系列的互不侵犯政策,但是德国的目的只是暂时安抚住苏联。随后德国对苏联实行了巴巴罗萨计划,致使苏联失去了大量的土地,同时德国的...

德国为什么必须攻打苏联?
答:苏联进攻芬兰失败,一下就让希特勒看清了苏联的本质。这家伙也太怂了,自己在签订条约的时候,就是太给苏联脸了。 而三国轴心后,苏联竟继续不要脸,非要拿下土耳其和保加利亚。那德国自然就新仇旧恨一起算了。日本呢?日本可是德国的盟友啊,而且日本在4月份就与苏联签订中立条约。日本根本不重要,希特勒从始至终就没...

二战德国与苏联签订的条约为什么德国又攻击苏联原因
答:德军士气高昂,战斗力很强而苏联刚刚经历大清洗,苏军实力尚未恢复,加之在苏芬战争中的表现不尽人意。德国必须保证位于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油田的安全,该油田是德国战争机器的命脉所在,苏联对罗马尼亚有领土要求,要防止该油田落入苏联之手。对英登录作战无限期延迟,德国不能坐等敌人发起进攻,既然必有一战...

二战时德国为何向苏联发起进攻?
答:1. 为何德国在还未解决英国问题的情况下,向苏联发起了进攻?2. “巴巴罗萨计划”是德国在二战中入侵苏联的战略。该计划由德军总参谋部起草,旨在采用闪电战术,从三个方向迅速入侵苏联。为了实施这一计划,希特勒调动了320万部队到苏德边界,并储备了大量物资。巴巴罗萨计划在战术、兵力部署和后勤保障上都...

说一说二战时德国为什么要同时进攻英国和苏联两个强国
答:苏联军队损失近百万军队。要知道芬兰仅仅是一个人口只有三百多万的国家,而苏联却是一个拥有近两亿人口的国家。并且苏联通过数个五年计划,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工业强国。然而苏联面对芬兰这么弱小的国家还是惨败了,何况如日中天的德国,所以德国觉得打苏联完全没有问题。

二战期间为何德国一定要以进攻苏联为目标?
答:我们都知道,二战是由纳粹轴心国德、日、意发起的。1939年9月1日,德军在波兰打响了第一枪,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如今,我们回顾历史,不免会发出疑问,当年德国为什么会把苏联作为主要进攻国呢?究竟是有计划的行动,还是战局面前的迫不得已?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二战时德国的主要动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