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

作者&投稿:仉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砌体结构常见的工程质量事故有哪些~

在砌体结构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的质量事故。砌体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有以下三类:
一、砌体强度不足
1、设计截面太小,承载力不够;
2、水、电、暖、卫设设备留洞留槽削弱墙截面太多;
3、材料质量不合格,如砌体用砖和砂浆强度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采用不符合标准的水泥和掺和料等;
4、施工质量差,砂浆饱满度严重不足,施工时砖没有浸水,引起灰缝强度不足等。
二、砌体错位变形
1、砌体墙高厚比过大导致使用阶段失稳变形;
2、施工质量问题,如墙体出现竖向偏斜,使用后受力而增加变形,甚至错动;
3、施工顺序不当,如纵横墙不同时咬槎砌筑,导致新砌体墙平面外变形失稳;
4、施工工艺不当,如灰砂砖砌筑,导致砌筑时失稳。
三、局部损伤或倒塌
1、墙体由于施工或使用中的碰撞冲击而掉角、穿洞、甚至局部倒塌;
2、墙体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酥碱腐蚀,使得部分墙体严重损伤;
3、冬季采用冻结法施工,解冻期无适当措施,导致砌体墙倒塌。

引起砌体工程缺陷常见因素

(1)  材料选配不当;

砖常见缺陷有外观质量差、强度不足和耐久性不满足要求。不得在砌体结构受力部位使用欠火砖、过火砖、严重变形砖以及不满足各项检验指标的等外品。

砂浆强度不足的原因有:计量不准;塑化材料如石灰膏、电石膏、粉煤灰等过量或材质不高(如含灰渣、硬块等);搅拌不匀等。

砂浆和易性差的原因有:水泥用量不足;塑化材料质量差;砂子过细;搅拌时间短,拌合不匀;搅拌好砂浆存放过久等。应尽量使用混合砂浆,防止塑化材料含杂质、结硬、干燥,水泥标号不宜过高、砂子不宜过细,不得采用存放时间过久的砂浆。

(2)  施工违反操作规程;

砌体组砌混乱,如出现多层上下通缝,包心砌法,里外砖互不咬合,采用大量半砖、七分砖等。必须满足搭接不少于1/4砖长,内外砖层最多隔五层砖应有一层丁砖拉结等要求;应根据砖构件端面和实际使用情况选用组砌形式。

水平砂浆层不饱满,如饱满度低于80%,竖缝无砂浆,清水墙大缩口铺灰(缩口缝深>20mm)等。应注意不宜采用推尺铺灰法或摆砖砌法,严禁用干砖砌筑,确保砂浆和易性。

墙体接槎不严,如砌筑时随意留槎、留阴槎,槎口处砂浆不严,灰缝不顺直等,防止措施是在安排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对施工留槎作统一考虑,外墙大角做到同步砌筑不留槎,或在一步架留槎处在第二步改为同步砌筑。

配筋砌体钢筋遗漏或锈蚀,如配筋砌体(水平配筋)中漏放钢筋、错放钢筋,配筋砖缝中砂浆不饱满,年久钢筋遭到严重腐蚀失去作用等。

墙面水平缝不直,游丁走缝以及标高误差形成“罗丝”墙,应在砌墙前测定所在部位基面的标高误差,做好统一摆底(摆底时应将窗口位置列出,使墙的竖缝与窗口边相齐,使窗间墙处的上下竖缝不错缝);对现场用砖的尺寸进行实测,画好皮数杆;每步架校正一次垂直度,调整灰缝厚度和墙体标高;砌砖时强调丁砖中线与下层条砖中线重合。

(3)  构件受力、变形使内应力超越砌体强度;

(4)  环境因素影响。

由于制砖的粘土一般为砂质粘土,土中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镁。当烧制至900C以上时,它们即生成氧化钙和氧化镁;遇水易消解成白霜状散在砖块表面,称为泛霜。泛霜现象有损墙体外观,但只要不使砖块出现砖粉、掉角、脱皮现象,就对砖的强度和耐久性影响不大。

在北方寒冷地区,许多砌体房屋使用若干后,发生砖块酥松脱皮现象,使砖表面坑洼不平,使砌体内部结构松软,它不但影响着建筑物的外观美观,也降低了砖砌体的强度和砖构件的承载力。

砌体工程常见缺陷和事故的案例分析

(1)  因砌体抗压承载力不足引起的缺陷和事故;

(2)  因砌体构件高厚比过大引起的缺陷和事故;

(3)  因砌体构件支承处构造不当而引起的事故;

(4)  因温度变形引起的缺陷;

(5)  因地基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缺陷;

(6)  因地基土冻胀引起的缺陷;

(7)  因地震作用引起的破坏和倒塌

一、干砖上墙
应提前12h浇砖,水洇湿砖达15mm深为宜。
二、砂浆饱满度差
1.不用“三一”砌砖法;
2.用大面铺灰填心砌法;
3.砂浆和易性差;
4.用推尺铺灰法砌筑,铺灰过长;
三、竖缝透亮或瞎缝
不挤碰头灰或不打碰头灰。
四、砖、柱、垛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围通天缝。
1.用包心砌法;
2.砌砖未上下错缝,内外搭砌。
五、砖缝不当
1.水平缝过厚,皮数杆所画厚度与砖实际厚度不协调;
2.不按皮数杆砌筑或皮数杆制作不符合要求,未作预检;
3.起砖时大于20mm水平缝不用豆石混凝土;
4.排砖方法不对,不进行多方案比较。
六、墙体轴线偏移,上下墙错台。
1.放线错位,累计误差;
2.桩位偏移,引上线不准;
3.不拉通线,拉线不交圈;
4.通长水平缝超差,手高手低不合线,不同时起线,皮数杆数量太少,距离太远,拉线不紧。
七、排砖组砌错误
1.大面墙体加非整砖(七分头);
2.门窗口两帮阴阳膀(应是长身顶七分头)或立缝(大角与墙面)不贯通;
3.窗台部位所加非整砖不居中,上下变位;
4.窗过梁以上与窗台以下排砖不统一考虑。
八、标高不准
1.皮数标记不明,立皮数杆抄平不准;
2.砌筑不跟线,不跟皮数杆;
3.水平缝过厚,墙顶超高,影响圈梁断面;
4.起线不一,接线错行,砌成“螺丝墙”

1, 组砌方法错误。
2,灰缝砂浆不饱满。
3,留搓、接搓方法不符合要求。
4,砖、石、砌块及砂浆强度不达标。
5,未按皮数杆控制砖的皮数,形成“螺丝”墙。
6,墙体开裂。

砌体结构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
答:二、砂浆饱满度差 1.不用“三一”砌砖法;2.用大面铺灰填心砌法;3.砂浆和易性差;4.用推尺铺灰法砌筑,铺灰过长;三、竖缝透亮或瞎缝 不挤碰头灰或不打碰头灰。四、砖、柱、垛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围通天缝。1.用包心砌法;2.砌砖未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五、砖缝不当 1.水平...

砌体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
答:1、 砌体墙高厚比过大导致使用阶段失稳变形;2、 施工质量问题,如墙体出现竖向偏斜,使用后受力而增加变形,甚至错动;3、 施工顺序不当,如纵横墙不同时咬槎砌筑,导致新砌体墙平面外变形失稳;4、 施工工艺不当,如灰砂砖砌筑,导致砌筑时失稳。三、 局部损伤或倒塌 1、墙体由于施工或使用中的...

砌体结构的质量问题?
答:砌体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有以下四类:一、砌体强度不足1、设计截面太小,承载力不够;2、水、电、暖、卫设设备留洞留槽削弱墙截面太多;3、材料质量不合格,如砌体用砖和砂浆强度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采用不符合标准的水泥和掺和料等;4、施工质量差,砂浆饱满度严重不足,施工时砖没有浸水,引起灰缝强度不足...

砖砌体结构工程中,造成质量缺陷事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砖常见缺陷有外观质量差、强度不足和耐久性不满足要求。不得在砌体结构受力部位使用欠火砖、过火砖、严重变形砖以及不满足各项检验指标的等外品。砂浆强度不足的原因有:计量不准;塑化材料如石灰膏、电石膏、粉煤灰等过量或材质不高(如含灰渣、硬块等);搅拌不匀等。砂浆和易性差的原因有:水泥用量...

砖砌体工程存在哪些质量通病?怎样预防?
答:1 控制排砖原则 在施工中发现,有些单位对砌筑前的准备工作 不够重视,砌筑前不进行排砖,也不设置皮数杆,排 砖混乱,造成砌体错缝、错皮、灰缝不一致等质量问 题。有的施工员对多孔砖的规格不了解,多孔砖比 普通粘土实心砖厚得多,如用常规尺寸埋件,则不 易埋设牢固。排砖注意事项如下:13 ...

帮忙写篇 砌体施工的质量缺陷与分析的论文
答:关键词:砖混结构;强度;质量控制 一、砖砌体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砖浇水湿润程度不够砖在砌筑 前浇水湿润是一道不可少的工序。砖浇湿 后,灰缝中砂浆的水份不会很快被砖吸 收,从而使砂浆强度正常地增长,并且增 强了砖与砂浆间的粘结,还能使砂浆保持 一定的流动性,从而便于操作,有利于保 证...

砌体结构中影响砌筑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砌体结构常见质量问题 一、材料使用 1、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无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2、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材料无主要性能进场复验报告;- 3、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材料的主要性能进场复验报告不合格;4、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材料的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检测项目或参数 ...

砌体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
答:在多年参加检查验收的一些工程,发现有较多工程的砼施工非常规范,但对其填充墙的施工尤其是抗震构造措施却有很多不符合构造要求、不规范的地方。在具体施工时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1.1 砌体与柱或砼墙的拉结筋设置。检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为:拉结筋的位置与砌块模数不相符,拉结筋的长度及弯勾方面...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砌体结构裂缝该什么办?
答:一、质量缺陷:1)砖砌体填充与混泥土框架柱接触处产生竖向裂缝;2) 底层窗台产生竖向裂缝;3)在错层砖砌体墙上出现水平或竖向裂缝;4) 顶层墙体产生水平或斜向裂缝 二、产生原因:1)砌体材料膨胀系数不同并受温度影响产生结构裂缝;2)由于窗间墙与窗台墙荷载差异、窗间墙沉降、灰缝压缩不一,而在...

砌体常见裂缝的分析与预防?
答:常见的是砌体长度过长,砌体伸缩在上层大而在基础处小而引起开裂。故应按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此外,由于混凝土屋盖,混凝土圈梁与砌体的温度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变化时会使墙体产生裂缝。3.2预防措施3.2.1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规定,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如是否采暖,所处地点温度变化等)设置伸缩缝。3.2.2在施工中要保证...